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树立发展型教育观
所谓发展型教育观,是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要把每一个接受主体都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自我的个体来实施教育的观念。所有的教育家都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即所有的青年大学生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的人,即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和失误,都是有可教育帮助和有纠正的可能。俗话说:“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教师”。这提示所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在教育时,都要本着帮助接受主体健康成长的心态和意愿,做好相关工作。即要站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角度开展有效的教育,因势利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过错与不足,帮助他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把他们简单地看成问题学生,或粗暴地运用行政手段来处罚他们以制止问题的发生和延续。否则,有可能把他们推向与自身意愿不同的反面。这反过来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本身来说,也存在着一个自我不断发展的问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经过一轮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之后,要不断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否则,网络新技术产生的大学生网民的新变化,施行主体就无法了解。而且以往每一届大学生之间有较多的共性,施行主体凭借经验就可以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而现在每一届都不同,如果没有发展的意识,施行主体就会陷入一片迷惘,“搞不懂这些学生怎么回事?”的问题已经开始不断地困扰着施行主体。年轻人总是在不断发展的,网络促进了他们的发展速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必须具备发展观念,了解大学生网民的发展,并且发展自己,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6]《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7]《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第16页。
[9]《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第317页。
[10]《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8页。
[11]《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页。
[1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6页。
[1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14]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7页。
[15]参见[美]梅尔文·L.德弗勒等著,颜建军等译:《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页。
[16]参见[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252页。
[17][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24页。
[18]转引自余亚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19]《法国向美国发起“文化反击”》,见《参考消息》2005年3月22日第3版。(www.xing528.com)
[20]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21]鲁杰:《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2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2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编:《传播学(简介)》,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第123页。
[24]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25]吴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页。
[26]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9页。
[27]余亚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114页。
[28]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12期。
[29]韩延明:《大学教育现代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30]韩延明:《大学教育现代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31]韩延明:《大学教育现代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32]潘懋元:《走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中国大学教学》1999年第1期。
[33][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页。
[34]吴玫:《起、承、转、合——试论网络教育的四环节》,《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
[35][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页。
[36]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6页。
[37]李超杰:《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
[38]金生竑:《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
[39]埃里希·弗洛姆著,王泽应、刘莉、雷希译:《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