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的奥秘
一、教材与教法分析
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以引发他们的观察、探索、思考是现代幼儿科学教育所提倡的。我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玻璃瓶作为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对象,利用玻璃瓶装水前后的影像会发生变化这个特点,让幼儿在观察、比较、预测、探索、记录的过程中,亲身感受玻璃瓶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感受科学观察带来的乐趣,获得一些简单的经验,提高语言表达和记录的能力。
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玻璃瓶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和水的折射原理,凸透镜也是折射成像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感知、观察、并学习记录影像变化,至于出现影像变化的原因不在探索范围,所以本次活动中让孩子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究的动力,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的目的。
整个活动体现了两个特点:
(一)熟悉的材料、全新的现象,引发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神奇的玻璃瓶”这个科学活动,材料选自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能够看见的玻璃瓶(装泥螺的圆柱形玻璃瓶子),是幼儿身边熟悉的物品。这个熟悉的物品里却藏着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透过装水前后的玻璃瓶看物体,物体的影像会发生幼儿觉得新奇、怪异的变化,使幼儿产生浓厚的活动兴趣。
(二)恰当的要求、递进的环节,诱发幼儿探索的成功与快乐
整个集体活动的各个环节层次安排分明,观察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两个层次具有递进性。在活动设计时,强调目标对幼儿的要求,强调目标在过程中的体现。努力站在幼儿的角度,预设了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目标,让外在的目标成为幼儿内在的追求,通过活动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对玻璃瓶装水前后影像变化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习记录物体的影像变化,并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两张大记录表,两个玻璃瓶,记号笔。
2.幼儿准备:透明的玻璃瓶人手两个(其中一个装上温水),记录表和笔人手一份,水果图片若干。
神奇的玻璃瓶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带来了许多瓶子,我们要来做瓶子的游戏。请你看看,这些瓶子是怎么样的?
2.教师小结:它们都是透明的、圆形的玻璃瓶,容易碎,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3.玻璃瓶是透明的,我们透过这个玻璃瓶的中间看东西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二)观察比较,学习记录
1.装水前的影像变化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去拿一个玻璃瓶,透过瓶子,仔细地看看桌面上的图片,周围的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拿瓶子的时候要握紧,注意安全。(www.xing528.com)
(2)初次操作:引导幼儿仔细地看,用多种方法(横着看、竖着看、滚着看、斜着看)观察影像的变化。
(3)交流发现:刚才你是用了什么方法看的?看到了什么?
(4)教师小结:透过透明的玻璃瓶,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看,可以看到周围的东西都发生了有趣的变化。
(5)这些有趣的变化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这次请你拿一张图片放在桌子上,然后拿起瓶子离开一点距离,透过玻璃瓶看图片,看谁能把这个小秘密找出来!
(6)二次操作:引导幼儿观察透过玻璃瓶图片的变化。引导语:你发现小秘密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图片的,看到图片怎么样了?
原来是方形的图片变得……图片里的苹果也变得……
(7)交流发现:你们发现有趣的秘密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图片的,看到图片怎么样了?
(8)集体记录:我们把看到的秘密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根据幼儿摆放瓶子的方法依次贴在左边一栏,右边一栏记录幼儿看到的现象。
(9)教师小结:把瓶子竖着看图片,图片就长了,原来方形的图片变成了高高瘦瘦的长方形了,里面的苹果也又高又瘦了;把瓶子横着看图片,图片就变成了矮矮胖胖的长方形了,里面的苹果也变得又矮又胖了。好神奇啊!
2.装水后的影像变化
(1)猜想预测:如果把这个玻璃瓶装满水,透过它,你认为你看到的东西会和空瓶子一样吗?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来猜一猜。
(2)验证操作:大家都猜得不一样,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这张记录表里。看这张表格,你能看懂吗?请你先选择一张图片贴在小眼睛上面,把瓶子离开一点距离看图片,把竖着看、横着看发现的秘密记下来。
提出要求:请你们每人拿一个瓶子,透过瓶子仔细地观察图片会是怎样的。
(3)表达结果:玻璃瓶装水后去看图片,你又发现了什么?幼儿拿好记录表,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教师小结:我们用装水后的瓶子去看周围的东西,发生的变化比刚才更多更有趣了。
(三)提出问题,延续活动
1.今天游戏后,你有什么想问大家的吗?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透过瓶子看到的东西会有变化,谁愿意来做小博士回答大家的问题?
2.生活中除了这种圆柱形的玻璃瓶,还有很多形状的瓶子,请你们去收集各种瓶子,再来找找瓶子里的奥秘吧!
五、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围绕幼儿园园本教研主题“小小智慧本”即发挥记录功能,提高教学有效性而展开的一个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两次记录环节,两次都是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第一次是幼儿第二次操作后用空瓶子观察指定图片后的集体记录。这张集体记录的表格一开始都是空的,根据幼儿摆放瓶子的方法依次贴在左边一栏,右边一栏记录幼儿看到的现象。这次集体记录的安排,一是帮助幼儿梳理用不同的方法透过空瓶子后有不同的影像变化,使发现的结果变得更加直观,更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生生互动,经验分享;二是为下一环节的个别记录进行一个隐性的示范。
第二次是将幼儿透过装水后瓶子所观察的影像进行人手一份的个别记录。这个记录表纵横关系简单,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一看表格就能理解记录要求,适合个别记录。另外把个别记录放在第三次操作这个环节中,是因为我觉得透过装水的瓶子所观察到的影像非常出乎幼儿的意料,可以说与幼儿的猜测会大相径庭,将这些观察所得有意思的现象进行记录,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加深了幼儿对瓶子与影像之间关系的认识。
(设计者:朱黎黎 林晓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