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及激励机制分析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及激励机制分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是商品交换和商品所有权交换的统一,是一套制度。信息资源配置的市场制度有以下几个特征:结构完整性市场制度对信息资源配置的指导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的系统运行来实现的。市场机制的结构完整性体现了市场制度的结构完整性。可见,信息资源配置是限定在严格的正义与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其市场制度也要严格遵守社会制度的要求。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及激励机制分析

市场配置资源是经济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以往在分析市场配置信息资源的问题时,都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出发,撇开制度因素,抽象地从供求关系上来分析市场是如何有效地配置信息资源的,认为市场是参与信息资源分配各方相互影响以决定价格和数量所利用的一种机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认为市场在本质上体现了商品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是商品交换和商品所有权交换的统一,是一套制度。综合三派经济理论的市场认识,可以得出,市场是一个制度的集合,制度是市场的结构基础。市场制度就是指使市场系统内各市场要素之间按最优化原则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指导和规范,通过调节市场活动主体的行为,对整个社会经济发生作用。市场制度从里到外包含了交易制度、政治法律权威制度以及伦理道德规范制度这三大层次。市场的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必须使市场制度的三大层次相互适应,相辅相成,并耦合成高效有序的系统。因此,在市场配置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制度的修正。可见分析信息资源配置的市场制度既是经济学发展中带有方向性和前沿性的重大问题,也是分析在特定社会制度约束下,市场制度如何合理规范信息资源配置活动中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经济问题。它对有秩序地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有序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信息资源配置的市场制度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结构完整性

市场制度对信息资源配置的指导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的系统运

行来实现的。市场机制是一个由主体、客体和市场行为构成的完整有机体。其中,主体是根本,市场行为是手段和方式,是联系主客体的纽带,客体是目的所在,主体之间通过理性的市场行为,实现客体的获得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市场机制的结构完整性体现了市场制度的结构完整性。

(2)存在的动态

市场制度作为调节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总是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中。市场制度不断变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体系来实现市场的均衡和信息资源配置的最优。市场制度的动态性要求市场主体必须随时关注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决策,减少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这种动态性也使得信息资源客体面临更多被主体选择的机会,同样的资源客体对不同的主体来说,有着不同的效用,并能产生不同的效益。这为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基础。

(3)标准最优化

市场制度的设计要以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为根本标准,这是提高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最高准则。这一标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物品的边际替代率(配置效率)相等;二是指同种要素在生产同种物品的不同方法中的边际产出相等。市场机制的最优化标准是对市场主体的约束条件,也是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保证。

市场制度对信息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效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因此市场制度能帮助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市场制度的关键是能运用市场这一有利工具,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离不了市场制度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市场具有特定社会的制度属性,因此,信息资源配置的市场制度必然要受到特定社会制度结构的制约与修正。即使主张市场自由作用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强调市场的作用是有相应的制度边界的,他一方面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或利益机制在配置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配置资源是有边界的,特别强调社会秩序的最终前提是经济的法律制度。可见,信息资源配置是限定在严格的正义与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其市场制度也要严格遵守社会制度的要求。在马克思经济学中,马克思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分析都是置于特定的社会制度结构之中,制度分析是马克思市场分析的基础与目的。

制度结构对市场配置信息资源的影响、制约与修正,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们对信息资源设置与明晰产权,从而能使信息资源自主交易,这是市场配置信息资源的前提与基础。

第二,在某种意义上讲,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商品时的价格是一种产权的标价,它的确定与变动渗透着社会制度结构的因素。市场配置信息资源,或信息资源在各信息需求单位之间与信息需求单位内部的流动与分配,主要是通过信息商品价格的波动来实现的。市场交换,是信息商品交易和制度交易的有机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交易是市场交易中更为本质的因素,因为制度交易为市场参与者产生一个特定的制度安排结构。正因如此,在产权学派看来,市场定价是以一套产权规则的设置与健全为前提,只有产权明晰,才会有定价制度。

第三,市场配置信息资源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结构条件。市场配置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市场对信息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也就是市场按照信息资源配置的市场制度中的最优化原则,使信息资源在市场主体之间进行高效合理地流动的过程。市场配置信息资源制度的动力和约束条件是信息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信息拥有者利润最大化的主观动机。这种内在需求与主观动机相互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市场力量,自动化地指挥、调节着信息资源的流向和流量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信息资源配置基本上是通过市场制度制约下的机制系统的作用实现的。市场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具有信息功能、调节功能、选择功能、分配功能,能够协调人们的经济活动,解决信息资源配置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三大基本问题,发挥出市场配置信息资源的不可替代的作用。(www.xing528.com)

第一,信息资源配置同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紧密结合,“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信息用户的需求。

第二,信息资源配置同信息资源使用的效率紧密结合,“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如何生产既是个社会发展水平问题,也是个生产者选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生产的问题。

第三,信息资源配置与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益紧密结合,“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总之,市场制度可以作为一种组织社会化大生产、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通过市场给予市场行为主体,特别是给予人的动力和压力实现的。

信息资源配置的市场制度主要从供求、价格和竞争三个方面起作用,下面就具体讨论这三种机制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

①供求机制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

供求机制是市场制度中的主导要素,供求关系是市场配置信息资源的起点和重点。因此,供求机制是通过两个市场子系统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配置的。

由于信息资源的相对稀缺,信息产品市场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此时,相对有限的信息资源就面临配置的选择。那些最有生产效率的市场参与者最可能获得信息资源,这样信息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获得信息资源的市场参与者为了获得更大的效益,会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实现在既定的资源投入条件下的最大化利润收益,这样也就实现了信息资源在市场参与者那里的最充分有效利用。要素市场子系统中,信息资源在生产者之间实现供求吻合,产品市场子系统也会因为生产者在不断追逐最大化利润能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一旦某些需求被满足,又会有新的需求产生,信息资源又在供求机制的推动下实现向新兴产业和有发展前途产业的流动。

价格机制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

价格机制是信息资源配置制度中最灵敏最有效的杠杆。因为价格机制的作用一旦发挥,直接影响着生产者、供给者和消费者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信息产品市场上,价格上升,可能会降低对信息的消费需求,供给相应大于需求,生产者会降低对信息资源投入的需求,信息产品市场上信息资源的供给大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信息资源配置的速度和数量会降低,这就影响信息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客观需求,信息资源就流向其他能够实现其效用的产品生产上。相反,若该信息产品价格上升,信息资源就会流向该产品的生产中来。相比而言,信息资源流入的产业或产品必定能够带来比信息资源流出的产业或产品更多的利润,这就满足了信息资源本身的最大化效用需求和投资者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这样,价格机制也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竞争机制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

信息资源的相对稀缺,使得市场上优胜劣汰的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机制主要作用于市场交易的主体之间。在竞争机制的约束下,生产者、投资者必须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策略,使得信息资源在生产者内部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样,在竞争机制作用下,信息资源在生产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是信息资源配置市场制度这一整套制度中三种主要的作用形式,此外还有风险机制等共同影响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供求机制作用决定了信息资源配置流量;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指引着信息资源配置的方向,促使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竞争机制决定了信息资源利用率,并在利益的驱动下,尽可能地降低信息资源配置活动的投入产出比,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大化地满足社会的全部信息需求;风险机制提高了信息资源配置活动的严谨性;供求机制和风险机制的共同作用可以提高信息资源配置的质量;[1]而市场对信息资源的配置甚至再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变动来最终实现的,价格信号的变动是价格机制对供求机制变动即信息资源流向、信息资源需求量与信息资源潜在供给量变动的灵敏反应,是供求机制与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竞争关系的展开,调整了供求关系,形成了新的信息资源配置格局,这就是信息资源配置市场制度的核心所在。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配置市场制度是使信息资源在各市场参与者之间按最优化原则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行为规范。信息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变化性使得人类不得不以最优化原则来配置信息资源,市场配置信息资源的方法就是较好的选择。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使得信息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和人类利益最大化的主观愿望相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市场力量,自动地使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生产者之间有效流动,在生产单位内部得到最充分有效地利用。[2]然而,市场制度并不是万能的,单靠市场自身的运转,难以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自发性、滞后性、分散性等功能性缺陷,难以解决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难以避免市场作用力弱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引起的产业结构失调,难以治理垄断所导致的弊病,难以解决贫富悬殊等等。因此,必须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干预市场经济运行,以弥补市场制度的缺陷和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