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矿业可持续发展
国外学术界对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更多的是从保护环境和提高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Peter Mederly,Pavel Novacek,Jan Topercer(2003)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作为衡量财富的工具,却无法真实反映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饱受争议。GDP重视消费却忽视财富的分配,更关键的是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该文认为,应发展一个综合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应用于案例国家即捷克共和国。Christine Byrch,Kate Kearins,Markus Milne,Richard Morgan(2007)指出经济的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将来受限与有限的地球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更激进的手段,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环境领域,通过创新的手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Guler Aras等(2009)认为可持续发展取决于重新界定效率和显示说明当前的组织活动的问题。该论文阐明,效率不是通过削减成本提高的,而是通过承认创造活动的价值,而且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到组织活动分配的影响。该研究提出了一个不同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没有突出关键的方面,也不包括一般情况在内;它的意义在于指明了可持续发展与效率的关系,希望能够重新界定效率,借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理解上与该文类似的还有以下学者的论文。Aras G,Crowther D(2008);Elliott S R(2005);Hart S L,Milstein M B(2003);Gray R,Milne M J(2002);Marsden C(2000);O’Dwyer B,Owen D L,Reed R,DeFillippi R J(1990);Spangenberg J H(2004);Springett D(2003);Van Marrewijk M,Werre M(2003)。
Learmont D R(1997)在文中针对公众认为矿业活动为非可持续活动,这种对矿业的误解,认为通过调整结构与参数并通过许多成功的实例来说明矿业开发是可持续的,并且强调技术进步能够加强矿业开发活动的可持续性。A W Clark(1999)通过详细论述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核心价值,从理论上说明了采矿活动与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性是可以和谐共存的,采矿工业应抓住可持续发展这个机遇。Morrison,Lisa(2002)提出了矿业企业经营中的几个“必须”的原则,没有直接阐述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而是间接说明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一是思考怎样搞好矿业经营活动并且设法进行改进;二是倾听股东意见,给他们以足够的投资回报;三是要认识到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必须在现在和将来的经营活动中对造成的破坏予以补偿。Douglas C Yearley(2003)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从这个观点出发,“金属产业和矿业部门需要适应和创造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政府、社会群体、周边组织的共同努力。Thamir M Salih(2003)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的福利,经济学家应该关注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有限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的礼物。因此,维持这一仅存的自然资源应该是经济政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否则,后者将面临短缺的国家财富减少以及环境的下降。(www.xing528.com)
(2)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
国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更多是从保护环境和承担社会责任角度出发。Preston S Chiaro(2001)指出目前矿业企业共同的挑战是如何“既能获利性地为社会提供矿产品,又能保护环境和社会福利 --而这些环境和社会福利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并以力拓矿业公司的硼砂可持续发展项目为案例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但这仍然不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部涵义。Hesan A Quazi(2001)指出了在21世纪初,似乎越来越多的产业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频繁地作为战略问题来考虑。如果人类经济活动能够可持续发展,那么作为经济的基本单元的企业也必须参与进来,有相应的战略行为。西方社会的学者正在试图了解公司如何将可持续性问题纳入其公司战略。在东盟国家经营的公司中没有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作者就这一问题对7个在新加坡运营的国际集团公司进行了案例研究。用两个框架来分析自然和一体化环境管理落实到组织战略规划进程的程度。研究表明,大多数样本公司已有健全的环境管理系统而且可以满足新加坡对公司战略规划框架优秀的要求。Markus Will(2008)的论文指出,虽然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对于公司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能够在短期的商业利益与长期的社会与公司价值之间取得平衡。无论是基于制度规范的要求还是基于主观意愿,管理者都会在行动上致力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大宗商品价格在过去几年中的上涨(如钢铁、铜、煤)以及品牌的长期价值,这些都值得管理者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应当体现在公司战略的制定当中。该文的创新在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赋予在战略规划的制定中,并致力于为小企业服务。将战略管理引入小企业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并提供详细步骤以帮助一步一步实现战略目标。
国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更多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倡导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Ibaba Samuel(2008)对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的壳牌石油开发公司(SPDC)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论文中简述了该地区的石油工业,深入评价了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并指明其优势与劣势。他的研究发现,公司创造的财富并没有给当地经济带来较大的发展,反而过度的开发污染了环境,有可能导致当地经济的衰退。Rookmin Maharaj,Irene M Herremans(2008)的论文解读了加拿大壳牌石油公司十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分析总结了其成功的原因。指出加拿大壳牌石油公司通过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通过透明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向公众公开,另一方面是引导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为公司赢得了声誉。在这一领域的其他公司可以借鉴加拿大壳牌石油公司的经验以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外学者已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因和经营管理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灌输到企业经营活动中,让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到引导、指导和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