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演唱艺术的发声技巧

昆曲演唱艺术的发声技巧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昆曲净角的用嗓发音昆曲净角特殊用嗓发音主要有脑后音、炸音、鼻音、虎音等。昆曲的净角演唱使用脑后音。因此,可得出结论,脑后音很有可能在昆曲中已成为净角演唱高音的法宝。炸音应该也出自昆曲净角,被誉为“昆净第一人”的何桂山,他在演唱中就使用很多炸音。虎音是有头声的胸腔共鸣,在昆曲角色中,净角对胸腔的使用多于老生等其他任何一个行当,这和欧

昆曲演唱艺术的发声技巧

二 昆曲净角的用嗓发音

昆曲净角特殊用嗓发音主要有脑后音、炸音、鼻音、虎音等。

(一)脑后音

什么是脑后音呢?《中国音乐辞典》中有这样的表述:“唱法术语。又名背工音。指高音区的唱法。唱时使喉头稳定,打开后咽臂,提高软腭,将声音送入头腔。戏曲中特别是‘一七辙’的高音,更要用此种唱法。”[28]本初记述的吴松岩概括的“金派”(指京剧演员金少山)脑后音秘诀是:“勾住眉心、脑后摘音、行于背、贯于顶、丹田提起、两肋虚张、声音倒灌、膛音出刚音和立音。”[29]以上两条是前人对脑后音下的确切定义。

脑后音是属于谁的发明创造呢?据《中国音乐辞典》可知,藏戏的雏形——哑剧跳神源自公元8世纪,14世纪形成歌舞化的藏戏。在今天,靠近珠穆朗玛峰的昂仁县迥巴戏班子和四川甘孜的一些戏班都有脑后音的使用,使用脑后音演唱起来嗓音异常高亢嘹亮、雄浑甜脆。据2007年1月《人民日报》的记载,西藏仁布县宣传部的尼春说:“藏戏在发音上有特殊的‘脚劲’、‘肚气’和‘脑后音’等方法,头腔共鸣强,因此声音宽厚雄浑有力度,再加上和声帮腔伴唱,听起来更加气势恢弘。”藏戏唱腔与民歌关系密切,如藏戏唱腔中有源于酒歌和后藏民歌的极有特色的“真固”唱法(是一种装饰性花腔),男女声演唱都侧重脑后音唱法,行腔高亢嘹亮。京剧老生的开山鼻祖程长庚在河北保定昆曲班“和盛成”学习昆曲时,从卖豆腐脑的老人那里学到了脑后音。老人告诉程长庚自己祖上的祖上是唱戏的,后因得罪官府隐姓埋名而不再唱戏,脑后音的技术不忍其丢失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在这之前,程长庚只听说前辈艺人会直接地使声音穿鼻而过。[30]由于传授程长庚脑后音的老艺人说的是“祖上的祖上所传”,因此,这脑后音究竟来源于哪个剧种的确是一件不易说清楚的事情。带着该问题,我采访了昆曲老生兼净角演员程伟兵老师,他说:“应该是昆曲的净角唱法传给了京剧,而京剧的演唱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优点。”可见程伟兵在很大程度上确定,脑后音是在京剧产生之前就存在于昆曲之中。

昆曲的净角演唱使用脑后音。从前文可知,总结京剧脑后音秘诀的是京剧演员吴松岩,吴松岩和京剧演员金少山均师承于其父金秀山,而金秀山的老师是昆乱皆精和昆净第一人、擅用脑后音和炸音的何桂山(以何桂山遗留下来的老唱片为证),何桂山的老师是刘大头和汪正士(二人所唱声音形象已不可考)。因此,可得出结论,脑后音很有可能在昆曲中已成为净角演唱高音的法宝。另外,这个问题可从我对程伟兵的采访谈话中得到启示。我问:“程老师,我听着昆曲的红净和老生的声音形象差不许多,是不是几乎没有区别?”程答:“有区别的,净角在演唱时使用脑后音。”之后,我从《天下乐・钟馗嫁妹》、《单刀会・刀会》、《虎囊弹・山门》等多出戏观察到:净角在演唱时不是直接把声音放到面罩,而是经过后咽管迂回后,再射向面部正前上方,这样听起来含蓄圆润、力度强、声音结实明亮。其实可以把声音的效果看成一个从后脑勺到面罩(指眉眼处)的弧线,如果以耳朵为中心画一条上下的垂直线,在听觉上垂直线后面(后脑勺处)声音多,就是脑后音,垂直线前面声音多就是面罩音。实际上,弧线前后音量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演唱老生角色时声音位置靠前一些,后咽腔声音少放一些,演唱昆净时脑后音多一些,使用膛音(现代声乐叫咽音,指界于真假声之间的那个声音形象)带出立音(声音在感觉上垂直竖于脑后)和刚音(刚劲清脆的声音)。汉语中含咿母音的字在高声区中脑后音的感觉自然更明显,但其他母音放在发咿的状态下唱念也会使听者有脑后音的感觉,只是其亮度没有咿母音的声音形象更明亮、穿透力更强罢了。

(二)炸音(www.xing528.com)

炸音,是指昆曲净角演唱用声之一。唱时像打炸雷、放鞭炮一样使声音四面开放式地爆破而出。一般黑净等角色演唱炸音时,喉咙尽量撑开,声带挡气面积增加,气流量增多,力量大,在喉咙撑开的同时演唱时又有些紧缩,通过气流与声带的摩擦发出此音。炸音应该也出自昆曲净角,被誉为“昆净第一人”的何桂山,他在演唱中就使用很多炸音。在生活中,人们对炸音在净角演唱中的使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反对使用炸音者认为,炸音是撕扯嗓子、压迫着喉咙发出的完完全全的噪音,不仅容易损害嗓子,而且极不美听;赞成者认为,炸音扯着嗓子喊不易练好,但一旦掌握技术就对声带没有太多的伤害,而且除了京剧中裘盛戎等少数花脸演员使用炸音外,现代已经没有更多演员在演唱中使用炸音。但是有很多观众就是喜欢听炸音这个味(味指炸音的演唱声音效果给观众带来的满足感)。反对在演唱中使用炸音者多属于经过欧洲歌剧唱法训练的声乐学习者或声乐工作者,赞成在演唱中使用炸音者多为普通的群众观众。本人原本对炸音的欣赏也没有太多兴趣,但通过欣赏多个演员的炸音演唱之后我原来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本人认为,炸音的存在自有其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意义。如,粗鲁、憨直、豪爽、勇猛的人物张飞李逵等大多由净角扮演,他们在一个唱段中能唱出几个炸音观众才觉得解气、过瘾。在昆曲《单刀会・刀会》中,侯永奎扮演的关羽在【新水令】唱段中,“大江东去浪涛迭”的“东”字在小字二组的降b、小字三组的c和小字三组的d上连续使用了三个炸音;“早来到千丈虎狼穴”中的“千”字在小字三组的d上使用了炸音。周仓的演唱者白玉珍在道白中使用了炸音。关羽说:“周仓!”周仓答道:“有!”关羽又问“船行至哪里?”周仓续答:“查……俺父王要观江景也。”这段对话中,“有、查、王”白玉珍用炸音念出。[31]炸音与当今声乐中的主流的声音形象相比是属于不谐和(不顺当)的发声。艺术忌雷同,有不谐和的声音形象与谐和的声音形象形成对比,同时,二者均有也才能相得益彰。

(三)鼻音

鼻音指鼻腔共鸣的音,演唱中凡是遇到“东”、“冬”、“江”、“阳”、“庚”、“青”、“蒸”七个韵部中的字,要打开鼻腔,穿鼻而过,昆曲黑净演员能唱出韵味丰富的带有鼻腔共鸣的声音形象。

(四)虎音

虎音以真声为主,带有较多的胸腔共鸣,最后又归结到头腔共鸣。演唱时,演员发出狮吼虎啸般“冲、爆、宽、粗”的古朴声响,给人以高昂雄浑、威风凛凛之感。虎音是有头声的胸腔共鸣,在昆曲角色中,净角对胸腔的使用多于老生等其他任何一个行当,这和欧洲歌剧唱法中的戏剧男高音在演唱上多少有些相似。《虎囊弹・醉打山门》中鲁智深的扮演者雷子文的演唱就运用了很多富有气势的虎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