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词题序流变历程的研究成果

宋词题序流变历程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宋词题序流变历程述略题序依附于词,是词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是否与词的发展历史同步呢?在敦煌词发现之前,人们都以为唐词无题序。[2]但敦煌词发现之后人们意识到,其实唐代的词已经有题甚至有序了。宋人又不曾见到敦煌文献,所以宋词题序的产生,与唐词题序并非完全直承,也许有民间流传,但应该还有其他因素羼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繁荣起于不同的原因。

宋词题序流变历程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 宋词题序流变历程述略

题序依附于词,是词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是否与词的发展历史同步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是后起的,因为它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题序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进程,其繁荣衰落,有时与词同步,但大多数时候保持着另外一种节奏。

在敦煌词发现之前,人们都以为唐词无题序。《词苑萃编》“体制”篇“唐词有调无题”条云:“唐词多述本意,有调无题,如《临江仙》赋水媛江妃也,《天仙子》赋天台仙子也,《河渎神》赋祠庙也,《小重山》赋宫词也,《思越人》赋西子也。有谓此亦词之末端者,唐人因调以制词,故命名多属本意,后人填词以从调,故赋咏可离原唱也。”[1]陈廷焯也说:“唐五代词,皆无题,调即题也。”[2]

但敦煌词发现之后人们意识到,其实唐代的词已经有题甚至有序了。任二北《敦煌曲初探》云:“于此不得不附带查明敦煌曲之题目情形究竟如何。曰:五百四十五曲内,无题者竟占少数;且其题皆确见于原写卷,并非后人所拟加者;所统属之辞凡三百四十八首,约占全部五分之三。其中除《渔歌子》‘月’之内容不合外,余则并无文不对题之情形。即剔去一般人认为俚曲、俗曲、佛曲之定格联章二百六十二首外,尚有八十六首;纵再剔去《尊前》、《花间》、《全宋词》内从不经见之调,统词七十首外,仍有六调、十六首,皆早在初唐、迟在晚唐之作品,而皆确凿有唐人手写之题目在,不容含混否认也。至于原本有题,被书手省略或遗忘者,由此以推,当必不少耳。”[3]台湾的林玫仪女士对此论述详细,可参看《敦煌曲在词学研究上之价值》一文。

但五代词据现有文献来看是没有题序的。由此看来,唐词题序与宋词题序之间有一个断裂。宋人又不曾见到敦煌文献,所以宋词题序的产生,与唐词题序并非完全直承,也许有民间流传,但应该还有其他因素羼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繁荣起于不同的原因。

两宋词题序从产生到结束,有一个长长的发展流变的过程,在本章中我们将对这个过程进行一个大致的描述。从总体来看,它是从无到有,从短到长,从偶尔出现到成为普遍现象,从简单交代到文情并茂,手法从单一到多样,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从个别现象来看,同时代的词人中,有的喜作题序有的不喜作,涌现了数位大家,但题序大家并不完全与词的大家重合,因为并非每位作词大家都是题序大家。(www.xing528.com)

因为题序毕竟是依附于词的,所以我们将以宋词分期为依据,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描述宋词题序的流变过程。宋词分期分派,不像唐诗分期分派已成定论,王兆鹏《唐宋词史论》将宋词的发展分为六期,如下表:

注:此表引自王兆鹏《唐宋词史论》2000年版第48页。

王氏又将这六个时期因着社会政治的变化分为三个大周期:第一周期(第一、二代词人群),“和平”时代;第二周期(第三、四代词人群),“抗战”时代;第三周期(第五、六代词人群),“衰亡”时代。

以下我们将按照这三大周期、六个时期分而述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