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作者方面
1.作者方面的“考据癖”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叙事愿望
大凡是一个人,只要对世界和人生尚未完全绝望,就不会主动做永远的沉默。人人都希望表达自己,使自己被理解,这也是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产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考据癖”——求真尚实的精神,在词人身上表现为一种最大限度地阐释自己、表达自己、让真我被彻底理解的强烈的叙事愿望。
就传统来讲,词是一种篇制短小的抒情文学。在词还是“歌者之词”的时候,其抒情只是抒一种普泛化的情感,文人创作的时候也不过是出于一种风流自赏的心态,可以说是以游戏之作抒游戏之情,正像胡适说的:“内容都很简单,不是相思,便是离别,不是绮语,便是醉歌……作者的个性都不充分表现。”[53]写作目的只是为了在酒席宴上供歌女传唱取乐,是一种程式化的写作,而那作词的人和作词的心情则被埋没在莺歌燕语之中、金杯玉钟之下。这时的作者往往会悔其少作,自扫其迹,因为此时的词,还不具有为作者喉舌的功用,还不具备标志作者性格的能力。
可是当词从“歌者之词”变成了“诗人之词”,当它严重到成为一种抒情诗,并且担当起了抒发作者深沉感喟的重任的时候,这样“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态度明显已经不合节拍了。那些以词作为自己个人化抒情工具的作者已经不能忍受自己的作品没有傲然置放的背景,没有心灵的颤动和开放,而只是合于市街流行的声调。如苏轼“乌台诗案”贬逐黄州之后曾在信中说“多难畏人,不复作文字”[54],然而他又不是一个沉默的人,他说自己若心有所感,则“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另一封信中又写道:“比虽不作诗,小词不碍,辄作一首,今录呈,为一笑。”[55]可见词这时几乎已成为他诉说需求的唯一载体,试想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们怎么还能允许负载着自己的悲欢,承托着自己的血泪的词被人莫名其妙地传唱而根本不曾理解或只是误解呢?他当然会希望更加明确地、详细地表达自己的个人感情,希望受众在唱和听或读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他创作时的情境与心境,希望在词作上贴上自己的标签,希望词作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因此词人往往想尽办法使受众了解自己的创作初衷和背景,如苏轼就主动向杨绘提供自己词作的本事作为他《本事集》的素材。
于是词这种文体日益被加上了这样的作用:它往往要成为作者抒情的利器,议论的口舌之一。此时作者对于叙事——抒情和议论的支点的需求便显得格外急切。人们暴露自己的愿望从来都是强烈的,诉说是人与生俱来的需求,文学是这种诉说需求的集中体现,而叙事是诉说的基础和根本,叙事能力是人本质力量的一部分。但词的叙事,正如张海鸥《论词的叙事性》所说,是“片段的、细节的、跳跃的、留白的、诗意的、自叙的”[56],因为篇幅与格律以及文体性质所限,词本身不太容易满足作者的叙事需求。因此以某种方式来强化词的叙事性就很重要了。
2.题序正好满足了作者阐释自己的叙事需求
加上题序便是实现作者叙事需求的途径之一。正如张海鸥所说:“苏、黄不仅‘以议论为诗’,而且以议论为词,因此他们很需要用一段序文来交代写作缘起、背景等等,这是他们的词较多序文的主要缘故。”[57]上引董乃斌《现代小说观念与中国古典小说》中说:“在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是乐府诗中,历来就存在着叙事传统,许多诗人也曾试用各种方式(如除标题外,又为诗作加写小序)来加强作品的叙事成分,以便扩大和加深其作品的表现内容。”[58]吴承学《论古诗制题制序史》中也说:“诗题与诗序的制作,正表明当时诗人对于自己创作的诗歌有一种自觉的传播与传世的意识,诗题与诗序正是诗人进行自我阐释的努力,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作品得到读者的理解,接受和欣赏。”[59]施诸词中亦是。
以叙事交代写作背景,引导理解阅读,后来便成为人们对于题序作用的一个传统认知。如周济在评论姜夔词序时说:“白石词序甚可观,苦与词复,若序其缘起,不犯词境,斯为两美已”[60],“白石好为小序,序即是词,词仍是序,反复再现,如同嚼蜡矣。词序序作词缘起,以此意词中未备也,今人论院本,尚知曲白相生,不许复沓,而津津于白石词序,一何可笑”[61],这两句话后人颇有不同意见,许多人认为姜词序与词珠联璧合,相映成趣,不是嚼蜡。实际上周济正好表达了当时一般读者对词序的正常期待:在云吞雾绕的美(词文)上,加一些明确的引导性话语,点明写作时间、地点、缘由,好让我们遵此线索去理解。而姜夔词序却往往“乱以他词”,使急于追索本事的读者索隐无门,怨不得周济们要抱怨了。由此可见,词序若不按照常见做法以叙事方式尽量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会让读者失望和不安的。
任何一种文艺形式的成功都与作者的创作心理与受众的接受心理有关,在这二者达到最大限度的统一时,或说作者的创作实践最大限度上满足了读者的心理期待时,便会得到广泛的接受和承认。词序正好把这两方面的需求完美结合了,它能在张先、苏轼之后大放异彩,在词史上占据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正是受众与作者的“考据癖”——索隐追本的精神和言说务尽的心理一拍即合互相鼓励的结果。
每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都有着复杂的原因,不会是单纯的某种诱因所可解释概括,词题词序的产生发展亦然。我们这里总结了几种可能的因素,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深入一些,但是认识还很不深刻,而且也许并未追踪到最为深层最为关键的那个因素,只能寄希望于今后继续追寻了。
【注释】
[1]高步瀛.魏晋文举要[M],北京:中华书局,189:16.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
[3]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册[M],上海:开明书店,1948:202.
[4]孙虹,于东晔.叙事文学《红楼梦》与词体之抒情特质[J],红楼梦学刊2002(3):229.
[5]孙虹,于东晔.叙事文学《红楼梦》与词体之抒情特质[J],红楼梦学刊2002(3):229.
[6]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9.
[7]陶尔夫、诸葛忆兵.北宋词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310.
[8]转引自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8:92.
[9]刘永济.词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1.
[10]马兴荣.词学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9:21.
[11]王易.词曲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6.
[1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歌词类”,清刻武英殿聚珍版.
[13]朱孝臧.彊村丛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478.
[14]王易.词曲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6.
[15]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29—30.
[16]吴承学.论古诗制题制序史[J],文学遗产,1996(5):19.
[17]数据引自张福勋.谈谈宋人的“以文为诗”[J],阴山学刊,1997(1).
[18]熊海英.题、序、注、诗四位一体——论集会背景下宋诗形制的变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5.
[19]熊海英.题、序、注、诗四位一体——论集会背景下宋诗形制的变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6.
[20]熊海英.题、序、注、诗四位一体——论集会背景下宋诗形制的变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6.
[2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2005:2.
[22]宁宗一,鲁德才.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台湾香港论著选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146.
[23]王晓骊.温庭筠的词和传奇[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6.
[2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162.
[25]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国民性及中国文化[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27.(www.xing528.com)
[26][后蜀]赵崇祚.花间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
[27]唐圭璋.词话丛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6:2305.
[28]唐圭璋.词话丛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6:2314.
[29]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143.
[30]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196.
[31][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446.
[32]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249.
[33]刘明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245.
[34]张玉璞.词序与姜白石的词序[J],学术月刊,1997(8):65.
[35]高步瀛.魏晋文举要[M],北京:中华书局,189:16.
[36]左丘明,杜预,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04.
[37][清]吴楚才.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1987:212.
[38]欧阳修.归田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14.
[39]魏泰.东轩笔录,朱易安、傅璇琮主编,全宋笔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34.
[40]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词曲类,词集之属,酒边词,原序.
[41]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纂之属,说郛,卷十八下.
[42]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3.
[43]胡适.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7:6.
[44]唐圭璋.词话丛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6:1494.
[45]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81.
[46]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M],1979:2831.
[4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15.
[48]董乃斌.现代小说观念与中国古典小说[J],文学遗产,1994(2):103.
[49]唐圭璋.词话丛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6:2345.
[50]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12-13.
[51]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8.
[52]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
[53]胡适.胡适选唐宋词三百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4.
[54]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752.
[55]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98.
[56]张海鸥.论词的叙事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4(2):148.
[57]张海鸥.论词的叙事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4(2):153.
[58]董乃斌.现代小说观念与中国古典小说[J],文学遗产,1994(2):103.
[59]吴承学.论古诗制题制序史[J],文学遗产1996(5):19.
[60]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3.
[61]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