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戏剧史研究-主要演出剧目,全2册

宁夏戏剧史研究-主要演出剧目,全2册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3年4月中旬,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上演四幕讽刺剧《面子问题》。1944年9月,以纪念“九一八”事变,为师范学生募集基金,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三幕剧《红心草》。1945年秋,为庆祝抗战胜利,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五幕话剧《边城故事》。1945年10月“双十节”,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四幕六场历史古装名剧《林冲夜奔》。

宁夏戏剧史研究-主要演出剧目,全2册

1943年元旦,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省政府大礼堂第一次公演三幕侦探国防剧《虎穴》。

1943年2月,为庆祝中美新约成立,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三幕悲壮剧《雪夜的怒吼》(原名《大虎沟》)。

1943年4月中旬,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上演四幕讽刺剧《面子问题》。

1943年10月10日“双十节”,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贺兰市(今银川市)党部演出三幕除奸剧《九天宫》。

1944年7月7日“七七”抗战纪念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三幕间谍剧《反间谍》。

1944年秋,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四幕喜剧《桃李春风》。

1944年8月,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四幕间谍名剧《野玫瑰》(又名《天字十五号》)。

1944年9月,以纪念“九一八”事变,为师范学生募集基金,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三幕剧《红心草》。

1944年10月4日,为师范学生募集基金,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在联谊剧场演出三幕剧《生死同心》,“观众打破历次记录”。

1945年3月25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五幕历史古装名剧《大明英烈传》。

1945年5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四幕悲喜剧《千古恨》(又名《女人、女人》)。

1945年夏,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三幕四场悲剧《含笑九泉》。

1945年秋,为庆祝抗战胜利,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五幕话剧边城故事》。

1945年10月“双十节”,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演出四幕六场历史古装名剧《林冲夜奔》。

1945年11月,在社会教育运动周期间,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公演四幕悲剧《家庭》(原名《朱门怨》)。

1945年12月1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公演五幕妇女问题名剧《结婚进行曲》。

1946年1月12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公演四幕家庭伦理悲剧《金玉满堂》。

1946年4月25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公演四幕悲剧曹禺名著《雷雨》。

1946年6月11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公演四幕七场国防名剧《万世师表》。

1946年9月11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公演四幕历史古装壮烈名剧《李秀成之死》。

1946年10月16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公演三幕六场悲壮剧《人民的呼声》。

1947年1月2日至3日、5日至8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在新华舞台公演四幕六场国防名剧曹禺名著《蜕变》,“每晚座无空席”。

1947年4月27日至5月初,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原第十八师政治部政工队)“为庆祝剿匪胜利”,在新华舞台公演杨彬村编剧的六幕古装历史名剧《清宫外史》第一部《光绪亲政记》前后两本(分两夜演完)。(详见本节《清宫外史》第一部《光绪亲政记》特刊)

4月27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在新华舞台预演《清宫外史》第一部《光绪亲政记》,“成绩颇好”。

自4月28日起,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在觉民学社公演《清宫外史》第一部《光绪亲政记》。据《宁夏民国日报》报道,“该剧内容丰富,剧情深刻,叙述清末政治之腐败,针针见血,故事繁多,规模宏大”,“所用服饰、古玩及宫廷器具应有尽有”,“服装、道具打破以往记录,剧情表演为历来所罕见”[43]

1947年11月12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新排重演三幕四场话剧《九天宫》,其“阵容新整,布置、效果、排演较前尤为不同”。

此次演出,成绩良好,“该队将票洋,除制景及其它开支外,剩余139.9万元全部捐献,作为慰劳前方将士之用,以资倡导”[44]

1948年1月5日起,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为庆祝新年行宪,配合反共宣传,在新华舞台公演三幕四场话剧《匪区复仇记》。

该剧“情节紧张惊人,演技、布置、化装等亦有精深研究”[45]

1948年1月4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在该工作队预演四幕六场古装历史名剧《清宫外史》第二部《光绪变政记》,“成绩良好”。

自1月5日起,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在省垣(今银川市)新华舞台公演《清宫外史》第二部《光绪变政记》。(详见本节《清宫外史》第二部《光绪变政记》特刊)

1948年1月29日至2月1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清宫外史》第二部《光绪变政记》。

报载:“每日观众座满、拥挤,布景、演员、灯光均颇受社会人士之好评。”[46]

由于《清宫外史》第二部《光绪变政记》的演出,距第一部《光绪亲政记》的演出时间,隔了9个月之久。因此,在第二部《光绪变政记》演出的10天前,即1月19日,《宁夏民国日报》刊登以“《清宫外史》第二部《光绪变政记》新闻工作队将露演”为题的消息曰:

第十八师新闻工作队于去岁上演《清宫外史》第一部《光绪亲政记》以来,得到社会人士良好舆论,一般人对该剧中印象极深,并渴望续演第二部。惟该队将第二部《光绪变政记》早已排练精熟,因舞台及服装限制,迄未陆续演出。数月来,该队获得若干人士之询问,并约速演之消息。

有感于爱好戏剧人士之盼切渴望,日内即加紧重整旗鼓,调度阵容,紧张排演,以达观众之渴望。该队女角8人、男角20余人,此次一律登台,无一空闲。仍由门祝华君饰慈禧太后,杨亚侬、陈棋二君饰演珍、瑾二妃,杨亚林君改饰李莲英,祁志彬君换演谭嗣同,王慰诚君饰康有为,陈玉珍君饰德菱公主,刘积善君串演光绪皇帝,不常登台之王立卿女士仍担任晋沣皇后,其他朝廷大臣、宫中女眷、大小太监不下20人,由其他演员分担。

此一伟大剧作,将于元月下旬假觉民学社扩大公演。

又闻,该队珍惜此一名剧,将用全力努力于布置灯光,并欲扩大宣传,结彩庆祝,以饱观众眼福,届时定有一番热烈景况。

1月29日,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在该工作队预演《清宫外史》第二部《光绪变政记》。

自1月30日起,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在觉民学社剧场进行扩大公演《清宫外史》第二部《光绪变政记》。

继1943年元旦第一次公演《虎穴》后,1948年4 月21日至□日,第十八师政工处政工队(原第十八师政治部新闻处新闻工作队)在新华舞台公演三幕侦探话剧《虎穴》,“精彩成功,观众拥挤”。(详见本节《虎穴》特刊)

由于《虎穴》颇得社会人士之赞许,7月4日至7日,第十八师政工处政工队又在三晋会堂再次公演《虎穴》,“观众仍形拥挤,座无虚席”。对此演出,观众评论曰:

剧情之简练紧张,严肃动人,实若身历其境。尤对小动作细节目能毫不露角,为该剧成功之点。

如李济民(杨亚林饰)、曹大文(张士宣饰)、安莉(门祝华饰)、程仲贤(刘积善饰)皆实佳尚,成功备至。余崇明(王慰诚饰)、潘朝臣(吴国宾饰)其疯狂失常,醉鬼色徒,甚为精彩,情实逼真。

总之,在物质条件不备之下,有此成就,诚殊难得。

该队历次所演间谍戏剧,其成功实为社会人士之所公认,本省戏剧前途光明无限。[47]

1948年6月9日至13日,第十八师政工处政工队在新华舞台公演西南联大教授陈铨先生所著三幕五场浪漫悲剧《金指环》,“其内容、情节与《野玫瑰》(即《天字十五号》)有同等价值。此次政工队系重排重演,由王慰诚导演,祁志彬、刘积善、赵秀珍等主演”。

6月8日,第十八师政工处政工队在该政工队预演《金指环》,“故事伟大,情节动人,演员表演技术令人满意”。

6月9日至13日,第十八师政工处政工队在新华舞台正式公演《金指环》。

当时,观众评论《金指环》曰:

《金指环》是新闻工作队的杰作,亦是本省话剧空前的结晶。该队演员费了心血,能使我塞上出现鲜花,让很多观众去过剧瘾,舒畅心胸。他们实是尽了最大的责任,所以特向他们敬贺其成功,并祝其努力。

还望各界乘今最后一夜(13日)亲去一观,当自会明白该剧情节短炼,意义深长。尤其在故事的终始,有序有尾,更使观众易于了然,若身临其境,表情逼真。

马德章(饰者祁志彬)、尚文澜(饰者王慰诚)、刘志明(饰者刘积善)是故事的主角,一举一动无微不至,潇洒严肃,情堪动人,尽到爱、情、忠、勇的意义。(www.xing528.com)

尚玉琴(赵秀珍饰)在最紧要的关头,即马、刘斗争之时,稍觉松呆,亦很不错。

马月超(吴秉泰饰)、美国记者(吴国宾饰)是滑稽专家,实是佳尚。

尚小琴(杨亚侬饰)天真活泼,动作灵敏周到,可谓难得,将来前途无可限量,还须努力。

其他演员总算不错。配角、化装、布景、灯光,皆能达到预期的要求,颇获各界好评。台上角色吸引着观众的心目,全剧场严穆而雅静,是该剧成功所致,亦有助于成功。最后一晚不能失去良机。[48]

祁志彬《漫谈〈金指环〉》文章曰:

《金指环》是前西南联大教授陈铨先生杰作三幕浪漫悲剧。说到“浪漫”二字,一定会引起人们的误会,因为“浪漫”仿佛不是好听的名词似的。实际上,“浪漫”的原意是“天生理想的无限追求”,“浪漫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理想主义”。

《金指环》剧中的人物,他(她)们追求的是荣誉、感情、道德、胜利,只要为拯救同胞、保全国土,他们可以牺牲一切。这种理想的精神,以及人生的态度是超然的,是出乎常情的伟大理想。所以说,《金指环》上面的高尚理想的人物,便创造了这个理想的故事。

全剧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暗示“国家至上”的一句话,诚如陈铨先生自己说:“剧中的人物,都是充满了高尚希望的人物,他们追求的是道德上的责任。”

只要我们随手举一个例子,如玉沧说:“我不希望太平,盛世太平就是无聊。”

月超说:“幸福很难说,因为幸福是主观的,太平时代固然有幸福,战争时代也一样有幸福。太平时代幸福像是一张琴,琴声可以排解内心的忧愁;战争时代幸福像是一把刀,刀光可以鼓舞生命的力量。”

文澜说:“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民族的生命是悠久的;个人的荣誉是渺小的,国家的荣誉是伟大的。”

这些战斗的、热情的,然而又富于诗意的哲理名言,在全剧的每一个场合中提及这些话时,我们都能寻找出人生正确的途径。

全剧最高涨的一点,在尚玉琴服毒的一刹那,从此以后,剧情便渐渐下落。刘、马的内斗,也因尚玉琴的死而突然停止。这一个小我的牺牲,完成了大我。他的父亲对死者兴奋的狂呼:“玉琴,你的死是最光荣的,他们已经成了战友了。”

看过《金指环》剧本以后,另外的一种感觉是使人充满了对未来新中国伟大前途的憧憬(因为这个剧写的是民国60年)。

民国30年(1941年)的中国正是烽火连天,全国军民正在苦斗的时候。我们现在既然从炮火里挣扎了出来,而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富强康乐的民国60年那个时候。但是,我们知道30年(1941年)时,使人最崇敬的马德章、刘志明,他们在这时仍旧忍受着人间的痛苦,对这个60年(1971年)后新中国的希望感觉的渺茫。但是《金指环》的故事已经告诉我们,不牺牲不会换取快乐。我们谨遵着这个意旨,仍要流血流汗,不怨天,不尤人的去致力建国的艰苦工作。

陈铨先生是热心戏剧的人,《野玫瑰》(即《天字十五号》)的成功,已证明陈铨先生对戏剧的修养与创造的成就。他觉得一般剧本多系八股式的写剧、出气主义的报告,已难臻观者最高要求。时代的进步,观者当然也需要新的刺激,所以参考西洋名剧《马可德林》《木诺菀纳》的内容,利用中国抗战实际状况,又用追述的手法,写出这么一个奇怪的剧本是很难得的。

剧本在30年(1941年)写的,那时正是抗战时期,各地上演该剧均感兴味,现在我们虽未到60年(1971年)的境地,但是起码是战后,就以目前来述及抗战的故事,仍有另一番滋味在心头。[49]

1948年7月2日至3日,第十八师政工处政工队在三晋会堂公演由该队指导员王慰诚编剧,杨亚林、张士宣联合导演,祁志彬、刘积善、赵秀珍等主演的三幕侦探剧《神秘之夜》。“故事曲折紧张。此剧为王慰诚旅宁之第四部杰作,其写作技巧较过去诸剧作又有进步”,“颇得社会人士之赞许”。

竹友《看了〈神秘之夜〉之后》文章曰:

戏剧当然是艺术,从学习、欣赏到批评,这该是从事艺术的三部曲吧。如果是的话,那么我该是一个还没有充分欣赏能力的人,现在居然哼起第三部曲来了,自知也有些忘形,不过请作者先生不要认为这是反效果而愤怒,这不是剧评,这是互相讨论。我所提到的,或许有的地方不值得识者一笑,但是我希望能从这儿使我获得关于戏剧艺术更宝贵的知识。

演剧并不容易,写剧当然更不容易。在宁夏话剧工作上奋斗的同志们居然自己编、自己导、自己设计、自己演出这么一个三幕大剧,毕竟值得我们敬佩,首先我们应该向这些不辞劳苦的同志们慰问。

在物质条件的约束之下,对于布景和灯光我们不能再过苛的要求,尤其是效果,我感觉很不错,这当然是该剧工作同志们努力的收获。

对于《神秘之夜》这个剧本的本身,我很同意张士宣君所说的:“客观的说,难免有漏洞。”我感到很大的一个疑问就是安娜和杨天的身世,安娜被国军留在这个县城做女间谍,当然这不是偶尔可以成功的,虽然不一定她是这里的土著,但是至少她在这儿已经住了相当的时期,才能避免“共匪”对她的一点怀疑。杨天既然和安娜是夫妇,难道就没有人知道吗?但是直到悬赏通缉“杨矮子”的时候,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共匪”发觉,我觉得这侥幸的成分已超出了现实。

看安娜家庭的陈设,我们可以知道,她至少是一个中产阶级,但是当胡团长给她介绍郑班长化装来当勤务之先,难道她就没有个佣人吗?而且家庭连第二个人都没有。再则,作者赞扬安娜是个智勇双全的政工同志,但是在第一幕的前半部的时候,几乎让我怀疑安娜这儿是个不干净的地方,乱人都可以来。虽然这是工作的手段,但是未免有辱安娜的人格。

当杨天女装逃出后,他为什么把安娜的衣服故意丢在郊外?而且还写了个纸条:“我曾经化装过一个女人,并且和胡团长谈过五分钟的恋爱。”我始终想不出杨天是什么用意,除了陷害安娜之外。

周镜萍所给我的印象是很矛盾的。究竟作者的意思是把他高抬成一个很机警的政工人员,还是贬低为一个糊涂虫。发觉安娜的“国特”嫌疑,找踪杨矮子和安娜之间的关系,这处处表现着周政委的机密警惕。“我们随时都可以抓到她,所以不马上捉她,是因为想从她这儿得到些材料。”这更显示着周政委有毒辣的心胸和高明的手腕。我们看他一听到枪声的惊慌失措,凭他的胆量,就知道他不是个健全的随军政工干部。

对于杨矮子所化装的那个傻子,先前一定他没有看到过(因为傻子是在打仗的时候吓跑的),单凭郑班长很简单的一句话:“这儿方圆70里以内,没有不知道他的。”周政委就能确信无疑。尤其是傻子第二次来的时候,他竟然把杨矮子和他约定“在12点钟见面”危险性的警告都忘记了。在安娜假自杀之时,他进去竟然一点破绽都没有看出来,虽然安娜的卧室内没有窗子。在这些地方,周政委又是相当粗心的一个人。

“奇警”的笔法,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但是用的太多,会失掉观众的信仰,会拖长和观众间的距离。如杨天在安娜卧室内藏着的时候,凡上台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要入她的卧室的,而在卧室空着的时候,就没有人要求进去。

以上是对于剧本内容方面的一些怀疑,很直率地写出来,敬请作者以及剧界先进的同志们予以不客气的指导,我是竭诚的欢迎,因为这会给予我书本上所不易找到的宝贵知识。所言失当之处,敬请原谅。[50]

对于上述“批评”,剧作者王慰诚在《宁夏民国日报》上刊登《〈神秘之夜〉作者自白——寄竹友先生》一文曰:

安娜家庭的陈设,这该属于装饰设计的问题,原剧本写着“室中布置整洁而艺术”,因为安娜夫妇都从事戏剧艺术多年。这一次设计,我认为很满意,并无错误。布景虽美观,但并不华丽,在一个较大的县城里,这样的家庭是很可以找得到的,而且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虽然剧本中未曾明白介绍,但有些观众可能想得到的)。

这故事发生的屋子,并不是杨天祖遗产业,也不是杨天夫妇新置的,因为他们的收入有限,无力造这么一所房子,这是他们租住的三间小房。

竹友先生问:“难道她就没有一个佣人吗?”我认为,她是不可能有佣人的,政工队虽有传达兵,但是不可能派到队长私宅烧茶煮饭,况且两星期前已随军撤退。他们没有孩子,同时他们的收入也不允许他们雇用老妈子(如果要问他们的父母兄弟,也许远在万里之外,也许当抗战期间已在敌伪手下死去)。而且安娜是政工人员,也是话剧演员,我不希望她是一个享受者。除了工作之外,一切家事还要她自己来经手,这也就是我爱她,我要标榜她的地方。安娜不仅是一位好的工作同志,而且也是一位贤妻良母,我认为,这样的标榜并不夸张,因为在我熟识的女同志中,像这样的人物并不是没有。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不把这些都详细的写在剧本里呢?”我的答复是:“我不愿意在剧中增加许多枯燥乏味的对白,那怕写成舞台说明,我也不愿意。”因为导演拟导演剧本时,演员研究角色时,他(她)们可能有更令人满意的创造,要不导演与演员仅是照相的技术师。

一个剧作者不应当过分固执自己的意见,而应当把给导演与演员创造的尺度放宽,况且有些东西是留给观众们去想的。一个编剧者应该像一个花匠,他应该知道怎样除去那些不必要的枝蕊,使本干健壮而肥硕。一些不必要的介绍,不但于剧本无益,反而是一种极讨人厌的赘疣。

竹友先生说:“在第一幕的前半部,几乎怀疑安娜这儿是个不干净的地方,乱人都可以来。”甚至于怀疑剧作者在侮辱安娜的人格。我很不明白,是什么会有如此效果?这儿已被“匪军”占了两个星期,安娜是无力阻挡周政委与胡团长来她家的,况且一开幕对安娜的身份即略有介绍。胡团长与周政委并不是安娜请来的,安娜对周、胡来访是愤恨的,是拒绝的,最多也仅是假意的敷衍。这也许是演技上的问题,也许是雷雨声太强,观众听不清台词。不过据我所知,雷雨声并未扰乱重要的台词,问题也不在演技上。

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的话剧剧场,在台下还有许多不合要求的地方,吃瓜子声、叫喊声、孩子的哭声、先生们的应酬声、批评戏的声音、迟到观众在找座位来来往往的脚步声……这些对于一个话剧的演出都不能不影响。

“戏剧是集体的艺术”,我们不仅要求舞台上各部门工作人员合作,我们更希望观众同我们合作。[51]

1948年8月18日至22日,第十八师政工处政工队在省垣(今银川市)华夏电影院大舞台公演三幕七场社会问题悲剧《山城夜曲》(又名《山城故事》)。

对此演出,报载:“观众甚为满意。剧情曲折,布景新奇,演技纯熟,均为以往所罕见。”[52]

8月16日,第十八师政工处政工队在该政工队预演《山城夜曲》。(详见本节《山城夜曲》特刊)

据8月17日《宁夏民国日报》报道曰:

政工队昨预演《山城故事》,成绩良好。其社会问题之写真,批判人生之正确,使人感动甚深。内容穿插,演技、布景均为参观预演人所满意。

该剧本拟今日上演,又因规模较大,已改在华夏电影院大舞台上演,并闻延期一日,定于18日(星期三)作第一晚之演出,届时定有一番盛况云。

8月18日至22日,第十八师政工处政工队在省垣华夏电影院大舞台正式公演《山城夜曲》。其中,8月21日晚,应社会各界要求“续演一晚”。8月22日中午,招待干部训练班全体官兵。“再演一日,以饱眼福”。

当时,观众评论《山城夜曲》道:

政工队公演《山城夜曲》,紧张、潇洒、被欢迎。渴望已久之十八师新闻工作队排演之七场悲剧《山城夜曲》,昨(18日)晚假华夏电影院正式与市民见面。

该剧内容、剧情堪称优,愈演愈紧张,越表越逼真,写尽人间险象,告明金钱魅力。到最后二、三场,短而益简,清晰潇洒,紧张井然,掌声满堂。我不能不说,是剧作者之成功,导演人王慰诚之努力,及各位演员之劳心,诚可令人钦佩,尤可为本省话剧前途之光明预祝。

该剧以向天鹤(张士宣饰)与丽珠(门祝华饰)爱情亲密,互抱不释时,被常天保(王慰诚饰)所阴悉。第二次,天鹤仍返蔡家,与丽珠又示爱好之情,被蔡洪山(祁志彬饰)所目悉。

最后,第七场之天鹤、丽珠、洪山、天保之演惨剧时,最为紧张、精彩,各有造诣,别具情格,博得掌声雷动。韩二(杨亚林饰)、秀小姐、向太太、婆婆、吴嫂等,各有风味。[53]

1948年9月,第十八师政工处政工队全体工作人员30余人,在吴国宾队长率领下,奉令赴金积、灵武、中卫、中宁四县公演《路》《人民的呼声》《九天宫》《故乡之恋》《英雄与魔鬼》五大话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