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小说诗文融合的影响

古代小说诗文融合的影响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写法,深深影响到词序的产生发展。从前一个方面来看,词与序诗文融合、散韵结合的关系,与唐传奇与诗诗文结合的关系非常相似,二者之间分担叙事与抒情的互补关系也完全相同。

古代小说诗文融合的影响

二、古代小说诗文融合写法的影响

大约是因为在中国,从来只有诗文才被视为正统文学,所以小说一直向诗词靠拢,有着诗文融合的习惯,所谓的“有诗为证”即是典型表现之一。《红楼梦》开章揭示许多文人写小说的心理动机说:“在作者不过要写出自己的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21]写小说的最初动机反倒是要显摆自己的诗赋。美国学者毕雪甫(JohnL.Bishop)就说过,“中国的传统小说的局限之一,在于滥用诗词。”[22]但不管怎样说,这已经成为中国小说文学的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如西汉刘向《列女传》中的“传”“赞”结合和东晋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诗并记》。最成熟发达的,当属唐传奇的传奇与诗文并举之习,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与陈鸿的《长恨歌传》,元稹的《莺莺传》与李绅《莺莺诗》均是典型代表。

这种写法,深深影响到词序的产生发展。有时候,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在形式的相似,有时候表现在深层创作心理的呼应。从前一个方面来看,词与序诗(词也属于诗的范畴)文(无论骈散,都属于文的范畴)融合、散韵结合的关系,与唐传奇与诗诗文结合的关系非常相似,二者之间分担叙事与抒情的互补关系也完全相同。

另外,唐传奇在唐代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和词在宋代文人生活中的地位相仿,传奇是唐人诗文之外的休闲文学,审美趣味中的奇花异草,是“志”之外的“情”之所寄,词在宋人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王晓骊在《温庭筠的词和传奇》一文中认为:“传奇的兴盛早于文人词,所以,传奇和词不仅是生长在同一文化土壤上的两朵奇葩,而且还具有前后相承的渊源关系。”[23]诗文融合就是这种渊源关系的一种表现。(www.xing528.com)

造成这种关系的是同一种心理: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24]又说:“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国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今天我们人的脑子里还是不喜分,喜欢合。大陆喜欢合,台湾亦喜欢合,乃至……全世界的中国人,这都喜欢合。”[25]

这种思维习惯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多种文学形式在保持各自独立姿态的前提下往往紧密结合,比如这里所讲的诗文融合,在文人身上,表现为希望能够擅长所有文体的心理,我们的传统文化常常羡慕“通才”而不怎么高看专业人才,就是明证。

词是韵文,而这种和合心理使追求着全能形象的词人意犹未尽,总觉得不够表现内心的情感,同时也没能展示自己的各方面才能。所以散文体的词序一经有人使用,马上引起大家仿效,觉得似乎正是这样才能够弥补只用一种文体的不甘心罢?词体的严谨合乐,讲究法度,使得那些并非音乐家的戴了镣铐跳舞的词人们颇为不甘,恰好能有词序这种随意的文字可以给他舒展手脚,解放手段,多么及时合理?这也许正是那些传说不太懂音乐如苏轼的词人喜欢它的一个原因。而同时我们知道像温庭筠、周邦彦李清照这些音乐造诣很高,对词的文体把握非常好的词人则对词序不甚感兴趣。在这些人手里,大约是用音乐与文字的完美结合来满足这种和合需求的。而在姜夔、周密这样的人手里,大约又是在音乐和文字的完美结合里,尚追求文字内部的和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