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昆曲的消衰
昆曲的兴盛是从明代隆庆、万历时期到清代嘉庆初年达230年左右,18世纪时在表演艺术上达到最高峰。这段时间是昆曲艺术最有光辉和成就的阶段。表现在四个方面:“创作——量中求质;艺术——兼收并蓄;演出——精益求精;理论上——不断总结。”[7]出现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在戏剧、文学史上一流的作品。唱腔上不但“北曲南唱”,而且和弋阳腔、弦索调、吹腔以及曲艺说唱相互取长补短,为昆曲所用。然而18世纪后期,情况急转之下,昆曲在“花雅之争”中败下阵来。
1.花雅之争
“花部”指京腔、秦腔、弋阳腔、罗罗腔、二黄调通称为乱弹的众多声腔,“雅部”指昆曲。京腔是弋阳腔稍加变化而成,和河北的高腔有联系,至今京腔基本上听不到了。弋阳腔在明初早于昆腔传遍于江南地区,逐渐分化为江南很多剧种中的高腔。秦腔在明代末年以前已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梆子腔分化为江南地区的多种“梆子”,又称“吹腔”。罗罗腔主要流行于河南一带,现已消失。二黄成为徽调和京剧的主要声腔。乾隆年间,在“安庆花部”进京之前,京腔、秦腔和昆腔已同台演出。据《胡忌昆剧发展史》讲:18、19世纪,秦腔、二黄腔、乱弹诸腔已“趋附日众”,昆曲与秦腔的主要区别在于,昆曲文词典雅,秦腔文词猥鄙。昆曲与秦腔的共同点存在于“乱弹腔”,它是两个腔的融合。“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明代以来昆山腔与弋阳腔、秦腔这三大声腔之间不断斗争融合的过程。过程中产生的“昆弋腔”(吹腔)、“乱弹腔”(昆梆)和稍后出现的“二黄调”则是乾隆以后最有势利和影响的六大腔调。由于“二黄调”也属于弋阳腔系统,所以总的说来,“弋阳腔”占有更大的优势。[8]从乾隆时期到清代末期,“徽班”在全国风行100多年,而徽调中包含昆曲、秦腔等六大腔调。关于昆曲、徽剧、京剧的关系,安徽省艺术研究所邓翔云是这样说的:“用民间演唱形式演唱昆曲声腔内容,便唱成了吹腔系统声腔(吹腔和皮黄腔等多声腔构成徽剧);改变吹腔系统声腔的伴奏形式,又形成皮黄声腔;用昆曲的演唱形式演唱徽调的声腔内容,则唱成了京剧。”许多昆曲班因为昆曲观众越来越少,而改唱秦腔、弋阳腔等其他腔,安徽籍演员大幅度增加,“嘉庆时期花部占了上风,到了道光以后,则雅部成了花部的附庸”[9]。嘉庆时期,经济衰退,家班减少,职业班演出不被士大夫所左右,而雅部又通俗易懂,赢得了大众的支持。
2.昆曲的支派(www.xing528.com)
浙江是昆曲兴起时最先流布和最为普及的地区,万历年间昆曲创作三派昆山派、吴江派、越中派中的越中派就是指以徐渭、王骥德、史槃、王谵、叶宪祖、吕天成为代表的绍兴作家群。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李渔长期在家乡活动。浙江钱塘人洪升、海宁查继左家班“十些班”都对浙江昆曲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清代中叶,昆曲遍及全省。嘉兴、杭州和苏州演唱及表演风格一致。清代中叶,金华府所属八个县都有昆班,如“金华班”、“兰溪班”等。昆曲演员学习5年演唱后先到苏州跑龙套一年方可在本地昆班中参加演出。一般演出先是折子戏,后是整本戏,还有后来的“提纲戏”(以武戏为主),后两者是群众爱看的。多种腔如高腔、昆腔、乱弹、徽调、滩簧合在一起演出是金华戏曲的特色。宁波昆曲受“越中派”的影响较大,万历年间有著名剧作家屠隆和周朝俊,当地人称昆曲为“本班”,也演唱调腔,昆曲、调腔同时唱称“开调”,只唱昆曲成为“不开调”。宁昆演出足迹遍及所属各县,甚至到舟山群岛和岱山群岛。宁昆保持着独尊的地位,没有和其他腔合演。代表宁昆社会影响的是“龙船会戏”。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古称温州为永嘉,人们习惯称这里的昆曲为“永昆”。“永昆”的唱腔有三种情况:源于海盐腔一类的早期南曲;正统的昆山腔在温州叫新腔;介乎两者之间“新旧各半”的腔。正统的“永昆”“明快粗犷,质朴无华,行腔速度比苏昆快了两三倍”。可见温州昆曲“昆山腔”并不多。
安徽从万历年间开始有传奇作家梅鼎祚、汪廷讷、汪道昆、阮大铖和昆曲评论家潘之恒,除昆曲外,弋阳腔、青阳腔、徽州乐平诸腔都盛行。徽州演员以武戏著称。徽戏中有很大数量的昆曲。徽班中所用吹腔杂秦声后演变为西皮和二黄。赣昆存在于家班中较多,家班消亡后昆曲融入地方剧种中,赣南地区的“东河戏”就是昆、高、乱兼有。湘昆传播广、时间长,清代中叶,常德、长沙、衡阳、郴州、祁阳等地区都有湘昆,而且很多地方“昆乱同台”。如祁阳戏主干为“昆弹两腔”,弹指乱弹,有高腔、南路、北路,祁剧遍及湘西南、江西、广东、广西,很受欢迎。川昆遍及四川全省,是川剧所用五种声腔“昆、高、胡、弹、灯”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昆的丑角很有特色,“讲究真功夫,重风雅而又逗人笑”。川昆以三种形式寄生在川剧中:“一是以整支或数支曲子穿插在高腔或其他声腔的戏中;二是用‘昆头子’按在高腔曲牌之前,与高腔糅合起来;三是用昆曲牌子通用于合适戏情的剧目中,使用时唱词略加修改。”[10]徽班进入北京后其声腔发展以皮黄为主,导致北昆要么“昆、秦、弋”合腔,要么“昆、皮、黄”合腔,北昆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和河北地区的“昆弋班”。
昆曲兴盛时期,“剧”、“曲”并重,在知识分子心中,唱曲比唱戏更高雅,“清工”讲究曲子,“戏工”讲究表演。乾隆以后的案头剧既无曲子的声情,又无戏的表演,也不反映社会生活,故不再受欢迎。太平天国以前,苏浙昆曲虽受“花部”的进逼,仍具优势。革命时期还产生《洪杨传》等武戏,其他传统戏基本照演。太平军中也有著名的士兵演员,如沈寿林、葛子香等。随着革命失败,均流入其他戏班。
根据邓翔云的《徽班论》可知,徽剧或徽调是包括吹腔系统声腔和皮黄声腔,用安徽民间的演唱形式,演唱昆曲声腔内容,便成了吹腔系统声腔,改变吹腔系统声腔的伴奏形式,就形成了皮黄声腔,用昆曲的演唱形式演唱徽调的声腔内容,则唱成了京剧。又从胡忌《昆剧发展史》得知:“京剧的直系祖先是‘徽剧’”,可得出结论,昆曲才是京剧的“祖师爷”。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等一大批演员直接或间接将昆曲的演唱技术和表演技术移植于京剧中,他们大多“文武昆乱不挡”,精通各种声腔。生、旦、净、丑各行都有昆曲演唱的“昆底子”,用胡忌的话:“不论从演员行当说,从演出剧目说,或从科班学戏的传统说,昆剧对京剧的影响在表演艺术方面可谓是深入和全面的。”一些昆曲全部改作京剧皮黄的唱腔,一些是京昆杂用。除了京剧,昆曲对婺剧、绍剧、徽剧、赣剧、湘剧、祁剧、川剧、河北梆子、苏剧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昆曲于光绪年间退出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