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图书馆事业开始进入世界先进的行列。欧洲,特别是英国、法国、瑞士、德国和俄国等国的图书馆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技术力量的推动下,出饭物数量激增,促使图书馆之间加强采购工作的分工协作和实行图书馆的图书贮存制度;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使图书馆推广了馆际互借、参考咨询工作和开架制度;缩微复制技术、复印技术、声像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在工作中的应用与普及,促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发生巨大变化。服务内容扩展到图书馆员的培训和教育及图书馆资源共享的范围。2”世纪2”3”年代,是世界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1931年,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出版《图书馆学五定律》,探讨了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在网络和信息时代,这五定律有着新的含义,也为图书馆信息服务指明了方向。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面向信息用户”的网络信息服务起步较早,服务方式多种多样,先后开展了EARS, Web -Form, Chat Reference、网页推送、合作式网上咨询及虚拟参考咨询等服务模式。欧洲各国为了建立资源更加丰富、服务范围更加宽泛的统一的信息服务体系,逐步走向联合或合并,在发展新型图书馆服务工具、支持馆际图书馆网络的发展,优化资源共享,将所有图书馆的资源及服务连接起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用户友好信息社会,确保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国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源于1991年美国启动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其后英国、日本、法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投入巨资开展数字图书馆研究。1999年1月,美国图书馆与信息技术联合会(Libra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sociation, LITA)的10位著名的数字图书馆专家对图书馆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提出了七大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趋势。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他们认为,“在图书馆用户中,通过网络访问的用户正在快速增长,他们希望图书馆提供个性化的、交互式的服务以及用户支持。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将被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所代替。”
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方面,英、日、法等国家也是先行一步,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目前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典型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就是Mylibrary 1998年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在大量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MyLibrary系统,并于1999年投入使用,该系统由个性化链接和个性化更新两个部分组成。用户可以根据个性化链接收集和组织常用的电子资源,个性化更新每周向用户提供符合其个人需要的新书、期刊和其他加入到图书馆目录中的媒体通告,用户无需为查找最新的资料而耗费时间,相关资料会主动持续地找到相应的用户。哥伦比亚大学的“新书通知服务”是一项用户协议驱动的服务,每周向用户提供E-mail通知,通知的内容既包括新编目的图书,又包括电子资源以及和用户的研究、学习兴趣相匹配的其他媒体。美国莱斯大学的Information Session也是按照教师和学生的个人需求定做的。(www.xing528.com)
随着个性化成为Web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目前国外已经研发了多个推荐系统的原型,并在商业上取得了一定成功。比较典型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有Tapestry系统、Fab系统、SiteSeer系统、CiteSeer系统。
知识服务起源于知识管理,在国外最初是由企业界从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后来知识服务的理念逐渐被许多科研院所、信息服务机构所重视,并对其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997年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 (SLA)在其会刊(Information Outlook)上开辟专栏开展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讨论。2001年的前会长Guy st Clair撰文指出,专业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开展知识服务,他认为专业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新作用应是为用户提供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知识服务。自此之后,国外的许多图书馆分别开展了基于知识的信息参考服务工作,如1998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针对其服务读者的研究性需要,建立并开展”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知识服务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美国从事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向他们提供科学研究性信息服务”该图书馆、通过不断建设”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己经完成由政府提供的经费支持建设,现在已向全球开放使用,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有多达万个IP地址用户访问中心服务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