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杂家研究:主、客体互动关系认识

先秦杂家研究:主、客体互动关系认识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明显,《管子》对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区分,较之《尹文子》又更进了一步。其次,客体对主体的认识有蒙蔽性,同时由于主体的“精神”易于受情绪和环境的干扰。《管子》认为人的认识往往会受到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吕氏春秋》则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分析人的认识应该排除干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先秦杂家研究:主、客体互动关系认识

三、认识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要区分主体和客体。《尹文子》说:

贤、不肖、善、恶之名,宜在彼,亲、疏、赏、罚之称,宜属我。我之与彼,各得一名。名之察者也,名贤、不肖为亲、疏,名善、恶为赏、罚。合彼我之一称而不别之,名之混者也。[103]

五色、五声、五臭、五味,凡四类,自然存焉天地之间,而不期为人用。人必用之,终身各有好恶而不能辨其名分,名宜属彼,分宜属我。我爱白而憎黑,韵商而舍徵,好膻而恶焦,嗜甘而逆苦。白、黑、商、徵、膻、焦、甘、苦,彼之名也,爱、憎、韵、舍、好、恶、嗜、逆,我之分也。定此名分则万事不乱也。[104]

以上两段引文,作者极力区别事物或人的特性(客体之名)与认识主体的喜、恶、亲、疏,也即辨别认识对象(客体)与认识主体(主观)之间的区别。并认为只有将两者严格地区别开来,天下万事万物才不会相互淆乱。《管子》书中的认识论思想和《尹文子》有部分相同之处,《管子》也强调在认识中要分清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105]文中的“所知”和“所以知”,指的就是认识的对象即认识客体和认识的主体。很明显,《管子》对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区分,较之《尹文子》又更进了一步。“所知”和“所以知”隐含有认识对象有可知的特性,以及认识主体有认识万事万物的能力的意思。后世哲学家在认识论上提出的“能、所”范畴,应该就是对此的抽象与升华。《鹖冠子》则更为明确,它说:“天高而可知,地大而可宰,万物安之,人情安取。”[106]意思是说天道虽然高远,但是人可以认识它;地虽然广大辽阔,但人掌握了规律就可以利用它,主宰它。这种思想和《荀子》的认识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颇为相近。

其次,客体对主体的认识有蒙蔽性,同时由于主体的“精神”易于受情绪和环境的干扰。因此,主体在认识的过程中要精力集中,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管子》认为人的认识往往会受到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它说:“人迫于恶,则失其所好;怵于好,则忘其所恶。非道也。故曰:‘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107],就是说的认识容易受到人的好、恶等心理或情绪的影响。因此,人要排除自身的好恶“不怵乎好,不迫乎恶。”做到“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尤其是提出“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的认识方法,这种认识方法要求人抛开个人的好恶、喜怒以及成见、偏颇,如实地反映事物和认识客观事物。这是一种机械的反映论,但这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了。按照这种反映论的方法去指导具体实践,《宙合》篇说:“‘道’也者,通乎无上,祥乎无穷,运乎诸生。是故辩于一言,察于一治,攻于一事焉者,可以曲说,而不可广举。”意思是说“道”(事物的规律)是蕴含于诸生万物之中的,是无穷无尽的,只是辩于一言,考察一种治道,专攻于一事一物的,只能算是蔽于一曲的认识与说法,而不能把握广泛而全面的规律。因而强调人的认识应该是视野广阔,把握整体全局的“广举”,而不应该是狭窄的一曲之见的“曲说”。《鹖冠子》亦说人的认识容易受人主观五个方面的限制和蒙蔽,曰:(www.xing528.com)

故人者莫不蔽于其所不见,鬲于其所不闻,塞于其所不开,诎于其所不能,制于其所不胜,世俗之众,笼乎此五也。[108]

即世俗之人没有不被他们所没听过的事物而隔断思维,他们的心智没有不因未被启发开化而阻塞,没有不被他们所不能的事情而阻止的,也没有不被他们所不能胜任的事情而限制的。这段话从人的认识的不足,讲到人因认识的不足而致实践的受制,有逻辑上层层递进深入的关系。将认识与实践联系起来,这在先秦哲学史上该是一种创见。《管子》和《鹖冠子》揭示的主要是认识主体在认识中所受到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与蒙蔽。《吕氏春秋》则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分析人的认识应该排除干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与因人所恶”[109]句中的“尤”通“宥”,是蒙蔽、局限的意思。就是说受局限的原因很多,其中的关键原因必定是由于人有所喜好或者有所憎恶,因此,它强调“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含有深刻的辩证思想。《去宥》篇也说:“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耶?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人都是有局限的,必须去除各种蒙蔽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人才可能认识保全其天性。除了恶、喜、善对人的认识有蒙蔽之外,“类似”、“类是”和“征象”等也会对认识产生蒙蔽。《似顺》篇曰:“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许多事物表面看起来似乎是颠倒的,但实际上是顺的;表面看起来似乎是顺的,实际却是颠倒的。如果能透过表面现象了解事物本质状况,就可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察传》篇说:“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人的认识形形色色,其中多有“类非而是”和“类是而非”,必须加以辨别,辨别的方法标准就是“缘物之情及人之情”,虽然带有浓重的经验主义味道,但也有唯物主义的倾向。只可惜,这些思想没有再做深入地探讨。他还说:“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110]事物每每好像如此然而并不是如此,所以国家灭亡、人民受辱的事情才没有休止。《有度》篇对这种干扰人认识的东西做了分类并加以论述。

先王不能尽知,执一而万物治。使人不能执一者,物感之也。故曰通意之悖,解心之谬,去德之累,通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悖意者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缪心者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者也。智能去就取舍六者,塞道者也。此四六者不荡乎胸中则正。

这段话主要是说,使人抓不住根本的原因是外物干扰。这些干扰可以分为四类,即思想上的混乱、心灵的束缚、德行上的拖累、思路上的阻塞。尊贵、富有、显达、威势、名望、财利这些东西,使人的思想混乱。而仪表、举止、神色、辞理、情绪、情意,这六种东西是束缚人心的。邪恶、贪欲、喜好、怨怒、悲伤、音乐,这六种东西是拖累德行的。逞智、恃能、背善、趋恶、取利、弃义,这六种东西是阻塞思路的。这四类,每类六种的东西不在心中扰动,思想就纯正了。人的认识也就清晰正确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