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动物隐喻
人类利用动物的各种特征来反映人类自身不同的性格特点,甚至用它们来征兆某些自然或偶然的现象,这就构成了动物词语的隐喻(metaphor)。
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一个是出发点,一个是目的地。理查兹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cle),后者称为“话题”(tenor),莱可夫等人称前者为“源”(source),后者为“目标”(target)。汉语里将此分别称为“喻体”与“本体”。如,“小强是个旱鸭子”,“鸭子”是喻体,“小强”是本体。
在汉英语言文化中,人们对不同动物的文化背景、认知情感、心理印象的不同从而产生许多不同的表达形式、深层含义及引申意思。词语隐喻关系以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为前提,对隐喻义的理解也就是对喻体和本体之间相似之处的选择,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或同或异的选择,使汉英动物词语隐喻义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表象。(陈辉,2004)
在英语民族文化中,思想、感情、形势、问题等的发生、发展、影响和效果等是和动物生长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因此人们常用来源于动物的隐喻谈论或描述事件。因为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动物隐喻暗示着所描述的事物或过程是自然的。这种隐喻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用物质过程代替心理过程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基本倾向”。(束定芳,2000)
动物概念隐喻属于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实体隐喻是用表示实体的词语来表示抽象的概念。
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对物质的亲身体验为人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方法、心理趋向、感情状态甚至活动或事件等都可以隐喻为实体,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域叠加,将属于此概念的各种词语从各个角度来谈论彼概念,使之立体化、多维化、质感化。动物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概念图式,与其相关的概念通过隐喻投射到相关的目标域上,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隐喻性表达。英语中的动物词汇主要是动、名词和形容词,可在句子中充当不同成分。(于家杰,200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隐喻还具有“平民化”的特性,任何人的日常语言和行为都依赖着隐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隐喻方式构建起来的。
动物名词转为动词,其隐喻属性仍然存在。名词指称事物,动词则对事物进行状态、行为与运动进行描述,并考察其转化或变化过程。无论是指称事物的名词还是行为描写的动词,都经历了一个类比性的隐喻思维过程。隐喻的基本模式必须具有两个前提:一是必须为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二是两个不同事物间的某一特征必定相似,基本模式是“A是B”和“A像B”。
一些动物名称转换成动词,表现动物的典型动作,既具有动词的特性和功能,又把抽象的东西和思想形象地描绘出来。名词转动不仅意味着词性的改变,在这一过程词义也发生了转移,词义的转移是通过词类转化形成隐喻来实现的。大量的隐喻来自动物名称,人们以熟悉的、常见的和易于理解的动物为喻体,借助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说明本体的特征,来认识和描述人或其他事物的特征,使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也体现了人类由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的辩证思维过程。
He was so hungry that he wolfed his food.他饿极了,狼吞虎咽地吃饭。
看到“wolf”这个词,读者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狼在捕获猎物后大口地吞噬猎物的原型意象。此句中,“他”(he)为主体,“狼”(wolf)作为喻体动词化后衍生出动词喻义“贪婪地吃”,因而确定了二者共有的相似或可比之处,形成了隐喻的基础。此句之所以获得隐喻属性是因为二者突出的共同特征“贪婪地吃”。“wolf”作为喻体动词化后形成的形象图式激活了人们先前的经验图式,进而把“wolf”清晰的图式投射到了本体“he”上,形成了喻体到本体的投射,同时又使“wolf”动词化后所喻指的人的形象有了动感。
动物名称转动具有特定的语义特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正是这种关联才构成了隐喻前提。在用动物词语表达其他概念或事物时,至少要找到两种概念或两种事物之间的关联点和相似点。动物名称转化成动词作隐喻,既具动词的性质和功能,还同时具有动作过程的联想义。英语中动物喻人表现在喻人褒贬义的不同上,以褒义喻人或贬义喻人取决于一个民族对动物的普遍态度。动物比喻形象生动,能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一种直接的意象,进而联想到它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安晓杰,2008)
汉语的“鲸”和英语里的“whale”因其庞大的身体而常带有“巨大的”的联想意义。“鲸吞”指像鲸鱼一样吞食,多用来比喻吞并大片土地等。英语中用“a whale(at/for/on)”表示对一项活动非常爱好的人,意思接近了汉语的“善于……的人”。
a whale for work工作劲头很大的人
a whale on sports酷爱运动的人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已经和罗密欧秘密结成鸳侣的朱丽叶得知罗密欧杀死了自己的表兄后,痛心疾首地用“dragon”和“serpent”并列来咒骂罗密欧:
Oh,serpent heart, hid with a flow’ring face!啊,花一样的面容里藏着蛇一样的心!
Did ever dragon keep so fair a cave?哪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样清雅的洞府里?
All the nations will be gathered before Him, and he will separate them one from another,as a shepherd divides his sheep from the goat.在最后审判的日子,基督将对万民进行审判,将把好人和坏人分辨出来。
“sheep”和“goat”分别有了“好人”和“坏人”的喻义。“To separate/tell the sheep from the goat”指分辨好人和坏人,明辨好坏。
根据《圣经·旧约》:在古犹太教的赎罪日,要杀两头公羊,赎自己和众祭司的罪,并洒羊血于赎罪板上。最后大祭司把双手按在另一公羊头上,述说自己和民众所犯之罪,表示全民族的罪过已经由该羊承担,然后把该羊逐入旷野沙漠,意为众人之罪已由此羊负去,故名“替罪羊”。后来人们就用“scapegoat”或“goat”映射“代人受过的人、牺牲品”。
动物隐喻出现在很多的谚语中:
Every dog is a lion at home.妄自尊大。
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惨杀。
Let sleeping dogs lie.睡着的狗别打扰。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狗头,不为狮后。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给狗加个坏名声然后吊死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There are three faithful friends:an old wife,an old dog and ready money.人有三个忠实的朋友:老妻、老狗和现金。
以动词为中心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一些。(www.xing528.com)
1.动物名称→动词:
The audiences are craning their necks to see the national hero coming down from the spaceship.观众正伸长着脖子看从飞船里下来的民族英雄。
“crane”(鹤)转化为动词时可引申为伸长(脖子),通过“crane”这个动词做喻体把观众的急迫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The dog cocked its earsat the sound of footsteps.狗听到脚步声就竖起了耳朵。
“cock”(公鸡)用做动词,向上翘,比喻竖立起来,非常生动形象。
Whenever he speaks at the meeting,he’ll just parrot what other people say.每次会上发言,他只会鹦鹉学舌。
“parrot”(鹦鹉)→to parrot用鹦鹉比喻“机械模仿,人云亦云”,与汉语的“鹦鹉学舌”异曲同工。
The police are dogging a suspected murderer.警察正在跟踪一个杀人嫌疑犯。
“dog”(狗)喜欢尾随,隐喻生动逼真,形象地描绘了“police”与“dog”的共同特征。
2.固定动词+动物名称:
He plays the fox for several times pretending to be in pain.有几次他故意装痛。
I smell the rat; this stolen child, then,was no other than Paul.我觉得有些可疑;这被偷走的孩子看来就是保罗。
He is holding a wolf by the ears.他正骑虎难下。
“hold a wolf by the ears”扯着狼的耳朵,表示某人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骑虎难下。
Whenever we were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he always offered to bell the cat.每当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他总是自告奋勇,挺身而出。
“bell the cat”给猫系铃。此语源于《伊索寓言》,说的是老鼠们为防范猫而欲给猫的脖子上系铃铛,好闻声远避,可没有鼠敢给猫系铃。后来,人们就用“bell the cat”比喻勇于承担风险,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这种搭配例子还有:
to smell the rat认为事情有蹊跷,觉得可疑
to play ostrich采用鸵鸟政策,逃避现实
to cry wolf报谎,做虚假的警报
to change horse调换领导,换将
to see the lions游览名胜
3.动物名称(作动词)+介词/副词:
You are not young enough to cat around. It’s time for you to look for a job.你也不小了,别在瞎晃悠了,赶紧找个工作吧。
The beggars pig together in a hut during the night.乞丐们夜间挤在一间茅屋里。
We won a victory and pigged out that night.赢得了胜利,我们当天晚上就大吃了一顿。
“pig”(猪)能吃众所周知,恰当的比喻使人物性格鲜明生动。用做此类型的词语还有:
to monkey about戏弄,胡闹,乱动
to mouse in to偷偷溜进,蹑手蹑脚进入
to cat around像猫一样嬉戏,喻寻欢作乐,虚掷光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