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全有关法规,提高基金会资金运作积极性
大学基金会作为非政府、非盈利的组织,要有效地规制其活动,法律规制是至关重要的途径,这其中的税法规制又举足轻重。在美国,大学基金会的基金运作是相当成功的,基金运作收益是基金会收入的重要来源,高校通过基金运作取得的收益可享受减免联邦及各州的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目前缺乏有关大学基金会税收优惠申请流程的明确规定,很多大学基金会在申报所得税时还需将存款利息、有价证券(除国库券)的投资收入和其他收入一并计入应税所得,而不论这些收益是否用于公益目的,这是客观上不利于大学基金会运作基金积极性的发挥。为此,我国应健全大学基金会税收法规体系,完善大学基金会税收优惠政策:①在税收优惠申请程序方面,建立符合大学基金会需要和特点的税务申报制度,简化大学基金会办理税收优惠申请、审批和监管程序;②在税种方面,明确对大学基金运作收入的所得税征税规定,并可在财产税、商品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上给予大学基金运作一定的优惠。[9]
2.完善投资决策体制
高效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是基金会规避投资风险的重要保障。大学基金会应根据资本运作的基本要求和风险承担能力,加强对资本的投资管理。目前,我国公众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投资机构普遍重视决策程序的制定。投资决策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10](1)董事会决定主要投资原则;(2)项目顾问经理提出投资意见;(3)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项目审核;(4)风险控制委员会进行项目复合;(5)进行投资谈判和完成交易程序;(6)项目跟踪管理;(7)投资的退出。
大学基金会应当充分发挥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比较优势,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聘请校内金融投资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市场分析和投资决策,以提高投资过程的稳定性。其次,在资本进入市场前,要由学校专家委员会进行详细的论证,还要对基金会近期和远期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预测,在首先保证基金会公益支出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剩余资金进行投资增值。第三,有的大学基金会投资金融市场,是委托投资管理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尽管运作模式专业、高效,但也要由基金会以及学校专家委员会进行全程监督,对投资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减少或避免损失。[11]
3.完善大学基金会运作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
随着各高校对基金会在争取社会教育资源与基金运作方面的认识不断加深,成立基金会的高校数量近年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与国外高校动辄上百亿的基金、几百人的组织机构相比,我国大学基金会无论是在基金数量或是人员结构上都与之相差甚远,缺乏基金运作的有效机制。为此,我国高校应加强以下方面的组织建设:(1)改变观念,切实发挥基金会的解决投资功能。许多高校还只是将基金会当作学校的一个机关处室,按照校部机关的机制实施管理,不利于高校基金投资工作的展开。(2)加强内部的基金运作监管体制。规范基金运作管理体制,形成制度化管理。有条件的基金会还可以设立基金运作监督机构,加强监管。(3)吸收金融投资方面的专业人员。基金会人员应具有基金运作主动策划、积极投资的意识,能够准确识别各类金融产品的收益和风险,选择符合本基金会财务现状的投资组合。(4)增加法律专业人才的数量。基金会应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人才,加强对国内外的基金投资有关法规的了解和对本基金会基金运作方案的风险监督,保障基金投资的安全性。[12]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资金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有些捐赠也要求几家高校合作完成项目,而每家学校资金量均不大,人手都不多,高校之间也可以考虑在资金运作层面合作,发挥资金集合优势和平台高端优势。当然这是在各学校对资金运作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才能开展的尝试。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面前,各大学基金会要与时俱进,建立和完善基金运作管理机制,提高基金运作能力,为高校建设提供重要的经费来源。
4.制定资金运作的长期目标和比较基准
高校在根据自有资金性质、流动性要求运作资金时,必须要制定长期的运作目标,这样才能从容面对市场波动,也才可以吸引相应的人才。美国的大学基金会普遍都设定长期的投资目标,通常是结合支出目标制定,使得捐赠基金的支出比例逐年上升的同时,保留学校未来发展所需的资本金。
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在运作资金时必须设定比较基准。根据我们的调查,高校公认的基金会理财目标是“保本”或者至少与银行同期利率相同。但这个标准对于投资资本市场理财的高校基金会来说,有时候也是很难的。要投资理财,就会有风险。如果市场趋势向下,“保本”是比较难的。如果市场较好,投资收益有可能较高,而这时候基金会最高管理层又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就涉及一个长期的评价基准问题。我们认为,参考国外大学基金会的经验,以三年作为评价大学基金会的投资管理绩效是合适的。具体在投资过程中,要设置好止损点。
不同规模的大学基金会要根据资金的实力,按照一定的投资比例,对投资进行组合,降低投资风险,保证投资的理性和科学。如北京林业大学基金会成立时短,规模小,在投资中,坚持了两项原则,即做好制度规划与预盈和预亏条件下的处理方案,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收益稳定。2006年年底该会刚刚成立,对于基金会投资是否合法、是否必要进行了探索,但是未能及时抓住机遇,错过了投资的最好时间。2007年经过理事会讨论,于2007年7月份进入基金市场。运作中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进行保障,同时做出了预亏处理方案,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未能在收益达30%时赎回基金,导致基金收益缩水。后经历大幅下跌后,及时调整目标,赎回所有基金,保证了收益,但比较最高时的收益缩水很多。几个月的操作,使他们真正了解了证券基金市场的风险,为今后该校的基金运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3]
5.建立专业的投资队伍
目前,许多大学基金会投资决策小组或审批领导大部分不是常设机构,有些高校的理财意识还不浓厚。他们往往想到的是资金的安全和自己的职位,这固然重要。但从投资理财的角度看,收益和风险相伴,这是规律,只有认识到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基金会理财。因此,我们认为,投资是一门专业,需要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快速应对能力、勤奋作风、优秀的心理承受能力等,高校中以学者和科学家为主的领导班子只能用较少的精力考虑投资决策,难度太大。而建立专业的投资理财队伍是上策。专业人员的来源可以有三条途径。一是自己培养(或者校内招聘),这样成本较低,有归属感,也便于学校管理,就我们所知,高校内部不乏对资本市场有较深了解的专家,他们并不是简单地从事理论研究,同时也从事投资实践,对于资本市场有独到的洞察力。我们偏好这种途径。二是外聘专业投资人员(如北大基金会、清华基金会),但这样费用比较高,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在管理上也需要有更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内外结合”,校内校外专业投资人员相互合作,但这种模式涉及投资理念的磨合和人员管理问题,容易使投资效率降低。不论哪种模式,控制投资理财风险,使大学基金会资产得以保值增值则是永恒的主题。(www.xing528.com)
【注释】
[1]张天,吴旦.哈佛大学捐赠基金的运作与启示.合作与交流,2007年12月
[2]梅芳.美国世界一流大学捐赠基金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毛学麟.耶鲁大学基金的投资理财.新财富,2007年1月
[4]毛学麟.耶鲁大学基金的投资理财.新财富,2007年1月;耶鲁捐赠基金2008年报
[5]张云.美国加州大学系统捐赠基金运作实践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加州大学系统捐赠基金2009年报
[6]刘自敏,李冰,黄建华.大学基金会投资运作决策程序修正建议.第十次中国高校基金会工作研讨会议论文,2008年
[7]陈秀峰,郑杭生.公益与效益的平衡:透视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运作机制.教育与经济,2008年第1期
[8]陈秀峰,郑杭生.公益与效益的平衡:透视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运作机制.教育与经济,2008年第1期
[9]王学军.建立和完善高校基金会基金运作管理机制的思考.中国高校基金会工作学术年会论文,2007年
[10]刘自敏,李冰,黄建华.大学基金会投资运作决策程序修正建议.中国高校基金会工作研讨会议论文,2008年
[11]安泽等.高校基金会资金运作与风险防范.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学术年会论文,2007年
[12]王学军.建立和完善高校基金会基金运作管理机制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学术年会论文,2007年
[13]北京林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网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