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强调: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他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按照上述精神,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有如下观点: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强调发展,没有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发展观实际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李兴山教授提出,一个完整的发展观,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第一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宗旨和目的;第三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方式和手段。我们党所提出的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论断,侧重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集中地阐述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分析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他认为应把握好三个要点:第一,这个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发展,而且强调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二,这个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一切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发展;第三,这个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强调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曾培炎概括为五个方面:其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其二,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其三,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其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其五,实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还有学者从不同角度理解其本质,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从发展的概念而言,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二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四是从发展的主要对象而言,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五是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六是从发展动力而言,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七是从发展的效果而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八是从发展的趋势而言,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胡鞍钢教授认为,我国经济的高增长,部分是靠资本投入、消耗资源来驱动的。作为发展的一个指标,我们应该关注GDP。但是如果过分强调GDP,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这就存在很大问题。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说:“把GDP的增长等同于发展,存在3个缺陷:一是不能反映人民群众多方面需要的满足程度、不能反映以人为本的要求。二是不能反映追求GDP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环境代价。三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会造成经济、社会出现不协调、不平衡的情况。对此,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陆学艺指出:“经济社会的不协调表现为:其一,经济发展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其二,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其三,社会管理相对滞后,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莫大损失。其四,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但是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按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运行。运行成本很高,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也有学者提出,对片面追求GDP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注意,但也不能由此而否定GDP,放弃GDP。要看到这里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抓GDP而忽略了社会生活其他指标,也不能为了强调科学发展观而放弃抓GDP。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如下的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如何理解其内涵进行了解读。(www.xing528.com)
韩振峰认为应该从十个方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一是从其本质属性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战略思想;二是从其内容属性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三是从其方法属性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思想方法;四是从其理论属性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重要思想;五是从其现实属性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六是从其外延属性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七是从其关系属性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八是从其社会属性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九是从其政治属性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十是从其作用属性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指导方针。[9]程伟礼认为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应该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四大内涵:一是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内涵;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内涵;三是干部评估标准机制内涵;四是干部人生观价值观内涵。[10]炜熠主张从五个方面理解科学发展观思想新内涵:一是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二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三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四是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推动力;五是和平是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11]张秀荣主张从七个方面把握科学发展观。一是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观;二是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观;三是科学发展观是能动发展观;四是科学发展观是和谐发展观;五是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观;六是科学发展观是创新发展观;七是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发展观。[12]李兴山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观;二是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求实的发展观;三是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四是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观。[13]陆志远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二是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三是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观;四是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民生建设的发展观。[14]
总体上看,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基本上是对十七大阐述的科学发展观内涵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这种解读既实现了科学发展观与不同学科的有效结合,同时也是与新形势下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结合。其间涉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属性,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条件、方式、动力和途径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这对拓展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大多数学者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观”方面,对科学发展观所做的解读也基本上围绕在“发展观”这个层面上,而对发展观前面的“科学”二字重视不够,研究不足。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与“发展观”的内在的质的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进一步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