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原的“三晋”,由于其战略位置重要、土地广阔肥沃、民众富庶,为春秋战国时期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战国时期诸侯国逐鹿中原的主战场。《鹖冠子》的作者就曾长期生活在“三晋”地区的三个主要国家之一的赵国,晚年又移居楚之深山著书立说。因此,《鹖冠子》一书在杂糅的诸家思想中,既透着三晋法家文化的气息,又表现出强烈的道家文化的神韵,笔者认为两种文化的交融共同铸就了《鹖冠子》杂家的思想体系。
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法家文化气息依然很浓厚,但其他学派的思想也已传入并互相交融,赵国处于此大环境中亦不会不受影响。赵国在战国时期有两次改革运动:第一次是公仲连在赵烈侯时期(前408—前387)的政治改革,第二次是赵武灵王时期“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公仲连的改革涉及政治及思想文化方面。《史记·赵世家》载公仲连推荐任用牛畜、荀欣、徐越三位有才之士实行改革,“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材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君说。”“用‘仁义’和‘王道’教化人民,显然是儒家的理论;‘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则具有浓郁的法家色彩。”[115]可见赵国在治国方面并非专任法家,起码是儒、法结合,甚至有可能是儒、法、墨等多家思想的结合,因为“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带有墨家“节俭”和以“三表法”察功度德的意味。这说明从战国中期赵烈侯之时起,赵国的思想文化就已开始向多元化地发展。赵国虽然比不上魏国的强大,也没有魏国那么的人才济济,但赵国的思想文化在这种开放而又多元的模式发展下,慎到、荀子、鹖冠子这些大思想家均出生于赵国或者长期生活于赵国,虽然他们最终的成名都不在赵国,但赵国文化在他们成名前对他们的熏陶和哺育留下了深刻的痕迹。鹖冠子喜欢以鹖羽为冠,有学者认为就是赵国武士的习惯装束。[116]《鹖冠子》中所提出的治国要“文武交用”[117]、“宰以刑德”[118]都反映出儒、法结合的思想倾向。
楚国从春秋之时起就是一个南方大国,在战国初年依然是领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楚国亦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文化大国,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非是孤立地发展起来的。《史记·楚世家》记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大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包山楚简《卜筮祭祷记录》中有:“
祷楚光老僮、祝融、”,[119]“老僮”即卷章,“祝融”即重黎,“”即“鬻熊”,[120]而“鬻熊子事文王”。鬻熊即是楚国的先祖。而在周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楚子来告”之句[121],此“楚子”不一定指的是鬻熊,但可以肯定应该是楚国先祖中的一位首领。由此看来,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同出一源且与周文化联系紧密。周文化是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形态,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基本上是由儒家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因此,楚文化首先是带了儒家礼乐的色彩的。战国时期的吴起在楚国进行法家性质的改革,之所以在前期能行得通,在后期却夭折与失败,都与“礼乐”这种旧的文化思想和旧的制度有关。吴起是卫国人,曾求学于曾子,并在鲁国为过将,由于不受鲁君信任,辗转到魏国为将,魏文侯死,他又来到楚国并受到楚悼王的重用,在楚国实行变法。从吴起的人生经历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兼通儒、法、兵诸家思想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他在楚国推行变法之所以前期能行得通,是因为楚国有浓重的“礼乐”色彩,吴起曾就学于儒家对此有深入地认识,他认为“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认识到礼乐制度的束缚是楚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因而能够对症下药。他就是要以法家的法制来改造礼制的不合时宜,吴起后期的失败也是由于代表礼乐制度势力的旧贵族的强大和反扑。吴起变法虽然在楚国失败了,但法家的一些制度和思想文化却在楚国被保留了下来。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在屈原的作品中也反映出来了,屈原可以算作是一位儒者,但他又期望楚国能变法图强重振雄风。新出土的郭店一号楚墓竹简中,儒家的作品更是多于道家的作品,这说明楚文化绝非单纯的道家文化。
当然,战国后期楚地的道家文化比之儒、法两家文化的影响力远为巨大。大批的战国楚帛书中的道家作品,反映出战国中后期道家文化在楚地的盛行。道家文化较之儒、法两家积极入世的政治主张相差很多,楚国在战国后期的削乱,道家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应该负上一份责任的。《鹖冠子》所提倡的“太上成鸠”之道打上楚国道家深深的烙印,其受楚国道家思想的影响是明显的,而其书中又兼有儒、法等各家思想并受有三晋赵国文化开放的影响亦是很清晰的。《鹖冠子》所代表的正是“三晋”文化与楚地文化交融的文化思想成果。
【注释】
[1]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第54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2]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第55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3]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第57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二)第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吕氏春秋·用众篇》
[7]《吕氏春秋·不二篇》
[8]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第54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9]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第53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0]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第54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第658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
[12]转引自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第57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3]《尸子·分》
[14]《尸子·贵言》
[15]《管子·内业》
[16]《管子·内业》
[17]《仲夏纪·大乐》
[18]《尸子·逸文》
[19]《管子·霸言》
[20]《吕氏春秋·顺民》
[21]《吕氏春秋·精通》
[22]洪家义:《吕不韦评传》第230—24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3]《孟子·尽心下》
[24]《史记·吕不韦列传》
[25]〔英〕葛瑞汉著、张海晏译:《论道者》第35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6]〔英〕葛瑞汉著、张海晏译:《论道者》第320—32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7]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第146—14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8]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第43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9]《尸子·仁意》
[30]《尸子·处道》
[31]《尸子·神明》
[32]《尹文子·大道上》
[33]《尹文子·大道上》
[34]《尹文子·大道上》
[35]《尹文子·大道上》
[36]《尹文子·大道上》
[37]《尹文子·大道上》
[38]《尹文子·大道上》
[39]《管子·君臣上》
[40]《管子·君臣上》
[41]《管子·权修》
[42]《老子》第七十五章
[43]《管子·五行》
[44]《管子·四时》
[45]胡家聪:《管子新探》第1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鹖冠子·天则》
[47]“天曲日术”:陆佃认为“天曲”是制邑理都之法,“日术”指的是君主严命每一级行政长官必须按一定日数向上报告施政状况,并按一定日数向下施行教诲。
[48]《鹖冠子·道端》
[49]《鹖冠子·泰鸿》
[50]熊铁基:《〈吕氏春秋〉的结构与思想体系》,《道家文化研究》第14辑,第290—291页。
[51]吕艺:《论〈吕氏春秋〉的结构体系》,《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52]洪家义:《论〈吕氏春秋〉的性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4期。
[53]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的比较分析》,《哲学研究》,1984年第1期
[54]吕艺:论《吕氏春秋》的结构体系,《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55]均引自《有始览·有始》
[56]参阅《审分》、《君守》、《伍数》、《勿躬》、《慎势》、《审应》、《重言》、《应言》等篇。
[57]参阅《务本》、《顺说》、《权勋》等篇。(www.xing528.com)
[58]参阅《下贤》、《报更》、《先识》、《观世》、《达郁》、《举难》、《义赏》等篇。
[59]参阅《慎大》、《为欲》、《用民》、《适威》、《乐成》等篇。
[60]参阅《骄恣》、《贵信》、《行论》、《上德》、《长利》、《知接》、《悔过》、《正名》、《知分》、《不二》、《执一》。
[61]参阅《慎人》、《不广》两篇。
[62]笔者此观点袭自白奚,参见其所著《中国古代阴阳与五行说的合流》一文,《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五期。
[63]杜国庠认为是“与现实政策调和”的局限,见李锦全、李鸿生主编之《杜国庠中国思想史论集》第260页,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
[64]《尉缭子·战威》
[65]《尉缭子·兵令》
[66]《尉缭子·武议》
[67]《鹖冠子·近迭》
[68]《鹖冠子·王》
[69]均引自《尉缭子·治本》篇
[70]《尸子·神明》
[71]《尸子·发蒙》
[72]《尸子·治天下》
[73]《尹文子·大道上》
[74]参阅《君臣》上下篇
[75]《管子·牧民》
[76]《管子·权修》
[77]《管子·内业》
[78]《管子·内业》
[79]《鹖冠子·兵政》
[80]《鹖冠子·泰》
[81]《鹖冠子·泰》
[82]《鹖冠子·近迭》
[83]《史记·吕不韦列传》
[84]“儒”在此指有知识有学问的人,非仅指儒家之儒。
[85]《尉缭子·兵谈》)
[86]《尉缭子·兵谈》)
[87]《尉缭子·武议》
[88]丁原明:《论〈吕氏春秋〉及其历史作用》,《文史哲》1982年第4期。
[89]均引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658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
[90]均引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658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
[91]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第51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92]江瑔:《读子卮言·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章》,转引自熊铁基《秦汉新道家略论稿》第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93]蒙文通:《略论黄老学》(遗稿),《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辑,三联书店,1998年。
[94]吴光:《黄老之学通论》第107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95](台湾)陈丽桂:《秦汉时期的黄老思想》第1页,文津出版社,1997年。
[96]吴光:《黄老之学通论》第108页、12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97]吴光:《黄老之学通论》第108页、12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98](台湾)陈丽桂:《秦汉时期的黄老思想·序》第1页,文津出版社,1997年。
[99]高正:《诸子百家研究》第11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00]《管子》书非成于一人一时,部分篇章成书较早,和《尸子》、《尹文子》时间相当;但《管子》最终的成书应在战国末期以前,略早于《韩非子》。
[101]《史记·秦本记》。
[102]《史记·六国年表》。
[103]《穀梁传》僖公三十三年。
[104]《史记·李斯列传》
[105]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下卷)第982—98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6]《史记·吕不韦列传》
[107]《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108]《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09]《管子·乘马》
[110]《管子·幼官》
[111]《管子·兵法》
[112]《盐铁论·论儒》
[113]荀况是“年五十”还是“年十五”开始游学于稷下,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意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司马迁又说荀况在李斯为秦相之时尚存,并且“嫉浊世之政”,那已经是秦统一六国以后的事了,其长寿不至于此。应劭《风俗通义·穷通》云:“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笔者以为,以“年十五”当更为合理一些。
[114]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第7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115]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第17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6]孙福喜:《〈鹖冠子〉研究》第144—148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7]《鹖冠子·天则》
[118]《鹖冠子·王》
[119]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34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120]李学勤:《论包山简中——楚先祖名》,《文物》1998年第8期。
[121]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发现周初甲骨文》,《文物》1979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