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源节约导向的循环经济和财政政策研究

资源节约导向的循环经济和财政政策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实现“三步走”的具体目标。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将日益加剧。

资源节约导向的循环经济和财政政策研究

三、以资源节约为目标导向的循环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

对于以资源节约为目标导向的循环经济而言,我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一方面,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国家。另一方面,由于私有制的影响,普通居民所占有的消费品严重不足。因此,我国早就将勤俭节约作为了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面对资源供给不足和消费品的短缺,我国最高领导人还提出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消费观。各级政府部门都设立“三废”利用办公室,提倡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和废弃物。这就我国资源节约为导向的循环经济发展的雏形。

从我国的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来讲,节约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实现“三步走”的具体目标。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将日益加剧。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国情,资源节约则是缓解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

2003年以来,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带的内需不足、增长乏力的困境,我国已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经济发展也逐步进入新的上升周期。然而,实现这一上升周期的背后,则是我国政府所实施的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财政政策通过大量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致使各种资源供求关系进一步紧张,资源的进口量也飞速增长,经济运行中资源的约束作用也日显突出。例如,连续几年全国各地出现的“电荒”现象,以及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追加投资导致的原材料价格轮番上涨的现象。(www.xing528.com)

2009年以来,为了摆脱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提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一方面刺激了内需的扩大,另一方面也带了资源供需矛盾的又一次突显。而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资源短缺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这一问题将成为我们今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物质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并将绵延不绝,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尽管今天我们已处在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但是资源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因为人类的欲望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增长,人均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节约资源也就成为了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