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昆曲的兴起
昆曲(昆山腔)的产生是在元末明初,而大规模兴起是在200年后明中期嘉靖年间,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明代建国100年后,社会安定,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江苏、浙江一带,富商众多,具备了戏曲艺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二,明代统治者崇尚儒学、朱熹哲学,八股成风,以此笼络知识分子,巩固封建统治,不利于戏曲艺术发展。但一大批文人冲破思想枷锁,追求个性解放,编演新曲,组织艺人或亲自演唱,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在戏曲界著名的有:陈铎、金銮、徐霖、王九思、康海、唐寅、祝允明、杨慎、冯惟敏等。以上条件导致江浙地区戏曲兴盛。在此地区,四大声腔相互影响、借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人对旧有的昆山腔进行改革,并出现重大突破,压倒其他声腔,促成了昆曲勃兴的到来。
魏良辅对昆山腔的贡献之大,几乎是大家都认同的,但不同学者所看到的视点也是不一样的。陆蕚庭认为,魏不是昆腔的创始人,“但他和以他为首的歌唱集体扶植了这一新声,潜心钻研,建立了歌唱体系,提高了昆腔的社会地位,使昆腔不仅成为士大夫审美的必须,而且广为大众所接受。魏氏的贡献和影响是不容抹煞的”。陆文交代,魏良辅出生时间无有确切的信息,凭借推断应该在弘治十五年,即1502年左右,著作只有《曲律十八条》和《娄江尚全魏良辅南词引证》,其中有演唱方法的论述,如曲有五难:“闭口难、过腔难、出字难、低难、高不难”,“两不杂:南曲不可杂北腔,北曲不可杂南字”,“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关于听曲“听曲尤难,要肃然不可喧哗。听其唾字、板眼、过腔得宜,方妙。不可用其喉音清亮,就可言好”等等。但是魏良辅的地位并没有今天被誉为“曲圣”、“鼻祖”这么高,梁辰鱼、张新皆想青出于蓝而取代之。胡忌对魏良辅的考证较为详细:弘治十四年(1501年)前后出生,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写成《南词引证》,次年前后是他和苏州地区唱曲名家胡争雄长的阶段。《南词引证》是其多年唱曲经验总结,后来典籍的收录源于此文,但都有变化。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前后,魏出人头地,“时称昆山腔者,皆祖魏良辅”。万历十二年(1584年)左右去世。由于魏对昆曲的巨大贡献,苏州镇抚司前的伶人公所、祀演剧界梨园诸神、袝神中就并列有黄旛绰、万宝常、李龟年和魏良辅。
俞为民的文章《昆山腔的产生与流变考论》从唱的角度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元代有两种昆山腔,一种是顾坚等文士创立的清唱昆山腔,一种是民间艺人创立的作为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将清唱昆山腔的演唱方式引入剧唱昆山腔,演唱方式的改变引起了南北曲曲体的变异,昆山腔的曲体指义增强,有了“昆曲”之称;而这时的“昆山腔”或“昆曲”,实已超越了昆山一地的限制,流行南北,成为全国、全民族的“曲”。(www.xing528.com)
本人对俞为民先生的观点很感兴趣,因为他从唱的角度把顾坚、魏良辅等对昆曲的贡献讲得很清楚,昆曲作为戏曲,唱自然是应该列在首位,俗话说,“一唱遮百丑”,唱念做打中,唱做不好,那是不行的。顾坚创立的清唱昆山腔,采用了元代乐府北曲的演唱方式。乐府北曲是律曲,其字声、句式皆须合律,相对于俚歌北曲,乐府北曲句式稳定,不使用衬字。演唱方式是依字声行腔,曲家十分重视字声与唱腔的关系,严格遵照“字真、句笃、依腔贴调”,严格遵照19个韵部的“中原音韵”韵系,每一韵部的韵字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严格区别有很大随意性的使用“弦索调”演唱的俚歌北曲。乐府北曲使用“磨调”演唱,经过顾坚等人创立的昆山腔当时称“水调”,引用俞为民的话“是将昆山腔称为‘水磨调’的最早出处”。这样也证实了很多著作中说“水磨调”始创于魏良辅是不合适的,但顾坚虽有两部作品,却现已无人看到,很是遗憾。魏良辅在顾坚等人的基础上对依腔行字的南戏剧唱昆山腔改革为依字行腔的清唱昆山腔的演唱方式,变方言演唱为统一使用中州语音,将新腔理论系统总结,编成《南词引证》,同时借鉴北曲乐器,注重舞台综合效果,使南曲在保留入声字的前提下南北曲调渐趋统一。从此各地纷纷效仿。魏良辅高人之处是既有实践又有理论,还是著名的教育家,培育诸多的富有才华的学生。魏良辅在顾坚曲家群和梁辰鱼等人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多部昆剧作品的诞生做好了铺垫。
对于昆曲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人物梁辰鱼,祖籍河南,生于1519年,卒于1591年。曾是魏良辅的学生,又经过自己的钻研学习,形成一大流派。喜好结交剑侠力士、文人墨客、和尚道士,专门“招来四方奇杰之彦”,于1566年到1571年间完成《浣纱记》。陆蕚庭《昆剧演出史稿》中称梁辰鱼“编制了第一个昆剧剧本”,“就凭这一重大贡献,梁氏可与魏良辅齐名而无愧”,吴伟业《琵琶行》诗中这样说“里人度曲魏良辅,高士填词梁伯龙”。王世贞曰“吴闾白面游冶儿,争唱梁郎雪艳词”。潘之恒《白下逢梁伯龙感旧》有云“一别长干已十年,填词赢得万人传。歌梁旧雁双捿处,不是乌衣亦可怜”。胡忌考证,“没有一条可靠材料说明《浣纱记》是第一部用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而《浣纱记》则是第一批打开昆剧局面的剧本中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一个”。后世有无数人评价他,赞美者居多。顾坚、魏良辅时代无有出名的能够称上是昆剧的剧目,梁辰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此同时和紧接下来,有《鸣凤记》等多个作品问世,胡争雄长,昆曲兴起。
万历以后影响最大的人物是沈璟和汤显祖。沈璟(1553—1610)江苏吴江人,最大贡献是主张唱曲严守格律,曲词要崇尚本色。“吴江派”掌门人,该派主要成员有:吕天成、王骥德、卜世臣、叶宪祖、冯梦龙等。沈创作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有很多论者认为他思想保守,创作天分差。他提出的“宁律协而词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也,是曲中之巧”被认为颠倒了词意和乐曲的轻重位置。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万历十一年中进士,49岁以前为小官,因蔑视封建礼教、不畏权势,而仕途坎坷。著有诗文集、传奇集,最著名的是他的“临川四梦”——《荆钗记》、《南柯记》、《还魂记》、《邯郸记》。汤的作品能够以旧出新、以情取胜,时代反响较好。除了沈璟等大家外,还有许许多多作家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有:张凤翼、郑若庸、梅鼎祚、屠隆、徐复祚、沈鲸、高濂、王玉峰、史槃、周朝俊、徐渭、王衡等。各界昆曲爱好者,翻读昆曲理论作品,参加苏州虎丘中秋曲会、把苏州地区的唱曲活动推向了高潮。官僚富豪之家的“家班”既演剧又清唱,唱曲家是家班演员的老师和家班主人的座上客。昆曲成为社会各阶层爱好的时尚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