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通过受教主体与社会的互动而实现的。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矛盾运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教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矛盾运动,与此同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教主体自身内部也产生矛盾运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所有内在矛盾,决定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具有如下特征:
(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接受活动,并且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这样,在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中的社会个体,面对着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相同的政治规范的约束,并通过相关教育和接受能够形成大致相似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因而,不同个体的接受活动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由于社会、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网络又是一个具有匿名性且张扬个性的空间,势必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具有个体性的特征。这种个体性和社会性是互为条件的,个体性是社会性的基础,社会性是个体性的前提,社会性在个体性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
(二)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人是社会中的人。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既是个人的活动又是社会的产物,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此处所谓能动性,是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把接受当作自身生存与发展所必须进行的一种活动,自主地接受相关网上信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接受行为又反过来对网络环境产生影响;此处所谓受动性,是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并非均出自自愿自主,许多是在“他律”的情况下进行的,包括网络法规的强制、网上舆论强势所造成的“沉默的螺旋”等。事实上,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教主体即大学生网民的网上接受实践中,能动性和受动性不但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并且两者的地位又并非一成不变,在接受的不同阶段,两者有主有次并且会发生变化。
(三)同时性与多端性的统一(www.xing528.com)
一般而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是以认识为开端,沿着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的顺序发展。但在实际的接受过程中,以上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同时起作用的。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教主体的相关接受具有同时性的特征。此外,由于知、情、意、信、行等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渗透性,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受教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差异性,受教主体对施教主体施加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接受上不可能每次都拘泥于知、情、信、意、行的固定顺序。受教主体的接受活动有时可能是以情为开端,也有可能是以意为开端等等。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具有多端性的特征,并且因时、因人而异,在动态发展中调节转换。
(四)精神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受教主体所接受的思想观念、政治原则及道德要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整个接受活动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思想的对话与交流。因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一种精神活动。但是,接受主体所接受到的这种社会意识又不同于科学、艺术等其他精神,而是一种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它不仅以原则、规范、理想、要求的方式反映人类社会精神,而且以原则、规范、理想、要求的方式指导人们的行为并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人们在接受这种社会意识的过程中,通过“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最终将这种要求体现到了具体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实践中去了。因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又是实践的,是一种精神性实践活动。
(五)长期性与反复性的统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长期性特点是指受教主体对客体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有一个从低到高、从部分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从接受刺激到实现内化与外化有一个“时间差”。这是客观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具体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对受教主体的思想问题不可能通过一次教育实践就能够得以解决,必须按照思想发展的规律加以引导,使之逐渐觉悟。当然,接受的长期性除了接受过程中受教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理解、整合等需要一个“时间差”,还和接受本身的反复性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即大学生网民生活在物理与虚拟两个空间里,他们面对的环境是复杂的,在接受过程中可能会遭到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阻碍,也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等等。实际上,接受过程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正确与错误、是与非的反复较量过程。这就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同时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