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教师职业倦怠
许凌云
职业倦怠是指职业的行为主体在能力、体力和精力上不能满足外界的要求、无法应对环境的压力而产生的体能和心理的疲惫。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我经常与小学教师聊天,在聊天时发现一些教师对工作流露出恐惧感、无奈感。交谈最大的体会是小学教师感觉压力特别大、工作好很累,所有与工作有关的事都不想做,不想学习、不想研究,学校安排的事能拖就拖,什么荣誉都不要,如果再有提前退休政策就更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倦怠会造成什么危害?如何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职业特点与心理压力过大
首先,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教育部门为了提高升学率,采用各种形式向教师要质量、要分数,而教师这种职业是一种既要劳体又要劳心的工作,尤其需要劳心。小学教师面对的多是10岁左右的孩子,劳动强度要更大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转变为对教师的企盼,不允许学校和教师有一点差错。
其次,新课改实施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班级人数的膨胀、频繁的考试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也增添了教师工作的心理负荷;教师职业的要求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使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学历进修和各种继续教育培训,也使教师疲惫不堪。
最后,新的教育思想,即使在科学的范围内得到赞同,在实践中也不能立即变为现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劳动,需要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需要他们拟定运用这些新的教育思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法。
2.个人素质与工作环境的差异性
一是教师的心理素质有高有低,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不同,人际交往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整天忙于工作,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以及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等无法排遣的教师,容易成为职业倦怠群体。二是教师生活空间多局限于家庭、学校,活动圈子窄小,社会交际活动愈来愈少,经常在公众场所表现沉默、“失语”、尴尬,导致教师产生抑郁情绪。三是学生家庭背景各异、个性千差万别、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四是社会以简单的各种“率”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标准,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不科学,奖励与处罚机制不健全,无意义的考评、评比太多,等等,都增加了教师工作的负荷量,教师心力交瘁,导致倦怠心理的产生。五是以个人劳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往往使教师产生孤僻性格,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紧张,群体结构不和谐。
3.社会因素促成教育教学的特殊性
首先是社会认同感出现反差。一方面教师政治地位、生活待遇低,如政治生活不落实、现实生活条件的不理想、工资待遇低、住房难解决、家庭压力大;而另一方面社会对教育要求日益增强,教师工作经常得不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各阶层人士经常对学校、教师随意指手画脚。
其次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的教师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不理解、不适应,于是产生这样那样的焦虑和痛苦。再则上级验收检查名目繁多,学校、教师应接不暇,诸多本属于政府和社会行为(如关心下一代工作、)转嫁到学校,教师苦不堪言。特别是最近我的身边有许多小学都在开展“课内比教学”、“校外访万家”的活动,对这一政府行为的活动,有许多家长是这样看待的,老师也是有家有口的普通人,也要尽家庭责任,在校一天已经够辛苦了,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可以说每天都是忙得团团转,早上7点就得到校,往往晚上八九点还回不了家,现在又要求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遍访每个学生家庭,看来领导干部真的是把他们当做机器了,只是领导忘了:机器是否也需要休息一下呢?领导更忘了问问自己:我访过任何一个普通教师的家吗?如此这样怎能不增加了教师的倦怠心理?
4.教育的不公平
教学成绩的排队,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评聘分开竞聘上岗,教师聘用制,趋于复杂的师生关系,难免加重教师的精神负担,从而导致教师表现出身心疲惫、沮丧、压抑和对工作、生活悲观冷漠,表现出失去工作热情,以消极、否定,甚至麻木不仁的态度来对待学生。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城乡间的差异,普通学校教师的所做工作与成绩,往往得不到合理肯定与认可,分配不公平,教师心灵扭曲;课改的困惑,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兴趣,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二、教师倦怠将会造成的危害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劳动,它的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因而,对于教师来说,由于长期的工作看不到效果,教师的成就感很难得到体验,这样就最容易产生对职业的兴趣的丧失,但这必将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一是对自身的伤害。教师职业倦怠的身心症状不可能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而且会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教师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系,使教师虐待自己,斗志消沉,不再追求工作上的进步,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二是对学生的伤害。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教育学生的方法偏激。学生无法从教师身上获取关注和爱,这对于学生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三是对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教师会士气低落、时常抱怨、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的关系恶化,甚至会出现缺勤和离职的现象,同时,会出现教师的流失,势必对教育事业产生负面影响。(www.xing528.com)
三、解决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1.赢得社会认同,转变管理方式是缓解职业倦怠的重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要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理解、支持教师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住房条件等。学校管理者应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应引导教师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用积极的心态对待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不断化解矛盾,解除烦恼。树立绿色理念、阳光心态、乐观精神,体验人生的幸福。同时学校管理者要为教师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倾听教师心声,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体现主人翁意识,点燃智慧火花,把学校的办学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凝心聚力,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新理念、新经验,让教师大胆尝试,主动改革,让教师利用网络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性学习;学校帮助教师制订读书计划,搭建成功平台,对教师少一份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指导,探索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模式,让教师真正感受校园如乐园。构建学习型组织,树立工作就是学习,学习是为了工作的观念,引导教师走上学习、研究这条幸福之路。
2.搭建舞台,创新工作机制是缓解职业倦怠的平台
建立和创新工作机制是激励教师持续干下去的不竭动力。在各种机制中,教育管理者要重点抓评价机制的建立。在评价过程中,既面向全体教师,又考虑教师之间的差异;既注重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又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和修养的提升等。评价时,本着公平的原则,采取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工作业绩,体验成功的乐趣,又让教师看到同事的发展进步,激励自己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身边的榜样,使教师时刻保持专业发展的冲动和欲望。学校还要为教师展示才能搭建多彩的舞台,使教师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给予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举办教师拜师会、班主任上岗培训、优质课大奖赛、教学大练兵,以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坛新星评选等活动。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不仅要依靠社会、学校的支持,教师个人的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提高教师自豪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是教师勇于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动力源泉,因而也是教师缓解职业倦怠的最好“催化剂”。
其次,教师要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教师只有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才能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而不至于目标脱离实际,以致因为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经受挫折;也才能更理性地分析所面对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应努力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质,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有追求才有劲头,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工作,教师都要有一个大追求和小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完成自己的大追求。而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带来快乐、喜悦和成就感。教师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培养和加深对职业的情感。试想,一位热爱自己职业的教师,他还会感到职业倦怠吗?
最后,教师应掌握一定的缓解压力的措施。当感到压力不断时,持续数分钟的放松,往往比一小时的睡眠要好。除了日常的游泳、散步、做操、洗热水澡、听音乐,和家人或朋友聊聊天,去美容院换个发型,或者给肌肤补充一些水分等松弛方法外(还可以学习放松训练技术来应付压力),在一旦出现焦虑性的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理障碍时,不妨想办法休假几天,外出旅游,亲近自然。新鲜的空气、悦目的景色、鸟虫的鸣叫,将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所以我们要学习并掌握心理自我调适的基本方法: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还有坚持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教师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因为一方面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应付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用于锻炼的时间减少了笼罩于压力情境的时间,某些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也能提供难得的“空闲”机会。
[1]肖爱芝.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2]沈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职业倦怠再审识[J].现代教育科学,2008,(2).
[3]杨青.浅议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1,(02)(下).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综合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