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教师宣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要求
魏彩苹
当前,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出色完成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辅导任务对党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一系列党的创新理论,通过我们的宣讲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指导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实践力量,需要党校教师具备五大要素。
一、要有一颗炽热的心和坚定的信仰
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的特殊意义和特殊要求,告诉我们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教师首先要有对党的理论传播教育事业怀有高度的热情和热爱。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理论的学习和传播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热爱党的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有一颗炽热的心,才会对理论学习、宣讲事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这个兴趣,自然就会培养起来对党的理论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就会在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坚定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就会坚定对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和信念,有了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和对党的信任,有一颗热爱党校教育事业的红心,就具备了宣讲好科学发展观的最核心的前提。在宣讲实践中,只有教师自己有了热情,才能在宣讲中有激情;只有教师自己把理论学精学深学透了,才能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才能游刃有余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和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听众的实际有机地、自然地、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二、要带着问题学深学透学精理论,并赋予理论以鲜活的现实内容
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理论宣讲的动力、魅力和吸引力究竟在哪里?怎样才能激发理论宣讲的激情和干部群众对理论的兴趣及认同感?当前,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再次掀起了全党学习的高潮,置身于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排头兵位置,如何通过我们理论宣讲人员的传播,改变学习实践过程中人们心目中的一些不理解、漫不经心、甚至是抵触情绪,这都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党校教师面前极为紧迫和现实的问题。政治理论教师的楷模方永刚教授说得好“党的创新理论是常讲常新的理论”,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党的创新理论与时俱进的特点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所以,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不断学习、宣讲,于宣讲实践中总结、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魅力,并将理论的魅力与宣讲艺术、人格魅力结合起来,传播出去。
同时,要把紧密结合时代特色、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基础上形成的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还需要我们在干部群众和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这个最高境界,就必须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要耐得住寂寞,潜心学习研究,大量阅读经典原著、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相关资料。对于科学发展观,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不外乎要刻苦学习研究,熟练掌握其博大精深的科学内容,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并将科学发展观还原成一个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画面展现在不同听众面前。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要把它通过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解读,还原成适合不同岗位、不同群体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就需要我们党校教师在宣讲过程中以干部群众熟悉的、易于和乐意接受的语言解读出来。要做到这一步,既简单也很难,之所以说简单,在于只要功夫到家了,自然而然会在不经意间做到游刃有余;难在要做到功夫到家,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要自己先行一步,学深学精学透科学发展观,把握好其精髓。
三、要培养对理论的悟性和敏锐性
时刻关注时政是党校教师的必修课,也是宣讲好科学发展观等创新理论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好各种传媒手段,及时了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动态和各地的经验、党和国家的举措等,要了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问题、好的思路等,要走出书斋,深入群众中调查研究,积极寻找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不是高高在上、深不可测的神秘理论,它来源于艰辛的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来源于人民群众方方面面的实践,就名称来说可以分解出许多子系统,如:科学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教育观、科学的工作观、科学的妇女观、科学的经营观等等,这些子系统理论正是用来指导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具体实践的理论。所以,我们在宣讲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些子系统与大系统的关系,紧密联系实际,从不同层面解读科学发展观。比如,给农村最基层党员宣讲科学发展观,要在讲清楚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精神实质和中央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的同时,关键是要以鲜活的事例把科学发展观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恰到好处地联系起来,用身边的、现实中的“活教材”告诉农民党员: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怎样起到指导作用的。通过我们的宣讲,使科学发展观能深入人心,使大家深切感受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魅力和实践性,并能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www.xing528.com)
四、要提升宣讲艺术,搭建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
讲课是一门艺术,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课更是一门精深的艺术。作为党校教师,如果不在讲课艺术上下工夫,同样讲不好党课,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人们的思想、阅历、知识、见闻在不断增长,因而对理论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思想内容精辟,而且还对宣讲者的讲课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因此,要积极探索创新用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把科学发展观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通过我们的宣讲艺术把理论还原为群众熟悉的理论和结合各自实践的理论,寓深刻的理论于鲜活的事例和发展实践中,寓科学的方法于轻松愉快的讲解中,这样,宣讲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我们所说的群众熟悉的语言是指要赋予理论以鲜活的实践内容和感性内容,运用宣讲者的语言表达艺术,用身边最简单的道理、最形象的语言进行现实解读,使理论形象、易懂、深刻。只有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与解决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宣讲中了拉近党与群众的距离;只有把理论宣讲与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赋予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以现实的生命力,才能使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才能达到我们宣讲的目的。
五、要走出书斋,要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切体会
党校不是象牙塔,党校职能决定了党校更应主动接轨社会,融入社会和服务公众。因此,要让党的理论之树长青,要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必须走出书斋,走出课堂,关注社会,关注实践,与火热的生活打成一片,与时代的脉搏同步跳动。党校教师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忠实传播者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党校教师要走出书斋,要融入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去,要定期深入到广阔的基层社会,了解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走出书斋就是要深入基层,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就是要贴近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限的力量,因为在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调查研究中要紧紧围绕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去思考,迎着矛盾研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盯着问题宣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通过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员来帮助干部群众拨开迷雾,解疑释惑,做到了这些,就把创新理论还原到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了,就为广大干部群众当好了“政治翻译”。
因此,走出书斋是党校教师将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必经之路。只有立足阵地,走出书斋,才能辐射社会,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找准理论与现实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传播者。只有走出书斋,党校教师才能在思想上首先保持与时俱进,就会有思想的新境界、实践的新探索,才能以理论的感染力和独到的语言说服力及人格魅力,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党校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传播者,党校教师要真正能够担当起党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就要永怀一颗炽热的心和坚定的信仰,于教学科研实践中认真学习,打好扎实的理论功底,不断探索,提升宣讲艺术,逐步培养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悟性和敏锐性,走出书斋,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搭建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为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指导社会实践作出贡献。
(作者系皋兰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