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励机制分析:委托—代理理论与目标函数

激励机制分析:委托—代理理论与目标函数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激励机制受法律、行政效力及道德观的影响和制约,具有目的性、自发性、中介性、双重性等特征[78]。激励机制理论中最具影响的是“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的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设计,通过机制调节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主要借助数学模型解决这一问题。代理人选择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一个随机变量,其分布状况取决于自然状况和代理人的行为。

激励机制分析:委托—代理理论与目标函数

激励机制(motivated mechanism),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77],一般可分为外部激励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受法律、行政效力及道德观的影响和制约,具有目的性、自发性、中介性、双重性等特征[78]

激励机制理论中最具影响的是“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框架下的激励理论。“委托—代理问题”源于信息不对称。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相对于委托人而言具有信息优势,能代表委托人行动。委托人作为机制设计的主体,根据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代理人,激励代理人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79]。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认为“激励和代理是互补的:一方的存在使另一方有意义”[80]

“委托—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的经济学家们不满足于阿罗—德布鲁体系中的企业“黑箱”理论,开始深入研究关于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就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及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即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分工得到进一步细化,权利所有者不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的出现需要产生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各自分别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这导致了两者的利益冲突

“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设计,通过机制调节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主要借助数学模型解决这一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最早的数学模型是由威尔逊(Wilson,1969)、斯宾塞、泽克毫森(Spence and Zeckhauser,1971)和罗斯(Ross,1973)用“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State space formulation)给出的。其主要优点是每种技术关系都能很自然地体现,但此方法无法让我们得到经济上有信息的解(information solution)。随后,莫里斯(Mirrlees,1974,1976)用“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法”(Parameterized distribution formulation)和“一阶化方法”(the first-order approach)建立了标准的委托代理数学模型,但该方法并不能保证解是全局最优的。鉴于此方法的局限性,格罗斯曼和哈特提出了“成本收益法”,避免了“一阶化方法”的困境,而“成本收益法”所要求的前提假定相对于“一阶化方法”而言要更为苛刻,所以该方法并不常用。之后,格罗斯曼和罗杰森推导出了保证“一阶化方法”有效的两个条件:分布函数必须满足单调似然率特征(Monotone Likelihood Ratio Property,MLRP)和凸性条件(convexity of distribution function condition,CDFC),对“一阶化方法”的条件进一步完善[81]

任何理论的构建都有自己的研究范式,这些范式都是建立在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之上的,“委托—代理理论”也不例外。“委托—代理理论”遵循以“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具体假设如下[82]

假设一:市场中存在着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其中一方(代理人)必须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行为中选择一种预定的行为,该行为既对自身效益有影响,也影响另外一方(委托人)的收益。

假设二: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并且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委托人不能直接观察到代理人的工作努力程度,代理人却十分清楚自身付出的努力水平;另一方面,代理人不能完全控制选择行为之后的最终结果。代理人选择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一个随机变量,其分布状况取决于自然状况和代理人的行为。因此,委托人不能完全根据对代理行为的观察结果来判断代理人的努力水平,而必须设计某种机制,诱使代理人选择适合委托人利益的最优努力水平。

假设三: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有利益冲突。代理人的私人信息(隐瞒的知识或行为)影响委托人的利益(即收益),即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的决策或行为承担一定的风险。由于利益冲突的存在,代理人便可能利用委托人委托的资源决策权谋取自己的利益,因此,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需要建立某种机制(契约)以协调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

与之相对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均衡契约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83]

条件一:代理人选择具体的行动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即所谓的代理人激励相容约束条件。

条件二:在具有“自然”干预的情况下,代理人履行契约后的收益不能低于其期望收益,即代理人参与约束条件。

条件三:代理人执行这个契约将使得委托人的收益最大化,也就是说,采用其他契约都不能使委托人的收益超过或等于执行该契约所取得的效用,即委托人收益最大化条件。

“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我们可以从非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和内容两个方面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非对称性进行划分。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来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ex ante),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ex post),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模型;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action),也可能是某些参与人的知识(knowledge),研究不可观察行为的模型,称为隐藏行为(hidden action)模型;研究不可观察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知识(hidden knowledge)模型。

【注释】

[1]蒙德尔,迈尔斯,沃尔等.经济学解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58.

[3]D.格林沃尔德.现代经济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4]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81-282.

[6]周毅.广义认识基础上的核心突破——对信息资源的广义理解及其意义.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4).

[7]贾晋.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2005.

[8]靖继鹏.信息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乌家培,谢康,王明明.信息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417.

[11]靖继鹏.信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194.

[12]周毅.论信息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及其控制[J].图书情报工作,2003,(11):36-41.

[13]査先进等.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7.

[14]孙建军等.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配置[J].情报杂志,2000,19(5):40-43.

[15]周毅.论信息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及其控制[J].图书情报工作,2003,(11):36-41.

[16]刘涤源等.当代西方经济学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7]孙瑞英.信息资源配置质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07:82.

[18]罗宝刚.信息资源配置的评价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管理学院,2007:11-12.

[19]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

[20]裴成发.信息资源配置及其效度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5):58.

[21]周毅.论信息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及其控制[J].图书情报工作,2003,(11):36-41.

[22]王慧博.试析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J].情报杂志,2004,(1):61-63.

[23]贾晋.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2005:13-14.

[24]靖继鹏,张向先,李北伟.信息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3.

[25]靖继鹏,张向先,李北伟.信息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4-255.

[26]刘辉.信息资源配置方式的理论模式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2):68-70.

[27]马费成等.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二)[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 (2):3-8.

[28]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9]周晓光.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3.

[30]査先进等.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0-33.

[31]胡昌平等.信息服务与用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84.

[32]周毅.信息资源宏观配置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12:50.

[33]赵筱媛.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战略规划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05:22.

[34]査先进等.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0-33.

[35]査先进等.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0-33.(www.xing528.com)

[36]王海东.信息资源的配置机制[J].情报探索,2008,(1):46-48.

[37]贾晋.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2005:42-43.

[38]王海东.信息资源的配置机制[J].情报探索,2008,(1):46-48.

[39]郑颖俊.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16-17.

[40]于璐.现代公司激励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3:46-47.

[41]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即激发与鼓励。管理理论的专业术语“激励”一词来自拉丁语,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特别的设计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行为的动机,即诱导、驱使之意。相应地,名词“motivation”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被激励的过程;二是指一种驱动力、诱因或外部的奖酬(incentive);三是受激励的状态。

[42]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赵睿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7.

[43]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14-15.

[44]徐庆.我国外资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08:11.

[45]徐庆.我国外资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08:11.

[46]傅道庆.董事会治理与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04:71-72.

[47]于璐.现代公司激励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3:48-49.

[48]徐庆.我国外资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08:11.

[49]邓玉林.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6.

[50]徐庆.我国外资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08:21.

[51]http://baike.baidu.com/view/1203217.htm?fr=ala0_1.(2009-12-2)

[52]史树中.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设计[M].科学:上海,2008,60(1):60-62.

[53]P.Samuelson.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36):387-389.

[54]Hurwicz L.Optimality and informational efficiency in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es [M].//Arrow,Karlin,Suppes(Eds.).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Stanford,C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55]Hurwicz L.On informationally decentralized systems[M].//Radner,and McGuire (Eds.).Decision and organization.North-Holland,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1972.

[56]Hurwicz L.On Informationally Decentralized Systems[M].//Radner,McGuire (Eds.).Decision and Organization.North-Holland,Amsterdam,1972.

[57]Hurwicz L.The design of mechanism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63:1-30.

[58]J.Marshsk,R.Radner.Economic Theory of Teams[M].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1972.

[59]E.Maskin.Nash Equilibrium and Welfare Optimality[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9,(66):23-38.

[60]祖强.机制设计理论与最优资源配置的实现——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J].世界经济政治论坛,2008,(2):83-87.

[61]Thomas C.OConnell,Richard E.Stearns.Mechanism design for software agents with complete information[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5,39:197-217.

[62]P aul J.Healy.Learning dynamics for mechanism design: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public goods mechanisms[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6,129:114-149.

[63]Gorkem Celik.Mechanism design with weaker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s[J].Game and Economic Behavior,2006,56:37-44.

[64]Jesse Bull,Joel Watson.Hard evidence and mechanism design[J].Game and Economic Behavior,2007,58:75-93.

[65]Hitoshi Matsushima.Mechanism design with side payments:Individual rationality and iterative dominance[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b2007,133:1-30.

[66]Hitoshi Matsushima.Detail-free mechanism design in twice iterative dominance:Large economies[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a2007,9:4.

[67]Nolan H.Miller,John W.Pratt,Richard J.Zeckhauser,Scott Johnson.Mechanism design with multidimensional,continuous types and interdependent valuations[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7,136:476-496.

[68]Alejandro M.Manelli,Daniel R.Vincent.Multidimensional mechanism design:Revenue maximization and the multiple-good monopol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7,137:153-185.

[69]Raymond Deneckere,Sergei Severinov.Mechanism Design with Partial State Verifiability[J].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2008,12:6.

[70]田克录,惠益民.信息获取有代价情形下的激励机制设计[J].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7,7(2):63-70.

[71]文守逊,杨武,李传昭.信息不对称下的激励机制设计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增刊):127-129.

[72]张勤生,汪应洛,席酉民.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31:45-50.

[73]孙绍荣.行为控制机制与行为管理制度的数学模型新进展.[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26(1):48-52.

[74]万莉,陈长彬.企业技术创新产权的制度安排与激励机制设计[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1-6.

[75]王永锋.企业激励机制的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5.

[76]樊晓香.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一些最优化问题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2005.

[77]徐庆.我国外贸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08:11.

[78]王伟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17.

[79]陈欣.公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5:18-19.

[80]Paul Milgrom,John Roberts.Economics,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M].Prentice Hall,1992,17.

[81]徐庆.我国外贸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08:39-41.

[82]张芳.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2007.

[83]梁劲.输配电企业营运的激励与契约机制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4:33-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