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孩子,用爱心感化孩子
周英姿
“知心姐姐”卢勤在《写给世纪父母》中提到现代孩子成长出现的“三大三小”现象: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环境越来越小;房屋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走近孩子,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又绝非易事。
我班最近的一次心理调查显示:超过50%的家长属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固定的工作,直接影响家庭教育质量;13.4%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40.3%的家长与学生沟通不好;46%的学生依赖性强,心理脆弱;15%的学生存在交往障碍。针对这种现状,我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指引,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启迪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和发展方向。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根据相关理论,正常心理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具有稳定的情感;二是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四是智力正常;五是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同年级学生均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问题。还有的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我班的徐同学是一个自尊心特强的小男孩,但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长时间生闷气,而且间隔一段时间情绪化,会出现一些反常的举动。老师批评后,不服气、不说话,放学磨蹭不走,砸足球发泄来逃避问题。最近的一次大扫除让我伤透了脑筋。因和同学抢桶不悦,徐同学竟闷闷不乐,在雨中不停地来回扫水,人也淋得像落汤鸡。同学叫了他三次,他居然理都不理。我拉着他回了教室。不一会,发生了更令我意想不到的事:他拿着湿抹布不停地来回擦地,最后居然蜷缩着身体睡在湿地上。很多同学上前拉,怎么也拉不起来。在这个案例中,我抓住这孩子的心理做了以下努力和尝试。
带孩子到办公室和他耐心地交谈。打电话让家长送衣服。经过和她母亲沟通,他的父亲患肝癌刚去世。使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加上他的母亲常常在他的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和同学发生争执,总觉得同学欺负他,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我明白了他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突然变故,使他失去父爱而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他的种种反常行为就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得到老师的关爱。多令我心疼的孩子啊!放学后我又和他慢慢沟通,他的情绪好多了。第二天,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和同伴说说笑笑,还抢着帮我送本子,送上他亲手粘贴的一幅话,这才是真实可爱的他。于是,我和他的家长有约,定期沟通,交换教育他的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www.xing528.com)
与他交朋友,多一份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改掉怪脾气。而要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
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其自信心。
培养挫折的承受能力。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不是怎样设法减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帮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经过我的努力,以及他妈妈的帮助,孩子这种反常行为终于有所好转,约束力有所增强。虽然还会犯毛病,但现在孩子每天上学一脸灿烂的笑容。期末检测语文、数学双优,被评为“三好学生”。
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多的启示。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既发展了自身,又使我近距离地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正是在这个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对问题儿童要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老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走进孩子,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新城小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