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筛子
一、教材与教法分析
玩沙时,我发现几个孩子围在一起,正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小朋友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个筛子,正在用它玩沙,不断下落的沙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围在他的身边讨论着……孩子们的兴趣就是科学探索活动的最佳切入点,抓住这个契机,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探究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
如何把幼儿的“玩”引向有目的的“探究”,我认为首先要分析幼儿的问题,从中找到幼儿最想知道和了解的是什么,即活动的切入点。经过对幼儿问题的梳理,我发现孩子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为什么沙子会漏下来”,“为什么有些沙子会漏下来,而有些沙子漏不下来”等等,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围绕着筛子的特性展开的。于是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把“如何用筛子把大小不同的物体分开”作为活动的切入点和探索的关键点。通过“抛出问题,引发兴趣——初次尝试,发现秘密——二次尝试,梳理关系——再次尝试,验证关系——观看录像,了解应用”等环节,在层层递进的尝试、探究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筛孔大小与被分离物大小之间的关系。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从而突破活动的重难点,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大小之间的关系。
2.初步了解筛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3.积极探索,大胆表达自己在玩筛子中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1.教师:
(1)黄豆与芝麻混合物一份,小勺、镊子、筷子、中孔筛子各一件;
(2)绿豆和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一盆,空盆两个,筛孔不一的筛子两个。
2.幼儿:
(1)小勺、镊子、筷子、中孔筛子等每组一份,芝麻和黄豆混合物及空碗每人一个;
(2)每两人一个托盆,内装:绿豆和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一盆,空盆两个,筛孔大小不一的筛子两个(筛柄上贴有红蓝两个颜色的即时贴)。
3.录像两段,内容为:
(1)建筑工地上,工人们用筛子挑选细沙;
(2)农村里,农民用筛子筛出干净的稻谷。
四、活动过程
(一)抛出问题,引发兴趣
老师不小心把一盆芝麻打翻在黄豆里了(出示混合物),请小朋友帮我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它们分开?
(二)初次尝试,发现秘密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工具,请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工具?(一一出示工具:勺子、镊子、筷子、筛子等)
2.你认为用哪种工具来分最快最方便?请你任选一种方法把它们分开,分别放在两个碗里,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3.交流。
(1)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分开的?分完了吗?
(2)谁已经分完了?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巩固词语:筛子)
(3)请用筛子的幼儿示范,然后请个别幼儿尝试。(www.xing528.com)
(4)筛子为什么能把东西分开?
(5)你觉得用筛子分东西有什么好处?
(三)二次尝试,梳理关系
发现筛孔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增置物品操作:每两人绿豆和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一盆,筛孔大小不一的筛子两个)。
1.老师这里还有些东西也混在了一起,请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
2.老师这里有两个筛子,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筛子有什么不一样?请小朋友用这两个筛子来分绿豆和米或蚕豆和赤豆,该怎么分?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发现应根据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筛子来分。
4.交流:
(1)你分的是什么?是用哪个颜色的筛子来分的?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请个别幼儿来演示。
(2)为什么用红色的筛子来分绿豆和米能把它们分开?而用蓝色的筛子来分绿豆和米,米和绿豆都掉下去了呢?
(3)为什么用红色的筛子来分赤豆和玉米,赤豆和玉米都在筛子里,而用蓝色的筛子来分就能把它们分开呢?
(四)再次尝试,验证关系
请小朋友把这些东西用合适的筛子来分一遍,看谁分得又快又准确。
(五)观看录像,了解应用
1.在日常生活中,筛子还有很多用处呢,你们有没有看到过?
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筛子?(播放录像)
(六)活动延伸
出示米、绿豆、赤豆、玉米等四种材料的混合物,提问:如果这四样东西都混合在一起了,你会分吗?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一下,下次再来探讨。
五、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有用的筛子”改变了以往单纯教与学的形式,将知识传授与探索活动相结合,淡化了教与学的界限,使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递进式的活动环节使幼儿“跳一下,够得到”,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一)问题中思考
在本次活动中,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注重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如在活动导入部分,我出示芝麻和黄豆,引发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们分开。在提供材料后,我又提问,你认为用哪种工具来分又快又好,鼓励幼儿先猜测、先思考后操作,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有效性和目的性,调动了幼儿操作的积极性。
(二)操作中领悟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提倡“做中学”,即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强调幼儿在操作中自我学习和获得经验。在第一次操作中,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来分开混合物,在比较的过程中,了解利用筛子是分开混合物的最好方法。第二次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大小筛孔的筛子分离分混合物,在操作过程中,幼儿感知并发现分离不同大小的混合物要选择合适的筛子。整个活动都是操作在前,感受在前,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梳理经验,获得知识。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和材料的提供者。合理和层次分明的材料提供,为活动有层次地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交流中提升
交流是经验梳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鼓励、引导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新发现,在观点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激发幼儿深入探究的欲望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第一次操作活动和第二次操作活动结束后,积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探索发现,尤其是第二次探索后的探讨尤为重要,它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讨论和交流及第三次操作的验证,使幼儿在梳理经验的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设计者:朱虹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