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福建沿海地区农村工业化程度较低,商品经济与社会分工不发达,非农产业就业岗位不充分,农民从土地上、农业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非农产业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的时间较短,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稳定、比较成熟的程度,带有一定的过渡性,仍处于分化的初级阶段,许多新的社会角色尚未凝固,各种社会角色的内涵仍在变化。因此,处于转型期的福建沿海地区农民阶层的分化具有以下特征:
一、农民中各个阶层几乎都分化得不完全,即仍未真正脱离农村
从制度上来说,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刚性制约,建国后,几十年的户籍制度极大地束缚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式的职业流动增加了农民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农民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在很多地域、行业间流动,然而无论走到哪里,他们中绝大部分的户籍都仍在原地,仍保留着自己的一份土地和集体产权,不同程度上还与“母体”有一定的联系。“从心理上来说,身份制也在无形地制约着农民,处于不同地域或从事不同行业的农民出身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农民性,并未割断与母体的联系”。[2]因此,农民阶层的分化只是浅层次上的表面分化和简单意义上的职业分化,还没有最终稳定成型。
二、农民各阶层分化仍处于动态之中,阶层分化边界不固定
福建沿海地区农村结构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农民的社会流动性很大。目前,农村正处于一个开放、流动的状态,存在着不断的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和结构流动。各阶层人员的分布不停地发生变化,农民在各个阶层之间可以自由流动,进入与退出某个阶层的主要因素在于他们的机会与能力。而且,一个农民可以同时进入几个阶层,拥有几个阶层的多重身份,既可以是一个集体企业的管理者,也可以是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者和村干部。“农民的这种阶层开放性和多重性,使农民的各个阶层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各个阶层的边界不固定,农民对自己暂时所处的阶层没有太多的认同感,阶层意识薄弱,这就削弱了各个阶层的凝聚力,弱化了个人对阶层和阶层冲突的参与程度。”[3]这种阶层边缘的模糊性使他们对自己所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没有太多的认识,难以取得一致性的心理与行为要求。(www.xing528.com)
三、农民的分化行业不平衡与区域不平衡
以职业分化为特征的农民阶层分化多集中在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个体户等这些劳动密集型阶层,而科技文化技术密集型阶层分化比例偏低。粗放型的劳动力结构不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这既是目前农民阶层分化中存在的不足,也是以后要加速农民阶层分化的一个障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素质低的农民必定要被市场大幅度地淘汰,这在客观上给农民一定的压力,从而使他们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由文化素质低的阶层上移到文化素质高的阶层。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也与经济开放程度、非农产业发展程度等因素紧密相连。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社会阶层结构越是简单,越具有传统社会的特点,农业劳动者阶层的规模越大;而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社会阶层结构越是复杂,越具有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农业劳动者阶层的规模越小。在相同的政策背景下,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程度也不相同。从福建沿海地区的经济地带可以明显地看出,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符。
四、农民各阶层之间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以及财富差距日益拉大
由于农业效益较低,加上农民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导致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一般很低,其货币收入以及家庭资产的平均水平在农村也是最低的。农民工和雇工阶层的文化、技术水平总体上比农业劳动者高,经济收入在农村居中等偏上。农民知识分子的收入、地位与声望,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村庄差别很大,一般与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农民个体户经济收入在农村居中等偏上。私营企业主大多数文化素质较高、社会阅历丰富、有技术、懂管理,因此,他们的收入很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在农村中最高,但他们的政治地位、社会声望往往与经济地位不相称。总的来说,乡镇企业管理者在政治地位、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方面都比较高。农村管理者的地位与收入水平在不同社区差别很大,一个基本的趋势是集体经济水平越高,他们的地位与收入水平就越高,权威性就越大。这些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会引起中低收入阶层心理的不平衡,从而增加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过渡性的特征基本上反映了转型时期福建沿海地区农民的阶层结构,反映了福建沿海地区农村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现状。了解和归纳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当前农村社会各阶层体育现状的社会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