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旅游城市化空间结构演进分析
参照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按旅游地发展的七个阶段(发现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停滞阶段、衰退阶段、恢复阶段)来探讨城市旅游空间构成要素的成长过程,在旅游发展的发现阶段,几乎没有旅游客源市场,只有少量勇于追求新奇风情的旅游者来观光。城市旅游吸引物聚集体基本上是天生的、自然的及历史遗留的吸引物聚集体,几乎没有旅游服务设施,最初的旅游者很大程度上依靠城市居民的生活服务设施。在参与阶段,开始有一些慕名者前来,目的地旅游市场的成长速度不是很快,这时城市旅游资源开始被少量开发,随着日益增加的旅游者的到来,城市居民及当地政府开始提供一些服务设施,这些服务设施只有一部分是专为旅游者服务的,很多并不具备旅游服务功能。到了发展阶段,城市旅游目的地开始做大量的旅游广告,旅游市场空间迅速成长,原来那些简陋的、低级的当地城市服务设施开始被符合时代潮流的城市旅游专业化服务设施所代替,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速度远大于旅游者的增加速度,但当地的一部分辅助服务设施仍然支撑着日益增加的旅游者的到来。到成熟阶段时,城市旅游目的地知名度不断扩大,旅游者的客源地也更加广泛,城市能吸引更远程的客源,这时旅游市场仍在成长,但是速度明显下降。而城市旅游设施开始显得过剩,成长速度明显放慢,原来的一些老设施开始衰退并失去往日魅力。到停滞阶段时,城市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也相对停滞,城市旅游服务设施主要依靠老客户和会议、度假、商务市场,旅游设施的成长也相对停滞。如果能够恢复或开发新的旅游吸引物,则可能导致进入复苏阶段,否则,将进入衰退阶段。
4.1.1 旅游城市化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影响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城市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旅游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国家和地方旅游政策的变化、旅游交通的变化、相邻城市之间的旅游竞合关系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
(1)旅游需求的增长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
在城市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初期,旅游经济活动仅仅围绕一个或少数几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区)展开,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驱动城市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旅游人数不断的增加,随着城市旅游规模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旅游景点(区)被开发出来,城市旅游空间从单节点或少数主要节点向多节点转变,随着旅游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城市不断增加旅游供给,城市旅游空间从多节点状态向网络状转变,城市旅游空间进一步增加,旅游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剧,旅游城市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旅游空间结构相应地在不断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一些旅游企业及旅游景点的开发不断向外扩张,呈现出城市旅游空间上的分散与聚集同时并存的现象。近年来,城市郊区旅游开发热也说明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这种演变模式。部分城市郊区大规模整体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形成环城游憩带。
(2)城市旅游交通发展
旅游交通条件作为旅游地空间形态的要素之一,其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区域旅游空间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外部具体形态的演化。现代快速旅游交通(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等)赋予城市更为灵活的变化并促使城市产生许多新的旅游空间。旅游交通的变化对旅游地旅游空间的演化有着持续和重大的影响,不但直接影响旅游地旅游空间扩散形态,而且不断改变旅游地的区位条件和作用范围。在旅游发展非优区内,快速旅游交通系统的建设有可能使旅游发达区域对旅游非优区的袭夺效应减弱,从而使旅游非优区的旅游得以较大发展。张京祥(2000)研究表明1996年以前南京和上海作用的断裂点在常州、丹阳附近,随着沪宁高速公路的建成,实际调查发现这个断裂点又向西发生了偏移,从而使常州发展的压力减轻。因此,在旅游地空间中,一个有效的旅游交通系统的建设将是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与区域旅游景点开发布局总体态势相契合。
(3)旅游政策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
21世纪,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点之一,原先估计的2020年中国将要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及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也将提前到2015年,旅游业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旅游业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稳固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引导旅游合理发展,地方政府也通过地方法规和旅游规划、城市规划对旅游产业进行空间布局引导,在这种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投入得到进一步增加,许多城市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在政策和规划的指引下在城市空间的分布更加合理。
(4)旅游城市空间竞合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可能发生在城市内部各旅游区之间,也可能发生在相邻旅游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各旅游区之间的竞争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相似,即同质旅游资源之间的竞争。同质旅游资源之间的竞争一般会产生近邻效应的负效应,这种竞争导致经营双方的经济效益下降,最终只能走向合作,从而在旅游空间上走向联合,进而引起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二是不同类型旅游资源之间的竞争,即干涉型的竞争,这种类型的竞争往往极易改变城市旅游区的空间结构。城市内各旅游区之间的旅游空间竞争存在着两种特点:一是旅游空间竞争的不对称性,竞争对各旅游区的旅游空间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各不一样;二是旅游空间领域的分割性,城市内不同旅游区在竞争时都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长期的旅游竞争中形成较为稳定的旅游竞争割据格局,高度的旅游竞争使城市内各旅游区不平衡发展加剧。使城市旅游空间类型走向一体化。
区域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加强合作有助于优势互补的作用。区域旅游合作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表现在城市间旅游网络的形成和旅游带(圈)的构建。通过区域合作,城市之间的旅游联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可能导致旅游都市连绵带空间结构的形成,如沪(上海)苏(苏州)锡(无锡)常(常州)镇(镇江)宁(南京)扬(扬州)七个城市在选择未来的旅游发展模式中,都市连绵旅游带应当能成为它们城市旅游发展的最佳旅游空间规划布局模式。而江苏环太湖地区,也由于旅游资源的相似性走向区域合作,在旅游空间上进一步整合。
4.1.2 旅游城市化空间成长及其演变过程分析
(1)旅游中心地阶段
旅游中心地阶段也称为单节点旅游空间模式,在城市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初期,旅游经济活动仅仅围绕一个或少数几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区)展开,这是城市旅游空间成长的第一阶段,旅游中心地包含一个中心吸引物或者一个吸引物聚集体,旅游者到达城市只能呆在这一个地方,相对于多节点城市旅游地来说,单节点城市旅游地空间范围很狭小,旅游接待主要依靠城市原有的部分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旅游设施规模相对较小。
这一阶段旅游空间结构(如图4-1)主要特点是:旅游活动空间范围很狭小,与区域外联系相对松散;旅游节点数目有限且规模较小,景观单调,综合吸引力低;旅游路径系统薄弱,旅游流呈单向性;旅游支撑系统和服务设施不完备;客源市场仅具有近距离游客吸引向性,且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城市旅游空间形态一般是旅游中心地结构,是城市旅游空间成长的最初阶段。
图4-1 旅游中心地阶段的旅游空间结构
(2)多节点聚集阶段
图4-2 多节点聚集阶段的旅游空间结构
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一些很具有吸引力的城市腹地旅游资源或深层次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被开发,城市多个旅游节点开始出现。城市呈现首要旅游节点、次要旅游节点与末端旅游节点并存状态(如图4-2)。首要节点是旅游者所熟知的城市核心吸引物聚集体,成为旅游城市化发展最基本的推动力,次要节点及边缘旅游区的末端旅游节点均要以首要旅游节点为中心来设计和规划旅游路线。城市次要旅游节点不是推动旅游者观光游览的原始推动力,然而次要节点的中心吸引物聚集体是增加城市整体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次要旅游节点区也有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城市的旅游路线的规划布局也要符合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的要求而设计为循环路线。在不同等级的旅游节点附近,旅游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开始聚集,首要旅游中心地(首要节点)由于特殊的地位和高等级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和投资商的加盟,导致该区域的各旅游企业的竞争加剧。一些实力较弱的旅游企业渐渐被大旅游企业所替代,原来一些效益差和实力较弱的旅游企业被挤出或根据其支付能力重新选址到较低等级的旅游节点处,城市旅游地进入空间分化阶段。城市旅游空间逐渐形成分区聚集状态。首要旅游节点区被有实力支付能力高的旅游企业所占有(一般为高等级星级宾馆与高档餐馆、旅游纪念品商店等),成为城市旅游空间的核心地区。城市各旅游区之间的竞争加剧,一方面,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改变了旅游空间分布;另一方面,城市多中心旅游节点区的形成也促进了旅游企业在各中心节点区附近选址,形成新的城市旅游中心区。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向多极化发展,城市原有的旅游中心地模式被打破并形成旅游城市空间上的旅游多节点聚集现象。在节点地区,由于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集聚,外来服务人员增多,初步实现了旅游城市化。
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城市中心旅游区已具有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旅游功能已经基本健全;旅游交通可达性逐步提升,旅游流呈现出双向,线路组织有了较大的灵活度和选择余地;各旅游节点相互联系在一起,综合吸引力增强;次要节点区也有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较为成熟、稳定的客源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此时,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以中心旅游区为核心,以主要旅游通道为轴线的网络状空间互动体系。
(3)板块(带状)区域阶段
随着城市旅游空间的成长,旅游节点越来越多,多中心旅游区使城市空间形态出现圈层化空间布局及环城旅游带状空间布局特征。城市呈现出多个旅游区并存的空间增长格局,城市内各旅游区之间的竞争加大。旅游者可以选择其中多个或一个旅游区旅游,各旅游区也因地域分割、条块分割所导致的利益问题而产生了空间竞争[1]。这时,多级旅游区已经出现并快速成长,通过旅游交通线将各级旅游区空间进一步网络化,形成板块或带状旅游空间结构模式(见图4-3)。在形态上出现圈层化、板块化的空间特征;以各节点为核心的各级旅游区依托首要节点在开发过程中得以完善并不断演变其等级,旅游资源类型不同的各级旅游区之间的空间合作得以加强;城市旅游综合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市场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完善,基础设施和交通系统的进一步改善使城市内部形成了成熟、完备的旅游服务网络体系。通过旅游交通的延伸,将城市各级旅游区的联系有效打通,旅游资源类型不同的旅游区组合成旅游板块,形成由节点、通道、旅游区相结合的“点-轴-面”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2]。
图4-3 板块(带状)阶段的旅游空间结构
在这一阶段,城市旅游空间成长趋于成熟和稳定,旅游区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加强,城市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城市迫切需要一体化的区域规划来指导和干预城市旅游空间发展格局。聚集与扩散往往互为条件、互相补充。当旅游城市化进入成熟期以后,多中心旅游区的旅游企业相互紧密接触,当外在化消极因素超过积极因素时,呈现出聚集不经济的态势。城市各旅游中心区的过度密集与发展空间日益狭小,使得一些旅游企业及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向外扩张,城市内部旅游空间呈现出分散与聚集同时并存的现象。近年来,城市郊区旅游开发热也说明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这种演变模式。部分城市郊区大规模整体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形成环城游憩带,在旅游驱动下,完成城市化进程。
4.2 无锡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化
旅游空间结构表现为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及集聚状态,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3]。根据Knox的城市化过程理论,“城市形态作为城市化的结果”的空间格局的演变明确反映了城市化过程[4]。
4.2.1 无锡旅游空间结构演进过程
无锡市的旅游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与无锡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5]起步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旅游业开始起步发展;[6]停滞阶段。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③发展阶段。从1978年至1999年为无锡旅游业的发展阶段;④巩固与提升阶段。从新世纪以来到现在为巩固与提升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无锡市的旅游空间结构表现为不同的状态。(见表4-1)
(1)起步阶段
1949年至1966年为无锡旅游的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着手整修园林名胜古迹,大力开发风景旅游资源,使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得到扩大与充实。梅园、鼋头渚、蠡园和惠山公园等景点相继对市民开放。1952年第一家国营宾馆——太湖饭店对外营业,专门接待外宾和国外游客。1954年开通了至梅园、鼋头渚、蠡园和惠山风景区的公共汽车,极大的方便了市民们的游览。1955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无锡分社成立,1956年无锡市华侨旅行服务社成立,这两家旅行社专门从事国际旅游接待工作。1959年,出版了第一本导游书《无锡风光》,同年,第一部旅游风光片《无锡景》搬上了银幕,1965年,无锡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国内旅行社——太湖旅行社在无锡泰山饭店成立。这一阶段无锡旅游的总体特点表现为:旅游以外事、政治接待为主,专门的旅游者很少,国内游客以无锡当地市民为主,包括部分上海、南京等近域市场,少数的海外游人一般是在无锡公务时顺便旅游。旅游业规模极小。
表4-1 无锡旅游空间形态及其结构演进过程
这一阶段的无锡旅游空间结构表现为节点模式(见图4-4),主要的几个旅游景点在城市内部成点状分布,没有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旅游空间网络。游客在无锡的空间流动主要表现为在城区单一节点空间范围内进行,主要以纯观光活动为主,参观以梅园、鼋头渚、蠡园和惠山风景区为代表的几个公园及其他几个简单的旅游吸引物。
图4-4 起步阶段的无锡旅游空间结构
(2)停滞阶段
1966年至1978年是无锡旅游业发展的停滞阶段。“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和人民遭到了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也使正在起步中的无锡旅游业受到干扰和破坏。“四人帮”一伙全盘否定了旅游业,一些文物古迹在“破四旧”中遭到毁灭性损坏,公园、游览胜地由于无人维护而破败不堪。不少地方的旅游机构被撤销,一时难以开展旅游接待工作,来华旅游人数急剧下降。全国从1965年全年接待1万多名外国旅游者减为1966年的303人,而且主要是外国友好团体组织的工人、农民、学生参观团。旅游业陷入停滞状态,旅游空间相比较起步阶段没有大的变化。而且部分文物古迹在“破四旧”当中损毁严重。
(3)发展阶段
1978年至1999年为无锡旅游业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段是无锡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快速发展期。粉碎“四人帮”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3月5日,党中央批转了大力开展旅游工作的文件,将旅游局改为国务院管理的直属总局。各有关省(区、市)相应成立旅游局,负责管理本地区的旅游工作,同时鼓励各地投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当年旅游业取得爆炸性增长,全国旅游入境总人数达180.9万(其中外国旅游者23万),旅游外汇收入2.6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超过以往20多年的总和。处于停滞状态的无锡旅游业开始得到全面恢复,并大力整修和重建、新建一大批文物古迹与名胜园林等,交通、道路、旅馆、饭店等旅游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接待游客能力不断提高。自1981年起,每年以100万人次的速度递增。1982年,无锡市旅游游览管理局成立,1983年无锡被列入全国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无锡旅游业有了更为广阔的拓展,国际旅游业也由接待型转向经营型,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项目与旅游线路不断增多,无锡旅游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1979—1985年,无锡共接待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旅游者46万人次;1985年,国内来无锡旅游人数已达1 251万人次,居全国各城市的第五位。进入1990年代以来,集湖泊风光、古典园林、古城、吴文化和现代旅游景观于一体的无锡市,已成为我国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特别是无锡影视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更是把无锡旅游业推向高潮,成为中外旅游的热点城市之一。
这一阶段无锡旅游业整体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旅游发展的重点由国际旅游转向国际、国内旅游并重,为了适应无锡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大量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得到建设,更多的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无锡旅游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旅游产品类型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逐渐进入一种新的阶段,表现出新的特征。旅游空间结构表现可以分两个时期(见图4-5)。1978—1989年期间,到无锡旅游的游客主要集中在城区的无锡锡惠名胜区(1981年增建)、中山路商业一条街、南禅寺(1980、1993年整修)旅游一条街、泰伯庙(1983年整修)、古运河沿线和蠡湖、梅梁湖周边的无锡蠡园风景区(1980年拓建)、梅园风景区(1986年整修)、鼋头渚景区扩展。1990—1999年后,随着无锡影视文化旅游带唐城(1991)、三国城(1994)、水浒城(1995)以及灵山大佛一期(1997)建成营业。两个阶段的无锡旅游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空间结构早期表现为“放射”状态,旅游流分散在主城区和蠡湖、梅梁湖周边的几个重要的旅游节点上,后期大约近70%的游客向以梅梁湖风景区为核心的环太湖旅游带集中,旅游空间呈现相对“集聚”状态(见表4-2)。
表4-2 1999年无锡各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人数
从旅游服务体系空间结构上来看,主城区仍然是最重要的旅游服务区,但环太湖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在空间上与市区呈呼应之势。(见图4-5)
图4-5 发展阶段的无锡旅游空间结构
(4)巩固与提升阶段
经过1990年代的旅游大发展,新世纪以来,无锡旅游业进入了巩固与提升阶段,也是无锡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大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的无锡,正面临着全国性的旅游高潮,旅游业作为无锡的支柱产业,旅游人数逐年稳步增加。2009年全年共接待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入境游客66.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接待国内游客4 310.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1%。旅游总收入达618.95亿元。全市拥有年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的景区达到40个,国家5A级景区2家,国家4A级景区13家,3A级景区8家。其现有旅游资源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得到了较有成效的开发,传统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加强,新景区开发得到高度重视,无锡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随着人们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休闲度假旅游逐渐兴起,到2009年,无锡休闲度假旅游的人数已占无锡旅游总人数的近一半,无锡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也开始转向以发展休闲度假为主(见图4-6)。由于游客旅游的目的更多地向休闲度假方向发展,原有市中心的中山路商业一条街、古运河沿线、惠山古镇、崇安寺旅游休闲特色街区、荣巷历史文化街区、通惠路商贸休闲步行街区等休闲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太湖山水度假城旅游区、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一大批休闲度假旅游景区得到强化。在政府部门规划指引下,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整合,景区空间集聚进一步加强,旅游综合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城市旅游的功能日益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通道系统的进一步改善使城市内部形成了成熟、完备的旅游服务网络体系。这一阶段,75%以上的旅游流集中在环太湖旅游带和主城区休闲旅游区,旅游空间呈现高度集聚状态。主城区仍然是主要的旅游服务区。
图4-6 1999年、2009年无锡游客旅游目的比较
这一阶段,无锡旅游空间结构特征呈现明显的变化,随着旅游人数的越来越多,无锡城市旅游空间不断成长,城市旅游节点越来越多,呈现出多旅游区空间成长格局,旅游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将市内各主要旅游区之间有效连接,形成“点—轴—面”相连接的板块空间结构体系,无锡出现了多级旅游区,沿环太湖和梅梁湖风景区出现了旅游带,中山路、古运河、惠山风景区连片开发,呈轴向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出现板块空间特征(见图4-7)。
图4-7 巩固与提升阶段的无锡旅游空间结构
4.2.2 无锡旅游空间结构演进机制分析
在无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说四个阶段的旅游空间结构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每个阶段的演化的机制并不相同。起步阶段的无锡旅游空间结构主要由部分公园组成,旅游交通也不方便,规模小,景点少,谈不上经济效益,主要是由于国家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只能对部分历史上的风景名胜进行部分的修复,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旅游需求。空间上呈现节点状态。停滞阶段则由于国家偏离了经济发展的主方向,政治运动成为当时的主流,旅游业被视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而遭到抑制,部分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毁坏,风景旅游资源由于得不到有效维护而败落,无锡旅游空间相比起步阶段没有大的变化,甚至有所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1981年7月,国务院在北京首次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发展旅游真正当作有关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旅游工作搞活。这一阶段,无锡旅游业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从过去主要搞旅游接待,转变为开发建设旅游资源与接待并举。对一大批风景点进行整修、开发和保护;二是从只抓国际旅游转到国际、国内旅游一起抓;三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建设旅游基础设施,转变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起上,加快了建设速度;四是旅游经营单位由事业转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改变官商作风,参与行业竞争,优胜劣汰。使无锡旅游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以灵山大佛、无锡影视文化旅游带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建成营业以来,无锡旅游宾馆、酒店每年以1万间客房的速度增加,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无锡把城市定位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并把“山水城市”作为无锡城市建设的总目标。这一阶段,多种因素综合驱动着无锡旅游空间演变,一方面国家地方政策高度重视,各利益主体一起投入到旅游建设中,另外一方面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也促进了无锡旅游空间的演变,旅游产业要素集聚进一步加强。
进入新世纪,国务院于2001年1月召开了“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并制定正式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下发全国贯彻执行。通知提出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素质、开发旅游资源和打造旅游精品”等新世纪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年,我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双双升居世界第5位。无锡也开始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着力提高旅游质量和产品竞争力。2003年,无锡制定《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提出要以建设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为目标,以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商务会议(会展)为主导发展方向,以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抓手,构筑无锡旅游业新格局。重点加快环太湖旅游圈建设,培育一批具有世界级、国家级水平的旅游景区精品,开发一批文化品位高、地方特色强的文化旅游名品,建成一批适应消费需求的度假休闲新品和高科技旅游项目,在省内率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无锡建成旅游强市。2008—2009年,温家宝总理三次视察无锡,提出了要把无锡打造成“旅游城”“宜居城”的设想。这一阶段,环太湖周边的原有的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建设,灵山二期、三期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形成了以环太湖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旅游带,以及以中山路、古运河、惠山古镇为发展轴的商业休闲中心。无锡的旅游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点、轴、面相结合的旅游空间结构。
4.2.3 无锡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与演进趋势
根据无锡城市空间布局、现有的旅游资源位置、类型和质量、旅游发展的现状、城市总体经济发展趋势、未来旅游发展潜力、区位、交通和环境等因素,在深入研究无锡旅游市场发展的基础上,无锡以“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为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山水城市”和“旅游城”的全新定位,加快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产品转型升级,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业态,强化内涵建设,以休闲度假游为新的突破口,在空间上将整个无锡市区域划成“一带一轴二区一体”的板块旅游空间体系。
(1)核心旅游板块
①太湖风光带
进入21世纪以来,无锡休闲度假旅游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以太湖蠡湖为核心,培育打造无锡休闲旅游品牌,是无锡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核心区域。近年来,无锡为顺应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加大了对以太湖蠡湖为中心,以滨湖区为主体,休闲产业要素集聚为重点的建设,重点建设环太湖旅游度假休闲区。主要包括“三区一带”即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蠡湖风景区和环太湖度假休闲带,在空间上构成无锡旅游的主体(见表4-3)。
表4-3 无锡太湖主要景区
表4-3 续 表
资料来源:《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是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坐落于无锡马迹山半岛,当时规划面积为13.5km2。2009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合署办公,度假区扩展至31.4 km2,重点发展旅游业。目前,建有以月亮湾度假中心、绿波湾度假村、碧波花园度假村、桃源山庄、太湖高尔夫球场等为代表的一批度假单元。以鼋头渚公园、锦绣公园、慕湾果园为重点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具规模。1997年11月灵山大佛建成开放;2003年9月,以大型动态雕塑“九龙灌浴”为标志的二期工程灵山文化园区建成开放;2008年完成了作为世界佛教论坛会址的灵山三期工程,该工程主要由灵山梵宫、五印坛城、梵宫广场三大主体工程构成;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建设,灵山胜境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佛教文化博览园。2009年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加入灵山元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灵山元一希尔顿逸林酒店,实现温泉度假资源与现有景区价值链的对接与延伸。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拥有无锡市唯一的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龙头渚公园、慕湾果园、踏青农庄、宜民山庄为代表的一批休闲度假单元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今后一段时期,度假区在挖掘历史文化基础上,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更大力度实施生态修复和重建,打造生态马山;以真山真水、净土净空为亮点,做好旅游商务要素配套文章,打造休闲马山,把度假区建成国际一流、国内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
梅梁湖景区是无锡传统的旅游胜地,近年来,该区每年吸引了大约600万游客,是无锡的旅游精华区,这里主要分布着湖西十八湾风光带、无锡太湖山水度假城、以三国城、水浒城为中心的大浮影视基地、太湖国际会议中心等核心旅游景区。梅梁湖景区由于极其优美的环境,独具特色的湖光山色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依托城市的便捷交通,而成为开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核心吸引因素。
蠡湖风景区是无锡太湖的精华所在,其西北、西部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锡惠景区、梅梁景区相连。自身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蠡湖景区,除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山水风光外,还有众多的如蠡园、梅园等人文古迹和现代休闲娱乐旅游项目,且地域尺度适宜,位置居中,又有太湖旅游区和古运河旅游带的烘托,是无锡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的资源基础。蠡湖地区集自然山水、风景园林和历史文化于一体,融山、水、城于一炉,是无锡风景旅游资源的主要依托,是太湖地区风景旅游资源的精华所在(见图4-8)。
图4-8 太湖旅游景观带
②古运河、中山路、惠山古镇轴线
无锡城区的旅游开发历史较早,寄畅园、锡惠公园、古运河、中山路商业街为重点部分。其中,古运河游览区,从黄埠墩到清名桥段,长约6.6km,是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改线后保留的贯穿市区的古运河段,两岸仍保留有无锡水乡古镇的风貌,沿河有黄埠墩、南禅寺妙光塔、西水仙庙、薛福成故居、高子止水、清名桥、迎龙桥、定胜桥、伯渎港口窑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古运河旅游一度曾是上世纪80年代无锡旅游的一面旗帜,但90年代初期,由于古运河受到严重污染,水体恶臭,古运河旅游逐渐没落。90年代中期后,政府加大了对古运河的环境治理工程,黄埠墩、米市码头旧址、薛福成故居、江尖公园、西水墩、古戏台、惠龙桥、茂新面粉厂、高子止水等一大批旅游景点得到修复整治。进入21世纪,政府更是加大了对古运河的投资力度,仅2008—1010年,无锡市政府投入资金达60亿元建设沿古运河各景区(点),其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投资19.5亿元、南禅寺商城投资1.0亿元、无锡国际商务中心投资9.8亿元、古运河风貌带综合整治工程投资29.80亿元。以古运河为纽带,形成新的都市水上旅游品牌,通过加快对古运河整治开发、修复,对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挖掘,全面提升休闲观光和体验旅游的层次,形成了具有浓郁江南水乡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观光游览休闲带。
中山路自80年代以来一直是无锡的商业中心,其两侧分布着无锡最为集中的商业、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设施,是无锡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和零售中心,无锡主要的现代大厦云集两侧,随之集聚了大量的金融保险、商贸办公、酒店等设施,而且中山路还是无锡市传统的文化中心,古迹名胜众多,电影楼、茶楼、咖啡厅等休闲场所云集。近年来,为改变中山路功能定位主要立足于本地市民的状况,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功能提升,大量的人文遗迹得到修复,如东林书院旧址、钱钟书故居、阿炳故居、图书馆钟楼、城中公园、陆定一故居、秦邦宪故居等。2008年开始投资60亿元建设崇安寺旅游文化商业街区,极大地提升了中山路的整体旅游档次。而中山路两侧建设的大量步行街道,充实了大量家庭式的商店和小体量的商业设施,临街店面结合装饰化的步行街道,以及城中公园和绿地的建设,形成了临街的绿色景观空间,宜人的空间尺度,改善了现有的建筑街区空间,对中山路商业街形成了良好的补充。
无锡中山路商业一条街在无锡古运河的北侧,大量的商业建筑和旅游景点将二者连接成片,古运河的西侧的惠山古镇,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内有上百座祠堂分布,以惠山泥人闻名,2008年开始,政府投资45.00亿元进行修复整治。惠山古镇的西侧是著名的以寄畅园为核心,包括锡惠公园的锡惠名胜游览区,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人文荟萃,同时也是俯瞰市容的绝佳处。这些景观连接在一起,在空间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景观轴(见图4-9),构成了无锡都市休闲旅游区。
(2)二级旅游板块
①吴文化旅游区(见图4-10)
2008年6月,无锡启动了“中国吴文化博览园”的建设,作为无锡市的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分为东区和西区两个部分。其中东区为占地18km2的吴文化博览园主体功能区,由鸿山遗址博物馆和中国吴文化博物馆、梁鸿湿地公园、中华赏石园、梁鸿山庄度假村、伯渎港、梅里古镇项目、鸿山文化新市镇、西仓古村和大方桥古村等八个工程构成。鸿山遗址博物馆、中国吴文化博物馆(鸿山遗址公园一期)于2008年4月建成对外开放,博物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鸿山墓群为依托,在特大墓葬丘承墩原址上规划建设的专题博物馆,重点开展鸿山遗址出土文物的展示和研究,吴文化展示和研究,以及丘承墩的原址保护和展示。鸿山遗址湿地公园(鸿山遗址公园二期)于2008年投资5.0亿元开工建设并于2009年初建成对外开放,其北侧的湿地生态展示区,已初步形成烟水莲洲、沙鸥轻渡、羊湖芦荡、荡口梅坞四个旅游板块,主要展示湿地生物,营造具有江南湿地特色的景观特性,水榭、楼台、廊亭等传统景观小品与湿地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同时,景区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有“三泰一址”(泰伯渎、泰伯陵、泰伯庙、鸿山大遗址)、梅里古镇、昭嗣堂、怀海义庄等诸多历史遗迹,另有都市农业生态园、鸿山文化新城等已建项目及中华赏石园、无锡高新区丽笙酒店(五星级酒店)、8090吴地新乡村、中国吴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在建。西区阖闾古城规划面积6.54 km2,其中核心区0.62km2,主要包括整治恢复古城旧貌、疏浚直湖港和闾江、修复胥泉、恢复伍相祠,建设阖闾古城遗址公园。
图4-9 古运河、中山路、惠山古镇旅游景观轴
图4-10 无锡吴文化旅游区
吴文化博览园整个园区规划建设期五年,计划到2012年建成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文化湿地公园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预计总投资50亿元。从2008年开始建设至今,已完成吴文化博览园主体功能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梁鸿湿地公园、中华赏石园、吴越春秋、梁孟和家等核心功能项目的建设,基本完成吴文化博览园主体功能区框架。2011年,为内涵提升年,高起点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充实提升吴文化博览园的文化旅游内涵。2012年,为品牌建树年,在前几年渐进式推广的基础上,将吴文化博览园打造成蜚声中外的文化旅游品牌。形成强大的产业阵容,在空间上形成形成无锡“西有灵山大佛,东有鸿山胜境”的旅游市场空间格局,使之成为无锡旅游新的亮点和品牌。
②阳山桃文化旅游区
无锡阳山桃文化博览园选址于原阳山镇范围内,涵盖大阳山、小阳山、长腰山、狮子山四座山丘,面积为5.39km2。到2011年全部建成,预计总投资30亿元,分为桃乡农产品研发展示区、桃园农家体验区、桃缘火山温泉休闲区和桃花源居家养生社区四大功能载体,集中建设了桃文化博览馆、桃文化研发中心、桃品种种植试验基地、农家生态园、地质公园、温泉度假区等一批核心项目。充分挖掘阳山桃源农耕文化、地质科普文化、佛教禅宗文化、儒家书院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目的,百年书院、千年古寺、万亩桃林、亿年火山,丰厚的桃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自然资源,使阳山桃文化博览园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桃乡农产品研发展示区以科研、展示为主题。主要包括四部分:桃文化博览馆内设“四馆一中心”,分别是桃文化音像展示馆、桃标本展示馆、桃产品系列馆、桃文化历史展示馆、游客接待中心,已于2009年6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桃品种种植试验基地规划50亩,引进国内外上百个桃树品种,进行桃文化研究、桃产品开发等。桃园农家体验区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全面展示世外桃源与世无争的农耕和谐场景。规划总面积74.75hm2,绿地率超90%的农家乐项目是该区的核心。共建设“一带六区”。“一带”为山体内新建的2km2景观道,与342省道、锡陆公路相贯通。“六区”分别指主入口森林公园景区、百果采摘观光园、竹海拾趣休闲区、蜜桃采摘区、农家之乐体验区、会议度假区。阳山桃源居家养生社区以养生、宜居为主题,以引进的养生社区项目为载体,在老阳山镇区范围内规划面积800亩,进行老城镇改造。这里将建成一个特色安置社区,作为桃博园5km2范围内拆迁户的安置区域,通过养生社区项目,对整个区域进行全面改造,同时保护阳山独有的自然及人文资源,塑造与环境相融洽的城镇风貌,逐步建成无锡乃至长三角地区休闲娱乐并具有文化品位的新热点,建设一个适宜居住、休闲、文化、养生的特色社区。桃缘火山温泉休闲区以科普、教育、观光为主题,以阳山省级火山地质公园、千年古刹朝阳寺、陆墟桥、安阳书院等资源为平台,全面展示地质运动对人类文明和地壳景观的影响,展示佛教文化交流和禅宗文化的历史。“四大板块”建成后,整个阳山桃文化博览园的主体基本形成,阳山将成为一个“春花、夏绿、秋桃、冬浴”四季乐旅的养身乐园,“一年四季皆风景,山环水绕桃花源”的特色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地区。
(3)无锡旅游空间结构演进趋势
无锡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相应城市旅游空间形态及其空间演进过程,即在起步阶段为节点模式,发展阶段为网络状的放射——集聚模式,巩固与提升阶段无锡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处于板块集聚模式,旅游空间发展趋势与旅游业发展状况基本一致。而以“一带一轴”为主的空间体系体现了整个城市区域以板块结构来集中运作的城市旅游空间组织形式,这旅游板块空间结构模式突出了无锡“山水城市”“文化名城”的特色,太湖、古运河、古镇、园林联为一体,以水为线索组合各类资源,突出“无锡是个好地方”的形象定位。在“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的经营理论指导下,通过城市建设促进旅游发展,通过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同时,准确定位客源市场,加强区域联系,拓展了无锡旅游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一个内部协调、外部联动的发展空间体系。
2008年、2009年温家宝总理三次视察无锡,提出了无锡要建成“旅游城”的设想,这是基于无锡现有旅游业现状与发展潜力而提出的科学的诊断。既符合无锡城市的实际,又昭示未来发展的方向,它是无锡城市的全新定位,又是未来发展的更高目标。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09年制定了《无锡旅游业调整与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打造“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的建设”和“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确立新举措,积极推进无锡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从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的转型,加快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举全市之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品牌,提升产业层次和规模,以进一步提升城市旅游休闲功能,提升无锡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实施旅游产业布局优化工程,在无锡现有旅游空间发展格局的基础上,科学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在2011年前,在市区重点建设以下特色旅游休闲项目,主要包括:以太湖蠡湖为核心,以滨湖区为主体,以休闲要素集聚为重点,培育打造滨湖休闲旅游品牌。加快建设环太湖旅游度假休闲区。努力建好“二区一园一带”即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江苏省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和环太湖度假休闲带;以古运河梁溪河为纽带,培育打造都市水上旅游品牌。加快整治开发、修复古运河和梁溪河,重视对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挖掘,全面提升观光旅游和体验旅游的层次,形成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观光游览休闲带。以“一城一都三泰一址”为代表,培育打造吴地文化旅游品牌。整合阖闾城、梅里古都、泰伯庙、泰伯墓、泰伯河、鸿山遗址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有序地开发吴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并科学规划建设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使之成为无锡旅游新的亮点和品牌;以灵山和大觉寺为重点,培育打造东方佛教文化旅游品牌。将以灵山景区为核心的佛教文化博览园建成东方佛教文化的新胜地,佛教文化产业的集聚区;以名泉名曲和惠山古镇为组合,培育打造江南经典人文旅游休闲品牌。以“天下第二泉”、《二泉映月》、惠山泥人、惠山古镇等品牌为依托,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反映无锡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文化品位,发展休闲产业,有序精心开发惠山古街、古祠堂群及“以名曲、名园、名人、名家、名居、名街、名建筑等历史遗存为资源”的历史人文旅游休闲区;以民族工商文化遗产为资源,培育工商名城旅游品牌。提升无锡博物院、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丝业博物馆、无锡古窑群遗址博物馆等院馆和薛福成故居、祝大椿故居等名人故居的民族工商特色和地方文化内涵,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形成“百年工商看无锡”的旅游新产品新线路新亮点;以中心城区为基地,培育都市文化休闲品牌;重点建设好中山路购物休闲一条街、崇安寺旅游休闲特色街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南禅寺旅游文化商贸区)、荣巷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通惠路商贸休闲步行街区、新区东亚风情特色街区、湖滨路和湖滨街旅游休闲特色街区等;以发展农业旅游为平台,培育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在滨湖区、惠山区、锡山区、新区等地区,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积极开拓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精心打造一批具有江南水乡和吴地风情特色的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品牌,丰富全市休闲旅游产品。同时重点推进清名桥、惠山、荣巷、小娄巷、荡口古镇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
旅游休闲重点项目建设是无锡市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是无锡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增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五大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是丰富和充实无锡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需要,也是无锡旅游注重打好文化牌,为旅游提供浓郁的文化氛围,提高无锡旅游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而推进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大众化、上水平”的“提档升级”工程,积极发展“农家乐”,是无锡旅游结构优化的重要补充。
4.3 无锡旅游城市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4.3.1 无锡的城市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1)城市系统对旅游系统的影响
城市化对旅游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城市结构而完成的。伴随着城市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城市地理结构的转变、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变化、城市文明的扩散、社会心理向现代性和城市性的转向,这些变化对城市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影响。Pearce(2001)认为,城市是具有一系列特殊性状的区域,当城市成为旅游的环境之时,城市的特殊性状就内嵌于城市旅游的结构和性状之中,并使城市旅游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相区分开[7]。吴承照(2005)认为,城市旅游空间分为专门化空间和依附化空间。从活动的角度来考察,由旅游者活动形成的城市旅游空间,和日常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之间,存在某种重合和交叉,又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城市旅游系统和城市系统之间,具有既依附又独立的关系[8]。吴必虎(1998)认为旅游系统概念模型包括四个部分,即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9]。旅游系统的基本结构是内嵌在城市系统之内的。客源市场系统主要由休闲者和旅游者及其形成、活动背景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子系统;出行系统主要包括交通设施、旅行服务、信息服务、旅游营销系统等;目的地系统指为满足已到达出行终点的游客多种需求的综合体,所有城市旅游的活动,都是在城市背景中开展的,在目的地子系统中,所有城市旅游的吸引物和设施,都是处在城市范围之内,并在城市的更新中不断演化,而面向城市旅游的服务所形成的服务流,依附于城市中的旅游活动,服务的提供者,是城市中的产业,以及处于城市中的人;在出行系统中,城市旅游的交通涉及内部的交通和外部交通,其内部交通共用着城市交通系统;旅游服务、信息服务,往往依托城市环境展开,而目的地营销,又是以城市内的有关部门为主体开展;客源市场系统可以进一步分为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其中的本地市场,就是指城市中的居民,而支持系统中的几个子项,也同样是依托于城市环境而展开。城市系统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城市旅游的供给和需求,从而改变城市旅游的平衡态。
(2)城市化对无锡旅游业的影响
1979—2008年,无锡城市化发展迅速。80年代初,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加速了无锡的城市化进程。上世纪90年代初,无锡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先后分别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城市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1世纪以来,通过实施重大行政区划调整,积极开展撤并村、工作,拓展了城市空间,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至2009年,无锡城市化水平达到68.5%(见表4-4)。
表4-4 2001—2009年无锡旅游总收入与城市化率
资料来源:无锡2009国民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无锡市政府网站资料整理
城市化本身对城市旅游的经济总量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2001年到2009年无锡城市化率和无锡城市旅游总收入的变动情况中,可以发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计算这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07,通过了0.01检验。绘制2001年到2009年城市化率和城市旅游总收入的散点图,大部分散点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可认为城市化率与城市旅游总收入呈高度线性(见图4-11)。
4-11 2001—2009年无锡城市化率与旅游收入散点图
建立样本回归方程如下:
y=-2 119.101+37.548x
其中y为无锡市的旅游总收入,单位为亿元,x为无锡市的城市化率,单位为100%。R2=0.652,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65.2%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点拟合优度较佳;F=13.118,给定显著性水平0.01,说明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无锡的城市化率和无锡城市旅游总收入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t0=-3.134,t1=3.622分别通过0.01、0.05检验,回归系数均显著不为0,回归模中包含常数项,城市化率对城市旅游总体收入有显著影响。该回归方程表示,无锡的城市化率每增长1%,其旅游总收入将增长37.548亿元,这至少表明,城市化率是推动无锡旅游总收入增长的有力因素。无锡的城市化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刻影响着其旅游业的发展。
①培育了大量潜在的客源市场
随着无锡城市化的发展,无锡城市人口总量迅速扩大。至2008年年底,无锡市区人口近240万。城市化是旅游客源市场的强大扩容器,近年来无锡以本地居民为主体的近郊旅游、外出旅游能得以迅速发展。城市化对旅游客源市场的扩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增加的城市居民总量即绝对数的增长;二是不断培育和催生的旅游客源新族群,不断地扩大城市居民中旅游人群的比重即相对数的不断增长。而后者从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尤为值得重视,它表现为当前无锡居民旅游中散客群呈上升趋势。自假日旅游兴起以来,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费旅游不断发展,举家出游已是无锡居民中的普遍风气。
②城市化促进了无锡旅游产业要素的发展
城市化为旅游基本要素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旅游活动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城市化都为之创造了强大的基础条件。2008年,无锡可用于接待外宾的酒店达到85家,床位数达21 571,形成了强大的接待规模。中山路商业一条街已成为无锡著名的中央商务区(CBD),充分发挥了饮食服务中心、商业贸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经济活动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的功能。“城市为旅游交通提供了枢纽和中转功能”,无锡目前已形成公路、铁路(高铁)、水运、航空齐头并进的交通运输体系。在旅游景点方面,配合无锡“旅游城”的定位,近年来更是投入近三百亿元,修复、整治、建设五大历史街区、八大博览园、惠山古镇、荡口古镇及生态湿地。无锡的城市化还为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综合环境。从宏观角度说,“太平盛世”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微观角度说,城市特定的良好环境直接关系到地方旅游业的兴衰成败。城市化进程对无锡旅游业环境建设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蠡湖新城、太湖新城等漂亮的城市建筑群,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会展体育中心、太湖广场等现代化城市标志性建筑,工商文化、吴文化历史传承与发扬,城市居民素质的显著提升,无一不显示出“无锡是个好地方”的城市旅游形象。另外,人力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城市化为旅游业的智力需求、储备创造了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城市所特有的智力资源,是旅游超常规发展的重要依托,完善了城市的旅游保障体系。
③城市化推动了无锡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升级
城市化过程中开发出许多新的旅游资源,营造出许多新的吸引物,衍生出许多新的旅游内容。城市化的大步推进会不断增添都市旅游的新景观,城市化的推进,必然会造就一大批新的城市标志,如雕塑、大型草地、中心广场,或者特型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街道、名人旧居、主题公园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市民或外地游客所喜爱的观光游览点,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旅游目的地。大批的绿地景观如太湖湿地公园、长溪湿地公园等在给城市增添新景观的同时,还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城市的旅游品位和档次。特别是环太湖旅游带,作为无锡旅游的精华区,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与提升。在此过程中,旅游新需求不断孕育,旅游新项目、新产品不断推出,旅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④城市化为发展旅游业创造辅助条件
无锡城市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还表现在城市给旅游业带来了资本市场的支持,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品位的提高和知名度的上扬,也有利于旅游业的形象传播。城市化带来的城市和城镇网络体系的培育和完善,也现实地促进着旅游业网络体系的发展,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机制又是发展现代旅游的一个有力推进器,它给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着一种管理机制方面的系统支持。
4.3.2 无锡的旅游业对城市化的影响
(1)旅游系统对城市系统的影响
旅游对城市同样具有塑造作用,旅游在城市系统中开展,必然会对城市系统的运行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旅游规模的扩大,旅游产业的日益成熟以及旅游行业追求效率的内在要求,旅游产业相关主体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产业集群。这一规律引起了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式、空间形态等城市化体系的变化。近年来在中国的部分超大城市以及风景城市展现的新城市化进程就说明了这一点[10](石龙,2002)。按照西方城市经济学家的观点,城市是产业集聚的结果,城市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资源和经济要素的重新配置过程。沃纳·赫希(1990)认为,与生产有关的力量和与需求有关的力量相互作用,并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加深和巩固城市化过程,前一种力量往往比后一种力量更为强大。而在生产诸因素中,比较成本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城市的经济活动者开始在某种特定工业获得聚集比较成本利益,则规模经济和出口需求所支持的生产就会增加,就业机会、劳动力规模、经营管理组织能力和人口也会随之增加,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11]。旅游业作为城市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会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对城市地区资源配置、流向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作用。其关联效应促进社会经济要素在空间上向城市流动,表现为旅游产业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他相关生产活动、区外资源进入,形成集聚效应,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经济增长。其辐射效应促进要素在产业间流动,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表现为旅游开发地区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一方面对其他地区的服务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促进市区服务业向旅游开发地区集中,导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迅速上升,从而对城市化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还可对部分传统产业加以改造,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可见,旅游产业在成为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在更高的产业层面上对新旧产业部门进行重组、协调,增强城市产业的层次结构,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人事制度、企业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发展制度创新做出示范,在制度层面推动城市化的发展[12]。
(2)旅游业发展对无锡城市化的影响
①对无锡城市化的内在优化作用
城市发展在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正是各国头痛的“城市病”主要症状,在防治城市病,化解城市病消极后果方面,旅游有一种天然敏感,不容共存的特殊排异性——这就是旅游对城市化的内在优化功能。旅游业是一项追求提高生命质量、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构建城市的网络体系、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等级品位、强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无锡的内在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的优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无锡旅游开发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太湖蓝藻事件以来,无锡先后投入巨资进行环境建设,迁移沿湖污染企业,实行产业升级换代,从单纯追求GDP总量向追求绿色GDP转变。二是提升城市形象。在发展无锡旅游业的同时,自觉地、有意识地突出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努力提升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品牌。2002年,无锡在实施“爱我无锡,美化家园”行动时提出“打太湖牌,唱运河歌,建山水城”,倾力打造湖滨城市、山水城市的城市特色。2005年,无锡清晰地确定了“山水名城”的特色定位,以靓山、亲水、扬名、筑城为重点,建设山、水、城相融的城市形态,进一步彰显山水城市特色。2008年,围绕“五个中心”、“五个名城”的建设发展定位,全面塑造城市特色,注重城与山、水空间尺度关系的把握,以及建筑物、构筑物、山脉、水体之间的情景呼应,进一步突出了无锡山水城市意境特色,以河道、街道为视觉走廊,引山入城,使城、山、水有机融合,凸显湖光山色的风貌特色。
②对无锡城市文化的保护与提升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旅游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有着一种强大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对城市化在文化方面的易生弊端,有一种积极的抵制和抗争本能。无锡是较早较多重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城市,无锡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有两个亮点:一是打造文化景区的精品,“创造未来的文化遗产”,做到不留遗憾,多留遗产。如将影视文化与山水结合,打造“三国城”、“水浒城”等影视基地。将佛教文化与灵山景区相结合,打造佛文化博览园,这些文化旅游精品的打造,提升了城市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开展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如吴文化节、太湖美食旅游文化节、无锡太湖山水文化节、无锡古运河文化节等。2008年无锡明确提出了要建成“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挖掘吴地文明、保护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特质成为了一项连续而紧密的工程。在“吴文化”品牌推广的基础上,无锡着力打造七项文化旅游“名品”工程:一是以二泉、寄畅园、惠山古祠堂群为代表的惠山历史文化旅游区;二是以清名桥水弄堂为代表的古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区;三是以吴泰伯为主线的“吴文化”特色旅游区;四是以荣德生故居、荣巷古镇、茂新面粉厂和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为特色的民族工商业遗址;五是以“二泉映月”、阿炳故居为代表的民族音乐博物馆;六是以薛福成故居、钱钟书故居、徐霞客故居和东林书院等为依托的名人故居群;七是以小娄巷等若干古街为代表的无锡民居传统街区。无锡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无锡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有助于提高无锡城市的形象地位,有利于推动无锡城市产业间的国际合作等。
③对产业、资金、人口集聚的驱动作用
旅游的产业联动效应几乎涵盖了一、二、三产业的全部,特别是当无锡进入“大旅游”的成熟阶段时,对整个无锡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产业集聚,发挥巨大的联动作用。近年来深度开发和培育了一批旅游休闲要素集聚区,主要是南长区的太湖广场商务会展休闲圈、古运河、南禅寺风情休闲区及中桥地区的太湖半岛休闲广场;崇安区的崇安寺文化休闲区、站前商务娱乐休闲区;滨湖区湖滨路酒吧一条街和湖滨假日旅游休闲特色街;北塘区通惠东路休闲特色街区和三里桥美食风情带;新区的日韩特色街区和新东坊;惠山区的阳山生态农业休闲区和锡山区的锡东观光农业休闲区旅游带等,产业的高度集聚,推进优化了无锡的城市化。
无锡旅游的良好产业效益和坚挺的发展势头吸引了各地的资金向旅游的核心空间集聚。旅游对城市化发展所必须的资金等要素,构成了强大的集聚能力。2008—2011年无锡重点的旅游项目中,仅民营资本投入已达180多亿元。旅游业的发展,对无锡城市人口的吸纳、集聚和消化,能发挥比其他一些产业更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旅游产业发展及其产业联动效应所产生的对城市人口的吸纳与消化能力上。据统计,2008年无锡市区户籍人口约237万,登记暂住人口约240万,暂住人口中就业状态的达97.77%[13](无锡商报2008年12月2日),几乎遍布饮食、住宿、购物、经商、娱乐服务等行业。旅游与整个第三产业一样,有着技术含量浅,就业门槛低,劳动密集型等特点,能解决农村城市化所带来的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④对无锡城市空间改造、扩容、功能完善的推动作用
无锡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改造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质量,积极地推动其空间容量的合理扩大,科学地完善了城市空间的功能体系,大大加快了无锡城市化的前进步伐。无锡旅游对无锡城市化的空间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原有空间的改造上。如为了恢复古运河旅游项目而进行的旧城改造,首先完成工业企业搬迁和低洼地危旧房改造,再全面完成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启动清名桥沿河历史街区试验段,建设世贸中心,实施杜巷地块、水泵厂地块等住宅项目,建设通扬路、兴南路和沁扬路等道路,改造金城路,建成清名桥沿河历史街区入口广场。2009年,重点建设清名桥沿河历史街区,实施布勒机械厂地块、压缩机厂地块等住宅项目,建设清名东路等道路。在古运河两侧初步形成别具风情和旅游特色的商贸片区,旧城面貌焕然一新,完善了城市的功能。
4.3.3 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
(1)动力、机制与动力机制
从物理学角度解释,动力是可使机械运转做功的力量,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是指通过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节奏,通过协调各方的观念、价值取向和利益分配,通过调节功能、结构以及决策和操作体系,使社会经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实现顺和、均衡、有序的目标,这里主要是指推动事物运动与发展力量的动力。从其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内生动力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在事物内部产生的能够导致事物运动与发展状态变化的力量。而外生动力则指来自于事物外部,能够导致事物运动与变化的力量。动力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动力是指直接作用于事物之上,导致事物运动或发展的状态发生改变的力量;间接动力则指间接地作用于事物之上,间接地影响事物的运动与发展状态变化的力量。根据其作用强度,可将动力划分为主导动力与辅助动力[14],主导动力是指对事物的运动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动力具有方向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特征。内生动力是决定事物运动与发展的根本,外生动力需要内化为内生动力才能成为真正影响事物运动与发展的力量。
“机制”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指机器、机械及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后来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在各自的研究中借用并引申了这一概念,其含义也变为:在事物变化、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的内在机理和内在过程。《现代汉语词典》(2002)认为“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机制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联系,抓住了机制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对机制的研究,意味着对事物的认识已从对现象的描述演进到对本质的说明[15]。
动力机制是指一个社会、区域、业态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关系以及它们产生、传导并发生作用的过程、机理与方式,其本质是描述动力与事物运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动力机制决定和制约其他一切运行机制,成为所有不同层面运行机制的基础,并通过一定的制度、体制、规范和政策等表现出来。动力机制具有以下含义:首先,动力机制具有整体性。动力机制是一个合力系统,同其他任何系统一样,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是由无数个“相互关联”、“相互冲突”、“相互交错”的动力因子及其能量组成的一个整体。其次,动力机制具有“权变”结构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结构方式。再次,动力机制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体自身潜能的不断发挥,这一合力系统将增添许多新的因素和要素。动力机制是揭示发展动力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因而关于动力机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6]。
(2)城市化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有大幅度的增加。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城市成为新型区域开发模式的主体(顾朝林、赵晓斌,1995)[17]。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非常复杂,而且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也存在差异,由于认识的角度和研究的阶段不同,对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分析也存在差异。周一星(1995)认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无非是推力和吸力的共同作用,但是推力和吸力的具体内容可以不相同[18]。刘传江(1998)认为产业结构转换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要素流动和集聚是城市化的实现机制,制度安排与变迁是城市化的推阻机制[19]。段杰和李江(1999)把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归纳为产业结构的转换力、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国家政策的调控力和城乡间的相互作用力[20]。蔡建明(1997)认为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除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的结构转换、城乡间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技术进步四大基本动力之外,还存在行政中心的辐合效用、政策因素、行政区划变动、大型项目建设、外资带动、人口密集区的自发促进和诸如国防、边贸以及旅游等特殊因素的影响[21]。沈道齐等(1990)经过研究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动力包括国家有计划投资、大城市自身发展与扩散、乡村城市化、刺激外资引进和发展地方经济五种动力[22]。许学强(1988)研究认为,中国(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动力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23]。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城市化已转变为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24](辜胜阻,1991)。宁越敏(1998)认为90年代中国正出现多元城市化替代以往的一元或二元城市化,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替代分散的乡村企业发展模式的趋势[25]。而对珠三角而言,外资成为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它创造了世界城市化的一种新的动力——外向型城市化(薛凤旋,1997)[26]。进入21世纪,关于城市动力机制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认为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其中,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27](陈柳钦,2005)。袁海(2004)认为,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转换力与制度和政策调控力[28]。王明浩等(2004)则认为,城市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经济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9]。李随成等(2003)不但分析了影响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而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全面反映城市发展动力强弱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使用方法。其研究认为城市发展动力是指在城市系统中,由一系列动力因素有机组成的。是由城市产业、资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不同方面有机综合而得。各方面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形成城市发展动力的整体[30]。另外,一些学者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尝试。孙宏霞、韩同欣(2003)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发生了变化,表现为资本推动、优惠政策促动、城市基础设施推动、农民进城的社会推动、户籍改革的制度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影响六方面[31]。张永丽、柳建平(2004)认为,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和城市化模式造成我国西部地区特殊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其城市化有着很强的路径依赖,很难遵循国际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国家区域经济政策转移、体制转换滞后和产业非均衡发展等多方面原因造成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演变的非连续性和断层,决定了现阶段外部力量的拉动力、区域市场环境建设形成的内聚力、经济结构调整与非农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农村内部扩张的推动力以及各种力量的整合是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支持系统的主要内容[32]。概括起来,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主要存在三种主要模式,即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
(3)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
旅游城市化过程牵涉面广,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既包含静态的结构,又包含动态的程序;既包含内在的关系,又包含外部的形态;既包含显性的制度,又包含隐性的规范。各种动力因素是促使旅游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旅游城市化不同阶段有多种动力因素在发挥主导驱动作用。本文界定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推进城市旅游发生和持续发展起到推动和拉动作用的力量以及协调、维持和改善这种力量的各种经济关系、体制政策、组织制度等,使之在旅游城市化过程中持续、有序发挥作用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即参与旅游城市化诸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用、作用过程和运行规律。这一动力机制通过系统自增强和非线性演化过程,推动城市有关旅游各种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旅游城市化各发展阶段不断升级和创新,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作为旅游中心的巨大辐射作用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旅游业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旅游业通过对相关产业产生的积极带动作用,协调城市各行各业发展,成为促使城市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随着旅游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有关理论探讨、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发展模式探讨、结构与系统分析、开发规划与建设研究等方面,其中以开发规划与建设方面的研究居多。从一定意义上讲,驱动机制的研究是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研究的基础。但事实上,一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很少;另一方面,大量研究者在旅游城市化研究中不断提到某一因素推动了城市旅游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是龚伟(2006)在系统研究后认为,旅游城市化的驱动因素可以归纳为:吸引物驱动论;需求驱动论;城市发展驱动论;系统驱动论;驱动阶段论等几个方面[33]。
吸引物驱动论认为,旅游城市化由一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城市旅游吸引物所拉动。吸引物驱动论涵盖范围非常广泛,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①资源驱动。马雪萍(1999)提出都市旅游资源应包括现实的人文、自然资源,也包括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等所有能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正是这些因素推动城市旅游的发展。李海瑞(1996)认为,城市各种诱人“之最”促使旅游者选择城市作为其主要目的地。②文化驱动。李立勋(1997)指出,商业文化与现代开放气息是广州的特色吸引。陶伟等(2002)认为,文化因素对城市旅游发展有重要作用,城市文化旅游将成为21世纪城市旅游的主旋律。阚延磊等(2003)认为多元文化对上海都市旅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③节庆活动驱动。朱佩军(1999)指出,旅游节庆活动是现代都市旅游的生力军。李力等(1999)认为,旅游节庆的目的不仅在于吸引旅游者,而且在于由于成功地策划所能带来的多种牵动效应。肖峰等(2004)认为,大型体育赛事能够全面提升城市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④形象驱动。刘住等(1999)、李娟文等(1999)指出,良好的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业能否得到迅速发展的至关重要问题。刘昌雪等(2003)认为,城市旅游发展取决于城市整体的形象、特色、文化及其由此而形成的综合引力。
需求驱动论认为,旅游需求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因素,需要说明的是,到目前为止,需求驱动论的研究仍然十分零散,几乎没有学者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绝大部分研究者仅仅提出,旅游需求对城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缺少严密的论证。郭亚军等(2000)认为,旅游区引力系统是以旅游需求为中心,对旅游区内以旅游资源为中心的相关诸因素进行有组织、有层次的整合,从而产生旅游区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引力。张岩(2002)提出,普遍性的市场需求,是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之所在。颜丽丽等(2004)、郭舒等(2004)、陈朝隆(2005)均认为国内外市场需求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保继刚等(2005)则认为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变共同决定了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变化,并认为需求结构是外部因素,旅游的持续发展必须随需求结构的改变而适时转变自身的驱动力。
城市发展驱动论的主要观点是:旅游城市化取决于城市景观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城市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王大悟等(1996)提出,新建设的城市景观、城市区域性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推动着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宋家增(1996)认为,都市建设与都市管理、都市经济与都市文化建设对都市旅游发展有直接的影响。钟韵等(1999)提出,旅游开发应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将旅游作为现代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把旅游开发溶于城市整体建设之中。黄震方(2001)认为旅游城市化的产生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保继刚等(2002)对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的动力因子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池雄标(2002)则探讨了政府管理对旅游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徐红罡(2005)认为,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系统驱动论的主要提出者是彭华,其基本思想为:旅游城市化是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发展是由旅游消费牵引和旅游产品吸引构成,并由中介系统和条件支持系统所联系的动力系统所推动。城市应根据供求关系,从旅游动力组合中,找出推动旅游发展的主动因素和辅助因素,建立不同类型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模型(见图4-12)。彭华(1999)对汕头市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城市旅游持续发展条件包含旅游引力系统和旅游发展的支持系统。其驱动类型主要分为经济驱动型,资源驱动型、综合驱动型,这可以被认为是系统驱动论的雏形。同年12月,彭华在《旅游学刊》撰文,完整地提出系统驱动论。在系统驱动论提出后,这一思想迅速得到发展及应用。钟韵、彭华等(2003)从旅游供给角度针对经济发达地区构建区域旅游动力系统,并阐述此系统的概念以及系统内各要素的概念和作用。赵浩兴(2003)应用系统驱动论将中小城市旅游发展驱动类型分为自然资源驱动类型、人文资源驱动类型、经济需求驱动类型、复合驱动类型。牟红等(2003)在重庆九龙坡区走马镇旅游发展规划的实践中,运用系统驱动论设计了走马镇旅游开发动力模型。另外,保继刚(1999)也对系统驱动论的思想作过相关论述。
图4-12 旅游城市化发展动力系统
驱动阶段论的主要思想是:旅游城市化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外部环境,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因此而不一样;城市旅游的驱动机制只有适时而变,才能不断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刘锋(1999)提出,近20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理念大致经过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形象驱动四个阶段。保继刚等(2005)以大连、青岛和珠海3个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过程做实证研究,最后提出,每个城市旅游目的地都存在相应的主导驱动机制,城市旅游的驱动机制因时因地而异,城市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随外部环境适时转变自己的主要驱动力。董观志(2005)对深圳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深圳1979年初建立以来经历了政策驱动—政策、经济驱动—经济驱动—经济、市场驱动等4个跳跃发展阶段,目前进入了市场驱动阶段。
影响旅游城市化的动力要素是多方面的,提高或改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要素状况不能明显提升旅游城市化的整体水平。旅游城市化依靠的是城市各要素相互作用、互相协调、共同优化。城市要想保持自己的旅游竞争优势,首先要有持续的旅游需求和持续的旅游吸引,同时要有良好的城市环境支持和有竞争能力的旅游企业操作。旅游城市化要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发展平台,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挥全面的提升优化作用,需要整合城市全部资源与力量来发展。旅游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一个多因子、综合性的驱动程序,它促使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企业和城市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有机的整体。
4.3.4 无锡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www.xing528.com)
旅游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多要素共同作用的驱动过程,不同城市旅游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有很大的不同。如资源型旅游城市黄山、桂林、敦煌,它的资源吸引构成旅游城市化的核心因素;而一些经济发达但并没有高级别的自然和人文景点,但是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却很高,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充足,如广州、上海等,其主要因素是一种经济牵引;还有一些城市需求旺盛,但缺乏休闲度假和娱乐的场所,需求推动成为旅游城市化的主动力,这类区域大多在大城市环境较好的郊区,级别不高的旅游资源往往也能建设成为旅游热点。旅游城市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驱动无锡旅游城市化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内部推动力和外部推动力,内部推动力包括经济因素、区位及交通因素、旅游资源因素及其他因素,外部推动力主要是旅游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城市的定位以及旅游产业政策等。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或城市发展政策的重大变化,推动旅游城市化发展的驱动力也将发生变化。下面从经济因素、区位和交通条件、旅游资源、市场需求、城市定位、旅游产业政策等几个方面对无锡的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1)经济因素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投入,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尽管旅游资源的质量、品味、富集度都较高,但如果没有巨大的财力作支撑,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开发成供人欣赏的旅游产品。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即使没有旅游资源,同样也可以造出著名的人造景观,形成著名的旅游产品。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在旅游产业布局中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城市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的影响,也表现在对与旅游产业关系密切的交通邮政、金融保险、食品加工、信息通讯等行业发展的促进上,这些行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与服务支撑。
经济因素是决定城市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经济收入较高的地区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提供配套设施,还可以直接投资旅游设施。2009年无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 992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1 151元。经济实力雄厚,随着无锡建设“旅游城”定位的进一步明晰,近年来投入旅游产业的资金不断增多,仅仅2008—2010年三年时间,无锡市区直接投入到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环境改造的费用就达到276.69亿元,其中单个项目5亿元以上的达到13个(见表4-5)。
表4-5 2008—2010年无锡市区部分旅游接待设施与旅游景点投入表
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极大地促进了无锡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了无锡旅游城市化的进程。经济因素成为无锡旅游城市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2)区位及交通条件
旅游业是使旅游者空间移动的产业,旅游区位与交通条件不仅决定了旅游城市与旅游客源地的物理距离而且还决定了旅游城市与客源地之间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区位与交通优越的城市,对于旅游者来说,不管是物理还是心理可达性均很高,其亲近度也高[34]。良好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降低了旅游与其他经济联系的距离摩擦系数,有利于旅游者在空间集聚和扩散,从而扩大了旅游影响的范围。
城市区位可以看成城市与客源地相互作用中的相关位置、可达性及相对意义。区位决定了一个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的相对价值、市场规模、旅游发展前景,进而影响其空间竞争力。区位条件包括地理区位、经济区位、旅游区位三个方面。地理环境具有地带性,城市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其地理环境不同,旅游资源也有自身的特征,导致旅游吸引力不同。具有良好经济区位的城市,可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旅游城市发展提供大量资金。另外,经济活跃的城市,可以发展商务旅游、会议旅游、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丰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优越的旅游区位,可通过周边旅游发达的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联合效应,促进本市的旅游发展。旅游区位是指旅游地与其客源地的相关位置、可达性及相对意义。孙根年(2001)将其外延拓展,把区位划分成交通区位、客源区位、资源区位、认知区位四种[35]。良好的区位条件、合理的区位设计能够吸引众多游客,以较低投资换取较高的旅游收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相反,不佳的区位条件、不合理的区位配置则很难吸引较多的游客,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无锡是一座区域性交通纽带城市(见图4-13),它地处沪宁线中段,东距上海110公里,西至南京150公里,无锡还处于我国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北京、上海、广州)和五大国内旅游目的地(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的复合与中心位置,不仅易于引入上述目的地的游客,从交通和通达性和空间距离来看,也极易形成新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的可进入性直接影响其客源吸引范围,进而影响城市的空间竞争能力,交通条件优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大幅度缩短游客的心理距离。
图4-13 无锡区位图
无锡近年来致力于构建“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立体旅游交通体系。完善现代旅游交通运输网络是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体,构建“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立体旅游交通体系。对外交通方面,加快苏南国际机场的建设,完成硕放机场拓建工程一期,增强无锡空港的对内吸引能力和对外辐射能力,航空线路已开通8条,沪宁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形成无锡市一纵二横的铁路布局。开工建设宁杭铁路,进一步增强和扩大无锡市铁路交通的对外辐射能力和范围。已成为沟通长江南北和苏皖浙的重要交通节点。公路交通进一步完善了市域高速公路体系,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和配套停车,建好旅游集散中心、开通通往主要景区的旅游专线(见表4-6)。加快古运河、梁溪河的整治,发展太湖和内河的水上运输,全面提升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按现代旅游观点,制约游客外出旅游的不是到目的地的距离而是时间。无锡发达的交通网络,使游客来无锡旅游均可在短时间内抵达,消除了他们距离上的心理障碍。以无锡为中心,向四周辐射200公里范围内——即苏南、上海、杭州、苏北、浙北、皖南等地的游客来无锡旅游可做到朝发夕归,当日往返。无锡短途旅游的客源人数达5 000万人以上。便利的交通,缩短了旅程的时间,扩大了客源市场的支持量,为无锡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表4-6 历年来无锡城市公共交通状况
(3)城市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影响旅游城市化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城市旅游资源泛指一切能引发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并构成旅游业的生产要素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客观事物与现象。旅游资源具有多元化特征,它既可以是自然风光,也可以是人文景观;既可以是传统与现实的存在,也可以是有意识的再造;既可以是物化资源,也可以是非物化的文化情调与氛围。而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复合性的旅游资源。高知名度、高品位的城市旅游资源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同一区域内,对于大尺度的旅游者来说,拥有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城市对游客有更大的吸引力。城市旅游资源等级决定着城市的吸引力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同一区域内,资源特别优秀的旅游城市在形象上会替代其他城市而成为这个区域的主题形象区域。城市本身具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要素,它们不仅本身各具吸引,更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以整体性为纽带,构成内容丰富、协同发展的城市旅游吸引体系。城市旅游吸引体系主要包括:形象吸引、景观与环境吸引、活动吸引、设施吸引、氛围吸引、服务吸引等。
近年来,无锡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地位,实施城市形象重塑战略,重点营造沿太湖休闲度假旅游带,挖掘历史文化与近现代工商业文化,重塑无锡文化名城,为特色风景旅游城市和著名休闲度假胜地配套建设旅游设施与服务,使城市功能旅游化、休闲化。无锡已成为“山美、水美、城美”的“山水城市”,初步形成了“中国美都,太湖明珠,魅力无锡”的旅游新形象。无锡市拥有全国所有的8种主类、22个亚类、66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各级旅游资源在数量上均属于丰富级。优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别是拥有太湖资源个体支撑和吴文化的深厚底蕴,构成了无锡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丰、品位高的特点。表现在:一是江南水乡、太湖风光、湖鲜水产等自然休闲资源得天独厚,开展山水休闲和滨水度假旅游条件优越;二是吴地文化厚重悠远,极富魅力,尤其是古典园林、古城古镇、运河风情等文化旅游资源品位极高;三是现代城市古今融合,时尚多元,尤其是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有机融合的城市景观、时尚街区与公园场馆疏密有致的休闲空间、康娱设施与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休闲元素,形成了发达地区城市休闲的独特优势;此外,以惠山泥人为代表的工艺美术与物产资源等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特色和开发利用潜力。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城市”等资源完美结合并构成了品种丰富多样的城市旅游资源体系。至2009年底,无锡4A级以上旅游景区已达到9家,其中5A级景区2家(见表4-7)。而且无锡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表现出“临湖靠山”的特点,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无锡中心城市和环太湖地区,旅游资源密集区具有城市、湖泊、山地、文化等要素有机融合,交通可达性高,空间组合优良的特点,利于资源的整合开发和打造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无锡的旅游资源是推动其旅游城市化的基本力量,贯穿于无锡旅游城市化的全过程。
表4-7 无锡2A级以上旅游资源列表
资料来源:根据江苏省旅游统计公报、无锡市政府网整理
(4)旅游市场需求
波特认为,市场需求是一个行业、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要素。旅游需求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渴求满足的一种欲望,是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行为的内在动力。从旅游经济角度看,旅游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具有一定支付能力时,为了满足对旅游活动的欲望,而对旅游产品的需求[36]。对于旅游而言,旅游市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从而大大地影响着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旅游需求规模、需求特征、需求国际化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规模是指旅游市场大小、增长速度以及饱和度。需求规模过小,进入旅游市场的竞争主体少,旅游产业发展缺少驱动力,只有旅游需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推动旅游企业迅速发展,从而推动旅游的整体发展。一般说来,旅游客源市场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旅游产业规模的大小。因财力、时间、距离的影响,旅游者的出游半径不可能无限延伸,总是以居住地为中心,呈现出由近及远的特征。受此影响,近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往往会率先得到开发,使旅游产业的布局和旅游者的出游半径构成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在中小尺度范围内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吴必虎的研究,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内;由旅游中心城市出发的非本市居民的目的地选择范围主要集中在距城市250公里半径范围内。旅游市场范围的分布特征必然对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产生深刻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旅游城市规划中,必须将客源地市场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以便对旅游目的地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5)城市定位
城市的发展定位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无锡的城市定位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无锡的旅游城市化进程。荣德生早在1912年就提出了“开发太湖风景区、建设大型展览馆,要以“秀丽的自然风光,繁盛的商务,提高无锡著名度”的设想。上世纪50年代后期,时任无锡市市长江坚提出把无锡建成东方日内瓦的畅想。在《无锡市市政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即规划)方案》中,初次提出无锡城市性质“是一个轻工业的风景都市”,这也是无锡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定位为“风景都市”。在1978年的《无锡市总体规划》中,将无锡的城市性质定为“轻重兼备,技术先进,以高精尖产品为主的,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和优美的风景旅游区。”而1982年的《无锡市总体规划》中,则将无锡的城市性质定位为“以电子、轻纺、精密机械为主的工业城市、著名的风景游览区。”1993年,吴良镛、陶松龄教授参与指导修订的无锡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定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的交通枢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并把“山水城市”,作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奋斗目标。2001年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将无锡城市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首次提出了定位为“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的概念。2003编制的《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将无锡定位为“以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商务会议(会展)为主导方向,以东南亚为核心客源市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地区的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会展)胜地。”2005年无锡提出了“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理念。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无锡工作时提出了无锡要“建成生态城、旅游和现代服务城、科技城、宜居城”的意见,这也是无锡城市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见表4-8)
新世纪初,无锡提出了旅游三大跨越的目标,即“从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跨越;从旅游大市到旅游强市的跨越;从华东旅游一般观光目的地到国内外著名旅游度假胜地的跨越”,到“十一五”确定的建设“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打造“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的定位,再到今天“建设旅游城”的重大战略部署,无锡这座城市的发展将揭开崭新的一页,无锡旅游也将步入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全新阶段。
表4-8 不同阶段无锡旅游业发展方向与定位
表4-8 续 表
“加快建设旅游城”,是无锡城市的全新定位,又是未来发展的更高目标。这个定位既符合无锡城市的实际,又昭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旅游城”概念的提出是相对整个无锡城市定位而言的,它首先凸显了无锡旅游在整个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即旅游产业发达并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城市已超越了单纯的旅游产品的打造,形成了“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发展态势。“旅游城”的概念还显示了除了社会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城市综合环境优美,旅游设施配套完善这些基本条件之外,还要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强大的国际客源聚集能力,有世界级的著名旅游品牌,并由此产生新的价值理念、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无锡建设旅游城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6)旅游产业政策
制定产业政策是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在一定时期为促进某个产业的发展,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其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近年来,江苏省和无锡先后出台的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标准使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使旅游业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规范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符合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又要符合无锡的实际;既要有利于促进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又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旅游业充满生机与活力,从旅游产业的特征和发展前景看,旅游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的范畴。没有一部产业政策,就形不成一个完善的产业体系,制定相关旅游产业政策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的工作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发展环境建设、产业集群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等三方面的内容。旅游产业政策属于支撑体系。
在大旅游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及旅游开发区政策等一系列旅游政策的引导下,旅游城市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国家户籍的放松,农村人口进入旅游城市及旅游区的数量增加,也会加快旅游城市化的进程,而部分城市为促进城郊或乡村旅游业发展而给予的一些具体政策:如多种优惠税收政策、土地廉价出让政策较好地吸引了旅游投资项目,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口移动和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一个国家的旅游产业政策不但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要素配置、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影响着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国家常常对不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以巨大的财政投入,扶持地方产业的发展。部分具有资源优势的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由此获得率先发展的机会,一大批“旅游扶贫开发区”纷纷建立。同时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鼓励下,我国也建立了众多的“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等,从而影响了中国旅游产业的区域布局。另外,国家为了提高旅游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常常进行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致使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一大批颇具规模的旅游企业往往以城市为中心,形成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实现了产业的集聚,带动着相关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无锡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实施细则》和《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江苏省旅游规划暂行办法》、《江苏省旅行社门市部管理暂行办法》等中央和省级旅游法规,同时加快无锡地方性旅游法规的健全完善工作,并成立专门的旅游行业监督管理单位,严格检查旅游业发展状况。保证旅游业的发展有一个健康、成熟、法制的大环境。认真贯彻执行《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推行《旅游星级饭店划分及评定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评定与划分》、《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标准》、《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旅游汽车服务质量旅游行业标准》等旅游标准,优化城市旅游环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创建优质休闲度假旅游区。此外,还加快制订有关旅游度假区的管理办法及相关旅游休闲度假产业的行业管理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加大旅游监察执法力度。并会同工商、公安、税收、交通等部门,大力治理、整顿旅游市场,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全面推行旅游业标准化管理。建设、土地、文物、环保、文化、体育、宗教、园林、农业、水利等职能部门,都将本部门今后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无锡经济发展的大局及“旅游城”建设角度出发,根据各自的责任与分工,制订了本行业与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各级财政、税收、工商、物价等部门也制定相关政策,为旅游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客观上说国家、地方和无锡的相关旅游产业政策引导(见表4-9),规范了无锡旅游业发展和空间分布,极大地促进了无锡旅游城市化的进程。
表4-9 不同阶段对无锡有影响的旅游文件与法规
表4-9 续 表
4.3.5 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
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是指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驱动旅游城市化进程的主导思想或过程。包括驱动主体的选择、旅游城市化战略的选择、旅游城市化的控制措施等。由于旅游城市个体情况不同,如资源型城市桂林、敦煌,它们的资源吸引是驱动其旅游城市化的主导因素;而一些经济活跃的城市并没有高级别的自然和人文景点,但是旅游人数很多、旅游收入很高,如广州、上海等,其主导驱动因素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点,而是一种经济驱动模式;还有一些城市旅游需求旺盛,但缺乏休闲度假和娱乐的场所,需求推动成为旅游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如深圳;而海南近年来由于国家国际旅游岛政策实施,今后若干年政策因素将成为海南旅游城市化的主导因素;20世纪90年代,大连由于其优美整洁的环境而加快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香港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低关税吸引了大批游客;北京、广州等城市则是多种因素综合驱动其旅游城市化(见表4-10)。
表4-10 几种典型的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
(1)资源驱动型
这种类型的旅游城市化,由于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城市政府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全面,城市环境优良,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催生并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旅游收入对城市财政贡献较大,旅游业是绝对的主导产业,旅游收益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原始动力和极大的财政支持,城市的发展采用的是“旅游立市”模式,旅游业发展是最为重要的城市化动因,这类旅游城市主要是在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下发展起来的,也是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一批旅游城市。旅游者通常选择资源丰度高、品质好、知名度大的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具备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城市凭借其自身优势优先发展旅游业,发展成为旅游城市。大量的城市设施、建筑等都非常重视旅游功能,进而可能成为新的旅游资源,城市因旅游而生,为旅游业服务。从城市空间发展来看,通过对旅游景区的开发,带动城市其他区域的发展。城市化过程中高度重视旅游功能,进而带动其他城市功能的发展。旅游者和外来投资者对城市发展的贡献较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带动了当地更广泛的经济活动,使其从单纯的旅游景点变成整体旅游吸引物,由于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相互作用而逐步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城市在旅游概念的带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这类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旅游业,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如丽江、桂林、黄山等。(见图4-14)
图4-14 资源驱动型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
(2)经济驱动型
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使市民有充裕的资金用来休闲,而城市也不再单纯依赖过去生产场所和工业化设施。旅游服务体系为城市经济提供了较大规模的一系列的高消费服务,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如广州、宁波、深圳等,旅游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在经济因素刺激,由于大量休闲活动的需求,通过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扩散功能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依托城市的规模等级和经济实力,城市主题公园等人造景观发达。同时城市也是整个区域旅游的依托中心。因为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投入,因此,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即使没有旅游资源,同样也可以造出著名的人造景观,形成著名的旅游产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正在走出资源依托型产品的约束,而逐渐向资源脱离型产品方向发展。目前,全球天然赋存的旅游资源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而人造旅游景观则大有迅速增加之势。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在旅游产业布局中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产业布局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人造景观的增加,也表现在对与旅游产业关系密切的交通邮政、金融保险、食品加工、信息通信及旅游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的促进上,这些行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与服务支撑。未来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将会进一步增强,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和物质保证。各地可以不依赖旅游资源,凭借巨大的财力建造各种人造旅游区、景点,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见图4-15)
图4-15 经济驱动型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
(3)需求驱动型
该类城市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是由旅游市场需求启动并发展的,其旅游城市化进程由旅游市场需求的特征、类型,即潜在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出游能力、旅游规模结构等综合性的、多层次因素组成的客源市场条件所决定。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潜在的旅游市场需求是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旅游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旅游市场需求的强力支撑。在经济发达,但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差的地区,各种人造景观、主题公园、民俗村、游乐场等的建设导致旅游城市发展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性降低。深圳等城市属于这种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在部分大城市的市郊,由于经济基础较好,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在旺盛的旅游需求因素刺激和匮乏的旅游资源因素作用下,促成了城市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环城游憩带较为发达。(见图4-16)
(4)政策驱动型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这得益于国家和地方一系列的针对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1981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八项决定),明确提出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式旅游发展道路的方针。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旅游业确定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龙头产业和重点产业加以大力发展。国务院于2001年提出要树立大旅游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扩大旅游发展规模,进一步发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作用。加强部门协同和地区合作,有效整合“行、游、住、食、购、娱”等要素,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都市旅游等,着力改善旅游交通配套条件。增开旅游专列,同时加强旅游专用公路、旅游区(点)停车场和公共汽车站的建设。
图4-16 需求驱动型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
国家和地方的旅游产业政策会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要素配置、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影响着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国家常常对不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以巨大的财政投入,扶持地方产业的发展,部分具有资源优势的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由此获得率先发展的机会。另外,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当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常常进行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致使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一大批颇具规模的旅游企业往往以核心旅游景区为中心,形成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实现产业的集聚,带动着相关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打造“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在此之后,海南省国税局、地税局专门成立税收政策研究小组,积极为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税收环境;海南省工商局开辟“绿色通道”,着力打造海南地方旅游品牌;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推进旅游交通建设:旅游公路建设将成为“十二五”交通建设的重点,交通主管部门将全力编制好全省旅游公路规划,分段推进海南岛沿海观光公路建设,新改建300公里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符合国际服务标准的旅游公路,尽快打通景区(点)之间的“断头路”以及主要宾馆、住宅区与旅游景区的连接线,构建特色突出的环岛滨海景观公路,尽快建成连接高速公路和旅游景区所在市县的四通八达的高等级公路网。其他各职能部门也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海南旅游业发展。自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启动以来,海南对外省资金的吸引力增强,1~6月,全省银行体系资金净流入677.49亿元。海南省旅发委副主任、《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起草组负责人邓小刚表示,海南省初步测算,2010至202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35 200亿元,可以想象国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将大大加快海南旅游城市化的进程。
政策主导型旅游城市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搭建平台,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较高,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城市对旅游产业的依存度较低,旅游业对城市的形象建设、品牌打造、带动客流、资金流、信息流起到重要作用,客观上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宣传了区域的投资发展环境。中心商务游憩区、旅游街区、环城游憩带发展较快。需要注意的是,该类型城市要注重旅游资源的挖掘、旅游品牌的打造,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培育上规模的旅游企业。(见图4-17)
(5)区位与交通驱动型
这类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主要表现在城市所处的区位条件良好,城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采取超常规发展模式推进旅游城市建设。区位条件包括地理区位、经济区位、旅游区位三个方面。具有良好经济区位的城市,可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旅游城市发展提供大量资金。另外,经济活跃的城市,还可以发展商务旅游、会议旅游、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势,丰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优越的旅游区位,可通过周边旅游发达的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联合效应,促进本市的旅游发展。(见图4-18)旅游区位是指旅游地与其客源地的相关位置、可达性及相对意义。孙根年将其外延拓展,把区位划分成交通区位、客源区位、资源区位、认知区位四种[37]。
图4-17 政策驱动型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
图4-18 区位与交通驱动型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
旅游区位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地位、作用以及区域在宏观旅游业开发中的时序、水平、组织和结构等。具有良好区位因子条件的区域往往能够首先获得某一种或几种优势区位因子而得以优先快速发展。良好的区位条件、合理的区位设计能够吸引众多游客,以较低投资换取较高的旅游收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相反,不佳的区位条件、不合理的区位配置则很难吸引较多的游客,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旅游资源有限的城市,凭借其良好的区位,极好的可达性,发展成为区域甚至世界的航运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从而逐步发展成为旅游中心,如香港。
(6)环境驱动型
环境驱动型旅游城市化指环境在旅游城市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绿化、治理、拆迁等手段,对城市进行环境建设,这一方面使政府自由控制的土地面积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而导致城市土地价格不断上涨,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收入的增加使得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城市环境建设中去,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环境的吸引力,使得城市形象提升并形成品牌效应,从而成为对游客的吸引力,而游客的增加、使得政府的收入进一步提高。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见图4-19)
图4-19 环境驱动型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
大连、青岛等属于此类驱动模式。谷成、郭强(2001)通过对大连城市整体形象的调查研究证明了这一点[38]。大连在1999年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后又被定位为“浪漫之都”、“北方明珠”,先后获得联合国环境总署授予的“世界环境500佳”、中国“人居环境奖”、“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园林化城市”等荣誉称号。大连的城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大大改善,市民素质得到提高,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增强,同时社会正气、诚信体系建设也成效显著,城市功能逐渐完善,驱动了大连的旅游城市化进程。
(7)综合驱动型
任何旅游中心城市发展的最佳状态就是综合旅游城市,如前所述能够吸引旅游者才能吸引投资者,良好的生活环境既是旅游者所需要的,也是居住的必要条件。一些综合实力和旅游景点等级均较高的大城市是在良好的城市旅游资源和强大的旅游需求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大多数旅游中心城市同时也往往是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或者交通中心,而多中心定位的城市往往发展成熟、规模较大,人流、物流、信息流交织在一起,成为所在区域的聚集辐射中心。因此,在当今的城市格局中,已经是旅游中心的城市通过不断营销自己以吸引更多外在资源,为旅游中心城市创造条件不断吸引旅游投资和旅游者,以实现城市经济多元化,健全城市产业布局。
4.3.6 无锡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无锡凭借其重要文化、优美的风景旅游资源成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这一阶段,推动无锡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是其自然旅游资源。1987年,“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在无锡大浮乡挂牌成立,从最初的西游记宫到唐城再到三国城、水浒城,形成了一条全国闻名的影视文化旅游带,无锡巧妙地将影视文化与旅游观光相结合,闯出了以“影视基地”为旅游载体,以“影视文化”为促销手段的成功模式。1990年代后期,“影视文化”旅游产品走向成熟期和衰落期。无锡对太湖山水观光旅游产品进行品牌包装和形象促销取得显著成效,“太湖明珠”、“灵山大佛”等精品景点的持续开发使无锡旅游产品得到更新与提升。21世纪以来,在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下,无锡借助其优越的旅游资源、雄厚的经济基础、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及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结合人们对休闲的新需求,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成为这一阶段驱动无锡旅游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由于城市旅游的发展,旅游城市化进程往往是受旅游资源、城市经济、旅游需求、城市环境、区位与交通等多种驱动因素综合影响,但是如何定量判断某一城市旅游城市化过程中的各驱动因素的作用大小,并从中确定旅游城市化的驱动模式,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唐承财等(2007)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构建了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39]。本文借鉴其研究,尝试构建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型判别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无锡实际情况,对无锡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进行判别。
(1)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的判别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指标体系是判断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的前提,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反映旅游城市化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并按照相关原则构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来确定指标及其权重值。
①指标选取的原则
在指标选取上,主要按照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系统性原则。旅游城市化本身是由城市系统与旅游系统及其他系统共同组成,应以系统的方法分析确定旅游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指标;第二,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客观体现旅游城市化发展的科学内涵;第三,层次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要层次清晰,逻辑关系明确,从而使各判别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既要全面体现核心判别指标,又要兼顾辅助评价指标,以保证判别指标的合理性和代表性。第四,可操作性原则。指标须易于得到,含义科学准确,数据收集和测定方便、标准规范,既能反映指标体系的定量结果,又能说明判别指标体系的定性状况,从而保证判别指标体系的简易性和实施性。
②旅游城市化动力模型判别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的判别是否准确科学,判别指标的选取极为关键。遵照以上指标选取原则,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涉及旅游城市化的各驱动指标综合考虑,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对动力模型的判别指标进行分析,构建出旅游城市化动力模型的判别指标体系及其层次结构模型(图4-20)。
图4-20 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指标体系
③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旅游城市化层次结构模型图,旅游城市化动力模型判别指标体系共分为四层。A层为目标层:以“旅游城市化发展动力模型的判别”作为总目标;B层为综合评价层:将旅游城市化动力分为两大类,通过专家咨询,选取主导动力、辅助动力作为综合评价因素;C层为因素评价层。确定城市旅游资源、城市经济、城市旅游需求三个主导动力因素和城市环境、旅游服务与基础设施、区位交通与旅游政策法规三个辅助动力因素构成因素评价层;D层为指标评价层:针对因素评价指标,综合选取34个指标作具体评价。
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后,采用AHP方法与德尔菲法共同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首先制定问卷的内容,然后采用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进行权重值的调查。邀请高等学校的旅游、城市、地理等相关专家40人,并向其发出征询问答卷。回收问卷后,通过计算机处理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层次总排序,得到各因素权重值(表4-11),经一致性检验,CR≤0.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其中B层与C层权重之积为C层占总驱动力的比重,其结果构成理想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型。
表4-11 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型指标权重
表4-11 续 表
(2)指标评价层指标等级划分与分值标准
对指标评价层指标等级进行划分,以便于旅游城市化动力进行定量化,将评价等级分为五个等级,然后分别赋予100~81、80~61、60~41、40~21、20~0五个等级的分值。5个等级的划分是通过参照相关国际与国家标准,结合部分专家建议综合确定。建立判别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指标模糊评分表。(见表4-12)
表4-12 旅游城市化动力模型判别指标模糊评分表
表4-12 续 表
聘请专家(包括地理、旅游、城市等领域)、当地城市居民与游客,根据所确定的五个等级对指标评价层(D层)中各指标的分值进行模糊评价。其中定性指标的分值,由专家、当地居民与游客共同参与综合确定,专家所得分值占总分值的50%,当地居民与游客各占25%;定量指标分值由专家依据城市最新统计数据进行打分,以得分均值大小进行确定。最后算出旅游城市化发展动力的总分值及其构成。依据因素评价层的各动力因素综合得分值大小与理想得分值进行比较,综合判别旅游城市化发展驱动模式。
表4-13 无锡旅游城市化动力模型判别指标模糊评分表
(3)实证判别无锡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
采取上述旅游城市化发展驱动模型判断指标体系对无锡进行判断分析。聘请从事地理、旅游、城市等方面研究工作的专家30名、当地居民、游客各10位,根据所确定的记分标准和无锡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无锡相关指标评价层的各指标进行模糊打分。经计算,得到无锡D层评价层分值,再根据各权重,计算出各评价层的得分(见表4-13),并算出最终总得分为80.61分。并将其与理想旅游城市进行对比(其中B层与C层权重之积为C层占总驱动力的比重,其结果构成理想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型)。与综合型驱动型理想旅游城市化驱动力模型相比较,无锡各主要指标均较接近,但各指标与理想旅游城市化模式相比较,各指标都略有差距,说明无锡旅游城市化过程中,旅游资源、城市经济、旅游需求、城市环境、旅游服务与基础设施及区位交通均对无锡旅游城市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无锡旅游城市化的驱动模式属于典型的综合驱动模式。(见图4-21)。
图4-21 无锡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与理想旅游城市驱动模式比较
4.4 本章小结
本章在借鉴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首先对旅游城市化的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城市化的空间构成要素的成长在不同的旅游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空间形式。旅游需求、旅游交通、旅游政策、城市旅游竞合是影响旅游城市化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在系统分析无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旅游发展过程后,认为无锡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1966年是无锡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空间上表现为旅游中心地形式;1966—1978年为停滞阶段,空间上与起步阶段相比没有大的变化;1978—1999年为无锡旅游业的大发展阶段,空间上表现为多节点集聚阶段,旅游区开始形成;2000—2009年为巩固与提升阶段,空间上表现为“点-轴-面”的板块空间结构,环太湖旅游带、中山路-古运河轴为主体的旅游板块空间形成。并通过无锡现在实施的旅游项目分析得出,随着“五大历史街区、八大博览园”的建设,无锡的旅游景区将更加锲入到城市空间,旅游空间布局也更为科学。
在对几种典型的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对无锡的旅游城市化驱动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无锡的旅游城市化是由无锡的旅游资源、城市经济、旅游需求、城市环境、旅游服务与基础设施、区位、政策等要素综合驱动的。
【注释】
[1]李志飞.湖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2):125-128.
[2]汪德根,等.基于点—轴理论的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5,25(6):904-909.
[3]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116-125.
[4]Knox P L.Urbanization: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Geography.Engle wood Cliffs.N J,1994.
[5]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116-125.
[6]Knox P L.Urbanization: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Geography.Engle wood Cliffs.N J,1994.
[7]Pearce D G.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urban tourism research,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4):926-946.
[8]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3):82-87.
[9]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21-25.
[10]石龙.旅游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493-497.
[11]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2]王小侠,刘杰.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初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29):47-49.
[13]无锡商报2008年12月2日.
[14]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7-120.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M].现代汉语词典,2002:523.
[16]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7-120.
[17]顾朝林,赵晓斌.中国区域开发模式的选择[J].地理研究,1995(4):8-22.
[18]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9]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J].经济评论,1998(5):56-61.
[20]段杰,李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景[J].经济地理,1999(6):79-83.
[21]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2):9-14.
[22]沈道齐,崔功毫.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J].人文地理,1990,45(6):163-168.
[23]许学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与城市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24]辜胜阻.二元城镇化战略与对策[J].人口研究,1991(5):34-40.
[25]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477.
[26]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3):193-206.
[27]陈柳钦.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理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5):9-15.
[28]袁海.包含制度因素的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2):52-56.
[29]王明浩,王勇.京津冀地区城市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2):5-10.
[30]李随成,等.城市发展动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53-56.
[31]孙宏霞,等.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的对策研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6):60-63.
[32]张永丽,柳建平.试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J].生产力研究,2004(1):54-55.
[33]龚伟.国内城市旅游驱动机制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375-379.
[34]侯志强.旅游城市经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5]孙根年.论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人文地理,2001(4):1-5.
[36]谢雨萍,关俊利.生态农业旅游能值分析理论初探[J].旅游论坛,2008,1(6):315-321.
[37]孙根年.论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人文地理,2001(4):1-5.
[38]谷成,郭强.大连城市旅游形象的CIS战略[J].经济地理,2001(7):509-512.
[39]唐承财,钟全林,等.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判别[J].经济地理,2007(6):1030-10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