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历史发展与角色类型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历史发展与角色类型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角则扮演年龄较大的男子人物。生角在宋代正式出现,到了元代角色开始细化,分工明确。由此可知,元代生角角色增多,扮演角色范围扩大。明代小生角色的出现。至此,生、末角色已经完备。(二)昆曲生角的类型昆曲生角的类型,历朝历代称谓不同,所蕴涵的意义也不相一致。官生指做官或戴冠的男角,因此既称官生,也称冠生。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历史发展与角色类型

一 昆曲生角的历史发展与角色类型

(一)昆曲生角的历史发展

1.关于角色行当

《中国昆剧大辞典》对角色这样下定义:“戏曲演员在剧中装扮人物的具体品类,古称脚色(王国维著有《古剧戏曲考》),通称角色。如男角分老生、小生、大净之类,是根据剧中人物不同的性格、年龄、身份、气质、性格而划分的类型名称,在表演程式上各具特色。宋人笔记中‘脚色’一词的原意是指‘出身履历’(赵升《朝野类要・入仕》),后为戏曲行话所借用。……行当,戏曲团体中演职员专业分工的总体类别。首要的是‘表演行当’,昆剧的行话称为‘脚色家门’(角色家门),它既体现了人物形象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又带有表演程式化的美学特征。……角色家门,即‘表演行当’。专指剧种脚色(角色)的门类,昆曲称为‘家门’,古称‘部色’。”[2]王岱超在《中国戏曲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一文中写道:“角色是指所扮演的人物,重点在被扮演者;脚色则为演员在扮演人物类型及相关表演技艺上的分工,重点在扮演者。”[3]从以上表述可知,角色、家门、部色等指具体的称谓,行当是总体概念。但现代戏曲界这些概念已经通用,如生角也称生行等。

2.生角的历史发展过程

(1)宋以前的角色行当。宋代以前的戏优表演不分行当,只有一些优人因表演某类戏而著名。唐代参军戏里出现参军、苍鹘的准角色,但他们所装扮的人物类型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如参军只演假官,苍鹘只演仆从;其角色职能不够完善,表演所反映的社会内容也不丰富,只能看作正式戏剧角色的雏形。

(2)宋代角色行当及生角的出现。生角在宋代正式出现。廖奔、刘彦君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写道:“宋金杂剧是成熟的中国戏曲的前身,它在舞台表演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初具规模,是对中国长达一千多年的初级戏剧阶段的经验总结,是对成熟戏剧形式的最终过渡。”[4]宋、金杂剧中出现末泥、引戏、副净、副末等角色,装孤、装旦等系列角色。发源于浙江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的南戏,随着南宋杂剧的失色而走向成熟。宋代南戏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末、外、贴、丑七种行当,大多与杂剧角色相联系。如生与末泥、旦与引戏、净和末与副净、副末相对应等。其他角色如外角是生角的扩大,贴角是旦角的扩大,丑角则是南戏的发明。[5]由此可见,生角在南戏里正式出现,以歌唱为主,扮演正剧中男性青年人物。外角则扮演年龄较大的男子人物。

(3)元代生角继续发展。生角在宋代正式出现,到了元代角色开始细化,分工明确。王国维《古剧角色考》中讲道:“元曲无生之称,末即生也。今人名刺,或称晚生,或称晚末、眷生,然则生与末为元人之遗。……至元剧,而末旦二色支派弥多。正末副末之外,有冲末、小末,而小末又名二末。……外末、外旦之省为外……”[6]廖奔、刘彦君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指出:“元杂剧里的角色,根据元刊杂剧剧本所提供的,有正末、小末、外末、冲末……其中正末是由宋杂剧的末泥转化而来,而小末、外末、冲末是正末的扩大或副末的转变……”由此可知,元代生角角色增多,扮演角色范围扩大。受北杂剧一人歌唱体制的影响,正末是扮演主角的,其他男生行当都要充当配角。

(4)明代小生角色的出现。宋元南戏基本角色为七人,明朝进而发展为九人。明朝万历以前,由于剧情需要必须增加生旦的辅助角色,导致小生的出现。但是,南戏行当与人物类型的区分意识仍不十分明晰,一种角色常常兼演不同的角色。成书于万历三十八年的王冀德《曲律・论部色第三十七》中已涉及角色11人。这时期生角包括正生和小生两支,正生指剧中生行正角,小生指剧中生行副角。两者所扮演角色不受年龄的限制,和现在舞台上我们看到的小生并不一致。

(5)清朝生角行当的完备。根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等多部文献的记述,昆曲男生角色行当包括副末、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共七人。副末除引领开场外,还扮演身份卑微的男性次要人物;老生扮演中老年男子,重视演唱,为正剧型角色;小生也即正生,多扮演年轻的书生;老外,和老生一样重唱,扮演的人物形象较老生更具有苍老之态;大面中的红面,像关羽这样的角色,其演唱用嗓和老生接近。至此,生、末角色已经完备。清代中叶以后,老生独立在末行中,生角开始专门扮演男性青年角色,俗称“小生”,小生扮演书生、官生和穷生等。

(二)昆曲生角的类型(www.xing528.com)

昆曲生角的类型,历朝历代称谓不同,所蕴涵的意义也不相一致。如明代小生并不单纯扮演青年人,而现代很多人又习惯把老生也归入生行。下文的生角分类指的是清朝生角完备后的状况。

1.文小生

(1)官生。由于在昆曲中,官生包括大官生和小官生,所以,大官生既是小生的一种,也是官生的一种。官生指做官或戴冠的男角,因此既称官生,也称冠生。《礼记・曲礼》有“男子二十冠而字”的说法,因此大多官生或冠生的称呼来源于此。大官生一般扮演帝王或社会地位高的名流,并且带髯口(大多人物带黑三,但也有例外。如《千钟禄・惨睹》中建文帝带一字髯,《长生殿・哭像》中唐明皇带花三等)。这种情况和京剧有所不同,京剧中小生和老生的区别是小生不带髯口,老生带髯口。昆曲中大官生的传统代表曲目和人物有《长生殿》中的唐明皇,《铁冠图》中的崇祯帝,《千钟禄》中的建文帝,《彩毫记》中的李太白等。

小官生,小生的一种,也是官生的一种。小官生又称纱帽小生,因为做官人都戴纱帽。小官生专指扮演儒雅飘逸、春风得意的不带髯口的青年文职官员,表演上唱做并重,是介于大官生和巾生之间的一个家门。小官生的传统代表曲目和人物有《荆钗记》中的王士朋,《白罗衫》中的徐继祖,《金雀记》中的潘岳等。对于上文所讲到的,也存在一些例外,如《琵琶记》中的蔡伯喈本来是用小官生扮演,但《辞朝》、《书馆》两折却用大官生应工。周时瑞老师说:“我父亲及其前辈把《书馆》一折改为大官生的表演方法,主要是因为用小官生的表演已经不足以表达主人公炽烈的情绪。”[7]

(2)书生。巾生,小生的一种,未做官或未及冠的风流书生。因头戴方巾,必正巾而称为巾生。又因书生大都手持折扇,并要求有较好的折扇功底,又称扇子生。在表演上,巾生唱念做并重。巾生的传统剧目和人物有《牡丹亭》中的柳梦梅,《玉簪记》中的潘必正,《西厢记》中的张君瑞,《红梨记》中的赵汝舟,《西楼记》中的于叔夜,《风筝误》中的韩琦仲等。

穷生,小生的一种,所扮演角色因生活穷困潦倒、身穿黑褶子衣服和脚下拖踏着鞋子又称“苦生”、“黑衣生”和“鞋皮生”。穷生两手经常抱胸而双臂却要平端,不失儒者风度,表演以寒酸迂腐而有傲骨嶙峋的神态为主。穷生的传统代表剧目和人物有《彩楼记》中的吕蒙正,《绣襦记》中的郑元和,《永团圆》中的蔡文英,《金不换》中的孙俊云等。其中,吕蒙正、郑元和和蔡文英被称为“三双拖皮鞋”。

2.武小生

(1)雉尾生。小生的一种,因帽盔双插雉尾而得名。雉尾在江南土话中称雉鸡毛,所以在昆曲中又叫“鸡毛生”。其表演不同于武小生,不重武功,而重在气质,于做功和身段中显出英武之气,且有耍翎子的特技。如《连环记》中的吕布,《白兔记》中的咬脐郎,《西川图》中的周瑜等,都是这样。

(2)重打武生。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包括武小生和武老生,还可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和箭衣武生,表演上各有特点。长靠武生扎大靠,讲究武打,功架并重。如《界牌关》中的罗通,《试马》中的吕布等。短打武生着紧身短装,偏重于武打和绝技的运用。如《夜奔》中的林冲(传统中林冲归为末行)就是这样。箭衣武生既重气度又重武打,是介于前两者中间的一种武生。昆剧原无武生这一行,清代中叶后,随着剧种的衰弱,各职业昆班为了生存逐渐吸收京剧等剧种的武戏,从而产生武生这一行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