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指通过反复运用而附着在词汇概念意义之上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道德理想、价值取向、审美心理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涵义。
比如“蚕”产于中国,吐出的丝很早就被人们织成了丝织品,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丝绸之路”也早就闻名于世。中国的蚕文化源远流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高度颂扬了蚕的奉献精神。蚕的这一特定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心里,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文化烙印。可“silkworm”在英国人的眼里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只小虫,人们的言语里也很难见到有关蚕的词汇。
汉语中的“蝴蝶”和“鸳鸯”往往象征着“忠贞的爱情”,由此使人们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人译为“mandarin duck”,后来译为“the butterfly lovers”。
在中国,喜鹊是一种吉祥的鸟:“今朝闻鹊喜家信必有归”;“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英语中“magpie”则比喻唠叨、饶舌的人,俗话说“嚼舌头”:She is a magpie of woman.指“她是个饶舌的女人”。英语国家的人们喜静,对喜鹊的叫声反感。此外“magpie”还比喻混杂:“a magpie collection”是“大杂货堆”;“magpie together”意思是“鱼龙混杂”。(www.xing528.com)
“whale”(鲸)在英语中比喻极有利、极美好的人或事物,如“a whale of chance”是“大好机会”,“whale on skating”是“滑冰高手”。中国人注意的不是鲸的利用价值,而是惊愕于其食量之大,所以鲸比喻“欲壑难填”或“以强食弱”,如“蚕食鲸吞”。
英国四面环海,渔业资源得天独厚,英语中包含“fish”的短语十分丰富,但往往含有贬义色彩,一般用来形容不好的人和事,如“fish”表示“家伙、伙计”,“an odd fish”是“怪人”;“a loose fish”指“生活放荡的女人”;“a dull fish”喻“笨汉”;“a poor fish”指“可怜虫”或“倒霉的家伙”;“fish wife”喻“没教养的女人”;“a cold fish”为冷酷无情的人;“a big fish”指“大人物”;“fish in the air”是“水中捞月”;“a strange fish”是“奇人、怪人”等。
英语“oyster”(牡蛎)也是一样,“an oyster of a man”是“很少讲话的人”;“as close as an oyster”比喻“嘴巴严”;“as dumb as oyster”比喻“寡言”。例如:He is a fastened oyster.指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