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城市化演变机制及其影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旅游城市化演变机制及其影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人类对城市的关注前所未有[1]。1.1.2研究意义本研究以无锡作为研究案例,系统探讨无锡旅游城市化的特征、空间演变机制、驱动模式,并尝试通过运用GIS遥感技术与方法对无锡旅游城市化典型区域马山做定量分析。对构建城市与旅游业和谐发展的旅游机制,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旅

旅游城市化演变机制及其影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人类对城市的关注前所未有[1]吴良镛,2000)。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城市环境的全面改进及城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旅游功能日趋完善。人们在遍游名川大山之后,发现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可以“旅游”的地方[2](朱竑等,2006)。在国内旅游市场,不论是旅游产品的销售,还是具体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多以城市为最主要的活动地。同时,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评比等活动的开展,都使城市走到旅游发展的前台。改革开放30余年来,在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因为对各地区域文化的漠视和对城市历史文脉继承的不重视,导致形象越来越雷同,可识别性越来越差[3](朱小雷,2002)。城市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对旅游发展形成不利影响。因而,在旅游向城市集中的旅游城市化背景条件下,探讨城市如何更好地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好配合和准备工作,就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在注重城市基本功能的同时,旅游游憩功能也逐步完善。城市特有的综合服务设施和游憩功能,在客观上具备了深度发挥旅游功能的条件和可能。同时,伴随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评比活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运动、城市遗产的保护开发、城市节事活动举办等,城市走到旅游发展的前台。城市不仅成为旅游主要客源地,而且也成为旅游的主要目的地,越来越多的旅游活动发生或集中于城市,旅游的“城市化”倾向成为一种必然和趋势[4](王旭科,2008)。

90年代以来,旅游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国家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全国相继有28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来发展,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国家再次提出了积极发展旅游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之间的相关性比第二产业更高。美国1870—1970年间,城市化水平与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和0.970,日本1920—1970年上述相关系数分别为0.606和0.929,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样符合此规律[5](路永忠等,2005)。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大生产驱动经济的城市发展模式从整体上来看已经弱化。消费经济的发展使得大众享乐消费兴起,加剧了城市之间的竞争。在消费经济时代城市本身及其文化表征已成为一种可以生产并进行交换的商品。城市必须营销自己,通过竞争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旅游成为城市竞争胜出的重要标准之一[6](许学强等,2007)。1998年以来,第三产业开始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支撑产业[7](杨治,杜朝晖,2000)。旅游业在大多数城市中已成为一个基本产业,而且在旅游功能占主导地位的旅游城市,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共识,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已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8](倪鹏飞等,2004)。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报告认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旅游业作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地位不会改变。未来20年,旅游业仍将是世界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与此同时,旅游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东西方众多学者们的关注。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发展动力,其作用越来越明显。20世纪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旅游城市化现象逐渐凸现。在我国,随着旅游业不断快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城市化的一种重要动力,旅游城市化逐渐成为我国多元城市化道路的一种模式。由于旅游开发,部分旅游产业要素在旅游景区附近集聚,出现景区城市化现象,如我国的张家界、武陵源景区。还有部分城市城郊结合部和城市内部景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大力开发旅游业,旅游交通进一步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旅游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强,从事旅游和三产服务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多,旅游开发催动了城市化的进程。部分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如黄山、桂林等,由于市内其他产业相对较弱,政府收入和居民就业主要依托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的发展基本上由旅游业的发展而驱动。城市化的进程与旅游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旅游在城市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

无论是城市旅游功能的增强还是旅游驱动城市化不断发展,都说明城市化进程与旅游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且这种相互作用与影响越来越明显,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如何,旅游如何促进城市化进程,旅游城市化、商业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出现了如以城市开发代替旅游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重商业经济轻生态文化等一系列问题。

1.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无锡作为研究案例,系统探讨无锡旅游城市化的特征、空间演变机制、驱动模式,并尝试通过运用GIS遥感技术与方法对无锡旅游城市化典型区域马山做定量分析。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表现在:

(1)选择旅游城市化较为典型的无锡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无锡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旅游发达城市,其旅游活动对区域城市化发展有相当的推动作用并表现出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化特征。通过对该区域的研究,能够较好地促进城市化发展的理论体系

(2)以往的旅游城市化研究,较多地运用诠释与描述语言来定性,定量研究和数学方法运用不够,更是缺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的结合,本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地的选择,借助GIS空间技术及获取的遥感影像,运用ERDAS、Arcview等软件进行解译处理,定量地分析了无锡马山旅游城市化的空间演变过程。在研究方法上是一个新的尝试,拓展了旅游空间演变研究的思路。

(3)通过对比分析旅游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驱动模式,分析不同类型旅游城市化路径,为我国的城市与旅游发展战略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对构建城市与旅游业和谐发展的旅游机制,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通过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地防止旅游城市化过程中的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以及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力求建立更为科学的旅游城市化发展与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模式,为分析与调控旅游城市化水平,科学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从而进一步丰富城市科学与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内涵。

(5)通过对典型案例地的选择与研究,探讨在旅游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规避由此而引发的负面影响和风险,从而对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对其他类似的旅游城市化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丰富了旅游城市化的研究内容。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旅游城市化的背景与理论基础

在对所能获得的国内外有关旅游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论著和国内旅游城市化典型区域无锡进行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总结旅游城市化的背景、现状与特征,探讨旅游城市化的概念体系与相关理论基础。

(2)旅游城市化的特征、动力机制、驱动模式

在对无锡旅游城市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无锡旅游城市化的特征,对不同类型旅游地的旅游城市化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探讨了旅游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旅游城市化的空间形态和演进特征。对旅游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旅游开发与城市化发展良性互动模式,从而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牌。

(3)旅游城市化空间演变规律

运用ERDAS、Arcgis、Arcview等软件对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进行处理,提取相关景观要素,通过对其空间景观要素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旅游城市化的空间演变过程并分析其演变规律。

(4)旅游城市化影响的优化与调控

对无锡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正面效应、负面影响、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无锡旅游城市化思路。通过对典型案例地的实证研究,分析其旅游城市化过程中合理的旅游城市化发展路径,从政策、规划、空间结构、产业业态、管理保障等层面,探索城市化与旅游业和谐发展的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旅游城市化调控与优化措施。

1.2.2 研究方法

论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地调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面上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广泛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以GIS技术为支撑,运用时间序列方法、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进行旅游城市化地区的空间结构分析及优化研究,探讨旅游城市化演化规律及其与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发展的内在关系,从而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对策。

(1)GIS遥感技术

通过所获取研究区几个主要历史时期的Landsat和Alos遥感影像,运用ERDAS、Arcgis、Arcview等软件对研究区域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进行不同时空的旅游城市化空间、类型、特征比较验证。

(2)文献分析法

收集并认真细致地梳理与归纳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的收集、分析、整理大量与旅游城市化、研究对象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Elsevier SDOS数据库百度(http://www.baidu.com)等数据库和网站。同时获取了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旅游规划资料,这项工作为本文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动态的把握以及实证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

重视研究资料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实地调查收集相关研究材料。实地调研工作是在导师的相关科研课题和本人主持省级相关课题支持下进行的。先后十多次到研究区域进行了现场实地调查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调查主要是针对研究区域的旅游接待情况、旅游接待设施、旅游交通、旅游景点分布、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对周边地区及城市的考察等。同时还进行了居民访谈,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思路

第1章为绪论,主要是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及相关基本概念等。

第2章为本文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从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类型、特征、动力、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分析。

第3章是无锡旅游城市化的相关分析。主要是研究范围的界定和介绍研究区域的基本概况、无锡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无锡旅游城市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第4章为无锡市旅游区的空间格局分析。首先从城市旅游空间的成长要素入手,分析其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再结合无锡的实际情况,对其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动力机制、演进机制、驱动模式、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5章对无锡旅游城市化的典型区域马山进行了分析,运用所获取的1994年、2001年、2006年、2009年四期GIS遥感影像,运用ERDAS、Arcview等软件解译、处理的基础上,对马山的旅游城市化现象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定量化分析。

第6章为无锡旅游城市化的负面影响及调控分析。在对无锡旅游城市化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无锡旅游城市化过程中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提出了调控与优化措施。

第7章为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本研究中创新与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1.3.2 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论文研究框架

1.4 相关基本概念

1.4.1 城市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纷繁复杂的城市化理论、林林总总的城市化研究成果,使城市化概念显得模糊不清(见表1-1),即使同一学科的不同学者对城市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9](顾朝林等,2008)。顾朝林等(2002)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是指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导致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镇聚集,同时又在聚集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向周围扩散,并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演化的前提下衍生崭新的空间形态和地理景观[10]

表1-1 国内城市化概念比较[11]

国外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见表1-2)。H.T.Eidridge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断发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随即停止(于洪俊、宁越敏,1983)[12]。兰帕德(Lampard,1964)、麦基(McGee,1971)、弗里德曼沃尔夫(2004)等人通过综合分析的方法,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的缩影,是物质、空间、体制、经济、人口以及社会特征的一种多维现象的反映(阎小培,1994)[13]。日本森川洋(1989)认为,城市化主要指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化的过程,反映在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成区扩展,景观、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等的城市环境的形成。英国Pacione(2003)认为,城市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增加;第二,城市增长,城市和镇的人口增加;第三,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生活的社会和行为特征在整个社会的扩展。J.L.Berry(1973)在其代表作《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多元化道路》中指出:尽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各不相同,并产生了多样化的后果[14]

表1-2 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定义[15]

和城市的概念一样,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城市化的理解也各有千秋。经济学家强调城市产业重新组合的过程,认为城市化是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社会学家指出,城市化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的转化。由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和社会所有制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虽然与城市的产生同时出现,但从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的性质、规模、数量、内容、形态在工业革命前后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概念指现代城市化,即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聚集过程。随着信息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城市化在新的经济时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有的学者将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城市化的概念表述为:城市化是在特定地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它既有包含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集中过程以及乡村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即“显性城市化”,而且还蕴涵着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在农村的地域中扩散过程,以及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分化和组合,即“隐性城市化”(张敦富等,2000)[16]。实际上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还是新经济意义上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都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现象,城市化的本质应该理解为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结构的转换和重组过程,以及城市要素和城市经济关系的创造和扩散过程,即以非农业生产劳动为立体形式的价值创造过程和生活方式的创造和扩散过程。

城市化率(也称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指标、城市化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程度的主要指标,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当然,城市人口占比的提高只是城市化内容的一个方面,甚至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现象。学者普遍认为城市化率指标体系应包括:总人口、地方财政年度支出额、批发销售额、住宅建筑面积、储蓄额、电话普及率等等指标。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城市化率评估体系应该包括9个要素:①城市人口比重;②适龄人口中学生的入学率;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④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⑤城市人均道路铺装度;⑥城市用水普及率;⑦城市人均住房面积;⑧城市万人拥有的医生数;⑨城市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张耕田,1998)[17]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从新中国成立初到1978年期间,我国城市发展政策波动较大,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城镇化才得到持续、迅速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80年世界城市化率平均为40%。而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20%,仅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从1949年到200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0.64%增长到42.99%,特别是从1990年之后,保持了每年3%以上的增长率,进入了一个以动力划分的新阶段[18](宁越敏,1998)。与此同时,各种“城市病”全面萌发,2004年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撰文指出,中国城市面临过度蔓延、城市个性特色、交通拥堵、房地产泡沫、城市安全、城市环境六大危机[19]。(仇保兴,2004)

1999年《北京宪章》指出,20世纪的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大发展”和“大破坏”,提出以“可持续的发展观”重构城市的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城市以及城市化的问题[20]。21世纪的城市化问题,仍然处于焦点之中,尽管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2007年达到了45%(见图1-2),但仍然比同年世界平均水平低很多。中国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仍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化仍然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及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下,第三产业越来越显示出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巨大推动力。

图1-2 1978—2007年我国三十年来城市化状况

1.4.2 城市旅游(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旅游成了一种新型的大众型旅游产品,城市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旅游功能也日益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城市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从旅游经济总量的占有率来看,已成为当代旅游业的主体。国内的城市旅游进入90年代以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城市已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Page,1995)[21]斯坦菲尔德(Stansfield C,1964)最早在旅游研究中提及城市旅游业的重要性,他在著作《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中首次阐述了旅游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城市旅游[22]。它的兴起源于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制造业长期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在创新城市经济过程中,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型产业良好的产业特性(如劳动密集型、复合产业)和符合消费时代需求(休闲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推动了城市中心区的复兴[23]。著名城市研究专家霍尔(Hall P.1970)曾经预言,20世纪最后30年,对于欧洲主要的首都城市和众多的历史小城镇,最大的转变是大旅游时代的来临。到了19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城市旅游的重要性,从此在城市旅游吸引力(Boris V,1984;Myriam,1986)、城市节事旅游(Maurice,1994)、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城市遗产旅游(Kevin,1996;Chang,1996;Sidnevy,1999)、城市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Nina S,1996;Jeremy,1996;Barry,1997;Bertram,1998)、城市旅游地的市场营销(Bill,1996)以及城市旅游的理论研究(Doglas G,2001)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24]。国内学者对城市旅游方面的研究也在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形象(徐菲菲等[25],2005)与城市旅游竞争力(周常春[26],2005)方面。而对于城市旅游驱动力方面则相对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和驱动机制(彭华[27],1999;陈朝隆[28],2005)、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方面(龙江智等[29],2005)。王旭科等[30](2007)研究了城市通过把“更名”作为塑造和传播城市旅游形象提上议事日程,形成了特有的服务于城市旅游的城市更名现象。

目前“城市旅游”尚无公认的定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简单地说,城市旅游就是指以城市作为旅游吸引物招徕游客的一种旅游活动。有学者认为城市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新现象,是发生在城市的各种游憩活动及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以城市为旅游吸引物招徕游客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还有学者认为城市旅游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旅游活动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不论何种吸引或动机驱使,旅游者在目的地城市或中心城市从事旅游活动或消费活动,都是其对城市旅游的客观需求。城市旅游就是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一般包括游览市容、市貌及其特色景观,进行商务、业务、购物等活动,参加游乐场主题公园等娱乐场所的各种娱乐活动等等[31](俞晟,2003)。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旅游业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充。此外,不同城市又各具特色,千差万别,城市中可产生吸引力的内容也广泛而复杂,因而城市旅游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并且在不断的丰富与变化之中。从广义上说,城市旅游就是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它既包括了城市建成区的旅游活动,也包括了城市郊区的旅游活动。城市文明程度越高,城市就越有吸引力,城市旅游业就越昌盛。狭义上说,城市旅游实质指的是城市旅游产业,是城市重要的产业形态,是一个经济系统。城市旅游产业在城市产业中的地位有多种类型,依据其发展状态、规模,有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形象产业、优化产业、休闲产业等多种类型定位[32](王旭科,2007)。不管城市旅游如何定义,其实质是对都市文明的向往与追求。

城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城市旅游具有不同于传统旅游的特性:①城市旅游吸引力的整体性。城市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其吸引力不同于风景区以某一方面的资源优势为主要吸引要素,而是来自于整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形成的综合吸引力。②城市旅游产品的多元性。作为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城市的内涵极其丰富,这就导致了城市旅游不同于主题相对单一的度假、观光等旅游,而在旅游产品和旅游功能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之外,城市还可满足多种旅游需求,提供包括商务、购物、会议、展览、度假、节庆、修学、美食、生态等方面的多种复合型旅游产品。③城市旅游建设的统一性。城市旅游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客体的统一性,即作为城市旅游对象的旅游城市既是城市旅游的目的地,又是其他旅游城市的重要客源产出地,是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统一。二是城市旅游设施和城市公共设施的统一性,对城市而言,其旅游和居民服务产品及空间有区别,但更多的是统一,许多旅游设施和空间既为旅游者服务,同时也为本地居民提供服务。④城市旅游发展的依附性。城市旅游是在城市有一定发展基础上的产物,一方面城市遗留资源和城市建设成就与风貌就是旅游资源与产品,另一方面城市旅游的运作是建立在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前提上,因而,城市旅游的发展以城市的存在与有机更新为条件。这说明城市旅游发展要大力借鉴城市发展的力量。

作为从“城市旅游”的研究中细化而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都市旅游”又不完全等同于“城市旅游”。都市是指在城市体系中具有区位优势的那些工业化、商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地”大城市。在我国,直辖市、各省会城市以及近年来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起来具有副省级以上级别的少数城市都属于都市。因此,都市有着一般城市所不具有的旅游资源,同时,其所发挥的作用也远比一般城市大得多。对“都市旅游”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城市旅游研究。斯坦斯菲尔德(C.A.Stansfield,1964)首次提出都市旅游的概念。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都市旅游的重要性,但都市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都市不只是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成为旅游活动中心。我国“都市旅游”的概念是上海最早提出来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从这一城市特点出发,1997年上海市提出:“上海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应该是都市型旅游;上海旅游发展的特色,应该是融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商业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并具体指出形成上海都市型旅游特色的方向:“一要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和经济中心城市资源的优势,二要充分发挥城市新景观的作用,三要充分发挥城市的综合功能”。这些见解冲破了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问题的传统认识和狭隘理解,拓展了上海发展旅游业的视野,释放了城市蕴含着的巨大旅游资源潜力,使城市旅游有机地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从而推动旅游业向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

城市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综合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理论领域城市旅游研究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城市旅游已经成为当代旅游活动的主体,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也因此被誉为“托起旅游大厦的脊梁”(高维忠,2002)。目前,国内城市旅游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以城市旅游的开发规划与建设研究居多,从长远与深度发展看,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将是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研究的基础,是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1.4.3 旅游城市化

目前,国内外对旅游城市化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中。1991年,Mullins最早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33],随后在其系列研究中又对休闲城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劳动力定位、新城市化形式的出现和发展以及阶级关系与旅游城市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34][35](Mullins,1992、1993)。旅游城市化被认为是后现代城市的具体表现之一[36](Hannigan,1995)。美国一些大都市区域发展严重依赖旅游业的现象被学者称为旅游城市化[37](Gladstone,1998)。此后一些学者主要侧重于探讨和建立旅游城市化的概念体系,确立本国的旅游城市化地域,或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地分析探讨旅游城市化的特征、类型和影响,不断丰富旅游城市化研究内容。国内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主要围绕旅游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负面影响及对策、旅游目的地的“过度商业化”或“过分商业化”、政府的干预与旅游城市化(保继刚,2004)、目的地文化或者仪式的商品化以及商品化背后的原真性、商业化控制(陆林,2005)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国内对旅游城市化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1999年首度出现“旅游城市化”概念[38](古诗韵,保继刚,1999)。在探讨旅游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时,黄震方等(2000)指出: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政策的导向,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39]。而旅游城市化进程中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间存在的问题,旅游城市化作为城市化的一种模式,“商业游憩区”作为旅游城市化的倾向,它们的形成过程,动力机制及空间结构,以及旅游城市化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旅游城市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等方面的研究都是近来被关注的焦点[40][41][42]。此外,旅游城市化还被认为是对旅游者目的地的选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和提高成熟期旅游目的地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之一[43]。总体来看,关于旅游城市化的研究,从概念引进和阐述、现象描述、问题提出、宏观机制的剖析等方面,尽管代表性、典型性兼具的实证研究还未见到,但已经有一些基本的成果。

城市作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是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近代城市化被旅游界认为是旅行向旅游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44]。在旅游诞生之初,城市与旅游的发展并不同步,但相互影响(见图1-3)。而到了今天,可以说它们几乎是同步的。城市旅游是旅游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而旅游城市化则是城市旅游也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都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旅游城市“化”是一种现象和过程。而城市旅游“化”则是一种希望和理想目标。如果一个城市受游客欢迎和喜爱,它一定也是被当地人热爱的城市。城市旅游化是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必然要求。它是城市主动迎合旅游业发展,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向旅游发展的需求倾斜、充分发挥城市在整个旅游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演变过程和变化趋势[45](朱竑等,2006)。

图1-3 旅游城市化和城市旅游化关系示意图

转引自:朱竑等,2006

【注释】

[1]吴良镛.城市世纪、城市问题、城市规划与市长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0(4):17-21.

[2]朱竑,贾莲莲.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J].经济地理,2006(1):150-155.

[3]朱小雷.一种地域性城市设计的研究思路[J].城市规划,2002,26(9):72-76.

[4]王旭科.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8.

[5]路永忠,陈波翀.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5(4):506-510.

[6]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杨治,杜朝晖.经济结构的进化与城市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6):82-88.

[8]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24-349.

[9]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0]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1]何念如,吴煜.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3]转引自:阎小培,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学[J].经济地理,1994(4):43-50.

[14]转引自: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5]何念如,吴煜.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6]张敦富,等.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分工问题研究[J].长江论坛,2000(6):16-19.

[17]张耕田.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J].城市问题,1998(1):6-9.

[18]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477.

[19]仇保兴.中国城市面对未来的六大危机[J].城市开发,2004(4):23-27.

[20]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宪章,1995.

[21]Page S.Urban tourism.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1995:1-18.

[22]Stansfield C A.A note on the urban-non-urban imbalance in American recreational research.Tourist Review,1964.

[23]郑嬗婷,陆林,章锦河,等.近十年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6(7):686-691.

[24]转引自:唐承财,钟全林,等.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判别[J].经济地理,2007(6):1030-1033.

[25]徐菲菲,谷凯,万绪才,等.地理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3):93-96.

[26]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8-83.

[27]彭华.汕头城市旅游持续发展驱动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75-81.

[28]陈朝隆.城市旅游的特殊性分析[J].热带地理,2005,25(2):133-137.

[29]龙江智,保继刚.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 (1):42-46.

[30]王旭科,赵黎明.服务于城市旅游的城市更名及方法[J].城市问题,2007(10):52-55.

[31]俞晟.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18.

[32]王旭科.地位相殊、着力相异:区域旅游产业地位的分析[J].旅游学刊,2007(12):6-7.

[33]Mullins P.Tourism urban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15 (3):326-342.

[34]Mullins P.Cities for pleasure:the emergence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Australia.Built Environment,1992,18(3):187-198.

[35]Mullins P.Identifying the social forces shaping tourism urbanization.Paper given at the New Urban and Regional Hierarchy.Con-fere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1992:23-25.

[36]Hannigan J A.The postmodern city:a new urbanization.Current Sociology,1995,43(1):151-205.

[37]Gladstone D L.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Urban Affairs Review,1998,33(1):3-27.

[38]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2):15-20.

[39]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160-165.

[40]黄震方.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化现象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探析——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5):53-57.

[41]侯国林,黄震方,赵志霞.城市商业游憩区的形成及其空间结构分析[J].人文地理,2002,17(5):12-16.

[42]池雄标.政府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定位[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5):18-21.

[43]卞显红.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6):83-88.

[44]王冬萍,阎顺.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5):118-122.

[45]朱竑,贾莲莲.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J].经济地理,2006(1):150-1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