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真假相融的共鸣特点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真假相融的共鸣特点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于欧洲歌剧唱法的男生演唱时,昆曲真假相融声型的演唱轻松、灵活,相对于昆曲生角真假相接声型来说,演唱时要比后者费力。(三)真假相融声型的共鸣特点和欧洲歌剧唱法中各声部共鸣特点的比较真假相融声型的共鸣特点除了具备真假相接声型淡化胸腔共鸣的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1.男角色共鸣音量接近于欧洲歌剧唱法男生声部的共鸣音量。

二 真假相融声型的共鸣特点

(一)何谓真假相融声型共鸣

真假相融声型共鸣是指在中低声区用真声,在高声区以真声为基础融进假声的一种混合声的共鸣状态。运用该声型演唱时,在中低声区以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为主,高声区以口咽腔和头腔共鸣为主。这里边当然也有母音本身共鸣状态的成分,但都是相比较而言。真假相融声型共鸣和真假相接声型共鸣相比,在近距离听起来,前者的音量大于后者,尤其是男子角色的演唱。在远距离听起来,哪个声音的穿透力更强还是个不好说的问题。因为从理论上讲,针对相同的物体,使用相同的力度,尖细的物体穿透力要强于粗宽的物体,如钉子的穿透力相对于人的肉体它的穿透力就不如大夫用的注射器针头。而演唱者,每个人的嗓音条件、身体条件,以及演唱时的情绪状态,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声音共鸣的穿透力也是很难有一个绝对比较的。

(二)真假相融声型共鸣适用的角色及特征

末角中的老生、副末、老外,旦角中的老旦以及净角使用真假相融声型。运用该声型演唱时喉开气深,整体贯通,声音结实、明亮,穿透力强。相对于欧洲歌剧唱法的男生演唱时,昆曲真假相融声型的演唱轻松、灵活,相对于昆曲生角真假相接声型来说,演唱时要比后者费力。

(三)真假相融声型的共鸣特点和欧洲歌剧唱法中各声部共鸣特点的比较(www.xing528.com)

真假相融声型的共鸣特点除了具备真假相接声型淡化胸腔共鸣的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1.男角色共鸣音量接近于欧洲歌剧唱法男生声部的共鸣音量。欧洲歌剧唱法男生声部和使用真假相融声型演唱的末角、净角等在演唱时,都使用以真声为主的混合声,前者演唱时喉咙开度大于后者;但常唱音域,后者高于前者,在近距离听起来它们的共鸣音量比较接近。

2.在该声型中,昆曲女角色的共鸣和欧洲歌剧唱法女生声部的共鸣是以真声为主的混合共鸣和以假声为主的混合共鸣效果的不同。以真声为主的混合共鸣声音密度大,常给人以结实之感;女生以假声为主的混合共鸣收放更自如一些,给人以空虚、飘逸之感。

3.真假相融声型的共鸣属于较为自然的共鸣。在早期的欧洲歌剧唱法作品中,遵循柏拉图提出的“歌词第一,节奏第二,旋律第三”的戏剧观念,以体现自然、朴实见长。威尔蒂等一批作曲家比较注重声音的戏剧性,使得欧洲歌剧唱法相对于中国昆曲更是朝向重视声音本体表达的方向发展。中国昆曲和欧洲歌剧不同的是,虽然昆曲的北曲以高亢、嘹亮为其演唱特色,但也遵循咬字的诸多规范,而不可脱离咬字的规矩随意炫耀声乐技巧。南曲细腻委婉,意境深邃,每个字该用多少气,该用多少劲,是有尺度的,更不是为共鸣而共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