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行网上心理教育
一些大学生网民网上种种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和网络中的异化是和大学生网民本身心理上存在问题分不开的。因此,在对大学生网民进行网上道德和网上主体性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网上心理教育。针对大学生网民网上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网上心理教育突出表现为这样一些内容:
(一)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发展到现代,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生理机能的正常与否。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 HO)成立时就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50]这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心理是否健康是一个重要的标准。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了网络的去抑制性。这一特性,有助于个体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容许的各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从而使得网络成为许多大学生网民的“心灵避难所”和“能够找到自我”的虚拟世界。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网络和过度上网,在大学生网民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诸如信息焦虑、安全焦虑、情感冷漠和自我认同混乱等心理疾病和障碍。2001年,樊富岷、王建中教授对北京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51]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尚属较轻,可见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在传统的思想教育中,“往往只注重从思想上解决大是大非的问题,忽略了受教育者的心理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52]。因此,必须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加强大学生网民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我们应突出抓好这样几项工作: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网上心理教育的主体。这个主体包括网上心理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网民两个方面;其次,要制定大学生网上心理健康标准。相应标准的制定,可以为大学生的网上心理健康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个参照系;第三,要建立大学生网上心理教育体系。包括开设大学生网上心理学选修课程、建设大学生网上心理教育网站与主页以及开辟网络论坛、举办网上征文等网上心理教育活动等;第四,要切实进行心理引导。即针对虚拟和现实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网络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进行积极的引导。
(二)进行网恋心理教育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中的流行语是“你出国吗?”,90年代大学生中的流行语是“你考研了吗?”,而现在,大学生中的流行语已经变成了“你网恋了吗?”。据一项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学生相信网恋,进而由上网聊天发展到网恋的占8.65%。[53]有的大学生网民在网上同时拥有数个异性朋友。每天晚上,为了和异性朋友诉说衷情,有相当多的大学生网民聊天聊到凌晨两、三点。与此同时,现在的网恋又有了新的“变种”。据《羊城晚报》报道:不少女网友开始在特定的网站上参与“包养男人”的游戏。据称,这种前卫刺激的游戏在校园内大有市场,一些女大学生甚至为之神魂颠倒。[54]热衷于网恋给一些大学生网民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对大学生网民进行网恋心理教育。在实践中,施行主体应突出抓好这样两项工作:一是要对大学生网民进行正确恋爱观的教育。黑格尔曾经说过:“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55]也就是说,爱情在生活中本来是神圣的,但网恋却给爱情披上了游戏的外衣;爱情本来是人的情感和理性世界的升华,但网恋却把这种情感变成“电子麦当劳”——既快又廉价。施行主体应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网民能够科学地认识网恋及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并在现实中能够正确地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二是要对大学生网民进行性教育,即通过网络对大学生网民进行性生理、避孕、生育、性生活等具体知识内容的教育。这有利于打破性神秘,使大学生能以科学的态度去学习、理解,既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色情信息,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三)进行网上人际交往心理教育
互联网的网络化结构打破了人类受制于社会阶级和地理区域的人际互动模式,创造了全新的人际交往空间和人际关系模式。在网络时代,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E mail、ICQ、网上可视或不可视电话、网上电子公告板(BBS)、网上聊天室(IRC)、虚拟社区是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由于学校的、家庭的、就业的压力的存在,有些学校的课外活动不丰富,大学生们过着“两点(教室、寝室)一线”的生活,觉得生活极其枯燥乏味。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需要,他们找到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那就是上网和上网交友聊天。但由于一些大学生网民迷恋于网络且乐此不疲,大大减少了他们参加现实社会的交往活动,疏远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有的甚至还患上了“网络孤独症”。共青团湖南省委的调查显示,在上网青少年中,62.9%的青少年出现了个性化情绪,20%的青少年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12%的青少年与家人朋友疏远,5.1%的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网民进行人际交往心理教育。要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网民明白过度上网“非但无法让我和其他人更接近,反而疏远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家人、朋友、邻居、社区等”[56],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2]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43页。
[3]《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8-29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145页。
[7]见《人民日报》2004年1月13日第1版。
[8]《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6-277页。
[9]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10]《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11]陈富清:《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13]见《人民日报》1996年10月21日版,转引自陈富清:《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14]《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3页。
[16]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17]转引自:《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0页。
[19]张晓明、李爱民:《试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德育》,《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20]参见王想平:《新时期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的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23]唐景莉等:《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座谈会侧记》,《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6日头版。
[24]《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www.xing528.com)
[25][奥]冯·贝塔朗菲、[美]A.拉威奥莱特著,张志伟等译:《人的系统观》,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3页。
[26]转引自鲁杰:《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28]参见李沛:《质疑网上道德沦落——大学生网上行为面面观》,中国地质大学校园网2002年3月19日。
[29]谢亚男:《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成因与对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0]转引自张锦高等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31]《“网上红灯区”起争议》,见《参考消息》2005年6月14日第7版。
[32]李红革:《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意识分析——来自湖南五所高校的统计调查报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3]余亚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34]严耕、陆俊:《国外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35]参见徐建军主编:《新形势下构建高校网络德育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36]参见《北京高校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教育:入教参、讲课堂、连社团》,见《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27日第3版。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38]韦吉锋:《试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影响及对策》,《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39]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江苏高教》2000年第1期。
[40]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4日第3版。
[41]邓云涛:《网络游戏:美酒,还是毒药?》,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4日第3版。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4页。
[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4页。
[44][美]约翰·奈斯比特著,梅艳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45][美]乔治·萨顿著,刘珺珺译:《科学的生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4页。
[46][法]彭加勒著,李醒民译:《科学的价值》,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52页。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5-536页。
[4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50]转引自樊富岷:《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51]转引自刘吉发、李刚主编:《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52]余亚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154页。
[53]李红革:《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意识分析——来自湖南五所高校的统计调查报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54]《羊城晚报》4月18日,转引自:www.XINHUANET.com 2005年4月19日。
[55]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2页。
[56][美]约翰·布洛克曼著,汪仲等译:《未来英雄:33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特质》,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7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