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要挺起民族的脊梁
韦志成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改革好像来势更猛,改革的幅度更大,学着“后现代主义”的腔调,左一个“彻底颠覆”,右一个“全盘否定”,然后生搬硬套地从外国舶来新概念、新术语,以为越是否定传统、否定教师、否定教科书、否定课堂,就越是“改革”,越是“另类”,就越是“创造”。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语文教学并没有提高效率,语文教学质量也不见提高。时至今日,处在改革中的教师,仍有不少人还不知道“改什么”、“革什么”,他们感到语文课“越教越难教”、“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不知道该怎么教”,有的甚至要转行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想谈三个问题。
一、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愿意改革的,他们走进新课程,树立教学的新理念,学习新教材,接受新方法,课堂上有新作为,总想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语文教改增光添彩。应该说教改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上进的。但是,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追求“没有预约的精彩”——生成型
当下语文课堂中,流行一种新做法,叫做“课堂生成”。所谓生成,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意外问题,或自认为有某种发现,哪怕离开了教学目的,教师也视若珍宝,如同在沙漠的长途跋涉中突然发现了前方有丰美的水草,以此为喜,惊叹不已。这种生成,好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兴奋剂,带来了冲动,教师立即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或讨论,这就叫“赢得了没有预约的精彩”。
【教例1】
某教师在上《鹬蚌相争》的课堂中,一个学生对课文产生了疑问:“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鹬的嘴被蚌夹着呢,怎么能说话呀?”其他同学也跟着发言,蚌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那蚌也不能说话呀,它只要一张口,鹬就会趁机拔出嘴巴逃走了呀!”
学生意见纷纷,有的说课文写错了;有的说课文根据古文改写的,没什么问题;有的说这是寓言,这样写没问题;有的说尽管是寓言也要符合实际,“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巴”吧。大家七嘴八舌,决定给编辑叔叔写信,提出要修改课文的建议。
忽然,有位同学还有问题,“鹬的嘴巴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但蚌的嘴巴本来就在壳里,它不用开合就能说话呀。”大家又争论了起来。
这一场争论,出乎老师意料之外,以为是生成课程资源的好时机。但是生成了什么呢?偏离了教学目的和方向。寓言是什么?是通过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堂课缺乏对寓言及其理解方式的正确认知。学生并没有感受鹬蚌相争的情境,也没有悟出两败俱伤、他人得利的道理。该学的没有学,该理解的没有理解。
【教例2】
某教师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的课堂中,在讨论中有学生追问:“大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他的衣服烧光了,身体烧没了,那么他身上带着的子弹和手榴弹,这么高的温度,这么长的时间,怎么就没有爆炸呢?那一爆炸不就暴露目标了么?”
这一发现,生成了什么?学生思想转了向,老师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学生的认识却糊涂了,不仅没有展现邱少云的伟大,反而引起学生对事件真实性的怀疑。
所谓“追求没有预约的精彩”,并不新鲜,不就是过去教学的神来之笔么?那是教学熟能生巧的结果,是师生为着共同的教学目标努力的结果。不是漫无目的,捞到篮子就装菜。以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通过教学目标加以引导,决不能不了了之。例如,有位年轻的女教师上《故乡》一课时,分析完闰土的形象后,讲了一句过渡的话:“刚才我们理解了闰土的形象,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写杨二嫂?”坐在后面的一个男生,阴阳怪气地答道:“因为杨二嫂是个女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女教师立即引导:“鲁迅的故乡写了中国农村20世纪20年代的凋敝,写闰土是一个男性的农民形象,当然还应该写一个女性的小市民形象,这样才能更加广阔地反映当时农村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引导使教学走上了正轨。
2.追求“课堂活的生态”——架空型
“活的生态”,说法不一,似乎就是课堂的生动活泼。为此,有的老师动脑筋,把课文丢在一边,搞其他的“杂耍”去了。或者要学生演课本剧。
【教例3】
某教师在上归有光《项脊轩志》一课时,教到第三段,请两女生站起来表演,一个演老妪,一个演归有光的母亲,学生的滑稽动作和表情,引起了哄堂大笑。教师嫌学生的表演不到家,亲自示范,结果导致更大的笑声。至于文中项脊轩的变迁,感伤、怀念祖母及母亲的往事,以及自己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等“可悲”的感情,都化为轻薄的搞笑。可惜呀!
或者要求学生按课文画图。如有位老师教高尔基的《海燕》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画暴风雨孕育图,暴风雨迫近图,暴风雨来临图,接着传观插图,解说插图,要求回答:如果你的插图不画海鸥、海鸭、企鹅怎样?画面的色彩、比例调配有何特点?三幅插图的主体与背景有何变化?这哪里是在上语文课?分明是在上美术课!这叫“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阅读教学把课文学习架空了,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儿”。其实,语文课是要把生活的图画变成语言文字,而不是根据语言文字画图。
3.追求“创新思维”——离谱型
有的教师上课,为了追求“创新思维”。说着说着就扯远了,离谱了,“栀子花,茉莉花,扯野棉花”。为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导致学生是非不分,真伪不辨,乱说一通。如某教师在上《背影》一课时,说父亲穿过铁道,攀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这行为是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
【教例4】
某教师在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小结课文时,教师提问学生,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大家说应该感谢谁呢?大家可以敞开思想,展开创造性的思维。学生回答:感谢制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感谢秦始皇,如果他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没有兵马俑了;感谢第一个发现兵马俑的农民……;感谢考古专家……;感谢文章的作者……;感谢课文的编者……越说越离谱,教师却大加赞赏,并让学生鼓掌表扬。
【教例5】
又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大讲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个“多情种”。曹雪芹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完全不顾文章的基本意义,随心所欲,养成了不负责任、浅尝辄止的坏学风。
4.追求自主性学习——放羊型
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提,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自己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教师撒手放羊,根据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目标非预设,解答非指示”,对学生不进行任何指导。如教《论雷峰塔的倒掉》,一上课,有学生问:课文说法海和尚逃到了螃蟹壳内,是真的吗?教师说,好,这堂课就讨论这个问题,法海是否真的躲进了蟹壳。一堂课争来争去,不了了之。泛滥的鼓励取代了合理的引导,虚假的热闹冷落了经典的文本,低效的合作冲淡了独立的感悟,把“自主”变成了“放任自流”。
5.追求教学现代化——多媒体型
现在教改似乎有种错觉,要现代化,以运用多媒体为时髦,否则就不算教改。上优质课、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都得用多媒体。如有位教师教杜牧的《秋夕》,“白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只是抓住“卧看牵牛织女星”一句,用电脑、幻灯播放牵牛星、织女星在宇宙的位置,什么银河系、太阳系,它们的形成与运动等,介绍了许多天文知识,原诗竟丢在一边,不读不解。还有的课堂上花样多,像变戏法一样,一会儿放幻灯,一会儿看录像,一会儿听录音,“热热闹闹,嘻嘻笑笑,一堂课什么也没学到。”
还有许多类似的教学现象,虽然改革者的心愿是好的,说是犯了“美丽的错误”,或者是“前进中的错误”。但是,究竟错在哪里呢?
一是语文课“非语文”。丢开文本,忘却根本,语文被悬置、被遮蔽、被湮没。语文课不学语文,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儿。
二是阅读课“非阅读”。阅读课不阅读课文,五花八门的课堂,形形色色的花架子,种种作秀,失掉本真,课文阅读被置换、被抽走。
三是课堂教学“非目标”。教学没有目标,“铃声一响,走进课堂,要教什么,跟学生商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四是语文教改非名师。一大批语文教改的名师,如钱梦龙、于漪、洪镇涛等都被否定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四非”,否定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新课程要求的“三维”发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堂而皇之的教改浮躁中被“非”掉了。这样的教学用一句武汉话来说:“真是要命!”要了语文教学的命,要了学生的命,要了家长寄希望于学校的命。
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挺起民族的脊梁
为什么会有“四非”,语文课不教语文,阅读课不阅读课文,课堂教学没有目标,我认为,这是教改中,生吞活剥地学习舶来品的结果。比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呀,研究性学习呀,非指导性教学呀,什么对话原理呀,等等。这些当然有它的道理,我并不反对学习外国的语文教育经验,但是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在这方面已经交出了昂贵的学费,贻误了几代人的青春,教训深刻得很。
新中国成立后,先一阵风学习建立苏联的教育体系,大学凯洛夫的《教育学》,语文教学就搞“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小结、布置作业)。接着,学习普希金的“红领巾教学法”,搞“八股教程”(作者介绍、时代背景、阅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析课文、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布置作业),一味地满堂灌,至今仍有影响。改革开放后,学习国外的教育理论就更多: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建议》;赞可夫以智力为中心的“新教学体系”;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法”;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罗杰斯的“非指导教学”。其中,罗杰斯的“非指导教学”,美国都不用了,我们还当宝贝。学得我们不知所措。因为这些理论,不合我国语文教学的国情。我们的语文国情是什么呢?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汉语汉字,凝聚了他们的思维和智慧,具有丰富、优美、生动、表现力极强的特点,从古至今,一直使用、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汉语法定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中小学法定开设语文课程,学习汉语。在基础教育开设的各门课程中,唯独语文课程不是“舶来品”,土生土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生物等课程,如同外语一样全是从国外进口的,其他课程可以按洋人的思想理论来指导,唯独语文课程不行。汉语是世界最大的语种,使用人口中国有13亿,加上全世界的华人华侨,使用人口有15亿之多。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语素文字,具有非形态语言的特点。汉语没有严格的语法,却有严格的词序、句序,如“红花”与“花红”,“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其意大不相同,需要仔细辨别和感悟。
我们有悠久的语言文化传统,有人口众多的受众,有丰富的语文教育经验,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语文教育理论,而要进口国外的语文教育理论呢?为什么不继承我国优秀的语文教学传统呢?不总结推广我们身边的教学经验呢?不学习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如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等用毕生精力探讨的中国的语文教育理论呢?大山就在面前,身边就有感动,为什么非要舍近求远呢?莫非外国的月亮就真的比中国的圆?不要把麦当劳、肯德基吃多了,吃多了肚子要疼的,大米饭、馒头才是主食。
可见,语文教改要挺起民族的脊梁。语文教学应该弘扬我国几千年积累的优秀的传统语文教育理论和传统。从近现代来看,“三老”(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的语文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践行。
叶圣陶先生一生从教70多年,他教过小学、中学、大学,多次起草过语文课程标准,编辑过语文教科书。几十年,他当过作家,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大家,没有谁有他这样丰富的阅历和对语文的深切了解。他把自己对我国语文教育的探索、思考、实践,高度概括为一句话:“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千锤百炼,是一条一字不易的教育规律。既高度浓缩了他的教育思想,又总结了当代语文教改的经验,通过20年的教改实践检验无比正确,富有中国特色,成为我国教育对世界教育作出贡献的经典。它是我国语文教学理论的科学概括,正确地解决了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讲与练的关系,使语文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精讲多练。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就多主动一点。由“教”到“不需要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由“给指点”、“给讲说”,到“少指点”、“少讲说”,到最后学生独立自学“不指点”、“不讲说”。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积累记忆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留心社会观察生活的习惯、勤笔勉思的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这些习惯,习惯成自然,就能一辈子受用无穷。
一个国家、民族的母语教育,总是根据民族利益有严格的选择性。就拿开放的美国来说,它可不是什么都学,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需要,有选择性的来学。最近,看到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的文学著作》的书单,心里很不是滋味。它是在美国政府促进学术发展机构,国家人文科学促进委员会主席威廉·班奈特主持下,由来自美国的400多名教授、作家、史学家、新闻记者等文化界的领导人参加的民意测验,据调查统计的结果,列出的书目有林肯、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狄更斯、柏拉图、坦培克、弥尔顿、列夫·托尔斯泰等30多名作者的作品,甚至还有他们视若洪水猛兽的《共产党宣言》,遗憾的是唯独没有中国人的著作。这张书单得到了美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认为它是“衡量学校教育的一个标准”。堂堂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竟没有只言片语值得人家青睐,这说明什么?
可是,在语文教科书中,却少不了美国作家的作品,如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惠特曼、海伦·凯勒、海明威,等等。学校的环境布置,到处张贴的是外国名人的语录,图书馆里到处堆放的是外国人的著作。虽然要“睁开眼睛看世界”,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怀,但文化交流应该是对等的,如果交流总是单向的,总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渗透,久而久之,恐怕连民族的根都要断了。联想到近百年来,我国的人文科学一直被西方的人文理论所统治,虽然学习了西方近两百年的研究成果,按照他们的模式来建立学科,但是却丢掉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在这深刻的反省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我国的语文教改必须挺起民族的脊梁。
概括历史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语文教改收获,达成共识的、民族的、科学的语文价值观,语文教育的主流价值观,或者说是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一个中心
学习语言是根本。以学习语言为中心,是语文课的命根子,也是语文课程开设的终极意义和最大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是语文教学的生死存亡之道。本乎此就生存,背乎此就死亡。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语文教学有两次低谷:一次是1958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教学质量极低;一次是“文革”十年,把语文课上成革命大批判课、毛泽东思想课,语文教学质量极低,甚至出现了“白卷英雄”。
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的含义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故合言之”,学习语言是第一位的。几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语文课必须把住这个关口,就不会左右摇摆。仿郑板桥的诗,“咬住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文本中。千诵万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明确了这一点,就不怕风吹草动,就不会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德育课、思想教育课、环保课、批判课,而是上成名副其实的语文课。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还应该加一条,学习语言。离开了学习语言,任何的语文教改都是白费。
2.两个基本点
一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设语文课,尽管人们有种种设想,有种种目的,种种打算,但是归根结底,一言以蔽之,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说白了,就是给学生打底子。这底子一分为二:打好学生的语文底子;打好学生的精神底子。两者又合二为一,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从语文底子来说,教学生学文化,继承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读、写、听、说一把抓,掌握了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领,形成学生过硬的语文能力,具有语文方面的基础学力,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从精神底子来说,语文教育是大爱、大善、大德的教育,高扬生命化教育的旗幡,教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生在世有三种生命:个体存在的肉体生命、超越物质的精神生命、与世界相关联的社会生命。语文教育本身的文化性、生命性,哺育着学生这三种生命:以学习语言为实体,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力行为社会服务的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语文教学是学生人生的诗意的栖息地,将语文教育与生命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体验生命、激荡生命、提升生命,实现读书做人,读书成人。
二是学好课文例子。
语文教育的种种设想,说一千道一万,都必须以教材为凭借,为依据,为依托。学好课文例子是关键,否则都是空谈。为什么要学例子呢?
首先,世界是一个例子世界。大致宏观宇宙,小至微观粒子,大千世界百杂碎,到处是例子。人、牛、羊,树、花、草,等等,总是具体的,谁也没有看到抽象的人、牛、羊,总是具体的人、黄牛、山羊;谁也没有见过抽象的树、花、草,总是杨树、柳树,茉莉花、月季花,含羞草、狗尾巴草。
其次,大凡技能的训练与形成都是从学例子开始,这是一条铁的规律。学钢琴的,开始学车尔尼、李斯特、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人的曲子,一首一首地学,逐步过关,然后进入自由地弹奏。学二胡的,开始学拉《良宵》、《病中吟》、《二泉映月》等,然后才能指法熟练地如泣如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学京剧,按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开始师傅手把手地教,一句一句地唱,一招一式地学,学会传统的名段,如《霸王别姬》、《四郎探母》、《武家坡》、《二进宫》之类。
语文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和技能。学语文,就是学例子。一篇一篇课文,是编者选的例子,学前人怎样用语言文字表现生活,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发感情。学习这些例子,就像他们那样写,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www.xing528.com)
最后,语文教学例子第一。上课就是教学生学习课文例子,学会字词句篇,学会分析归纳,学会写作技法,诸如此类。如果“例子”没有学好,学一篇丢一篇,像猴子掰包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试想,学生学好了课文“例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有近千篇各类课文,掌握了这些“例子”,那他们的语文能力还会差吗?这些课文例子,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是祖国语言宝库里的精品,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其营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所以,学生学习课文例子,不同于一般人的阅读需要,更不是消遣式、休闲式的阅读,而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阅读。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不能凭着自己的喜好,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不能浮光掠影,心猿意马,想读多少就读多少;也不能这次没有读懂,可以拖延时日下次读,或者以后再读。只有把课文例子学好了,教学才有效果,否则,就是误人子弟,欠了学生的账。
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理论。它是从祖国肥沃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由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辛勤培育的语文教育理论。它经风雨,见世面,是经过语文教学实践检验的真理,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是教学的主心骨,值得珍视和践行。以此指导语文教改,语文教学就会提高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语文教改收效甚微。
三、启发式教学是语文教改的出路
数十年教改,几度沉浮,几度春秋。我们试验了不计其数的教学方法,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还是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事实证明,只有启发式教学才是语文教改的出路。大家很讲究原生态,唱歌原生态,旅游原生态,吃饭原生态,语文教学的原生态就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2010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听课,肯定了教师的启发式教学。201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把启发式放在首位,说明它2 500多年来,穿越时空,在教育领域所放射的真理光辉,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作用。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在全世界设立“孔子教育奖”,褒奖世界上对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目前,在世界已经有500多所孔子学院,弘扬孔子的教育思想。如果不用启发式教学,对此或明或暗,岂不是有愧于先圣吗?
《论语》里记载了孔子启发教学的许多实例,这里我们看一个实例。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第三》)
这是一堂孔子进行“诗教”的课,孔子的启发有三个步骤。
1.启发学生动脑筋
子夏学习《诗经·卫风·硕人》后,对诗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等诗句弄不懂;想说却说不清楚,就问孔子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子夏动脑筋提出了问题。
2.启发学生动口
针对子夏的问题,孔子抓住“素以为绚”这一关键句,引导他再动脑筋:“素”是“白色”的意思,“绚”是色彩鲜艳夺目。卜商啊,你知道吗?“绘事后素”,绘画要先有白底子,后用彩色颜料画画,这画才鲜艳美丽。那诗中所写的姑娘一笑两个酒窝,眼睛清朗,水汪汪的,黑白分明呀,这姑娘天生丽质本来就美,再打扮就更美呀。你可以想一想,这绘画的美和姑娘打扮的美,不都隐含着先与后的关系吗?先生,我知道了,“礼后乎?”难道不是施行礼仪在仁义的后面吗?它意在比喻说明,社会治理应该是先行仁义,后行礼仪。子夏思路清晰,理解正确,语言流畅地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了。
3.进行启发性评价
听到子夏的正确理解,孔子由衷地高兴:卜商啊,你才是启发我的人。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诗经》了!商是子夏的名,孔子对学生一般称名以示尊重。这评价有赞许,有赏识,犹如伯乐相中了千里马,和氏璧遇到了识宝人,给学生莫大的鼓舞。这种教学氛围,宽松和谐,“教学相长”。正因为孔子对子夏的启发教育,他进步很快,对研究历史文化很有成绩,后来成为魏文侯的老师,誉为孔门“十哲”之一。
孔子是一个教育改革家,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启发式教学进行了创造性地概括表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第七》)
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最权威的阐释,也是人类教育研究启发式教学最珍贵的文献。对这段话的理解,历代注家见仁见智,其中朱熹《论语集注》的解释最为详尽:“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词。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
据此,“愤”指学生学习的思维活动、心理状态,对某个问题想弄通而没有弄通的为难心态。“悱”指学生的言语表达,想说出来而又语塞情貌。启发,教师针对学生的“愤”去“启”,点拨一下,打开学生闭塞的思路,引导他们动脑筋找窍门,把问题想清楚,弄明白;针对学生“悱”去“发”,又点拨一下,引导他们动口,语言有序,运用恰当的、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启发,抓住“愤”、“悱”两个矛盾,学生思维的矛盾和表达的矛盾,非常符合现代心理学理论,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教育理论根基。那么,怎样启发呢?具体说来有四点。
1.启发有前提
启发必须以教材、学生和教师三要素为基本构架,缺少任何一个因素就不能启发。教材是启发的源头,没有教材,启发就没有依据。启发,以教材为学习目标的教与学的双边关系。离开了教材,启发便是放空炮;离开了学生,启发便没有对象;离开了教师,便没有启发。
2.启发要情境
对教材的某个问题,学生想弄通、未弄通、未想到、说不出的为难状态,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智能情境等,引导学生理解。
3.启发贵发问
学问学问,只学不问是不行的。启发的主要方式,就是引导学生提问,孔子说,学习中不能问为什么的人,我对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了(《卫灵篇公第十六》)。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启发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抓好提问。而教师提问学生很有讲究,必须要问在点子上,这点子就是重点、难点。提问要有坡度,让学生经过心理努力能够回答出来,就像摘桃子,跳一跳,够得着。不跳,就摘到桃子,这提问太简单了;跳了,还摘不到桃子,这提问太难了;只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提问才是最好的提问。
4.启发巧引导
通过实际例子“举一反三”,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思考、联想、想象,把直观感觉与抽象思维贯通起来,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取得学习的收获。视学情而定,该浅则浅,该深则深,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弄懂,就不再教学新内容了。
可见,孔子启发教学何等严密,既有理论基础,又有操作要领,师生互动互惠,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有人说,启发式教学的首创权属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这说法是错误的,它违背了客观的历史事实。苏格拉底比孔子晚生83年,孔子实行启发式教学时,他还没有出生,而且他运用的只是提问法,没有“愤”、“悱”的理论基础。启发式教学的首创权只能归属于孔子。
现在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强调运用对话,有的教师不明事理,乱问一通。请看例子。
【教例6】
某教师在上《刘胡兰》一课时,有番对话。
师问:这篇文章是写谁的?
生答:写刘胡兰的。
师问:你怎么知道?
生答:题目就是刘胡兰。
师问:这个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答:1947年1月4日。
师问:你怎么知道?
生答:课文第一句就是这么写的。
师问: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
生答:在陕北,在延安。
师问: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课文里,敌人跟刘胡兰说,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块钱。谁知道那时发什么钱?
学生有的说发银元;有的说发铜板;也有的说那时的钱中间是有窟窿的……
师说: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
这样的对话毫无意义,蹉跎岁月,折磨学生。所以,有的学生说,面对莫名其妙的提问我们难以回答,那是比《刘胡兰》接受审问还难;遇到了这样的老师,我们比《窦娥冤》还冤。
其实,对话法远没有启发式教学好。启发式教学,在文本、学生、教师之间进行,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课堂生动活泼,成为灵动的、生活的、生命的课堂。
【教例7】
某教师在上《乌衣巷》的课堂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学生理解了刘禹锡在这首诗表现沧海桑田的良苦用心:乌衣巷曾是东晋高门士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曾住在这里,而今却是普通百姓的住地。而燕子就是这种变化的见证者。
有学生问,“我有不同看法,王导、谢安生活在东晋,刘禹锡生活在中唐,相距四百多年,人生七十古来稀,自然界哪有活了四百年的燕子呢?否则,旧时燕子怎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呢?”语惊四座,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顺势引导:“对呀,是否诗人写错了?”生态课堂在开放,新的教学资源在开发,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诗写得不合理,在时间观念上偶尔失误;有的说合理,诗人的感慨藏而不露;有的说诗人用了比喻、夸张,沟通古今……
教师不急不愠,温和地说:“大家的看法各有道理,我想起了诗界关于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争论,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见?‘千里绿映红’谁人看得见?不如改作‘十里’,那么水村、山郭、酒旗、寺庙尽在眼中了。有人反驳,‘十里’也未必看得见听得见。可见,写诗要的是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生活刻板的再现,诗句表面看来不合事理,实际上暗示着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咏史怀古的诗歌写法,叫做‘无理而妙’。”
画龙点睛,一通百通,学生顿悟,各展其才。有的说,“我想起了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很大,花很多,‘一日看尽’是不可能的,但‘无理而妙’,表达了他登科后的狂喜心情。”;有的说,“我想起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吹遍边塞,怎能不到玉门关呢?这也是‘无理而妙’”……
这段实录,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很精彩,显示了文化互补,诗意语文的魅力。教师在学生的生命世界展开了一片思维的绿洲,亮出了精神世界的一道风景,引来了心灵拓展的一股甘泉。此时此刻,学生的思想就如同那田野的麦苗,迎着春风,噌噌地上长。所以,启发式教学一定要围绕教学目的,主要有“四抓”。
1.抓重点,启发有话题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精彩点,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背影》中的作者四次写到背影,就是重点。提问切中要害,让学生有一种求知的饥饿感,从而去“觅食”,去“抢面包”,去探求,去获取营养。
2.抓过程,启发学生在过程中感悟
促进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得到直接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如有位教师教读《小橘灯》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3.抓教学思路,启发学生思路清晰
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形成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沿路而进,有条不紊,达到思路的终点,收获阅读的喜悦。理解的过程由文字层面—形象层面—义理层面—感悟层面,逐步加深。
4.抓灵活,启发学生思想活跃
把学生盘活,把思想激活,把课堂搞活。活才有生命,把阅读变成“悦读”。
启发式教学攀登的教学境界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妙在用法;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无法之法,是为至法。”由必然走向自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在构建生态课堂中,实现“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总之,我国的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怎样创新,采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挺起民族的脊梁,否则断无成就。
(作者系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