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川地区的出路在于发展[1]
1996年12月
当前,发展生态经济的最大问题就是平川地区粮棉压力大,山区贫困压力大,这两大压力都压在环境和资源上。但是,我们必须实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把生态经济搞上去。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工作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的问题,关系持续发展经济,中国人一定能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要生活得很好的问题。
山西多少年来都在探索生态经济建设的途径。首先在山区抓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一些经验。在农村改革中,农民总结了长期水土保持的经验教训,坚持修建基本农田,首创了户包治理小流域的经验,近几年又拍卖四荒,加强了政策保障,依靠群众的积极性,以愚公移山精神逐渐把荒山荒沟变成生态经济山、生态经济沟。实践证明,山区沿着这条路子走,日子就一年比一年好,反之,生态环境更加恶劣,脱贫更加困难。我希望山区要把多年来群众创造的好经验长期坚持下去,开发山区的巨大经济潜力。我们的平川地区负担重,贡献大,在水浇地很少又十年九旱的条件下,下了很大的工夫,不断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在人口增加、土地减少的情况下,基本上保持了全省粮食自给。但是,现在平川粮棉产区压力越来越大,全国如此,山西也如此。在这40个平川县,主要农产品必须稳定增长,产业结构必须调整,吃饭财政的困境必须扭转,人民收入必须提高,还担负着支援山区,促进平川山区协调发展的不可推卸的任务。平川地区的实践证明,不能停留在“口粮农业”的水平上,必须在生态经济的方向下实行产业化开发,搞效益农业,全国发展经济,加快小康建设。要讲效益,就必须把生态良性循环作为基础,否则,效益是不长久、不健康的,不能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是一个经济法则,违背了,是要受到极大的惩罚的。
大家都知道,人类是大自然生物界的组成部分,人类能够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也能够保护和培育自然,而且社会越进步,人们越富裕,越有可能建立人和自然新型的协调关系。提高富裕程度是保护大自然的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更加珍惜自然,增加生态投入。我们要满怀信心建设生态经济。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之一是给人类带来全球生态危机,违背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我们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走生态经济的路子。我们国家已经明确实行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用跨世纪的眼光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摆到了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而且作为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国家又把生态科学、环保技术作为非常重视发展的高新技术,这就使我国的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对环境、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如果缺乏高度警惕,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www.xing528.com)
从山西的情况看,当前重要的问题仍然是怎样使生态经济建设的意识成为全省的主流文化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注释】
[1]本文原载张可兴、王龙、赵森新编:《迎接生态时代的春天——山西省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