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的不确定信息化环境分析

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的不确定信息化环境分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网络关系特征进行测度衡量的指标选取上,学者们一般采用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和关系质量等指标,对关系特征与焦点企业从其他网络主体获取网络资源的能力及资源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由此,本研究确定了解释变量的最终测量题项,按照本研究最初的设计思路,结合集群创新网络发展趋势,本研究针对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从关系强度与关系质量两个维度,对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特征进行测量。

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的不确定信息化环境分析

本章根据社会网络理论关于网络以及网络作用强度和结构的分析来对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进行定义。Granovetter(1985)比较全面地对社会网络的特征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网络嵌入性理论,认为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的,并将网络嵌入性区分为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两个分析视角。以此为基础,管理学研究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以后,也基本形成了两种研究视角。结构视角将网络视为一个整体,关注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在网络整体结构中的位置等特征。关系视角关注于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性,包括成员之间联系的内容、程度及方向等。从创新网络本身的定义出发,即网络是不同组织之间为了致力于技术创新而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说明网络关系才是研究的焦点。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关系视角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关系的性质与特征。分析时可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即不考虑网络结构的问题。

在对网络关系特征进行测度衡量的指标选取上,学者们一般采用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和关系质量等指标,对关系特征与焦点企业从其他网络主体获取网络资源的能力及资源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根据笔者进行的长期关注和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对网络关系特征进行描述的指标中,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是最具代表性和说明性的指标变量(Eisingericha和Bell,2010;Antia和Frazier,2001,Uzzi,1997),并参考了邬爱其(2006),谢洪明、王现彪(2008)等的研究设计问卷。关系强度是根据集群企业与创新网络中的其他主体进行经验技术等知识交流的频度进行测量,一般认为关系强度越强,越有利于企业从这些主体获取网络资源和知识,关系质量则是测量和提取集群企业与创新网络其他主体间关系中的信任度等关系质量的指标,较高的关系质量可以减少创新网络主体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能够确保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可靠性

由此,本研究确定了解释变量的最终测量题项,按照本研究最初的设计思路,结合集群创新网络发展趋势,本研究针对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从关系强度与关系质量两个维度,对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特征进行测量。这些测量条款与描述题项可以汇总为以下四个题项:

(1)企业与集群内其他企业或者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分享资源和创意、或者进行知识转移的频度。

(2)企业与集群内其他企业或者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分享资源和创意、或者进行知识转移的强度。(www.xing528.com)

(3)企业与集群内其他企业或者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分享资源和创意、或者进行知识转移的稳定度。

(4)企业与集群内其他企业或者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分享资源和创意、或者进行知识转移时的信任程度。

测量问题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编制,以正向方式提问,认为程度极高得7分、很高得6分、稍微高得5分、一般得4分、稍微低得3分、很低得2分,极低得1分。得分越高,代表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