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词题序研究:内容简单的三类总结

宋词题序研究:内容简单的三类总结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生活不过如此,气质上也不像同时代的刘辰翁那样容易悲愤激动,所以词的题序内容也就很简单,大致可以三类概括之。

宋词题序研究:内容简单的三类总结

一、内容简单

相对前面三位词人,周密的题序内容算是很简单了,这大约与他生活简单有关。周密在宋亡前长时间过的是富贵公子生活,并没有深入人世,生活内容大致就是与朋友赏花、游西湖、作词,成长历程与生活内容都很简单,朋友圈也简单,无非就是与他一样的公子们、长辈们、一些清客,正类似《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活。他一生未曾登第,后以祖父荫泽调任建康府都钱库,后曾任临安府幕僚,监和剂药局,都不过“吏”而已。宋亡前夕他方得到一个小官,也是他一生中最高的官职——小小义乌县令,而且刚上任就因为元灭南宋,不得不悄然离去了。就是这几次短暂的任职经历还颇受挫折。景定四年(1263,32岁),他任临安府幕僚时,被派往毗陵催督买公田,一时书生意气,对此弊政大有不满,“至则除其浮额十之三,大忤时宰意,祸且不测”[7],因此挂冠而去。此后一直从事低级椽吏之职,不曾得到重任,直到宋亡前夕,方得义乌令之职,不幸还未坐稳蒙古人便打了来,国也灭了,官当然也没得做了。宋亡之后,他一直过着遗民生活,著书自娱,连朋友也很少了。一生生活不过如此,气质上也不像同时代的刘辰翁那样容易悲愤激动,所以词的题序内容也就很简单,大致可以三类概括之。

1.写景

写景之作占了他前期题序的大部分,这当然也与前期无忧无虑的富贵闲人生活有关。他词作中数量最多、篇幅最长、广为传诵的名篇大都是写景之作,题序当然也反映了这一点。而且总体观之,他前期题序中优秀的长序大都是写景之作,典型的如《木兰花慢·西湖十景尚矣……》、《三犯渡江云·丁卯岁未除三日……》、《采绿吟·甲子夏……》、《曲游春·禁烟湖上薄游……》、《拜星月慢·癸亥春……》、《长亭怨慢·岁丙午、丁未……》、《齐天乐·丁卯七月既望……》、《乳燕飞·辛未首夏……》,这些也正是吴梅所称道过的题序。以此可知,草窗题序中最闪光最有文学价值的便是这些写景之作,他最喜欢、最擅长的便是写景。

这些题序或以叙事引起写景,往往是为要表现自己的雅致生活和审美品位,记叙自己与朋友交往中品题争胜、相互切磋的事情,往往争胜切磋的就是写景的能力与水平。如前期的代表作《木兰花慢》序:“西湖十景尚矣。张成子尝赋《应天长》十阙夸余曰:‘是古今词家未能道者。’余时年少气锐,谓此人间景,余与子皆人间人,子能道,余顾不能道耶,冥搜六日而词成。成子惊赏敏妙,许放出一头地。异日霞翁见之曰:‘语丽矣,如律未协何。’遂相与订正,阅数月而后定。是知词不难作,而难于改;语不难工,而难于协。翁往矣,赏音寂然。姑述其概,以寄余怀云。”然后分咏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落照、曲院风荷、南屏晚钟、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十大美景。记叙自己与张成子描写西湖十景,相互争胜,并得前辈霞翁指点的事情,处处透出闲逸生活中的高雅情怀。

又如《曲游春》序:“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语气中透出对自己知西湖之美、善言西湖之美的自得,从别人的“击节”表现自己的满意。

这两则著名的词序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它们都是在词作写好,甚至修改多次之后写成的,这说明,姜夔之后,先作词再作题序的创作顺序已被欣然接受了,而且证明这种方式能够写出更好的词序。难怪吴梅《词学通论》说:“择题最难。作者当先作词,然后作题。”[8]然后举姜夔与周密为榜样。

或者记叙自己或自己与朋友某年月日游览某处,见到如画景致,于是描写之。这类写景题序是其写景题序中最出色最美的。如《三犯渡江云》序:“丁卯岁未除三日,乘兴棹雪访李商隐、周隐于余不之滨。主人喜余至,拥裘曳杖,相从于山巅水涯松云竹雪之间。酒酣,促膝笑语,尽出笈中画、囊中诗以娱客。醉归船窗,紞然夜鼓半矣。归途再雪,万山玉立相映发,冰镜晃耀,照人毛发,洒洒清入肝鬲,凛然不自支,疑行清虚府中,奇绝境也。朅来故山,恍然隔岁,慨然怀思,何异神游梦适。因窃自念人间世不乏清景,往往汩汩尘事,不暇领会,抑亦造物者故为是靳靳乎。不然,戴溪之雪,赤壁之月,非有至高难行之举,何千载之下,寥寥无继之者耶。因赋此解,以寄余怀。”

又如《齐天乐》序:“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余尝赋诗三百言以纪清适,坐客和篇交属,意殊快也。越明年秋,复寻前盟于白荷凉月间。风露浩然,毛发森爽,遂命苍头奴横小笛于舵尾,作悠扬杳渺之声,使人真有乘查飞举想也。举白尽醉,继以浩歌。”

这类题序,直接写景,语言清丽,景色如画,而且所描写的景色往往是冰清玉洁,仙界一般。这表现了周密的审美爱好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说:“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至稼轩、白石变为即事叙景,使深者反浅,曲者反直。”[9]周密的写景序就深刻体现了南宋词写景的特点:即事叙景,这样的写法更容易达到情景交融的至境,也使写景不致成为空山绝响,而是有了触发点和落脚点,除去了北宋词多是即兴之作的浅薄。

2.咏物

承宋初西昆一派“坠风月,弄花草”的传统,宋代文人特喜咏物,至宋末词坛,此风更盛。清人吴衡照曾深有感触地说:“咏物虽小题,然极难作,贵有不粘不脱之妙,此体南宋诸老犹擅长。”(《莲子居词话》卷一)[10],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指出:“姜夔词派,常工于咏物词。前有史达祖,后有王沂孙,都专以咏物词著称。”[11]咏物词发展到南宋末年已达高峰,锤炼极致却不露痕迹,以雕琢工巧而致神韵天然,几乎最著名的词人词作都在咏物领域

周密沾溉其间,亦是咏物高手。他的题序中,除了写景,大部分就是咏物了,这两项已经占了他题序的90%以上。如《绣鸾凤花犯·赋水仙》、《桂枝香·云洞赋桂》、《忆旧游·落梅赋》、《恋绣衾·赋蝶》、《江城子·赋玉盘芍药寄意》、《绿盖舞风轻·白莲赋》、《梅花引·次韵筼房赋落梅》、《倚风娇近·填霞翁谱赋大花》、《声声慢·逃禅作梅、瑞香、水仙,字之曰三香》、《声声慢·逃禅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满庭芳·赋湘梅》、《齐天乐·紫霞翁开宴梅边,谓客曰:梅之初绽,则轻红未消;已放,则一白呈露。古今夸赏,不出香白,顾未及此,欠事也。施中山赋之,余和之》、《恋绣衾·赋蝶》、《江城子·赋玉盘盂芍药寄意》、《夜合花·茉莉》、《水龙吟·白莲》、《天香·龙涎香》、《珍珠帘·琉璃帘》、《疏影·梅影》、《齐天乐·蝉》等等。

从形式上看去能够发现,他的咏物题序大都是短题,这一点与写景题序正好相反。据说诗与谜语同源,在咏物词中最能表现这一点,尤其是传统上咏物诗词在题中不能说破所咏之物,这就更要求咏物词不能有长序了,但无题也不行,因为谜底便无从知晓了。所以周密的咏物词大多是用这种短题给出谜底而已,至于如何形容刻画则放在词本文里面了。这是周密对宋词文学多方学习后出转精集大成的表现之一。(www.xing528.com)

3.记录雅玩生活

其实前两类中的相当一部分也可以归入此类之中。

南宋末年,已经是一个朝代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积淀到足以称之为“精”的时候,一个时代的贵族文化也已经修炼到真纯境界。当时“以杭州为代表的南宋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互为表里,其结果是渐趋于雅”[12],叶适道“今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挟册,以辅人主取贵仕”[13](《水心先生文集》卷九《汉阳军新修学记》),文化事业极为发达。品评人物,亦以雅相尚,如姜夔便被社会名流推为晋宋雅士,周密的父亲造了两座藏书楼,命名为“志雅”、“书种”。

周密正是两宋雅文化和贵族生活累积结果的代表。他一生流连其间的西湖吟社,便是南宋雅词派的活动基地,他所选《绝妙好词》的第一录入标准便是“雅”,故朱彝尊《书〈绝妙好词〉后》云:“周公谨《绝妙好词》选本虽未全醇,然中多俊语。方诸《草堂》所录,雅俗殊分。”[14]《武林旧事》所确立的写作标准也是一详二雅,《序》云:“每欲萃为一编,如吕荥阳《杂记》而加详,孟元老《梦华》而近雅。”[15]他的作品题名《志雅堂杂钞》、《浩然斋雅谈》……所以他在作词的时候,自然第一便是把这“雅”字放在心上,时时处处,透着雅人雅韵,而这作词本身,便是一桩雅事,他的很多词题词序,便是这种雅玩生活的形象写照。

其实当周密们在西湖边吟赏烟霞,切磋词艺,几乎将所有的精力和喜怒都放在这种活动中的时候,下距南宋灭亡不过十几个年头了。此时的国势,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国事艰危若此,那些出身高贵的知识分子却一味沉迷于各种雅致的游戏和享乐之中,丝毫不问艰危,这等麻木漠然,虽是受上层影响,到底是令人吃惊的。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6]的讽刺,可谓允矣。

周密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他的一生,主要是生活在文人雅士之中,生活的主要内容,无论是任幕僚还是闲居时,都是以早年形成的风雅情趣、吟咏习惯为主的。《齐东野语》记理宗景定元年他二十九岁时与赵孟坚游湖之事:“庚申岁,客辇下,会菖蒲节,余携一时好事者,邀子固各携所藏,买舟湖上,相与评赏。饮酣,子固脱帽,以酒晞发,箕居歌离骚,旁若无人。薄暮入西泠,掠孤山,舣棹茂树间,指林麓最幽处,瞪目绝叫曰:‘此真洪谷子董北苑得意笔也。’邻舟数十,皆惊骇叹绝,以为真谪仙人。”[17]景定四年(1263)他离职之后,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了这种雅玩吟咏生活,他很著名的木兰花西湖十景词便作于此年。

景定五年周密与前辈杨缵等人结西湖吟社,对这样一个极度切合了他少年时便已形成的爱好的组织的形成,周密喜不自禁,他用一种欣喜的笔调在《瑞鹤仙》序中记道:“寄闲结吟台出花柳半空间,远迎双塔,下瞰六桥,标之曰‘湖山绘幅’,霞翁(即杨缵)领客落成之。初筵,翁俾余赋词,主宾皆赏音。酒方行,寄闲出家姬侑尊,所歌则余所赋也,调贤婉而词甚习,若素能之者。坐客惊诧敏妙,为之尽醉。越日过之,则已大书刻之危栋间矣。”在此后的几年间,他几乎是“日日醉湖边”,留下了许多词作。

他的许多词序,都像优美的散文一般,用欢快的笔调记录着这种心情。如《采绿吟》词序:甲子夏,霞翁会吟社诸友逃暑于西湖之环碧。琴尊笔砚,短歌綀巾,放舟于荷深柳密间。舞影歌尘,远谢耳目。酒酣,采莲叶,探题赋词。余得《塞垣春》,翁为翻谱数字,短箫按之,音极谐婉。

《秋霁》词序:乙丑秋晚,同盟载酒为水月游。商令初肃,霜风戒寒。抚人事之飘零,感岁华之摇落,不能不以之兴怀也。

《一枝春》词序:寄闲饮客春窗,促坐款密,酒酣意洽,命清吭歌新制。余因为之沾醉,且调新弄以谢之。

《齐天乐》词序: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东坡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余尝赋诗三百言以纪清适,坐客和篇交属,意殊快也。越明年秋,复寻前盟于白荷凉月间。风露浩然,毛发森爽,遂命苍头奴横小笛于舵尾,作悠扬杳渺之声,使人真有乘查飞举想也。举白尽醉,继以浩歌。

从这些如诗如画的美文序中,看得出他对这种生活的真心的喜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