首页 理论教育 集群创新网络中市场和技术环境对协同性和承压性的影响

集群创新网络中市场和技术环境对协同性和承压性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与技术环境变量的影响作用在3个集群创新网络都得到了证实,这也和Eisingerich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个结果与Laursen等和Eisingerich等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不同的,这说明区域聚集的企业集群在面临其他企业高度竞争挑战时,其协同性和承压性更好,更容易降低成本、获取信息以及保持商业网络的有效性。证实了Gulati和王发明,蔡宁关于集群创新网络风险的研究结果,也是我国一些地方集群低端化锁定的成因。

集群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信息共享与技术合作关系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区域聚集的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网络的过度嵌入和同质性的群体性思维有可能使集群锁定在原有的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上,因此需要网络的开放性发展和跨网络关系。

首先,结果表明虽然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各自对集群增长绩效的显著影响分别在不同集群得到证实,但是网络合作度和开放度的作用在不同的集群有明显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集群所处技术与市场环境影响。市场与技术环境变量的影响作用在3个集群创新网络都得到了证实,这也和Eisingerich等(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

其次,当技术环境不确定性比较高时,这通常是新生集群所面临的情况,其开放性结构,特别是这种结构要有利于跨集群网络知识搜索和获取显得较为重要,对集群增长绩效的影响十分显著,这也证实了McFadyen (2004)和Markusen(1996)等人的观点,强调集群创新的开放性和动态演化。杭州信息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所以取得了较好的增长绩效。在同一个集群,集群网络内部影响因素,如关系强度、信任度等对于绩效的作用是不显著的,这表明传统的创新网络理论,如Hakansson(1987),Kotable(2003),以及国内邬爱其(2007)等学者认为仅考虑创新网络结构、关系、能力及其治理等是不够的,有其局限性。在集群创新模式上,需要找到既能发挥网络作用,又能打破网络边界的组织模式。

第三,当市场竞争度较高并且技术环境比较稳定时,网络合作度十分重要,这表明并非任何一种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创新网络就不能发挥作用。这个结果与Laursen等(2006)和Eisingerich等(2010)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不同的,这说明区域聚集的企业集群在面临其他企业高度竞争挑战时,其协同性和承压性更好,更容易降低成本、获取信息以及保持商业网络的有效性。(www.xing528.com)

第四,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总体较稳定时,通常这样的集群形成时间较长,其网络合作度对集群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是研究也同时发现其网络内部合作频度、深度、稳定度等并不高,并且集群的绩效并不显著。这可能是进入成熟期的集群面临的普遍问题,即一方面依赖于网络内部结构与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这种合作关系的质量并不高,这就可能导致技术和认知锁定以及绩效的下降。证实了Gulati(1998)和王发明,蔡宁(2006)关于集群创新网络风险的研究结果,也是我国一些地方集群低端化锁定的成因。因此既需要促进网络成员之间合作度提高,又需要增强网络柔性,通过网络成员多样化以及新成员加入等方式克服其技术路径依赖性和认知锁定。

第五,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与开放度之间的负相关性没有得到证实,这表明一些研究(McFadyen &Cennalla,2004;王发明,蔡宁,2006)发现的随着集群的发展导致的锁定风险并非一定会发生,这为产业集群发挥网络功能以及开放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集群网络的开放式变化可以为集群创新提供新的信息和知识,而不受现存网络结构与关系制约;同时现有网络合作关系也可以发挥作用,而不用担心开放性导致的网络关系解体和功能丧失。

最后,对各个集群进行比较,表明产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其创新网络特征与绩效是动态变化的。对于比较年轻的集群,其环境不确定性总体高,其中技术不确定性相对更高,需要加强网络开放性和跨网络知识获取来获得绩效;增长绩效最低的集群是成立20年以上的集群,主要原因是集群成员同质化程度高,网络合作程度与质量下降,而且对外开放程度也不高。当一个集群发展12—15年以上,有的绩效水平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因为当市场竞争性较高时,注重网络成员的高强度合作和信任来承受竞争压力;当环境较为稳定时,既要发挥网络内部关系的作用,又要建立跨网络关系来帮助创新。不过,这样的集群往往是以核心企业带动整体的集群,中小企业集群很难做到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