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研究及激励机制分析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研究及激励机制分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信息资源配置来说,不仅要看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数量等显性因素对其效率的影响,更不能忽略了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等隐性因素对其效率的约束。其次,通过制度设计改变信息资源配置收益的分配。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研究及激励机制分析

制度是信息资源配置的环境要素,在研究信息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各种制度因素发挥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并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合理制度的保障,信息资源的经济功能将难以发挥出来,社会生产效率也将因其约束难以实现增长。

制度,也是一种规则,即为了维护一种秩序,而需要禁止某些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有效的制度可以保证行为的秩序,从而使个人乃至社会在既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制度既可以是如习俗、道德、意识形态之类的非正式规则,也可以是人类设计的法规、准则等正式的规则。一般而言,我们分析得较多的制度是正式规则,如法制、契约等等。在社会生活中,非正式制度是一种“软约束”,而正式制度相对就是指一种“硬约束”了。而“硬约束”往往必须以“软约束”为基础,这意味着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出其最大效用。其中,制度产生或带来效益的多少与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又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越快,收益率也相应越高。制度的存在是人们受利益激励而展开的博弈均衡[4]

制度也有好坏之分。一项好的或有效的制度,可以保证人们在有限信息约束下去最大化地签订一个完备合约,从而使人们对未来产生合理预期,减少人类行为活动中的环境风险,最终降低人类行为的交易费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有效的制度就一定能产生最大化的效率,但它却说明了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最大化的行为或最大化的效率就不可能产生,至少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这种制度是不可能的。可见,制度之于经济增长十分重要。

信息资源配置也是一种社会生产活动,信息资源配置也会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而合理有效的信息资源配置更是能为改善社会经济生产水平,提高社会经济福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用制度来保障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因此基于制度因素设计信息资源配置激励机制,对于改善信息资源配置的制度环境,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是可行的。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常用技术水平不变时企业所有投入要素与生产产量之间的变量关系来描述生产函数,而将制度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全部抽象掉了。但实质上,制度将直接影响着这种投入产出关系,不同的制度决定着不同的生产行为。除了外部的制度环境之外,内部的制度结构也十分重要,内部制度结构的制衡,能使得生产活动本身的内部控制合理有效。

对于信息资源配置来说,不仅要看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数量等显性因素对其效率的影响,更不能忽略了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等隐性因素对其效率的约束。制度因素不仅仅直接作用于信息资源配置福利函数,还通过作用于信息技术等显性因素间接影响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和信息资源效用水平。

基于这种理解,令信息资源配置福利函数为:

Q=fr(I,i,t)

其中Q为信息资源配置福利,r为信息资源产权,I为待配置的信息资源,i为信息资源配置制度,t为信息技术水平。这个公式中涵盖了信息资源数量,信息技术水平、信息资源产权与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四项主要制约因素。

又因为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对于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制度环境和制度结构都约束着该使用何种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配置,因此可以令t=t(i)。而这里忽略信息资源产权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或者说将信息资源产权属性融入信息资源配置制度之中,只考虑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的影响,则上述公式可改写为:

Q=f(I,i,t(i))

而这里我们研究的是存量信息资源配置问题,I为常数。该公式则阐述了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与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的关系。显然,着眼于制度设计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加信息资源配置效用。

首先,可以通过制定法规准则,明确信息资源配置活动行为和预期收益,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活动效率。如图6-2。

图6-2 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设计

在图6-2中,有两条生产可能性边界,我们这里的生产指信息资源配置,即有两条信息资源配置可能性边界,分别包含在没有合适的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环境S1之下信息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的可能产出效用,以及在做出了合适的制度安排S2之后的信息资源配置效用。可以看到,合适的制度安排,合理的制度设计,将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使最优点从点P1移动到点P2,在此过程中,信息资源配置成本得到了控制。一项全面有效的制度之所以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原因是:在这种新的制度结构之下,使得信息资源配置活动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更加明确化,改变了参与者的选择集,使参与者行为不再为所欲为,呈现出“无政府状态”,而是在制度的约束下实现有序化,从而参与者也能更明确地合理预期,减少了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而实现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自然地提高了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在图6-2中具体表现为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信息资源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外移。

其次,通过制度设计改变信息资源配置收益的分配。信息资源配置活动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某些时候,我们有必要将分配的天平偏向于缺乏信息的人或地区等,这一制度设计的影响可以借助于埃奇沃斯箱形图来描述,图6-3中点Q1表示现行的分配状况,点Q2表示通过制度设计之后所导致的新的分配状况。

图6-3 改变信息资源配置收益的制度设计

在图6-3中,Q1和Q2确定的社会状态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它们都是埃奇沃斯箱形图内契约曲线上的帕累托最优点,实际上是帕累托不可比的,但是社会总是在不断采取改变配置效率的行动。布罗姆利认为,这是与个人或集体的效应函数的变化相关的。这意味着人们的观念发生着改变,从认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资源配置收益无差异到重视不同社会成员的收益状况的转变,因为重新分配信息资源配置所产生的收益这一行为是由个人或集体的效用函数驱使的。或者说,重新分配信息资源配置收益这一制度的制定是建立在社会信息福利函数的变化之上的。如图6-4。(www.xing528.com)

图6-4 要求两种可能的收益分配政策的社会信息福利函数

如图6-4,其中绘出了两种可能的社会信息福利函数,一个对信息资源匮乏者的利益较为重视(W1),而另一个则较为重视信息资源富裕者的利益(W2)。假定新的制度设计反映了一个一般认识,即需要比以前更加重视信息资源匮乏者的利益,因此相对社会信息福利函数从W2转移到W1,W1的存在即对它的承认成为促使制度实施的引擎——例如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图6-4中从Q1到Q2的移动。

再次,通过制度设计,重新配置信息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重新分配用于两种经济活动的投入,实现社会总效用的提高。显然,用于信息资源配置的投入多了,用于其他经济资源活动的就少了。如图6-5,代表了整个社会中所有信息资源配置情况的总和,而不仅仅指某一种信息资源。

图6-5 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关系

在图6-5中,提高其他经济资源的投入意味着社会无差异曲线有一个不同的结构(S1和S2分别表示两束不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这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是根据社会总效用函数得到的,其表达式如下:

U=U (x,y,…,n)

其中(x,y,…,n)反映了社会中所有可得的资源与服务,既包括信息资源、物质资源、能源资源等,还包括信息服务、社会服务等;既包括私人物品,也包括公共物品。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社会中对个人满意程度的所有投入,因此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必须被看作是反映了对这一完整消费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

在这一消费集中,个人消费的不仅仅是信息资源,还消费了许多其他的经济资源及服务。如果个人对热衷于消费其他经济资源,而对信息资源态度默然,这就构成了一种社会无差异曲线结构。如果态度发生了改变,个人开始倾向于消费信息资源,从信息资源的消费中获益,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消费组合,出现了一种不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结构。如果信息资源的消费并不太引起人们的关注时,那么相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可能就如图6-5中S1描绘的那样。当通过制度设计,有关信息资源的消费态度发生了转变,对信息资源的认识及偏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它可能就会被描述如图6-5中S2那样,点A1和点B1都是帕累托最优点,因为它们都处在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它们都是一般经济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有效率的产出组合,边界上所有的点都是如此。而且,给定S1或S2反映的社会目标,两点都是有潜在社会效率的。边界上每一点都既是帕累托最优,又是帕累托非可比的。

点A1和点B1的两种组合在埃奇沃斯箱形图内都有与它们相联系的契约曲线,有可能为两个人描述出它们对信息资源可得数量和一般经济资源可得数量的各个满足水平。这两条契约曲线都会在效用空间内映射出一条效用可能性边界。可用图3-6来表示这两种可能性边界。曲线B1是根据图6-5中的产出组合B1得出的,而曲线是根据产出组合A1得出的。图6-6中的两个人对信息资源的数量和其他一般经济资源的数量有不同偏好,一个人倾向于使用一般经济资源,其偏好为Um,而另一个人倾向于获取并使用信息资源,其偏好为Un。图6-6中的点B1与图6-5中的B2表示的效用组合水平相对应,而A1与图6-5中的A2相对应。

图6-6 两个参与者的经济福利和信息福利

对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做出判断要求把分析建立在某一信息福利函数及其内含的信息资源配置福利函数之上。信息资源配置福利函数是指从信息资源配置中获益,而信息福利函数则是以信息资源配置福利来确定的。即

W=W (U1,U2,…,Un

信息福利函数是对信息用户的偏好进行加总的一种集体选择规则。图6-6中对信息福利函数的运用关注的是个人判断的加总得出集体福利判断的问题。即图6-6中这个信息福利函数的确切位置是一个怎样进行确定的问题,换言之,就是如何将个人对其自己的福利判断进行加总而形成某种集体规则。

因此,这种对信息资源和其他一般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是由社会成员对资源的偏好变化驱动的。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制度结构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有无限多个生产效率点,对信息资源重新配置也存在无限多个制度可能性。如何设计合适的制度,对信息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与在这种制度指导下进行信息资源配置得到的收益多少密切相关。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制度是影响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设计激励机制来改变现有的制度结构,或设计新的制度,对于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有着深远意义。制度环境及制度结构式直接决定各个投入要素如何转化或转化多少为经济收益的关键所在。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都是制度下的增长。虽然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自然因素不会发生改变,但制度是可以选择、可以优化,甚至是可以重新制定的。因此,通过制度安排,我们可以实现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增加,基于制度因素进行信息资源配置激励机制设计是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