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研究及激励机制分析:政府的监督与干预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研究及激励机制分析:政府的监督与干预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矫正这种有害供给,政府有必要将信息资源配置在市场净化方面,即一方面通过教育手段来抑制这些不良需求,一方面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打击供给。基于以上原则,为了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有对社会信息资源配置进行监督、协调、控制的权力和指导、扶持、服务的职责。行政手段它是处于计划与法律之间的约束机制,是政府利用自身的权力和威严以及强大的物质基础对社会信息资源配置活动进行强制性干预。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研究及激励机制分析:政府的监督与干预

尽管人们认为市场是迄今为止配置资源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是市场经济制度本身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比如在公共物品领域、存在外部性的产品领域、信息资源领域、宏观经济均衡领域就存在着市场失灵,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些缺陷仅仅依靠市场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一个超越于市场的组织——政府来弥补这些缺陷,从而为政府配置资源提供了事实依据。

因为信息资源配置存在市场失灵,所以需要政府为信息资源配置提供指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既有所作为,但又不是无所不能的。把握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配置资源的以下原则是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原则一,社会需要的、市场能够配置的,由市场配置。主要是绝大部分的私人物品,当信息资源作为个人私有财产时,也属于此类。这时市场的配置是最有效率的。

原则二,社会需要、但市场配置不足的,由政府补充配置。主要是存在非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信息资源就是此类。由于非排他性的存在,许多信息资源拥有者不愿无偿提供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使得市场上信息资源的供给量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但这些又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为了实现供求平衡,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不足的部分必须由政府补充。

原则三,社会需要的、市场不能或不愿配置的,由政府配置。由于某些信息资源的投资大、风险大,且其收益回报的期间很长,仅靠市场的力量去实现信息资源的配置是无法办到的,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这项职能,并运用各种手段简便、有效地协调与配置信息资源,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公众谋利。

原则四,社会不需要的、市场却配置了,影响了信息资源配置的质量,应由政府来矫正。市场是以利益为诱导的,在利益的驱使下,市场将许多信息资源配置在有害无益的方面。为了矫正这种有害供给,政府有必要将信息资源配置在市场净化方面,即一方面通过教育手段来抑制这些不良需求,一方面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打击供给。

总而言之,政府在信息资源配置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对市场的拾遗补缺,所以市场配置资源是起基础性的作用,政府只起补充作用。

基于以上原则,为了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有对社会信息资源配置进行监督、协调、控制的权力和指导、扶持、服务的职责。政府还可以对信息资源从宏观长期层次上进行方向上的信息资源配置预测和政策指导,以及对信息资源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协调与平衡,使其达到优质的组合。

政府进行信息资源配置的手段主要有[3]

(1)计划手段

计划手段主要是指导性计划手段和诱导性计划手段。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计划,已不再是指令性计划,而是指导性计划和诱导性计划;不再是借助行政权力强制实行的计划,而是通过经济手段去遵循计划、从而调节市场主体的信息资源配置行为。在这种情形下,政府计划的基本目标并不在于计划指标的完全实现,而在于使宏观经济在计划允许的范围内运行。政府根据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以及资源条件、国际环境等等,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引导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微观主体的决策,协调其他调控手段和各项经济政策及各类经济主体的利益,保证信息资源在宏观上的有效配置。它起到一个总揽全局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尤其在市场不很完善的情况下,更起到校正微观经济主体的盲目性,减少宏观经济的不良波动的作用。

(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信息资源配置的“手段的手段”,是构筑和维系市场运作规则的基础和保障信息资源公平竞争的需要及维护信息资源配置秩序的有效手段。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首先,市场的“利益驱动性”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仅靠市场本身是无法有效克服和解决的,必须借助外在的法律手段。在市场环境下,市场主体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出现的丑恶行径,会严重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只有依靠法律手段才会得到有效遏制。其次,需要法律提供统一的市场行为模式供市场主体遵循和选择。因为各地的竞争规则如果千差万别,必然会造成信息资源在配置中的极大浪费。这就需要国家对各地的贸易习惯和做法进行总结研究,进而制定统一的市场规则。

(3)行政手段(www.xing528.com)

它是处于计划与法律之间的约束机制,是政府利用自身的权力和威严以及强大的物质基础对社会信息资源配置活动进行强制性干预。行政手段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包括三方面:一是对信息资源配置主体进行资格确认和验证,主要是解决市场准入问题;二是对交易双方信息资源配置的行为进行约束,主要是解决信息资源配置主体的行为界限问题;三是对信息资源配置后出现不当的予以矫正。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方面,也离不开政府的行政干预,正如美国学者奥肯所说:“市场的运作事实上依赖于政府制度的各种强制性权力。”

(4)财政手段

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即运用预算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国债等工具,调节社会资源总供给与总需求,优化经济结构,调节地区和行业的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关系,从而间接调整产业结构。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财政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有助于信息资源配置自动趋于稳定的因素,也就是所谓的内在稳定器。这种内在稳定因素也能起到减缓经济波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资源的配置。财政手段具有刚硬性、直接性、速度快等特点,可以从多方面影响资源配置。因此,马斯格雷夫在他的经典著作《公共财政理论》中明确指出资源配置是财政的三大职能之一。

(5)货币政策手段

主要是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信贷的调节来对社会资源配置施加影响。既能影响个人和企业,也能影响政府行为和国际经济间的资源配置,它具有间接、灵活和可计量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政府是同时使用财政手段和货币政策手段以引导资源配置的方向。

(6)经济制度手段

是指政府通过完善经济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规范和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建构良好的激励机制,为信息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广义的制度手段。

(7)信息服务手段

市场的完备程度取决于充分的信息,政府提供经济信息服务,从而降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所造成的损失。

(8)产业政策手段

包括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利率优惠措施和高利率、高税收等限制措施以及加强行政指导,进行直接的数量和行为控制等,以此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

以上各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信息资源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优化配置,且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多种手段的合理搭配与协调运行,但在调节微观与宏观两个不同层次的信息资源配置上采取的方式和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在信息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主要是以效率为目标,所以要由市场来保证其目标的实现;而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在宏观层上调节资源配置。政府在配置信息资源上有两大任务:一是保持国民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平衡,二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