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又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相统一的理论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和思想宣传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的理论

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理论基石,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石,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确立的重要理论依据。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列宁曾经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所以,“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出发,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意识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的作用引起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4];其二,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又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相统一的理论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性。正如毛泽东所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6]事实证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全面,就越能取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品德是意识的一种形态,它的形成必然受到网络、网络文化以及大学生网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网民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了,它们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并将反过来对网络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好网络的本质、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大学生网民这个“网络人”的本质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等,特别是在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将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克服网络的种种不良影响,利用网络在网络空间里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大学生网民思想政治素质和网络文明素质的提高。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和具体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它是实践作用的结果。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7]人类历史上虽然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实践观,但只有马克思第一次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历史主体认识和改造历史客体的最基本的活动:首先,在实践活动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把自己当作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手段,同历史客体发生关系,把自己的活动传导给历史客体,使历史客体发生某种改变。同时,历史主体也接受历史客体的作用,使历史主体自身也发生某种改变。所以,实践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实际的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一种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过程。其次,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质实体,而且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有意识、能思维的主体。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要发挥和运用自己的体力,而且要发挥自己的意识和思维的功能,通过操作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外部对象即历史客体,使之按照自己的目的发生改变,以便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去占有它们。因此,实践是一种表现出历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实践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无疑是一项实践性工作。它要求施行主体必须勇于实践、敢于实践。与此同时,要使这项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在把握网络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施行主体和接受主体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和有效发挥出来,即真正做到善于实践。从实践的过程来看,它包括事前、事中、事后这样一些紧密相连的环节。因此,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必须将主动出击与预防为主有机结合起来。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和思想宣传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思想(www.xing528.com)

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和思想宣传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相关理论和列宁的“灌输论”思想。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评判)导言》一文中就深刻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而“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8]在这里,“头脑”与“心脏”的结合,就是“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的结合;“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素朴的人民园地”,实质上蕴含着将社会主义理论灌输进工人的头脑的意思。在此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多篇论著中阐发了灌输的思想,但总的看来,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而又专门地探讨“灌输”问题。真正对灌输理论进行系统阐释的则是列宁。纵观列宁的“灌输论”思想,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系统阐发了为什么要灌输的思想。在列宁看来,之所以要灌输,主要是因为工人运动不可能单独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列宁认为,“‘自发因素’实质上无非是自觉性的萌芽状态”,但自发性和自觉性毕竟不同,“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9]除了灌输别无选择,原因很简单,“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10]其次是系统阐发了灌输要注意方法的问题。在列宁看来,灌输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共产主义思想硬塞进人们的头脑,在灌输中特别要讲究方法。而这种方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能被被灌输对象接受为标准。列宁指出:“为了向工人灌输政治知识,社会民主党人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派出自己的队伍分赴各个方面”[11],“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分,又以宣传员的身分,既以鼓动员的身分,又以组织者的身分‘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12]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都十分重视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和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讲究方式方法的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13],与此同时,在进行理论宣传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例如毛泽东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指出:“我希望这个报纸好好办下去,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进一步强调指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4],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决定它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与此同时,包括在原则的确定上,还必须在把握网络本质和受众接受上充分考虑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问题。即必须在实践中将主导性和多样性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地启示着我们在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住大学生网民这个“人”的本质和需要来开展我们的工作,最终促进大学生网民这个“人”的全面发展。这贯穿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形成的全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