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戏剧史研究:《含笑九泉》特刊

宁夏戏剧史研究:《含笑九泉》特刊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5年5月24日至27日,驻宁第十七集团军特别党部宣传队与省教育厅社会教育工作团联合公演三幕四场悲壮话剧《含笑九泉》。《含笑九泉》演出者:张仲璋、王星舟。《含笑九泉》这个富有“国家至上”意义的戏剧,就在这大时代中产生了。在他们的任务完成之后,虽然死了,但死者都会“含笑九泉”的。张士宣《〈含笑九泉〉从编剧到演出》

宁夏戏剧史研究:《含笑九泉》特刊

1945年5月24日至27日,驻宁第十七集团军特别党部宣传队与省教育厅社会教育工作团联合公演三幕四场悲壮话剧《含笑九泉》。

《含笑九泉》演出者:张仲璋、王星舟。剧场总监:吴国宾。导演、编剧:王慰诚。宣传:祁志彬。剧务主任:张士宣。舞台管理:唐九霄。后台经理:孙震林。舞台装置:吴秉泰。灯光:王树人。大道具:赵琳。小道具:杨慈莲。化装:赵秀珍。服装:吴学礼。布景:杨何芳、陈振华、汤华、贺保珍。效果:法松年。

剧中人扮演者:门祝华饰周碧珊,杨何芳饰周醒华,刘积善饰刘天民,汤华饰老郭,张士宣饰天籁大佐,吴秉泰饰胡立人,陈振华饰日兵甲,贺保珍饰日兵乙。

祁志彬《含笑九泉》幕前致词曰:

戏剧的烽烟,随着抗战的火炬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尤其在塞上,抛出了一个戏剧的黄金时代。观众的心虽被戏剧占据了大半,就如同注射了“吗啡”一样,3天不看话剧就觉得耐不可支。

话剧在观众的心目中是这样渐渐的成长,在成长的当中,我们戏剧工作者愈发不敢怠慢,唯恐被人声溺爱的花朵凋落了,予人以失望的刺激。打过“吗啡”的人,一日断绝了,该是如何的难受呀!于是,兴奋地、吃力地、有寄托地工作,一步一步的接近了观众的心,注射了“吗啡”的心。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潮流有一个潮流的特征,嘴唱着那一种事情,即感觉到一种不同的滋味刻印在心头,那么我们就要倾向这个问题予以解决的方法,而获得历史上的任务,创造集体生活的安全。

抗战以来,多少可歌可泣的事实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私仇公恨成一座“国家至上”的铁柱,任何人也不会动摇了这个铁柱,因而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意志,造成了亘古未有的壮烈事迹。这是中华民族的特点,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在”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含笑九泉》这个富有“国家至上”意义的戏剧,就在这大时代中产生了。它能发扬我们民族性的伟大精神,在人类奋斗的历史上,它有着不可抹杀的价值。

王慰诚先生聚精会神的写出了这个剧本,同时亲自导演,把它排演出来,在仓促的时间内搬上了舞台,以达观众渴望之心,以尽我们在剧运上的责任。同时,希望观剧的先生们在剧本、演员各方面予以指导、批评,使我们再慢慢的成长,一步步的接近观众的心。

刘积善《含笑九泉》剧情说明:

沦陷区的中国大学生虽为敌人资力所培养,但他们终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不甘受敌人的利用,纷纷向重庆逃命。在形势吃紧不能脱身时,只要为了正义,可以“大义灭亲”,甚至牺牲自己。在他们的任务完成之后,虽然死了,但死者都会“含笑九泉”的。

这是某沦陷区一个大学在日本人势力下毕业了16个学生,当地日军长官天籁大佐要一个帮助他办事的人,即委派这批毕业生成绩最优的刘天民为私人秘书。

当刘天民获悉的一天,当即与其在大学肄业之未婚妻周碧珊及姻弟周醒华商讨怎样逃往重庆。结果,因领日境放行证的困难,拟定自己先走。分别前夕,刘天民被当局查获,虽经几次的脱险,但终陷敌手,到重庆去只有代之而为周醒华。

天籁一直在追求着周碧珊,周碧珊为打听刘天民的消息,只得敷衍着。刘天民被捉后无奈做了天籁的私人秘书。周醒华赴重庆未果被捕,天籁便证明了刘天民与周碧珊的关系,即命令警察局长胡立人立逼刘天民亲手打死周醒华,以分裂刘天民与周碧珊的感情。而胡立人却是中国游击军的司令,他为了使刘天民得到天籁的信任,得到一份极机密的文件,故暗中劝告刘天民执行命令。

刘天民为完成大我之正义所感,忍痛打死了周醒华。周碧珊气愤填胸,为了报仇并躲避天籁的追求,在家仆老郭的计划下,佯以投水自尽,掩人耳目。

三个多月来,周碧珊的房间常在闹鬼,除她参加妇女抗日会的同学及老师知道真情外,任何人都不否认。

一天晚上,周碧珊接到妇女会已与游击军胡建华司令联络起事的消息,只等钟声长号便要报仇。而刘天民追念周碧珊,特来她家居住。当他发现周碧珊还活在世上,却被周碧珊用枪打伤了。他在呻吟中说明了自己的任务及胡司令是警察局长胡立人时,周碧珊后悔不已。

周碧珊为要完成刘天民的使命,理智战胜了情感,送机密文件去给胡司令。当钟声响起时,天籁死在刘天民的手里。

天将破晓,胡司令与周碧珊胜利归来,而刘天民却在青天白日的旗子下“含笑九泉”了。

《含笑九泉》演员的话:

张士宣——天籁:当我们第一次排演第二幕,周碧珊小姐向我们跪下哀求释放她的弟弟周醒华的时候,不禁使我对她产生一种怜悯之心,我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几乎流了下来。当时,参观排演的同志们似乎也都为这生动的场面所感动,排演室静得很可怕。导演踮着脚走近我,在我的耳边轻声的提醒着我:“你要用情你的角色。”我细味着这一句话,于是我开始练习着变一颗阴险、狠毒、刁滑的心。

在预演的检讨会上,导演说:“你演得很对,我相信你自己会感觉到的,旁观者也会看的出。你很懂得你在生命中所追求的东西,你已经能够生活于角色。”我不敢相信导演的这几句话是批评我已经扮演成功了。然而,我想告诉我的伙伴们,我确信我已经变了一颗阴险、狠毒而又刁滑的心。

门祝华——周碧珊:我爱碧珊,在每次排演中,我曾为她流过了多少同情之泪。一位参观排演的先生说:“碧珊的命运本不幸了,像你这样严肃而认真地去扮演她,连演上10天,非得害一场大病不可。”

记得导演先生也曾经给我们介绍过一个动人的故事: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下的一位女演员,为着扮演一个疯子,演剧后就被人送到一家疯人医院去了。虽然我的身体不十分健康,我受不了碧珊那样的打击,然而我没有获得斯氏体系光辉的成果,我相信我还不会被人送进医院。

我向我的观众们致以万分的歉意,我却又欣喜的祝福我自己的健康。拉□泊说:“舞台任务在与障碍的斗争中产生、发展,以至完成。由于斗争与克服障碍的结果,舞台情绪产生了……克服这个障碍愈是困难,这任务的发展也就愈生动,而由于完成这任务的结果的情绪也就愈加深刻、富表现性。”

这角色的排演,使我深深地领会到这几句话的真意。我感谢聪明的剧作者,为我安排好了这么一个富于表现性的环境。我不要哭,然而我禁不住哭了;我不头昏,然而我真的头昏了;我不坚强,然而环境要我起来反抗……可怜的碧珊,在沦陷区有多少女学生遭遇着像你同样的命运。在这里,作者给我们指示了一条出路——我们要战斗。

张士宣《〈含笑九泉〉从编剧到演出》文章曰:

目前,一般在前方或是边疆地方的戏剧团都感到人事的困难。虽然在大后方有大批的剧本问世,但都是一些大戏,为了“演员荒”与工作同志少的缘故,只好“望洋兴叹”,无法上演。假使有一个人少、景少的剧本,尤其是一个女角一景到底,而又是故事曲折动人,那是多么容易上演呢?这是我们一天在想着的,王慰诚先生因此才有写这个剧本的动机。

王慰诚先生在工作百忙中抽暇来写这个剧本,每一幕写出,都要请二位同志来朗读一下。在写出了前几幕之后,也许因为灵感的关系而忽然停止了。

俟后,经我们再三地说,才把最后一幕续写出来。但写出之后,总感到有不恰当的地方,但又找不到究竟,有几次想从新再写,但为了时间又不容许,因此却费了些时间改正与誊清,就算作为未定稿。他以多年的舞台经验和导演艺术的手法,写出故事的穿插及对话当然是生动的。因为时间的短促,小毛病也不敢说没有。关于这些我不愿意多介绍,只要看了剧本或演出就可以得到结论。

整个故事写成了,剧本的名字在研究了,王慰诚先生想叫做《恨相逢》,但是我提供了现在这个名字。又经过几番的考虑,就是这样命名了。

要派角色做第一次演出的时节,首先想到导演问题,如果能有另外的人来导演,这对于剧本有很大改善,可是没有相当人选,还是由王慰诚先生自导。

角色问题也有研究的必要,好一点的演员也同样会帮助剧本,但又为了种种工作关系,所以演员阵容连改了几次,才决定了现在的样子。整齐不易得,因为有我们的苦衷。

排演开始了,导演的处理,演员的创造、刻画,毕竟与读死剧本不同,活生生的出现了。一天一天的、一幕一幕的结束,用了月余时光的排练、预演的审定,得以在今天上演,搬上舞台。

在这儿,我不敢有所预料是否能收到什么,但我们只希望宁夏爱好戏剧的人们看到第一次演出之后,要有很多的批评关于剧本以及演员的创造,好使这个剧本再有所改善,得以成为一件有用的东西。这是我代表了编剧者说的一句话。

吴秉泰《上演〈含笑九泉〉感言》道:

演完了《千古恨》,我们休息了两天。在12天的时间内,又把《含笑九泉》排成,来献给大家欣赏了。

在这12天的过程里,我们的工作是紧张而有力,规则而严肃,因为我们已经认为“我们是在为艺术而努力的”。布景、排剧、预演,把同志们弄得几近无息。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富有青年意义呀!

《含笑九泉》是我们导演王慰诚先生的杰作。他用有力的笔端,变幻莫测的故事,周密的布局,紧张的场面,描绘出我沦陷区同胞们,不愿在“太阳旗”下做奴隶的壮举及追求光明的欲望,也揭穿了敌人所谓“以华制华”的狰狞面孔,更刻画出我国一般青年们在敌人富贵、威武下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和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坚强意志及顺乎天理、应乎人情的革命举动。

在这里,剧中的人物除了天籁和两个日本兵外,其他的几个人物,都是我国民心的代表者。他们所追求的是真理、正义,是道德上的感情,是人生应尽的责任。长期的艰苦抗战,把我们每个人们都变成了强而有力的战士。

《含笑九泉》又给我们穿上了一件新丽戎装,它更告诉我们说:“日本鬼子马上就要倒了下去,我们中华民族马上就要站了起来,为正义而牺牲的烈士们,您们应该觉得安慰了。”

《含笑九泉》今天上演了,希望大家都能高兴地走进剧场,去领略它的忠告。当我们走出剧场的时候,带着兴奋而努力的雄心,再去作进一步的抗争吧。

胜利了,我们把强盗赶出了国境,全国遍扬着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我们的子孙们享受到未来的幸福了,为国而牺牲的烈士们也可以“含笑九泉”了。[31]

伯伦《〈含笑九泉〉排演观后记》曰:

排演开始,导演与演员们交换一个微笑。布置阔绰的客厅,一线阳光轻泻在瓶花上,沉寂把握着一切,大家都屏住气息。周碧珊静娴庄淑的品格引起人们的敬爱,为将要离别的痛苦,煎熬着她的心,该是多么凄痛难过啊。天真活泼的弟弟周醒华带来了欢喜,他跳着叫着戏谑,撵尽姐姐心中的愁苦,然而他又送给了姐姐“难以为情”的羞涩,他顽皮的笑痛了大家的肚皮。我读着周醒华,敬慕他,他是大众爱慕的少年。

沦陷区大学生有刘天民同样的命运,也有他同样的“伟大”,不顾忌随时可以被逮捕,不畏惧酷刑、蹂躏、杀戮,忍着与爱人远别的痛心,他要投向祖国,他要自由,他要献身民族,他再也忍不下亲眼看到的敌人对沦陷区同胞的侮辱,他要洗净这奇耻大辱。(www.xing528.com)

卑鄙奸险的鬼子的阴谋施上每一个人,像魔鬼似的屠杀、奸淫……残暴是他们的光荣,尸体、血腥是他们的战利品。

穿插的奇妙、有味的故事,更不失教化的诣旨,紧张、轻松、悲切、欢乐,折射出忠、义、孝、节,反映着奸、阴、诡、诈。

我紧握着编剧者的手,以真情祝贺他的成功。我再也寻不出适当的话作献词,因为我的心已为他那动神的剧情所颤抖了。演员们的笑语歌声、和蔼可亲的态度、博知的谈论,刻绘成一个永不泯灭的记忆。我默祝他们——他们这艺宫内的仙子。[32]

恨天《〈含笑九泉〉的观后》道:

艺术是一种创造。所谓创造,即是一种思想或概念的具体化。但这种思想或概念必须是正确的,方能真实的反映人生、讽刺人生,进而指示人生、改造人生,方有其时代及社会的价值。

看了王慰诚先生编导的三幕悲剧《含笑九泉》上演后,感到作者的概念是自现实里撷取的。作者以艺术手法,强调的剧中人物周碧珊、刘天民、周醒华等,在中国的现实社会里是存在的。同时,神圣的民族抗战即赖这样的人物为之支持、奋斗,度过了危难而步入坦途。这样的人物,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发扬与表彰者,是新中国的建造者,中国现在及未来,是迫切的需要像这样的人物。同时,亦感到作者的思想是正确的。

“成仁”“取义”,这是中国古圣先贤遗留下的人生行动准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又是中国民族英雄的人生哲学;“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这更是最高领袖对于人生真实的解释。

作者将这些思想融会贯通,而具体化为剧中人刘天民,他不为利诱,不为威胁,为了任务,牺牲小我,枪杀了内弟,舍弃了爱人,终至于“以数十年必死之生命,建立了亿万年不朽之功业”。他虽然被爱人误会而刺杀了,但在青天白日的旗帜下,是在“含笑九泉”了。

作者的这种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以这种思想而产生的剧本,是能指示人生、改造人生,有其社会及时代的价值的。

一个剧本的成功,不但要看其主题的确立,亦要看其故事的合理与情节的奇突。《含笑九泉》的确能使观众对故事感到真实、同情、亲切,对情节感到曲折、惊奇、紧张,作者以如莎士比亚所说:“对主题经过了无限的变化,能设身处地的把观众安置在一种热狂的情景中,使他们亲身体验着主题的申述。”《含笑九泉》可说是由灵与肉的配合结构而成的艺术作品。

听得一位朋友说:“《含笑九泉》的台词若能像《野玫瑰》那样的隽丽、精炼、格言化、诗意化,则更能深入观众。”我不否认他的意见,但我亦承认每个作者有其独特的风格。

我有一点私心,即是觉得作者将剧中人天籁的个性刻画得很细致,而对于周碧珊、刘天民、周醒华等似乎有些描绘的轮廓。同时觉得,第二幕周碧珊与老郭的一场对话,虽然说明了周碧珊的心思、老郭的忠诚及他们的计划,但时间似乎有些长,使观众感到沉闷。

《含笑九泉》的上演,演员的阵容尚称整齐,演的亦极成功。门祝华女士饰周碧珊,极像个聪明、娴静、忧郁、坚定的大学生。门女士以她内心的情感渗入到剧中人的个体,受了外界的刺激而发生出反应,表现出动作,故演的真实动人、亲切感人,门女士的演技可说没有什么瑕疵的。

张士宣先生大概他常在各种角色中生活着,天籁之外现假仁假慈,内怀阴险毒狠,他都能活生生的刻画于观众,使得观众对这个剧中人天籁切齿愤恨,真欲寝其皮、食其肉而后快。张先生的扮演是得到了极大的成功。

一个含蓄着满腹悲痛辛酸,充满着满腔愤怒仇恨,而又不得不忍辱含垢的“向天籁强陪着笑脸,说那不愿说的话,写那不愿写的字”的刘天民,刘积善先生以他的表情、动作、言语、姿态,很慎重的表现于观众。但感到刘先生过分注意于那悲痛辛酸,遂使得剧中人必要的仇恨愤怒显示的不够了些。

吴秉泰先生饰胡立人,演的有精神,有神气,但惜于身个小,气派有些不足。

周醒华的天真活泼、懂事与悲痛,杨何芳先生演的尚不差,唯觉得活泼的少些,天真、真实的情感亦运用得似乎不够。

老郭演的忠实、诚恳,极合身份。但汤华先生的动作似乎有些不生活。

日兵甲演的有神气,陈振华先生是有希望的演员。

日兵乙演的似乎有些软。

这是我对《含笑九泉》观后的一点直觉。什么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旁观者容易当道者难,何况上面的一些私见不一定是对的,尚望方家正之。[33]

观者《含笑九泉》的集体评语曰:

在宁夏话剧运动中,话剧的上演、剧的高潮中,每一次的观众总是潮一般的涌进去,又潮一般的涌出来。

在《含笑九泉》上演的观众潮水中,笔者涌进去涌出来,在剧的每一幕终止的空间,就从四面而起了各种的剧评,甚至散场以后归途的观众,还在三三五五的发表观后的感想。这些批评虽然因各人的认识和立场不同而各有见地,然而我觉得这各色人等的批评反而比某一个人的批评对剧作者、演员和社会上的影响要多。所以,我尽可能的把听到和记起的录在下面。

第一幕终,舞台上幕落,前场灯亮。在吃瓜子的人们长呼了一口气的杂音联响中。

某甲:真够紧张(喝了一口水),我要有心脏病,呼吸也会停的。

某乙:紧张倒够紧张,可是嫌太过紧张一点。虽然周醒华穿插了噱头,反觉得太傻小子气,和剧情不太配合。而且我担心,这一幕过于紧张,恐怕把下一幕衬的松了。

某丙:好家伙!天籁大佐在书柜上的那一把刺刀真够毒辣,好像在我心上刺了一刀。

某丁:这就是编剧的人和导演先生给观众的高明启示啊。那就是表示日本军阀对中华民族的一刀。

看完第二幕后。

某乙:果然第二幕嫌松一点,老郭的家常话也多一点。这就是我刚才说过的,毛病在第一幕过于紧张,所以把第二幕衬的过于冗长而松劲了。

某丙:老郭太有点婆婆妈妈了。其实老郭演的还好,戏刚多就把他捉弄的不讨观众喜欢了。

某丁:假若老郭的舞台经验多,也许会好一点,这就是所谓“剧本和演员是互相依赖”的戏剧原理。

某丙:还有天籁大佐审问周醒华的一个动作,如果以天籁走进周碧珊的客厅时,就表示已经审过周醒华,作用相等,而时间就节省了许多。

某乙:我还是在教育的立场上说,剧本非叫刘天民打死周醒华,而称之为大义灭亲,这不仅和中国的民族性不同,根本这中寒带人的作风不应该教育中国人。虽然刘天民开枪的时机,正是周醒华说出刘天民是奉胡司令的命令的时候,可总弥补不了给予观众的错误观念。

看完第三幕后。

某乙:凡是属于侦探类的戏剧,总有鬼影幢幢,不过近来戏剧作家都认为这类手法有点生意经。

某丙:可惜!刘天民受伤怎么不立刻找医生,让这样的青年死去。

某乙:你这真是医生本行话,在当时的作战混乱当中,不容易找医生,而且在剧情上可以不用找医生。这是艺术,而不是常识。

某丙:是不是可以叫周碧珊不要鲁莽,或者刘天民受伤的不是致命处。

某乙:照那样做,就不是悲剧的结局。

某甲:我觉得刘天民刚说是奉胡司令之命而打死周醒华,周碧珊尤其是老郭立刻就明白,未免太突然。如果再多两句解释,说明在场的胡局长就是胡司令,比较近情理一点。

某乙:是。你们对于这本剧的总评意见如何?

某丁:我冒失一点说,第一幕、第三幕尚配得来,第二幕是松软,剧情太集中。[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