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锡马山旅游城市化研究:演变机制与影响

无锡马山旅游城市化研究:演变机制与影响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典型区分析——无锡马山的旅游城市化马山是无锡东部环太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常州行政界限的干扰,马山被孤立于无锡城市建设区的一隅,其陆域属于城市“交通末梢”,仅由一条环太湖公路与城市主体区域连接,成为无锡主城的一块“飞地”,造成与城市中心的关联度较弱。图5-1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区位5.1.2行政区划、社会经济2001年无锡市行政区划调整,马山区撤并,更名为无锡市滨湖区。

无锡马山旅游城市化研究:演变机制与影响

5 典型区分析——无锡马山的旅游城市化

马山是无锡东部太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常州行政界限的干扰,马山被孤立于无锡城市建设区的一隅,其陆域属于城市“交通末梢”,仅由一条环太湖公路与城市主体区域连接,成为无锡主城的一块“飞地”,造成与城市中心的关联度较弱。在2001年之前,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一个乡镇,1992年设立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以来,马山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城市化的过程,而这种城市化又反过来影响了马山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其位置相对独立,而且旅游城市化的特征明显,相关数据收集相对容易,所以,选择马山作为典型区研究。

5.1 马山地区基本概况

5.1.1 地理区位、自然条件

(1)地理区位

马山位于太湖西北部,无锡市西南部,距无锡市中心约24km(见图5-1),常州市直线距离约39km,苏州市直线距离约50km。1969年围湖造田后,马山同陆地连成一片,呈半岛状。全区由马圩垦区和马迹山组成,面积约51.4km2,其中马圩陆地面积约20km2。马山对外陆路有三个出入口,一是陆马快速路北上接锡宜高速,二是雪云路通过雪堰镇接312国道,或上锡宜高速公路,三是通过闾江口接沿太湖环十八湾风景旅游道路连接无锡市区。

(2)自然条件

马山地形呈“牛角”形,呈东北—西南走向,从东北的燕尾咀到西南的龙头渚距离约为15km,中部自东南湖边的七里堤至西北湖边的大平场,宽度不及5km。东南部、西南部均为低矮山岭分布,中南部地形平坦,为湖滨阶地和湖漫滩,分布主要耕作区。有大小峰峦70余座,以冠嶂峰为主,海拔263m,沿湖津湾38处,分布于马山的庙西—西村湾以及马圩地区,地形低洼平坦。马圩地区平均一般高程为0.3m至1.6m。属于亚热带暖湿地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220~240天,全年平均气温15.5℃。太湖湖水平均深度为1.89m,最深2.6m。马山主要水道有锡宜航道。

图5-1 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区位

5.1.2 行政区划、社会经济

2001年无锡市行政区划调整,马山区撤并,更名为无锡市滨湖区。马山地区由马山镇、梅梁街道办以及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三部分组成,面积约51.4 km2户籍人口24 991人。2009年,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马山街道合署办公,组建无锡灵山景区管理处、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管理处、无锡吴都阖闾古城遗址管理处,合并成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户籍人口3.5万。

“九五”计划以来,马山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产组合,增强企业活力,坚持“旅游带三产,以三产兴马山”的发展战略,取得了马山建设的新进展,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综合经济指标全面提高,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产兴区初显成效。总体说来,承袭丰富土地资源所带来的传统农业优势,马山农业正在稳产基础上朝旅游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方向发展,起步较晚的工业,现正以生物工业和科技工业为主导,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增长,而作为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已迅速成为马山地区的支柱产业,并正朝着兼有导向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旅游产业化方向发展。2008年年底,马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近44亿元。

2006年制订的《无锡市滨湖区马山次分区规划(2006—2020)》表明,无锡马山的功能定位为“长三角环太湖地区集湖山半岛自然风光和佛教、吴越人文风情于一体的国内外著名旅游度假区。”其建设目标是:“太湖灵山,宜人新镇”。到2020年,规划居住人口8~10万人,旅游人口一次性游人容量为22万人/次,游人容量为4.5万人次∕日,就业岗位9万个。整个空间呈现“一核、一廊、十片”的以旅游为核心的结构[1]

5.2 数据获取与处理

选取四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地形图进行影像的几何校正,利用研究区的行政区划图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出研究区。根据国家土地分类体系结合研究需要,确定研究区景观划分类型。结合马山城市规划资料,野外实地调查资料,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进行各类景观识别与提取,获得四个时相的各类景观的空间分布和面积数据,以此进行研究区景观单元特征分析、景观异质性分析和旅游景观演变分析。详细技术流程见图5-2。

图5-2 马山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技术流程图

5.2.1 数据来源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平台、多波段、多视场、多时相等多源数据为各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多元化信息和广阔的选择。本研究选取的遥感数据分别来自美国陆地探测卫星Landsat-5和日本地球观测卫星ALOS。Landsat-5于1984年发射成功,携带了新型专题绘图仪(TM),TM数据分为7个波段,其中6个波段的波长范围为0.45~2.35m,空间分辨率为30m;另外一个热红波段波长范围为10.4~12.5m。ALOS于2006年1月发射成功,采用先进的陆地观测技术,能够获取全球高分辨陆地观测数据,在测绘、资源调查及环境监测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ALOS卫星携带全色遥感立体测绘仪(PRISM)和先进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计(AVNIR-2),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三种传感器波长范围和分辨率见表5-1、表5-2、表5-3。

表5-1 TM波长范围及分辨率

表5-2 AVNIR-2波长范围及分辨率

表5-3 PRISM波长范围及分辨率

选择Landsat卫星数据是由于其数据时间早,拥有90年代初的研究区影像,并且数据的光谱分辨率较高,有利于地物类型的识别。选择ALOS遥感数据是因为其较好的空间分辨率,4个波段范围也与Landsat相近,有利于结果比较。为了研究马山的旅游城市化动态变化和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的时空分布规律,选择1994年5月、2001年7月、2006年5月和2009年12月,四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其中2006年5月为ALOS/AVNIR-2多光谱和PRISM全色影像、2009年12月为ALOS/AVNIR-2多光谱影像。相关研究数据还包括:马山基本调查数据、1970年马山1∶5万地形图、行政区划图、《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无锡市滨湖区马山次分区规划2006—2020》等,图像和数据处理采用ERDAS 9.2、Arcview 3.3、Fragstats 3.3、SPSS 13.0、Matlab 7.0等软件实现。

5.2.2 数据处理

(1)几何校正

从卫星获取的遥感影像存在系统性畸变和随机性畸变。系统性畸变一般由卫星地面接收单位进行校正,随机性畸变需要用户进行校正处理,即为几何精校正。本研究采用1∶5万的地形图进行几何精校正。在地形图上选取22个容易定位的地物点作为地面控制点(GCP),控制点均匀分布在待校正的整个区域内,采用二次多项式变换对2009年的ALOS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误差在0.5个像元内。再以几何校正后2009年影像为基础,对1994、2001、2006年影像分别进行校正。将四期的影像统一设置为通用横轴莫卡托投影(UTM),研究区为第51带,WGS 84坐标,统一了四个时相的遥感数据空间投影和坐标。将2006年ALOS影像的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进行融合,在保持原来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改善了影像的目视效果,清晰度纹理细节表现力。融合后多光谱影像的分辨率为2.5m。

(2)景观类型划分

根据研究需要景观类型的划分是景观格局响应分析的基础,景观类型的划分往往以土地利用类型为依据。本文依据全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考虑到研究实际需要,且景观类型提取基于30m分辨率的TM影像,进行如下研究地域景观类型划分(见表5-4)。

表5-4 研究区景观类型划分

(3)研究区提取

将研究区行政区划图,手工数字化形成矢量文件,再以此建立感兴趣区,采用掩膜技术提取研究区的影像数据。(见图5-3)

图5-3 1994、2001TM、2006、2009年ALOS马山真彩色合成影像

(4)目标识别与提取

①目标识别

2009年实地调查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利用GPS记录典型样本点的地理坐标,并记录相应的土地利用情况。(见图5-4)

图5-4 典型样本点

从2006、2009年ALOS 2.5m融合真彩色合成影像中可以清晰识别水域、林地、农用地、居民点、交通设施。其中,水体为紫色,块状分布,色调均匀;道路为灰白色,条带状分布,色调均一;农用地为绿色,块状分布,色调不均匀;居民点为棕色,块状集中连片分布于道路两边。(见图5-5)

图5-5 遥感影像中可识别的景观

根据旅游景区的建筑特点与分布组合状况并结合野外调查分析可以识别出旅游景区及旅游设施。(见图5-6)

图5-6 可识别的酒店和旅游景区

②目标提取

结合马山规划资料、实地调查数据,利用ERDAS 9.2软件,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从四期遥感影像中提取研究区旅游交通设施、旅游景区、旅游接待设施、水体、林地、建筑(除旅游设施外)以及农田。(见图5-7)

图5-7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遥感影像中各类景观分类图

利用ERDAS 9.2软件的自动统计功能,计算出四个时期的各类景观的面积(见表5-5)。四个时期的面积在4 782.38至4 782.91之间,误差小于0.5hm2,(马山总面积51.4km2,其中岛屿等不计在内,数值在合理范围内)

表5-5 1994、2001、2006、2009马山各类景观面积

5.3 数据分析

5.3.1 总体景观单元特征分析

(1)斑块数量

由图5-8可知,从斑块数量上看,1994年,建筑(除旅游设施外)>水体>农田园地>旅游景区>饭店宾馆>林地>旅游交通;2001年,旅游景区>建筑(除旅游设施外)>农田园地>饭店宾馆>水体>旅游交通>林地;2006年,旅游景区>建筑(除旅游设施外)>农田园地>饭店宾馆>水体>旅游交通>林地;2009年,建筑(除旅游设施外)>旅游景区>饭店宾馆>农田园地>水体>旅游交通>林地;四个时期的发展,旅游景区、建筑(除旅游设施外)、农田园地的斑块数量变化较大,林地的变化数量较小。

图5-8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景观斑块数量统计图

(2)斑块面积

1994年,斑块面积最大的是林地,面积为2 055.69hm2,其次分别为农田园地、建筑(除旅游设施外)、水体、旅游交通、旅游景区、饭店宾馆,其数值分别为995.91hm2、836.22hm2、774.64hm2、72.22hm2、33.71hm2、14.52hm2,此时期的人类活动(除农业之外)相对较小,因而,原生态的林地、农田、园地以及水体的斑块面积均较大,而代表人类活动程度的旅游交通、旅游景区和饭店宾馆的斑块面积较小,说明该区域的旅游发展程度在此时期并不高。到2001年,林地、农田园地、建筑、水体分别变化为1 983.51hm2、1 257.13hm2、897.63hm2、362.28 hm2,这一时期,斑块面积变化最大的是水体,减少了53.24%,原因是此时期人为的围湖造田使得大面积的湖泊、河流被填为平地。(见图5-9)

图5-9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景观斑块面积统计图

2006年林地、农田园地、建筑、水体的斑块面积变化为1 752.78hm2、913.12 hm2、914.22hm2、542.51hm2,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增加,林地、农田园地的斑块面积继续减少,建筑(除旅游设施外)的斑块面积增大,特别注意的是此时期的水体斑块面积增加,退湖还田工程的实施,使得原有的土地变为湖泊,保障了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特征。截至2009年,林地、农田园地、建筑(除旅游设施外)、水体分别变化为1 625.57hm2、764.62hm2、963.59hm2、540.87hm2,旅游交通、旅游景区、饭店宾馆的斑块面积变化为169.81hm2、554.68hm2、118.74 hm2,各类景观中,建筑、旅游景区、饭店宾馆斑块面积的变化较大,人为干扰强度越来越大。结果如上图所示。

(3)平均斑块面积

1994年,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的是林地,数值为185.43hm2,其次是农田园地、水体、旅游交通、建筑(除旅游设施外)、旅游景区、饭店宾馆;2001年,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的是林地,数值为142.35hm2,最小的是饭店宾馆,其数值为2.13hm2;2006年,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的是依然林地,数值为132.75hm2,最小的是饭店宾馆,其数值为2.86hm2,其中变化幅度较大还有农田园地,由2001年的56.28hm2减小到2006年14.76hm2;2009年,各类型景观的平均斑块面积较2006年相比,变化幅度并不显著。如图5-10所示。

图5-10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景观斑块平均面积统计图

(4)平均斑块密度

如图5-11所示,1994年,斑块密度最大的是旅游交通,数值为2.75,其次分别为建筑(除旅游设施外)、农田园地、旅游景区、水体、饭店宾馆、林地,其数值依次为0.58、0.28、0.26、0.21、0.12、0.02;其余年份2001、2006、2009年,斑块密度最大的是始终是旅游交通,数值分别为为3.44、5.13、5.29,最小的始终是林地,数值为0.210、0.022、0.021;变化幅度较大的旅游景区、农田园地,由1994年的0.26、0.28变化到2009年的0.79、0.74,主要原因是旅游景区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均有较大的增长以及退耕还湖工程实施的结果。

图5-11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景观斑块密度统计图

(5)斑块分维数

通过图5-12不难看出,该区各类景观的分维数普遍较小,最大值不超过1.16,说明了该区域整体布局较为紧凑,格局具有模式化特征,人为干扰强烈,具有很强的规划式范式,区域景观斑块较为规则,复杂程度不高。类型景观中,1994年,水体的分维数最大,数值为1.14,原因是水体的分布由河道决定,河道的弯曲程度较高,而此时的旅游景区的分维数最小,数值为1.01,说明此时期,景区的各种建设已经开始,人为活动已经植于旅游景区的建设过程中,直到2009年,旅游景区的分维数相比其他类型景观的分维数,其数值依然很小,这说明了,人类的规模建设与开发对旅游景区的发展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自然地、原生态地景观特征已经受到极大的破坏。

图5-12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景观斑块分维数统计图

同时,四个不同时期的图表表明,建筑、林地、农田园地的分维数变化程度较大,分别由1994年的1.07、1.12、1.13变化到2009年的1.13、1.07以及1.06,此种变化也说明了几种类型景观受到人工干扰强度较大,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斑块的分维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人类的干扰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对区域的开发建设的同时,应积极考虑到短缺资源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共同建设区域的理想化格局。

5.3.2 总体景观异质性分析(www.xing528.com)

(1)景观多样性指数

通过图5-13可以看出,该区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994—2009年期间在逐渐减少,优势度在增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说明了这一时期,城市化水平在提高,人类的活动在逐渐增强,从1994年的0.85降低到2009年的0.58,减少程度较大,同时,该研究区的总体丰富指数为0.82,也说明了该区的各类景观面积分布不均,差别较大。

图5-13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景观多样性指数变化图

(2)集聚度指数

如图5-14所示,从集聚度指数上看,1994、2001、2006、2009年,四个时期的变化显示,各类型景观中,集聚度指数最大的始终是林地,数值依次为95.6、90.3、86.4、83.2,此时期的林地面积很大,人类活动的强度虽然在逐渐增强,但由于林地原有的自然分布,多数较为呈集中,结构比较紧凑,而其他的类型景观,均或多或少地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如旅游景区,四个不同时期的数值分别为80.2、86.5、84.6、83.4,数值变化先增大后减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以及旅游发展的政策所致。

图5-14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景观聚集度指数统计图

(3)破碎化指数

如图5-15所示,1994—2009年间,区域总体破碎化指数不高,破碎化程度较低。1994年,旅游交通、旅游景区、饭店宾馆的破碎化指数分别为0.032、0.056、0.043,而水体、林地、建筑(除旅游设施外)以及农田园地的破碎化指数相对较高,这一时期,区域景观整体整合程度相对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01年,旅游交通、旅游景区、饭店宾馆的破碎化指数分别变为0.042、0.049、0.057,变化程度较小。截止到2009年,旅游交通、旅游景区、饭店宾馆的破碎化指数分别变为0.057、0.028、0.021,各种景观类型中,旅游景区、饭店宾馆、林地、建筑、农田园地的破碎化指数发生较大改变,旅游景区、建筑(除旅游设施外)的破碎化指数分别变为0.028和0.254,人类活动的程度明显增强,各类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较大的改变了区域原有的景观类型布局,旅游景区的破碎化指数的变化也证明了该区景区旅游发展的速度,整合化水平提升较快。

图5-15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景观破碎化指数统计图

5.3.3 旅游景观空间演变分析

(1)旅游交通(含停车场)

①旅游交通空间变化

1993年之前,马山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交通,整个马山地区只有马圩部分有基本的交通路网,其南部地区主要是农村地区,道路路网不完善,而且等级极低,不适合开展大规模的旅游活动,极小的部分旅游活动大都借助马山原有城镇交通路网。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1993年,马山在开发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早期旅游点;至1994年,除马圩地区原有十里明珠堤、雪云路外,在南部马迹山地区也开始修筑以环湖东路为主的基本旅游通道,建成如图所示的1994年马山旅游交通格局。这一时期,其旅游交通特征是:旅游交通建设总量不大,等级不高。(见图5-16)

图5-16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旅游交通空间变化图

到2001年,马山地区的路网架构已初步形成,主要是在原有部分路网基础上拓宽,采用顺应地形和水网的方格网形式,以梅梁路、雪云路、古竹路组成贯通东西南北的主构架。十里明珠堤、闾江路、雪云路和连峰路跨越锡宜航道联系马山南北片区,马圩片区着重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形成主、次干路、支路合理分布的方格网路网结构。这一时期,由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进一步开发和灵山景区一期1997年建成并对外营业,每年近200万的游客量,客观上要求配套的旅游交通。北部马圩地区路网除梅梁路、湖山路、十里明珠堤及清波堤属旅游道路系统外,其余路网属城市道路系统,承担城市交通功能;南部马迹山地区以千波路、古竹路、环山东路、七里风光堤为骨架的所有道路路网属于旅游道路系统,承担旅游交通服务及观光功能。这一时期,环山东路完全建成,通往灵山景区的旅游通道得到修建并加强。

到2006年,马山旅游交通路网已经形成。在对外联系上,2005年陆马大道建成,极大地方便了马山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十里明珠堤、环山东路得到进一步拓宽,古竹大桥东西两侧分别新建了中型桥梁跨锡宜航道与闾江路、连峰路相接,连通环山路与马圩路网,减轻了旅游高峰季节对古竹路交通压力。马迹山地区继续完善“两环”——东、西环山路、“一轴”——古竹路的路网结构。这一时期,无锡太湖高尔夫俱乐部进一步开发和灵山景区二期2003年建成并对外营业,每年近350万的游客量,加大了对旅游交通的要求,同时龙头渚公园、慕湾果园、踏青山庄、宜民山庄等新的景区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刺激了周边旅游路网的建设。这一时期,马山还加强了旅游停车场的建设,至2009年马山停车场已达到15个。整个马山地区的旅游交通路网已基本形成并基本满足了旅游业的发展,且等级也越来越高。

2009年,马山旅游交通网络完全形成,这一阶段,主要是对2006年以前旅游路网的进一步完善,和部分景区内交通的进一步优化。至此,马山已基本完成了其旅游交通的建设,今后,马山旅游交通建设的方向在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并重点建设环山西路拓宽。

②旅游交通面积变化

如图5-17所示,随着马山旅游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马山地区的旅游交通(含停车场)面积也有很大的增长。1994年马山旅游交通道路面积为72.22hm2;2001年达到96.44hm2;2001年至2006年期间,由于旅游交通建设速度加快,同时,对停车场也加以了完善,2006年旅游交通道路总面积大幅度增长为168.69hm2;2009年,马山旅游交通道路总面积为175.22hm2,主要是对旅游景区内部交通的完善。

图5-17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旅游交通(含停车场)面积变化图

(2)旅游景区(点)

①旅游景区空间变化

1994年之前,马山的自然旅游景区尚没有得到开发,有限的旅游景点仅仅是原有的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如:吴王避暑宫遗址、三檀老屋、赵翼墓、马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祥符禅寺旧迹、牛塘龙窑遗址、云居道院遗址以及梅梁公园等。游客数量极小,而且仅仅局限在无锡地区。

2001年,马山的旅游景区除原有人文景点主要集中在1997年建成的灵山景区一期和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部分景点。1995年,为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和保护文物古迹,发展马山的旅游业,在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亲自参与下,在祥符禅寺旧址建成一尊全世界最高最大的88米灵山大佛,1997年完工,形成灵山大佛景区,占地面积30hm2。而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也于这一期间建成,2001的马山旅游景区空间相比1994年最明显的就是增加了这二处景点,而其他部分如龙头渚公园、月亮湾度假中心、部分农业生态庄园也陆续建成对外开放。同时古竹路旅游商业街也开始对外营业。

从2006年马山旅游景区分布图上可以看出,2006年马山旅游景区面积相比较2001年有了很大的增长。这一方面是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建成面积不断增加,灵山二期建成,灵湖码头投入运营,更主要的农业生态旅游得到很大的发展,耿湾果园、盘龙湾果园、慕湾果园等景区相继对外开放。古竹风情街、灵山购物街等旅游商业服务设施也在这一期间建成。

2009年马山景区分布空间范围继续扩大,灵山三期200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建成面积继续增加,仙鹤嘴景区、龙头渚公园建成面积扩大,农业生态旅游区进一步完善,古竹湖鲜美食街建成并对外服务。(见图5-18)

图5-18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旅游景区空间变化图

②旅游景区面积变化

从1994年到2009年,马山的旅游景区面积增长幅度较大,1994年,马山旅游景区面积为33.71hm2;2001年,由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和灵山一期的建成,景区面积扩大到142.13 hm2;到2006年,由于以果园采摘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起及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持续建设、旅游商业服务设施的加强,马山景区面积扩大到421.14hm2;至2009年马山的旅游景区面积达到了592.41hm2,其主要推动力主要是农业旅游景区的扩大和灵山三期的建成开放。(见图5-19)

图5-19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旅游景区面积变化图

(3)旅游接待设施

①旅游接待设施空间分布变化

马山旅游接待设施主要是指马山的酒店、宾馆设施,从图5-20可以看出,1994年之前,马山就已经有部分酒店分布,其主要功能不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而是因为由于马山优越的自然条件,洁净的空气、优良的水质和环太湖的优越位置,部分国有企业和部门在此修建了大量的疗养院,如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工人疗养院、无锡纺织工人疗养院、上海纺织工人疗养院、中国建设银行无锡疗养院、铁道部隧道局疗养院、无锡云南农垦疗养院、江苏工商培训中心、冀铁疗养院、中国轻工总会无锡疗养院等,形成1994年的马山旅游接待设施空间结构。

到2001年,由于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及灵山景区一期吸引力,越来越多的游客到马山来观光休闲,部分新的酒店接待设施如月亮湾度假中心、国际垂钓中心兴建起来,加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部分国有疗养院纷纷实行改制改名后走向市场,如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工人疗养院改名为无锡和怡阳光酒店、中国建设银行无锡疗养院改名为桃源山庄、江苏工商培训中心改名为太湖国际明珠大酒店、冀铁疗养院改名为无锡锦湖大酒店,参加对游客的接待。同时,部分招待所重新装修后也投入到运营中。

图5-20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旅游接待设施分布空间图

到2006年,由于马山旅游客流量的持续增长,部分原有酒店纷纷通过扩建、兼并来扩大接待能力,如桃源山庄,由于以前所占地方较大,2004年扩建了398间客房,同时增加了部分休闲设施。太湖国际明珠大酒店也通过兼并部分经营不善的招待所而扩大规模。原有酒店由于建设年代较久,纷纷重新装修,提升档次。这一时期,由于旅游接待设施的不足,部分居民通过改造家用住宅,参与旅游接待,在满足市场的同时,家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2009年3月,马山元一希尔顿逸林酒店及其度假中心建成并对外营业,标志着马山的酒店业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而这一时期,更多的家庭旅馆参与到马山旅游接待中来。马山的酒店高中低档结构更加合理,原有的酒店、宾馆通过加强培训,服务更加规范,市场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②旅游接待设施面积变化

马山地区旅游接待设施面积1994年前约为14.52hm2,主要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因马山自然环境优美而建立的疗养院、培训中心等;到2001年,面积增加到43.7hm2,主要由于灵山一期的开发和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立;到2006年,面积增加到69.9hm2,其动力则主要是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进一步开发;2009年,马山地区旅游接待设施面积增长到120.38hm2,主要是由于马山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灵山景区的进一步扩大,辐射效应增强,游客量增长较快,同时部分高档次的酒店开始入驻马山。(见图5-21)

图5-21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旅游接待设施面积变化图

5.3.4 马山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化相关性分析

城市化是在特定地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从表面看,主要是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集中过程以及乡村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市内部地域结构重新分化和组合,这是“显性城市化”现象;另一方面,它还蕴涵着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在农村的地域中扩散过程,这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隐性城市化”。下面主要从马山地区“显性城市化”方面来分析马山的城市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

(1)马山人口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

人口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动态过程,是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重要的指标。整理马山1994、2001、2006、2009四个年份的人口数据(如表5-6所示,不包括流动人口),从表中可以看出:马山1994年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明显加快,1994年马山的总人口为20 212人,其中非农人口仅为3 436人,人口城市化率仅为17.01%,城市化率较低;到了2001年,总人口达到了24 991人,非农人口达到了10 246人,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99%,较1994年上升了近23.98%,年均提高3%,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2006年,总人口超过3万人,非农人口更是达到了17 899人,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59.5%,较2001年上升了18.5%,年均提高3.7%,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2009年,总人口超过3.5万人,非农人口达到了24 491人,人口城市化率高达69.5%,较2001年上升了10%,年均提高3.33%,城市化速度在2001—2006有所放缓。从整体上看,马山地区在过去的15年间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

表5-6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人口数据

数据来源:滨湖区公安局(期间马山历经行政区划调整,人口数以研究范围统计)

从1994年到2009年之间,马山总人口从20 212人增长到2009年的35 240人;马山常住人口增长了15 028人;而与此同时,马山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业人口从1994年的16 776人减少到2009年的10 749人,农业人口净减少6 027人(人口自然变化不计);而同期,马山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不断增加,1994年至2009年,仅灵山景区和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就安排原“农转非”人员1 549人工作,从事与旅游间接相关的原马山居民达到了6 241人。[2]根据旅游规划中通常一个服务职工能够服务26个游人计算。除去无锡城区提供的服务外,估算马山地区可提供旅游就业岗位约3.2万个。在马山人口城市化过程中,旅游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转变

从1994年、2001年遥感影像图可以看出,马迹山地区的居民点散布在古竹路北段、柴泉苑、东钮、西钮、檀溪湾、燕尾山庄嶂青、牛塘、和平、耿湾等处,北圩地区的居民点零散分布于各类城市建设用地周边的区域。2009年遥感影像显示,马迹山地区的村镇建设用地主要是和平村、耿湾、盘龙湾、嶂青村、桃坞村、古竹路北段两侧六片,已呈现高度集中的状态。2009年实地调查中,发现原来的各个自然村落散布的居民住宅已相对集中于以上几个小区,古竹路北段两侧经过城市化改造已经完全城市化,和平村、耿湾、盘龙湾、嶂青村、桃坞村等居民集聚区已经初具城镇特征,垃圾分类和公共区域保洁卫生工作由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每个村都有小超市,其中桃坞村有四家中等规模超市,并有六家餐馆,为村民服务的同时也对游客开放,建立了村级文化馆,从“隐性城市化”角度来说,马山村民生活方式已基本城市化。

(3)马山城市建成区变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是城市化在城市形态上变化的结果。马山地区在1994年到2009年间,各个景观要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分析旅游景观在马山城市化中的面积变化来探讨旅游业与马山城市化的影响是可行的。马山各个景观要素的变化存在着什么样的相互关系呢?相关性又如何?本文利用SPSS软件,将四个年份的人口城市化率和各个景观要素的面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5-7所示。

表5-7 马山景观格局变化和城市化相关性

从表中可以发现,城市化率和旅游交通、旅游景区、饭店、建筑之间四个要素格局的变化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与水体、林地、农田园地这三个要素格局的变化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正相关中,四个要素的相关性都比较高,数值相差不大,最高的是建筑,数值高达0.969,饭店的相关性最小,为0.947。负相关中,林地的变化的负相关关系最强,数值为-0.956,而与水体变化,农田园地变化的相关性不是十分明显,数值也仅为-0.559和-0.547。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马山城市化快速扩张,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为旅游交通、旅游景区、饭店的快速扩张,在此过程中林地的面积受到城市化的影响而持续下降。

经过1994年至2009年十多年的发展,马山旅游业走过了从几乎无到支柱产业的过程。2009年,马山旅游景观的面积从1994年的120.45hm2到2009年的888.01hm2。占马山总面积4 782.66hm2的比重从1994年2.52%增加到2009 的18.57%,增长了近7.4倍(见图5-22)。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马山城市建成区的扩展。在马山城市化过程中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图5-22 1994、2001、2006、2009年马山旅游景观空间分布图

5.4 马山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

马山旅游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多要素共同作用的驱动过程。80年代无锡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北圩地区逐步形成了以制药和汽车配件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城镇基础设施开始建设,部分农业人口开始从事工业和服务业,驱动了北圩的城镇化进程。马山旅游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其优良的自然资源,三面环太湖水,森林绿化覆盖率高达75%,经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测定属一级空气、二级水质,远眺是水中仙岛,俯瞰是江南花园。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了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在此修建疗养院、培训中心,初步具备了接待功能,城镇功能开始发展。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无锡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马山旅游业的发展开始上升到国家层面,度假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促进了马山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的建设,而旅游景区的建设也由于政策因素速度加快,景区建成面积大幅度增加,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促进了马山城镇建成区的扩张。与此同时,大量的农业人口转而从事旅游业或其他相关服务业,马山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外来人口增多,促进了马山城市化的进程。马山的旅游城市化驱动机制应该是本身的自然资源和旅游政策所主导。(见图5-23)

图5-23 马山旅游城市化驱动机制图

5.5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选取马山地区的1994、2001、2006、2009年四个时期的卫星遥感影像,经过几何校正、景观类型划分、研究区提取、目标识别与提取几个步骤,运用ERDAS 9.2、Arcview 3.3、Fragstats 3.3、SPSS 13.0、Matlab 7.0等软件对研究区域总体景观单元特征、总体景观异质性、旅游景观演变等要素进行了分析。

分析认为:

1994—2009年马山总体景观单元特征中,旅游景区、建筑(除旅游设施外)、农田园地的斑块数量变化较大,林地的变化数量较小;各类景观中,建筑、旅游景区、饭店宾馆斑块面积的变化较大,说明了人为干扰强度越来越大;斑块密度最大的始终是旅游交通,最小的始终是林地,而斑块密度变化幅度较大的是旅游景区、农田园地,主要原因是旅游景区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均有较大的增长以及退耕还湖工程实施的结果;旅游景区的斑块分维数相比其他类型景观的分维数数值偏小,说明人类的规模建设与开发对旅游景区的发展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自然地、原生态地景观特征已经受到极大的破坏。

就1994—2009年马山景观异质性而言,呈现以下变化: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994—2009年期间在逐渐减少,优势度在增加。说明了马山的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旅游景区四个不同时期集聚度指数数值先增大后减少,说明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不断加大以及大力发展旅游的政策所致;到2009年,各种景观类型中,旅游景区、饭店宾馆、林地、建筑、农田的破碎化指数发生较大改变,说明人类活动的程度明显增强,各类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较大地改变了区域原有的景观类型布局,旅游景区的破碎化指数的变化也证明了该区景区旅游发展的速度,整合化水平提升较快。

1994—2009年,马山旅游景观的面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120.45hm2增加到888.01hm2。占马山总面积比重从1994年2.52%到2009的18.57%,增长了近7.4倍。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马山城市建成区的扩展,在马山城市化过程中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马山旅游城市化进程是由其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太湖旅游度假区的设立起了主导作用,当然,无锡的城市经济高度发达及当地政府对马山的规划、定位也起了正面的引导作用。

【注释】

[1]转引自《无锡市滨湖区马山次分区规划(2006—2020)》

[2]根据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相关统计数据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