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词的题序内容中独有的一种是对自创曲调的交代和对乐调的考证,这在我国的文学史和音乐史上都有着极大的意义。随着宋词的衰落,其唱法已然失传,因此也带来了不少文学上的困惑,姜夔的这种题序解决了后人不少的疑问。如《长亭怨慢》序:“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使我们了解了作词的不同方法:随调填词、先作词再创调,了解了有些词前后阕不同的原因,因而了解了古人在写词时的各种乐趣。
又如《满江红》序:“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以绿笺,沈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岁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述说自己不满于旧调,并改造使之协律的经过,让我们恍然大悟一向对词音乐性一面的忽视,从音乐的角度加深我们对词这种文学体式的理解,对文学史上一些说法一些现象有新的认识,如关于苏词是否协律是否适合入乐的问题,甚至对我们当下的歌词创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凄凉犯》序:“合肥巷陌皆种柳,秋风夕起骚骚然;予客居阖户,时闻马嘶,出城四顾,则荒烟野草,不胜凄黯,乃着此解;琴有凄凉调,假以为名。凡曲言犯者,谓以宫犯商、商犯宫之类,如道调宫‘上’字住,双调亦‘上’字住,所住字同,故道调曲中犯双调,或于双调曲中犯道调,其他准此。唐人乐书云:‘犯有正、旁、偏、侧;宫犯宫为正,宫犯商为旁,宫犯角为偏,宫犯羽为侧。’此说非也。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犯;十二宫特可犯商、角、羽耳。予归行都,以此曲示国工田正德,使以哑觱栗吹之,其韵极美。亦曰瑞鹤仙影。”对音乐知识的普及,对我国古代音乐的记录,都有很大的贡献,在中国音乐史上应该是很重要的。
总之,宋词题序史上有特色的作家和作品不少,但是真正像姜夔这样,将题序当成一种特殊的文体呕心沥血地去创作,并因为自身极高的艺术素养而写出历史上最美的题序,在文学史和音乐史上留下重重一笔,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的,却是绝无仅有。即便是在最早的、最多的题序作者那里,我们仍然能明显地感觉到,题序在他们,不过是词的附庸,甚至词也不过是小道,而在姜夔这里,我们体会到了这种文体的重要性,它的独立的艺术价值,它的像姜夔本人一样的品格:虽是附庸却能独立而美丽——白石题序的价值主要在于美:艺术的美和品格的美。
【注释】
[1]张玉璞.词序与姜白石的词序[J],学术月刊,1997(8):66.
[2]吴功正.姜夔词序的审美鉴赏[J],名作欣赏,2003(6):75.
[3]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9.
[4]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26.
[5]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211.
[6]赵晓岚.论宋词小序[J],文学遗产,2002(6):44.
[7]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
[8]唐圭璋.词话丛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6:1644.
[9]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2.
[10]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57.
[11]赵晓岚.论宋词小序[J],文学遗产,2002(6):45.
[12]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49.
[13]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2.
[14]吴功正.姜夔词序的审美鉴赏[J],名作欣赏,2003(6):75.
[15]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
[16]唐圭璋.词话丛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6:3694.(www.xing528.com)
[17]吴功正.姜夔词序的审美鉴赏[J],名作欣赏,2003(6):77.
[18]陈洁.论姜夔词与题序之关系[J],中国韵文学刊,1998(1):60.
[19]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8:38—39.
[20]陈洁.论姜夔词与题序之关系[J],中国韵文学刊,1998(1):61.
[21]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
[22]李家欣.水乳交融相映生辉——说姜夔的词与序[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3.
[23]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
[24]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
[25]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
[26]陶尔夫,刘敬圻.南宋词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300.
[27]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37.
[28]姜夔.白石道人诗集(诗说附),光绪十年甲申四月娱园本.
[29]姚大勇.姜夔词小序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96.
[30]赵晓岚.论宋词小序[J],文学遗产,2002(6):46.
[31]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211.
[32]吴肖丹.论姜夔小品文的风格[J],求实,2006(3):297.
[33]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2.
[34]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2.
[35]赵晓兰.宋人雅词原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9:282.
[36]姚大勇.姜夔词小序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