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激励的涵义
激励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为激励、激发;二为斥责、批评。我们在经济学中所探讨的“激励”则是源自于英文,而英文“motivate(激励)”一词又源自于拉丁文“movere”。“movere”是一个动词,原意是促动、采取行动、使行动、使运动之意,引申为名词的意思即为“使人产生行动的动机”或者“激发人的行为动机”。英文中的激励,基本词性为动词形态“motivate”,意思是刺激、诱导、给予动机、引起动机等,意指“让人产生某种做事的需要和动力”,由此动词形态衍生出形容词“motive”和名词“motivation”,使得该词适用性大为增强,但词义不变。激励的根本就在于提供一种使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动机。动机由需求引起(如图1-1),按组织行为学定义,就是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这种努力又可以满足自己的某些个体需要[39]。
图1-1 动机的作用过程
激励实际上就是动机被激发的过程,它始终建立在对人们需求的认识、动机的分析以及行为的校正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需求、动机和行为这些关键要素,激励就无法进行。激励指向于动机,没有动机,激励就失去了作用的对象,甚至失去了活动的意义。关于激励的定义相当之多,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学者都赋予“激励”一词不同的定义(见表1-2、表1-3)。
表1-2 各国或地区对激励的定义[40]
(续表)
资料来源:于璐.现代公司激励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3:46-47.
表1-3 学者们对激励的定义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1)(台湾)黄建达《员工激励偏好、工作满足与离职倾向调查——以L公司为例》;(2)曾明《工作激励理论研究综述》;(3)赵振宇《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4)刘烨.团队激励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0:30-33;(5)俞文钊.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3-15;(6)于璐.现代公司激励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3:11-24;(7)陈欣.公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5.
激励,本来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有刺激、鼓励之意,一般指某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之意[41]。之后,“激励”一词被引入管理学当中,意指“对人的各种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满足和限制,以引起他们心理状态的变化,以达到激发动机、引起行为的目的,并通过对动机的强化,对行为加以调控和调节”[42]。大多数管理者认为,激励是激励主体通过某些手段或方式让激励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愿意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实现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激励一般会涉及的内容有:首先,激励的客体行为是怎样发端,怎样被赋予活力而激发的;其次,行为是怎样被引向一定的方向,又是怎样被终止的;第三,行为的幅度是如何控制,行为是如何持续的[43]。通过激励的过程,可以归纳出,激励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满足个体需要的目标或结果;二是确定目标结果以及决定如何实现目标结果的心智过程;三是个体行为受他人影响的社会过程[44]。我们所讨论的激励,就是指的激励主体利用激励客体的需求和动机,通过引导或牵引,使客体行为按照主体意愿行事。
激励的概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激励,是指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社会需要和人的内在期冀、愿望、动力的结合为特征,表现为一种普遍的、共性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导向。也就是说,凡是能够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行为都属于激励范畴。狭义的激励,是一种能使人们将外来影响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激励。用西方的术语讲,就是指来自外部的干扰变量。它以需求同行为的自觉结合和主观世界的结构性同化为特征,能够化解各种社会性要求、趋向,使之转化为人的自觉具体的行为实践的一种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主观状态、心理状态和内在机制[45]。(www.xing528.com)
激励是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这意味着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影响下,使个体尚未满足的需要突出;如果外部已经基本具备需要的满足,就会诱发人的内驱力,使人采取一定的行为去达到目标,满足需要(如图1-2)。
图1-2 激励模式[46]
从图1-2中可以看到,在研究激励问题时,要考虑内外两个层面的诱因,分析研究环境、社会和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可见,激励是激发与约束的对立统一;激励本身就是最好的约束;激励还是人与人关系中的一个动力问题[47]。
1.3.1.2 激励理论评述
激励一直是管理学界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在20世纪以前,欧文等学者就对激励进行了研究,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20世纪以来,管理学界、社会学界和心理学界等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激励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关注于研究如何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和激励等问题。一部分行为主义学者主要围绕“人到底在追求什么”这一主题探讨人性,形成了基于需要内容的“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E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D.C.McClelland)的“三种需要理论”和阿尔德弗(C.P.Alderfer)的“ERG理论”;另外一部分行为主义学者主要围绕“人追求的目标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人的绩效表现的”这一问题探讨人性,形成了“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弗洛姆(V.H.Vroom)的“期望理论”、亚当斯(J.S.Adams)的“公平理论”、洛克(E A.Locke)的“目标设定理论”、斯金纳(B.E.Skinner)的“强化理论”以及“挫折理论”等。后来,一些行为主义学者发现“内容型”和“过程型”激励理论都过于片面,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激励理论,这就形成了以“波特—劳勒模型”为代表的“综合激励模型”[48]。
(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发行为动机因素这个角度来研究激励问题的。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原因,也是激励的起点。内容型激励理论就是研究人们需要的内容、结构、特征及其动力作用等。这类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和受激励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这类激励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连接需要和行为结果的中间心理过程这个角度来研究激励问题的理论。它重点研究如何由需要引起动机、由动机引起行为、由行为导向目标。过程型激励理论认为激励是一个引导、改变和强化人的行为的过程(如图1-3)[49]。
图1-3 人的行为过程[50]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凯利(Keney)和韦纳(Weiner)的归因理论等。
(3)综合型激励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是指具有综合特性的激励理论,是对内容型和过程型等激励理论的概括和发展,它既强调外在激励的重要性,又强调内在激励的重要意义。这种类型的激励理论主要有勒温(K.Lewin)的场动力论、豪斯(R.House)的综合激励模型、波特(L.Porter)和劳勒(E.Lawler)的综合激励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