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莲英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中华民族精神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一个获得以理性主义的突显、个人主义的兴起和进步历史观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性的过程,一个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过程。面对新的形势,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地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才能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而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主要依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民族文化传统,二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认识是传承的基础,传承是认识的目的。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有许许多多对我们乃至全人类至今都有意义的内容,如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待事物和他人和而不同的态度,对人文精神的深刻关注等,都值得我们总结和利用。
传承文化传统更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它首先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的内涵、特质及其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传统。就当今而言,传承传统文化就是要努力促使传统文化现代化。要促使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首先要立足于新的时代新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吸收人类文化“综合创新”论。新时代的新实践是我们创造新文化的基础,但同时我们必须科学地处理好新文化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因此,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着眼于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现阶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与“低”的关系,以解决“信”的问题。“信”是指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信仰。解决“信”的问题,一方面,要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高格调,突出它的前瞻性。要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祖国大家庭观念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认识,注重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培养,引导人们的精神追求向高层次跃进。另一方面,又要夯实基础。由于爱国主义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它不同于本能性的情绪反应,不可能自发形成,因此,应长期系统地向人们提供进入感受过程的信息材料。例如,要注重现实生活中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的社会功效。国家和社会要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给人们以看得见的实在利益,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把爱国主义作为他们自觉的思想追求和行为规范。二是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以解决“实”的问题。“实”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务求见实效,以避免空洞的说教。在实际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往往采用大场合、大道理的方式,这固然有其覆盖面广、触及面宽的特点,但很容易导致虚实脱节,流于形式。为此,既要利用大场合渲染气氛,拓展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局面,收到普及的效果,又要利用小场合中心突出、内容具体、容易统一思想的特点来增强实效。在大小道理上,既要用大道理总揽小道理,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又要利用小道理来阐明大道理,从小处着眼,利用小道理现实性、启发性强的特点,通过对大道理的细化、实化,把大道理讲近、讲实、讲透。
二、增强民族凝聚力,确立主导价值观
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深层系统,价值观的取向决定理想和精神支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多元价值观并存并相互冲突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否认价值观的多元存在,而在于人们价值观的如何选择,即应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为国家的主导价值观。(www.xing528.com)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人们对价值主体定位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拜金主义、价值标准的功利主义等原因,误导了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行为,从而给民族凝聚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第一,错误的价值观排斥主导价值观,瓦解民族凝聚力。第二,错误价值观侵蚀政治权力,削弱民族政治凝聚力。第三,错误价值观误导人们的经济行为,销蚀民族经济凝聚力。
因此,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确立正确的主导价值观,消除、限制和打击错误价值观以及由此带来的有害行为。一方面要加强主导价值观的导向。要通过广播、电视、电影、图片、网络等各种舆论手段,通过学校教育等途径,加强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尽快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的思想体系。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层次,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要切实改进党风建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形象,增强党对民众的吸引力,增强民族政治凝聚力。同时,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完善,强制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避免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破坏和损失;引导人们校正自己的价值观念,明白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最终达到增强民族经济凝聚力的目的。
三、强化民族意识,保持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开放性
民族意识是民族形成以后,在民族之间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产生的。民族意识一经产生,就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推动力。由于民族意识的存在,本民族的成员便会对本民族的生存、发展极为关注,甚至付诸行动。民族意识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方面,它们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内在精神动力。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意识既体现为单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更体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历史证明,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都占有主导地位。
经济全球化给民族意识的培养和觉醒带来了两种可能,一种就是经济全球化通过经济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淡化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民族意识,而民族意识的淡化又进一步消除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心理防线,促使其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另一种可能是,发展中国家人们没有陶醉于经济全球化的理想图景中,相反,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经济冲击激起了发展中国家人们心底的民族意识,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培养本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强化民族意识是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努力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增强本国经济实力。经济上的落后容易导致国民心理上的劣势,要从根本上增强民族意识,缓解崇洋心理,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后盾,这是解决人才外流问题的根本,也是使其他措施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政治冲击,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我国要加快民主化、法制化进程,提高国民参与程度。而在技术上,尽快发展本国的计算机技术、汉语言信息化技术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当然,要培养民族意识,最重要也最实际的措施就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只有保持其时代性与开放性,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朝气和活力,立于不败之地。民族精神的价值在于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民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能够始终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事业进步的作用。民族精神就是在传统与时代精神的衔接与融通中获得与时俱进的品质,传统精神为民族精神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时代精神又不断赋予民族精神以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在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最佳契合点上进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弘扬民族的自言意识和主体精神,才能保持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有了民族的认同感,一个民族才可能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表明:在与异文化的冲突中,它总是能够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选择异文化先进的成分与之交流、融汇与整合,从而达到改造自身的目的。
(作者系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党校文史教研室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