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话轮毗邻对类型
这里首先要区分对话中的两种话轮——主动话轮与回应话轮(刘虹2004),也就是Grice(1975)所说的起始话段和回应话段。主动话轮指在对话中主动发话一方所说的话轮,也有人称其为引发语(沈开木1996)。它不一定只出现在一个会话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会话过程中,任何一方主动引入某个话题,并期待对方给予应答。像一般开始就某一问题提问,就是主动话轮。会话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在对话过程中发出主动话轮。与主动话轮相对应的回应对方的话轮就是回应话轮,或称回应话段、承接性话语(沈开木1996)。
毗邻对(adjacent pair,Schegloff和Sacks 1973)指会话中构成对应关系的话轮。如交际一方询问,另一方回答,双方的话轮构成了毗邻对。刘虹(2004)使用“对答”的术语来代替毗邻对的说法,理由是毗邻对在时间上不一定相邻。我们这里仍使用毗邻对的说法,来概括话轮之间在逻辑语义上的对应关系,而不管是否在时间顺序上相连。不相连但逻辑语义上构成呼应关系的两个话轮,我们仍视其为毗邻对。本书也使用“对答”来表示毗邻对之间的对应关系。Richards和Schmidt(1983)将毗邻对关系划分为八种类型:致意-致意,呼唤-应答,询问-回答,告别-告别,赞扬-接受/同意/否定/转题/回报,抱怨-道歉/否认/借口/争辩/质问,提供-接受/拒绝,请求-接受/回避/质问/拒绝。刘虹(2004)认为汉语可以划分出15种。两种分类各有道理,因为分类的标准可以宽也可以严。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上分类。首先从社会交际功能上,划分为人际性的和实质性的两大类,在每类下面再根据具体的交际功能和目的划分不同的类型,然后还可以按照交际内容进一步分类。人际性毗邻对指只起礼节性和社会文化功能的对话,它们没有实质的语义内涵,不传递重要的新信息,包括问候、道谢、道歉、告别、祝愿等及其相应的回答。实质性毗邻对是以信息传递和获得某种利益为目的,谈话的语义内容有实际意义。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语言交际双方的语言角色可分为需求和给予(Halliday 1994),实际上体现为四个话步(move):陈述、提问、提供、命令(Sinclair和Coulthard 1975),这就是基本的语言功能。本书也按照这种分类来划分实质性的毗邻对。陈述包括介绍、通知、评价等及其回答;提问包括各种以获得未知信息为目的的询问与回答,但不包括请求性质和反问性质的毗邻对;提供包括提供货物或劳务的表示和回答、许诺等及其回答;要求包括建议、请求、劝说、命令等及其回答。具体划分如表3所示:
表3 毗邻对类型(以主动话轮的性质为准)(www.xing528.com)
在具体的每种类型下,还可以按照对答的形式和关系类型再分类。
根据上述分类,我们对现场促销语料的毗邻对情况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各种毗邻对在语料中的实际分布特征。总体上,语料中的对话以实质性毗邻对为主,且提问与回答的类型在数量上大大多于其他类型。人际性的毗邻对很少,且主要是问候与回答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