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项目经理绩效理论模型的建立
就目前对绩效模型的研究来看,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自Borman & Motowidlo(1993)首次提出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概念之后,这两个绩效维度就成为众多学者所构建的绩效模型中的主要元素。如Conway(1999)的任务-关系二维绩效结构模型,Rotundo & Sackett(2002)的任务绩效和非任务绩效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员工绩效的内容逐渐丰富,与工作相关的个人特质也被逐渐纳入员工绩效模型中,如Hesketh & Neal(1999)提出的适应性绩效,Campbell(1993)的高维绩效模型中提到的知识对个体绩效的影响,以及Pulakos et al.(2000)在八维度适应性绩效中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维度。之后学者们将多种绩效整合提出了多维度的绩效模型,如韩翼和廖建桥(2006a,2006b)提出的员工四维绩效模型(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学习绩效和创新绩效)等。
对管理者绩效的研究也开始进入起步阶段,如孙健敏和焦长泉(2002)提出的管理者三维绩效结构模型(工作任务绩效、人际绩效和个体特质绩效),Scullen et al.(2003)的管理者四维绩效结构模型(技术技能、公民行为、人际技能和管理技能),温志毅(2005)的管理者四维绩效结构模型(任务绩效、人际绩效、努力绩效和适应绩效),以及Conway(2000)的管理者五维绩效结构模型(人际有效性、处理困境的意愿、团队和自我调整、适应性、领导和开发)等。
从上述员工与管理者绩效研究中不难发现,项目经理作为管理者,其绩效理论模型的建立同样离不开反映项目任务完成的任务绩效,反映项目经理职能履行情况和人际关系处理的关系绩效,以及反映项目经理个人能力素质的个体特质绩效。
在项目经理绩效构成方面,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学者强调项目经理自身胜任特质、管理者职能、团队领导协作及任务执行能力,国内学者则强调项目经理知识、思想素质、领导素质与个人能力等;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项目经理的领导能力、组织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是项目经理必不可少的能力特质。项目经理的绩效不仅仅应包括表征项目经理完成项目任务目标的工作业绩的执行能力,还应包含项目经理的职能履行情况、团队领导和协调协作能力以及自身个人素质特质。可见,项目经理执行任务的能力、管理者职能履行情况和个人胜任特质应成为项目经理绩效测评的主要方面。
PMCD框架同样提出了项目经理应具备知识能力、执行能力、个人能力三种关键的职业能力(刘秀华,2007)。李胜海(2003)设计了包括业绩、素质、能力三个维度的考核体系,毛绪宏(2007)提出的项目经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包括工作绩效维度、能力维度和态度维度。项目经理执行任务的能力影响着其任务绩效的高低,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决定着关系绩效的好坏,而个人特质往往与项目经理的学习、创新等潜在绩效关系密切。马尔航和马旭晨(2009)提出的由本质力、管理力和表现力构成的项目经理能力框架,其中本质力决定管理力和表现力,其基础是项目经理的个人素养,本质力由项目经理的知识技能、行为素养和环境调控能力组成;管理力是项目经理对项目实施管理的最直接作用力,包括领导力、推动力、执行力;表现力反映项目经理能力程度,包括沟通、创造、讲演、分析、综合、合作、个人魅力、组织、协调、学习等能力。
由此本书认为,项目经理执行任务的能力、管理者职能履行情况和个人胜任特质是评价项目经理绩效的关键因素。
从项目目标、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以及人-职匹配的角度来看,对于项目经理工作绩效的测评首先应该包括对项目经理的直观工作成果(项目目标)的考核,也就是对其承担的项目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而在关系绩效测评方面,如前所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的组织、沟通、协调等管理才能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从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出发,能够促进项目目标实现的一系列管理行为也应纳入项目经理的绩效测评体系中。另外,对项目经理能力素质的研究是项目经理绩效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以从人-职匹配角度出发的胜任力理论为基础的项目经理绩效研究成果居多,其核心就在于考察项目经理个人所具备的特质与其承担的岗位职责之间是否匹配。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人物,其个人能力素质对项目完成的好坏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其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考核成为绩效测评的重要维度之一。
综合以上分析,本书基于目标、过程、人-职匹配的视角,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理论、管理者绩效理论、人-职匹配理论和胜任力理论等,提出融执行力、协调力和胜任力于一体的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经理绩效理论模型,即项目经理绩效包含执行力(考核项目实施成果)、协调力(考核项目实施过程)和胜任力(考察项目经理个人能力素质)三个维度(图3-1)。
图3-1 项目经理绩效理论模型(www.xing528.com)
3.2.2.1 项目经理执行力
PMCD框架提出了项目经理应具备知识能力、执行能力、个人能力三种关键的职业能力,其中,执行能力表现在项目经理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项目管理的行为过程及结果中(刘秀华,2007)。在前人的研究中,单独对执行力展开研究得较少。从多维绩效的角度出发,本书认为执行力表征的是任务绩效,也就是指项目经理在实际项目管理工作中运用知识和技能所取得的项目成果以及对组织贡献的大小。
执行力的内涵包括三个显著特征:首先,与项目经理这个特定的工作角色密切相关,也就是按照项目经理的职责来探讨其任务绩效;其次,任务的完成是对核心技术的实现,也就是项目的完成是有益的;第三,强调工作产出是一种结果性可衡量的绩效。根据以上定义,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是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时限与预算范围内,保质保量地创造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项目产品。因此,对项目经理进行任务绩效的考核主要是以项目管理目标为导向,通过所承担项目的可量化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来体现其执行力的大小。
3.2.2.2 项目经理协调力
项目管理周期较长,其过程的控制对项目整体绩效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过程控制的主要负责人,仅仅根据项目的最终产出或收益对项目经理绩效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全面的。
国内外学者在针对项目经理关系绩效方面的研究较少,但在已有的对项目经理能力素质构成的研究中,沟通、协作、领导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屡见不鲜。如Donnelly & Kezsbom(1994)提出的项目经理分析、协作、沟通、创业、开创、整合、人际和管理八项能力;Robert(2000)提出的技术管理、范围管理、项目控制能力、成本及预算控制能力、使用项目管理系统的能力和沟通能力;Mantel et al.(2004)提出的项目经理的沟通、组织、团队建设、领导、问题解决与处事技巧和技术六大类能力;张文江(2007)提出的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沟通协调能力、计划控制能力、领导激励能力、职业道德、技术能力、身体素质等;马尔航和马旭晨(2009)提出的由本质力、管理力和表现力构成的项目经理能力框架中,表现力中的沟通、合作、组织、协调等能力。在此基础上,国外学者Donnelly & Kezsbom(1994)强调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者,其整合不同意见及其协作能力非常必要。黄静和汪小金(2006)强调项目经理更重要的是如何协调各项目关系人的利益,协调项目各子目标(范围、时间、成本和进度)的平衡。这些能力对减少工作过程中的矛盾和摩擦,降低项目运作中的管理成本,促进整体绩效的提高十分有益。而这些能力可以概括为项目经理在管理实践中表现出的能力或行为结果,也就是关系绩效。因此,在对项目经理绩效进行评价时,不仅应考核账面的经济技术数据,还要考虑到管理实践绩效指标(Lathamet al.1979)。本书认为,对项目经理在组织以及实施项目管理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是对其进行绩效测评的重要方面,本书将之定义为项目经理的协调力。
3.2.2.3 项目经理胜任力
通常人们所接受的胜任力定义,是指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张文江,2007)。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对项目经理胜任力进行了探讨。从已有的文献中可以发现,项目经理的胜任力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包括项目经理的技能知识、管理技能、领导能力(Gaddis,1959)、经验(Rowe,1995;Waller,1997)、团队管理、员工关系、个人特质(Pettersen,1991)、社会人脉、商业判断(Frame,1999)、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等。
总体来看,胜任力是反映项目经理自身所具备的个人特征和行为与所承担的任务角色之间匹配的程度,胜任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经理是否能够在该岗位上实现高绩效,也决定着项目经理未来职业发展所具有的潜质。对项目经理进行胜任力方面的考察不但能够将绩优者和绩效平庸者区分开来,更能够从岗位需求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发展项目经理的素质,进而提高整体绩效。因此,本书从人-职匹配的角度出发,将项目经理的胜任力定义为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与职位匹配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