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词题序限制阅读想象空间,成败、积极和负面作用

宋词题序限制阅读想象空间,成败、积极和负面作用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了题序之后,读者虽可以因题序受到引导,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指向,却也恰恰因为这一点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题序的个人化因素,使得词所表达的事由与情感指向过于明确,因而没有了无限的可能性。限制传播是题序的一个很致命的负面作用。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宋词题序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但它的局限和负面作用也很明显。

宋词题序限制阅读想象空间,成败、积极和负面作用

二、题序的负面作用

词的题序虽然有许多好处,然而万事万物有其长必有其短,它也有一些负面作用。

1.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水,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13]也就是说,他反对诗词有题的原因,是因为题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他甚至认为这个原因导致了这种文体的最后灭亡。这则词话的删稿还说:“诗词之题目,本为自然及人生。自古人误以为美刺、投赠、咏史、怀古之用,题目既误,诗亦自不能佳。后人才不及古人,见古名大家亦有此等作,遂遗其独到之处而专学此种,不复知时之本意。于是豪杰之士出,不得不变其体格,如楚辞,汉之五言诗,唐五代、北宋之词皆是也。故此等文学皆无题。”[14]更是将一些诗不佳的罪责归之于诗题。

有了题序之后,读者虽可以因题序受到引导,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指向,却也恰恰因为这一点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可是如果莎士比亚提前告诉读者:我的这部戏想要表现什么什么,我的哈姆雷特是这样这样的性格……即使不会只剩下了一个哈姆雷特,最多也只能剩下差异不大的十个了。题序的个人化因素,使得词所表达的事由与情感指向过于明确,因而没有了无限的可能性。文学作品最好能够给读者有限却又无限的想象空间,有限的表述达到无穷的意味,所以任何的阐释都不及原作的丰厚意蕴。有一种诗谜同源的文学理论,认为题目就像是谜底,可是假如谜底提前揭晓,解读的快乐就少了很多。

比如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词《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词被称为白作当中非常“朦胧”的一首,写什么?没有明示,可是却令人联想到很多,意境非常丰厚。假如这首词径加一个标题“咏妓”,或者“旧情”之类,一定不再有这样的艺术魅力了。

2.局限了词作的传播范围

也正因为这种过于明确拘谨的指向,使得词作的传播范围受到了限制。

词作的传播有口头传播与文字传播两种形式。口头传播大多是靠歌伎,可以想象,如果一首词的适用范围很广泛,能够打动很多人的心弦,自然传播就会久远广泛一些,如果一首词过于高雅,指向性过于明确,传播的范围就会小一些。北宋前期柳永张先都是一流词人,但张先是士大夫词人的代表,也是第一个为词作大量加写题序的词人,因此其词作的受欢迎范围就限定在士大夫阶层之中,不像柳永的词流布广泛,以至“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15]

现今的歌词有的在唱词之前也有一段念诵的,如当年李茂山、林淑容所唱的《迟来的爱》前面一段“词序”:这是一封迟来的告白,许多年以来,我一直在逃避,不敢面对你多情的关怀,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你表达我的爱。”张恒《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也有一段“独白”:她,一个爱唱歌的小姑娘,曾天真地对我说:“老师,送我一支歌好吗?”我愉快地答应了,那个时候,九月的阳光正温柔地照射她甜甜的笑脸。谁知,这一次谈话竟成了永别。那天下午,那个阳光灿烂的九月的下午,那个她背着书包匆匆走向学校的下午,她被城市汹涌的车流无情地淹没了,那一天,她刚刚满十三岁……

可是这种风格只流行了一段时间便很少再有了,我想一个原因就是前面的“序”限制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减少了传播范围。前面所举两例中后者也不如前者流行,前面的歌“序”比较起来更有普遍性,因而情感辐射的力量大一些,后一首的“序”过于限定了故事情节和情感指向,所以不那么容易流行。流行是检验歌曲魅力的主要标准,之所以独白——也就是现代形式的题序被抛弃,大概也能折射词序导致传播范围有限的现实吧。

规定词作的情境与感情,在现代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电视剧主题曲,电视剧主题曲往往是为电视剧的情节和风格量身定做的,所以经常在看电视的时候也觉得歌词写得不错,可是街上流行的歌曲有几首来自电视剧主题曲呢?很少,这也是同一个道理。限制传播是题序的一个很致命的负面作用。

3.有时会误导读者

题序有时候还会误导读者。在表达中,有时候空白很难捉摸,有时候表达了更难捉摸。有些词人,在题序中表达一些意思,可是也许表达不够准确,或者也许因为某些顾虑,反倒使读者生出错误的理解。比如姜夔,他在关于合肥恋情的词中往往有这种情况,似乎忍不住不说,又似乎不想明说,所以往往顾左右而言他,乱以他辞,使人难以捉摸,反倒误会词意。

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有一段云:

予往年读白石词,有再三绎诵而不得其解者两首:其一为卷三浣溪沙山阳作;其二为卷五自制曲长亭怨慢。浣溪沙词序云: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词云: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凭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序记游观之适,而与词语“销魂”以下四句意不相属,且不知词所云“四弦”“千驿”者所感何事。长亭怨慢序云: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词云: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只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初玩此词与序,似仅敷衍庾信枯树赋语,近乎因文造情,白石不应有此;又词用韦臯玉箫事,序中所无,亦不知何指。今日翻覆白石全集,乃知此两首皆是有本事之情词;其集中此类情词,往往被人忽略或误解。

可见题序不但能引导读者,也能误导读者。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宋词题序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但它的局限和负面作用也很明显。用不用,怎么用,这与当时当地该位词人的境况与习惯有关,但既然存在了,就一定有它取舍的缘由,后人也不必一再纠缠于它好不好,该不该存在了。(www.xing528.com)

【注释】

[1]吴承学.论古诗制题制序史[J],文学遗产,1996(5):13.

[2]唐圭璋.词话丛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6:2302.

[3]唐圭璋.词话丛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6:2035.

[4]子通、亦清编.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69.

[5]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

[6]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77.

[7]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603.

[8]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86。

[9]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4.

[10][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1114.

[11]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02.

[12]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0.

[13]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4.

[14]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34.

[15]朱易安,傅璇琮主编.全宋笔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2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