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社会管理,推动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加强社会管理,推动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天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风险高发期”,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加强社会管理,推动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第七章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

处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奋力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天水市,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强调的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努力建立适应天水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新天水提供有力保障。

一、天水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总体来说,天水的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完善,社会治安总体形势是好的,社会政治大局是稳定的。在全市建成了竖到底、横到边的市、县(区)、街道(乡镇)、村、(社区)四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建设的基层基础工作,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构建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社会面防控、重点人群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经验,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肯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天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风险高发期”,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1.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是天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抓住和利用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顺利度过矛盾的“凸现期”,从而实现天水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

2.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是天水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是天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发扬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才能使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得到巩固。

4.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是天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实施有序的社会管理,才能使天水推动社会整合、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就天水市目前的情况来说,“十二五”时期是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切实加强社会管理,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控制社会冲突,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社会生存和发展环境。所以,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对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天水市社会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天水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法制化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不断深化,投入持续增加,发展全面加快。全市连续实施了12项民心工程,下大力解决住房、就业、收入、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交通、社会治安等一大批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综合整治市容环境,广泛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了群众热爱天水、建设天水的巨大热情。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健全完善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制度,城市和农村享受低保的人数分别达到11万和40.32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3%。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灾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优抚安置工作落到实处。农村贫困面由2006年的19%下降到11%。累计改造农村危旧房5.8万户,建成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和公共租赁房159.9万平方米。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建设和民间组织管理得到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体系,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大提高。认真开展食品、药品、农资等专项整治。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信访工作最近几年连续名列全省前茅。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天水”建设全面推进。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一方面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使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出来,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管理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社会管理也随之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这些问题与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为人民群众提供的服务的质量。

(一)天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加重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愈趋多样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管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要求。社会管理的法规亟待完善,社会管理的体系亟待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亟待加强,社会管理的体制亟待创新,因而,天水社会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缺位”现象亟待解决。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来看,政府职能转变、单位体制变化、户籍制度改革、人员流动加速、职业转换加快,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开放和进步的表现。但却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问题,出现了一些难以控制、管理不到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由于单位体制发生变化和没有相应管理机构的新单位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游离于单位体制之外,转为“社会人”,其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失业人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待安置的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户籍地与居住地不同的“人户分离”人员等等,这些人或者没有固定的单位归属,或者单位管理松散。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大量的城市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基本上游离于社区之外,这些流动人员大多是户籍所在地管不了、流入地管不住,处于“两不管”的“真空”状态。这种状况长期下去,会成为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隐患,甚至会导致社会管理的危机,所以社会管理的管理和服务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信息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网络虚拟社会”也对社会管理形成了新的挑战,使得原本就相对滞后的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难堪重负,急需改革。

(二)天水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使得天水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

一是利益关系多样化导致了社会矛盾增多。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也出现了行业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协调和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之,多元化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够畅通,利益纠纷、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增多,而且有的行为比较激烈,危及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是价值取向多样化助长了不良社会现象滋生。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但由于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价值取向逐步多样化。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碰撞乃至冲突难以避免。有些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背离的甚至颓废腐朽的价值观念也乘虚而入,导致了一些陈规陋习死灰复燃,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沉渣泛起,一些道德沦丧现象和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社会秩序的根基。

三是社会问题复杂化增加了解决的难度。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口规模的日益庞大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迅速增长的矛盾;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矛盾;日益强烈的环境保护要求与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的矛盾;人口流动增速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矛盾;劳动力择业自由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矛盾,等等。这些复杂的矛盾如果协调不好,不仅会影响天水社会进步,制约经济增长,而且容易引发社会纠纷甚至社会冲突。

(三)天水基层社会管理组织基础薄弱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填补“单位”制逐渐解体形成的城市社会管理的空白,社区建设逐渐兴起。目前,天水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已经过渡到以“政府—社区”制为主、“政府—社区”制和“政府—单位”制并存的社会管理体制。社区承担了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逐渐成为天水社会管理的最主要的基层组织。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社区所承担的社会事务越来越多,而社区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存在着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经费不足等诸多难题,与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和日益增加的社会管理事务严重不符,很难实施高效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同时,由于全能政府治理模式的惯性,在社区建设和改造中存在着事实上的行政化倾向,也使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度和参与感难以提升,这也制约了社区的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

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公共组织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主体外,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更大范围的公众参与一起构成社会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主体。作为社会管理重要依托的非政府公共组织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日益快速增加的社会管理事务相比依然相对滞后。

(四)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产生的管理缺失问题

从十六大到现在,我国逐步进入社会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又是难度最大的。政府职能正处在转变过程中的天水,也经常会出现政府的“经济建设”与“公共服务”的职能、角色有矛盾和冲突的现象。具体来说,公共管理的理念难以实现,表现为公共管理更多的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缺乏一种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管理主体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控制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缺乏通过服务的手段来营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在管理行为模式上,也更多的是一个权力支配过程,缺乏努力塑造一种治理主体之间、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之间普遍合作的行为模式。

三、切实加强天水社会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核心是对人的服务,是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要按照已制定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全力打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天水市社会管理新的指导意见》,提出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天水”建设,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城镇社区建设,抓好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确保社会管理秩序持续好转。认真落实信访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坚持市县区主要领导信访接待和包案制度,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网络问政及其他诉求渠道的监督作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重点市场专项整治,有效调控物价,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并大力提升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在切实加强社会管理中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基层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从而促进天水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实现。(www.xing528.com)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社会管理既要加强,更要创新。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创新管理理念。

1.要加快推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在于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天水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因利益诉求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必然要用和谐的思想、和谐的方法予以有效化解。所以在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中,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统一;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加大社会管理投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同步推进;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重要基础,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富有实效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在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社会管理要以大局为重,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改革就是要通过新的制度安排,来实现旧的生产关系、传统体制和机制,向合乎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新的体制和机制的变迁。发展就是要借助体制改革,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现综合实力与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3.社会管理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管理者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着力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好群众利益关系,保障好人民各项权益。

4.社会管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现代社会管理是以政府管理为主导、非政府组织为中介、社会自治管理为基础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公众广泛参与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发挥政府社会管理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民意,顺应民心,尊重公民权利,坚持人民群众和基层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保护人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社会管理为了人民、社会管理依靠人民、社会管理成果由人民共享。

5.社会管理要做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就是社会管理决策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建设规律和社会管理规律,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的社会管理政策,用科学的制度、方式和手段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民主管理就是坚持社会管理为人民,社会管理靠人民,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当家作主。依法管理就是在社会管理过程中要强化法治保障,最大限度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转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要加快推进社会管理职能的现代化。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本质在于重塑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构建以社会公正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模式。经济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社会管理则应以需求为导向,主动顺应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需求,重新审视和调整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1.完善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长期以来,我国偏重于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使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经济高度发达以后,就应该适时转变一个区域或一个城市的发展目标导向,即确立社会目标优先于经济目标的原则,依靠现有经济基础和能力,反哺社会发展,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要顺应全球社会公共管理新趋势,加快传统的“经济管理为主”向“社会管理为主”转变,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从实施全面管理的全能政府变为实施公共管理的有限政府。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彻底改变政府集社会管理和兴办社会事业于一身的格局,鼓励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兴办社会事业的积极性,强化社会参与与自我管理能力。政府主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角色,改变政府以往介入市场过多的“越位”和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使自身公共管理职能得以强化。

2.改进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当前要对政府管理社会的体制和流程进行再造,着重构造三大体系。其一,构建战略规划体系。其二,要构建政策制度体系。其三,要构建工作运行体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权力运作机制,构建新的政府工作运行体系,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做到决策机制确保民主、科学,执行机制体现规范、高效,监督机制实现制约、有效。

3.提高政府的社会综合治理水平。一方面,以切实转换政府职能为抓手,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和“政社分开”,对工、农、学、商等群众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加强政府的市场化和企业化改革。对政府必须要管的公共事务,要尽可能采用市场化手段,交给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市民自组织来经营,对那些必须“官办官营”的公共事项,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同时,要进行政府的企业化改革,积极构建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市民之间平等协商的战略与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4.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加大社会各界参与,构筑民主化、多元化、制度化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实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是我国适应新形势、搞好政府自身建设和提高行政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一,要实行决策公开和依法决策。其二,要确立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论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其三,要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制度与社会听证公示制度。四是要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三)开发社会管理资源,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正确发挥作用

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作用。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赢利为目的市场部门之外的非营利部门,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社会组织的突出特点是志愿性、公益性和民间性,它是自由公民的联合体。加强社会管理,实质上是政府依托社会组织与社会互动共进的过程。当前社会发展中,社会成员个性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特点日益凸显,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多元共生的社会综合治理机制,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复杂多变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组织引领、协调整合、示范带动和排忧解难功能,充分发挥其反映利益诉求、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扩大公众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为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要从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出发,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体系和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职责明确的社会组织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经济社会事务和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作用。要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政社分开,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和登记管理方式创新,逐步建立登记管理、备案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管理方式。大力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积极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社会组织专职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应注重发挥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类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要按照法人地位明确、治理结构完善、筹资渠道稳定、制约机制健全、管理运行规范的社会组织发展要求,指导社会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健全对社会组织的管理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社会组织和非法组织的查处力度,健全社会组织退出机制,维护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秩序。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支持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社会各界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促进基础层面的良性社会治理。

(四)加强基层社会的民主管理和服务

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天水应该发展基层民主,发挥城乡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有序。城乡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城乡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事务,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平台,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基础平台。加强社区建设,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群众自治能力,这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科学有效社会管理的基本途径。

1.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实践证明,实行村民自治,坚持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村务的决策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和纠纷,促进农村和谐与稳定。

一是要完善制度体系。继续完善“四个民主”制度和“村务公开”及其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切实提高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为落实农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证。二是要健全组织体系。继续健全以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加强其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正确处理好村委会与村党组织、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增强整体合力。三是要加强对村民自治各项功能的整合。切实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真正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管起来,使群众从村民自治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四是要加强村民自治与农村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和配合。继续把村民自治实践融入各项农村工作之中,使之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尤其是要使村民自治与发展农村经济、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建设农村精神文明以及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增强村民自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村民自治的整体效果。

2.完善城市居民自治,不断提高城市基层社会自我管理水平

城市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民主的基本制度,是城市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统一体。社区是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群体的聚集点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类矛盾反映比较敏感,社区公共事务较以往急剧增多。这种形势促使城市居民自治在改革和创新中快速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健全和完善新的社区管理体制的着力点主要应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完善居民自治,增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合力。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是增强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合力,构建和谐社区的根本措施。城市基层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要用民主、法制、引导的方式方法来指导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要完善社区居民的自治功能,健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居民会议、社区协商议事会等制度,吸纳社区内各方面人士参与社区管理。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要增强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增加透明度,让社区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整合社区服务,搭建为居民服务的综合平台。这是健全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关键点,也是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的立足点。要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的内容,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重点发展面向广大居民的各项便民、利民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要完善服务方式和手段,整合服务内容,推行“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信息化。

三是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创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抓好社区学习、活动场所建设,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社区。特别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居民文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开展和谐社区、文明社区、文明楼院建设,创造和谐共处、方便舒适、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有力支撑,而赢得这一有力支撑,就必须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形成管理与服务的合力,从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