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昆曲新生、昆曲艺术家重用、职业工作者达百余人

八昆曲新生、昆曲艺术家重用、职业工作者达百余人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昆曲新生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清明,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在“改戏、改人、改制”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的指引下,昆曲艺术家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沈盘生、尤彩云、沈传芷、华传浩、张传芳、郑传铃、朱传茗、汪传铃、方传芸、周传沧等分别得到重用被安排在文艺战线担任领导职务和昆曲艺术指导工作。到1960年,全国职业昆曲工作者和学生已达到六七百人。

八昆曲新生、昆曲艺术家重用、职业工作者达百余人

八 昆曲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清明,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在“改戏、改人、改制”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的指引下,昆曲艺术家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沈盘生、尤彩云、沈传芷、华传浩、张传芳、郑传铃、朱传茗、汪传铃、方传芸、周传沧等分别得到重用被安排在文艺战线担任领导职务和昆曲艺术指导工作。1952年,在北京举行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1953年,在上海成立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班,1954年,浙江省昆苏剧团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庆祝洪升诞辰250周年在上海、杭州公演《长生殿》。

建国初期,昆曲传统剧目《十五贯》已经演了近300年,但是经过黄源、郑伯永、周传瑛、王传淞等人整理修改由成立于1956年4月1日的浙江昆苏剧团在4月8日至5月27日于北京演出后,先是在北京“满城争说”,继而被其他剧中移植,全国出现“千千万万贯的《十五贯》”。胡忌说,《十五贯》的成功有三个原因:剧本结构严谨,人物个性鲜明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表演精彩;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中”谈起》,文中引用周恩来总理的话作出高度评价:《十五贯》不仅使古典的昆曲艺术放出新的光彩,而且说明了历史剧同样可以很好的起现实的教育作用,使人们更加重视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剧中主角周传瑛“唱念字字贯耳,情真意切,加之他那潇洒的身段,处处表现出动作的目的性,将戏演得紧扣人心,妙趣横生”。演娄阿鼠的王传淞将“五官挪位”、“矮子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石激起千层浪,《十五贯》演出获得成功之前,昆曲届只有浙江昆苏剧团、宜平昆剧团、永嘉昆剧团和上海戏曲学校昆剧班,然而从1956年秋开始,苏州、北京、湖南职业昆曲院团相继成立,南京、北京、上海等地的业余昆曲演习所也相继成立。到1960年,全国职业昆曲工作者和学生已达到六七百人。1956年11月,上海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昆曲观摩演出。

昆曲在自身6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隔一个时间段都会有所更新。如历史上的顾坚、魏良辅、李玉等都是昆曲改革的功臣。新中国之后,“传字辈”也加强了对“世字辈”演员的培养,朱世藕、龚世葵、张世萼、包世蓉等功底深厚,开始接过了老一辈的火炬。“世字辈”下面是张继青、柳继雁、潘继正等先学苏剧然后再向杭州、上海老一辈艺术家学习昆曲的“继字辈”。1959年江苏省苏昆剧团分团部分演员移至南京后,大部分演员以“承字辈”命名,但未实行多长时间。现在演员虽在起名上和过去艺术家不一样了,但艺术的传承并未变。洪雪飞、侯少奎、华文漪、张洵澎、梁谷音、蔡正仁等新中国第一代昆曲演员有近百人,他们对昆曲仍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007年8月22日)

参考文献

[1]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2]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中国戏曲志・江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部,1992年。

[5]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上卷),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6]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7]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天津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部,1992年。

[8]邓翔云:《浅探昆曲在安徽的演变》,《艺术百家》1999年第1期。

[9]周传家:《北京的昆曲艺术》,《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0]陈国福:《四川也有昆曲》,《四川戏剧》2002年第1期。

[11]凌鼎年:《昆曲创始太仓》,《东方艺术》1998年第1期。

[12]吴新雷:《扬州昆班曲社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3]吴新雷:《浙江三大昆曲支派初探》,《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4]陈兆弘:《昆曲源头在巴城》,《中国文化报》2006年9月13日第006版。

[15]陈恬:《无锡昆曲考述》,《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6]丁慧:《云南白剧声腔与高腔、昆曲的渊源关系初探》,《音乐探索》2006年第3期。

[17]刘水云:《试论晚明昆曲之入京》,《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www.xing528.com)

[18]徐秋明:《昆曲溯源》,《档案建设2》2004年第6期。

[19]孙彦君:《昆曲与北方昆曲》,《保定日报》2006年第B04版。

[20]刘水云:《昆曲入京时间考》,《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1]王晓文:《昆曲发源地——绰墩山》,《中国文化报》2006年9月13日第006版。

[22]姚旭峰:《二十世纪昆剧研究综述》,《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3]邓翔云:《徽班论》,《安徽新戏》1998年第3期。

[24]俞为民:《昆山腔的产生与流变考论》,《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5]林深:《论昆曲吴江派》,《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6]侯更新:《昆曲明珠河西村》,《文坛艺苑》。

[27]解玉峰:《90年来昆曲研究述评》,《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

【注释】

[1]引自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2]引自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230页。

[3]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

[4]引自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285页。

[5]转引自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94页。

[6]转引自周传家:《北京的昆曲艺术》,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卷第1期。

[7]转引自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510页。

[8]转引自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523页。

[9]转引自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526页。

[10]转引自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555页。

[11]转引自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62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