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民
一、学分制概述
学分制原本是高等院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办法,是一种以学分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运行机制。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末德国的“选课制”,是以学生选课为前提和基础,以学分为计算单位衡量学员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给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更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学生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是更为先进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是近年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中借鉴国民教育做法的一种新探索。它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把干部参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等,折算成学分,以此衡量和考核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一种量化管理模式。
党校实行学分制,就是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和每个教学环节的学分,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实地调研,考勤等教学环节学分的比例,以及准予结业的最低总学分。
二、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学分制的动因分析
1.实施学分制是应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客观要求
美国哈佛大学领导干部艾略特认为,由于人的能力、素质的等级差异的存在,教育就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来进行培养。领导干部群体间也存在类似问题,而这些因素一直困扰培训实效性提高。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培训动机缺乏内驱力。许多干部没有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不能够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而政策性、指令性很强的规模性培训,又不能充分体现学员的学习意愿、需求等个性特点。学员存在着被动学习的心理,缺乏学习积极性。
二是培训内容缺乏吸引力。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一直以学科教学导向的预定式计划课程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往往按照“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来组织教学,其重心放在教师课堂讲授方式上。其弊端十分明显,一是置学员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难以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以学科教材为中心组织培训教学,容易脱离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三是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组织培训,不利于学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开发。
三是培训形式缺乏灵活性。尽管近些年在加大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但培训方式依然存在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在沿袭老的套路,没有区别性、针对性地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培训需求,接受培训的学员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与多元化的培训形式相距甚远。
四是培训机制缺乏约束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刚性的约束机制,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时,培训学习往往被忽略。由于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培训机构的管理力度也不够。只是简单地强调自觉遵守纪律,疏于监督检查,虽然制定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等,却无了严格执行。
要克服上述困难,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提高素质的主渠道,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教育制度,建立学员乐于接受、踊跃参与的新型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实现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实施学分制是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变革的基本趋势
分析干部队伍素质结构和群体特征,结合成人干部教育的特点,要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主动性,引入学分制不失为一项有益的尝试。对干部教育培训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制度的变革,将会形成新的培训态势和局面。
一是学制弹性化,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现在的干部教育一般都是集中几个月脱产培训,而大部分参训学员名为脱产,实际上承担的工作量没减少,繁重的工作压力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不得不放弃参加集中学习的机会。学分制在时间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学分为标准来衡量学员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参训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自主地选择课程,安排时间,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有效地缓解工学矛盾。(www.xing528.com)
二是选课个性化,直接体现“因材施教”。参训学员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按照相同计划、同步要求的现行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模式下,极易加大参训学员的分化,造成部分学员“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员“吃不了”的局面。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就是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充分尊重学员的兴趣和需求,让参训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和优势。
三是课程“菜单化”,凸显“学以致用”。参训领导干部想通过学习获得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往往是他们较为直接的学习动机。但由于他们所在岗位、区位不同,对培训的需求也有所侧重,而现行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难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实行培训学分制,课程设置实行“菜单化”,通过增加选修课的开设,可以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工作性质,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使自己学以致用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四是学习自主化,有助于激活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到有用的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是每位参训学员的基本目标。而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不仅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本保障和更多的机会,而且充分体现了“自学为主”的培训原则,使参训学员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自主地选择所修课程,极大地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本身对参训学员就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他们学习更为主动、努力,争取在规定时间内或提前修完学业,争取多学知识,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学分制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意义
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对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实现了量化考核,为干部考核考察和任用选拔提供了客观科学权威的依据,我们可以将学分制考核结果直接运用于干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和干部选拔任用之中,从而实现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同时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对干部学习培训采取量化考核,有效地激活了过去那种僵化的干部教育培训局面,调动干部学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形成压力,也产生了动力,为干部学习培训提供便利的时空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干部个性化的需求,有利于干部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自身发展,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力资源管理原理,必将有效地促进学习型干部的培养,推动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学分制的实施思路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的核心。实行培训学分制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关联着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参训对象的自身需求,以切合领导干部岗位职业能力人手,依托丰富的优质培训资源,突出课程的主题价值,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统一,社会需求与学员需求的统一,切实把培训理念与工作现实、管理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融入培训的全过程。建立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大动态模块型的培训内容结构体系,做到专业性、包容性、实用性、开放性和特色性并重。
2.学分分配和计分办法。根据培训课程设置,使三大模块课程分别占一定的学分权重。参考高等院校做法,根据学科学时数,确定学分系数,明确每门课程的标准学分值。每科学分均实行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通过考试与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达到基本要求的计基本学分,特别优秀的计奖励学分,奖励学分不得超过该门课程的一半。
3.培训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以三年为一个时间单位,要求在此期间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学分的总学分值可根据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的不同而分别制定,而且不同的职位要求不同,侧重不同,学习的课程也不尽相同。如正职领导干部对于宏观综合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要求就高一些,对于分管领导干部,学习的重点是业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五、干部教育培训中实施学分制应注意的问题
1.转变管理观念。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相对过去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有比较大的改革,要以学分制的要求形成学分制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和现代化。学分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与复杂性,必须加强学分制管理制度建设,同时,必须树立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科学化、程序化、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及手段,提升对课程建设、教学过程、教学评估、学籍管理等工作的管理水平。
2.优化和整合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决定学分制运行的关键。培训的内容多、变化快,一所学校固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变化迅速的培训市场的需要。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培训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雄厚的师资力量,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档次和水平,适应领导干部对业务知识和技能大容量、高质量、全方位的需要。
3.完善考核考试制度。学分制实行目标管理,对学习过程管理相对粗放一点,但必须严格把握考核关,以考核来衡量教学结果,考试合格即取得学分。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建立题库,全面真实地反映学员学习的效果。
4.严格学分认定制度。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后,要保证学分认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参加培训的学员原则上必须修完课程并通过结业考核方能获得学分,或以学时(含实践教学学时)折算学分。学分认定首先要真凭实据,如培训结业证书、课程合格证书等,确保学分认定的准确度。其次要增加登分的透明度,在每次学分汇总前,要进行公示、共同监督。第三要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部门统一负责,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学分登记档案和相关制度,作为干部调转、交流、任职、评优等的培训依据。
(作者系嘉峪关市委党校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